菅海霞 潘春雨
气象信息的报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一档新闻当中,有关气象的报道总是排在收视率的前列,因此气象报道也就成为各家媒体共同关注、争抢的选题。那么,怎样的气象报道才更适合于人们的了解和接受呢?
一、可视性是电视媒体气象报道成功的关键
虽然现在网络媒体非常发达,但是可视性依然是电视媒体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我们也注意到一个现象,电视媒体比纸媒更加注重对天气变化的报道,主要原因就在于可视性。如何增强天气报道中的可视性,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做好。
第一,在画面上要给人直观感受,给人冲击力。常常看到一些电视媒体在报道降温时,只是简单地拍一些街景,不具有说服力。画面也是语言,要寻找具有特点的、最能说明气象主题的画面来拍摄。现在谈到日本海啸,对于当时多少人受灾等等可能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对于海啸将整幢房子推走的画面相信很多人还记忆犹新,这就是画面的冲击力。在报道天气变化时,摄像记者要付出很大的辛苦,要在第一时间赶在天气变化结束前拍摄最直接的画面:降雪要有雪在飘的画面,沙城暴要有沙尘正在刮的镜头。直观的角度是拍摄天气变化画面时需要努力做到的,但是因为天气的变化常常难以准确预期,或者说是不好表现,这时做实验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现在国内外媒体大都采用这种办法。曾经看到过台湾一家媒体在预报即将到来的台风时,用仪器模拟了12级台风,记者在这样的模拟环境中进行现场报道,有很强的冲击力,提醒民众应对灾害,减少损失。
第二,除了画面,语言表述也要注重口语化、形象化。电视媒体本身要求语言尽量口语化,对天气的报道则更要注重形象化、大众化。因为对气象的预测现在的科技还不能做到完全准确,在天气预报中常常会听到像“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这样的模糊化语言。而新闻报道往往是在天气已经起变化或正在变化时,模糊化语言不应当再使用,必须要使用精准的语言。另外,气象台发布的信息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专业化语言,这就需要媒体将这种专业化的语言翻译成普通受众可以理解的形象化的语言。
二、气象报道应避免过分炒作
剧烈的灾难性气象往往带给人们痛苦的记忆,在面对这样的气象报道时,随处都会有直观的、给人以超强冲击力的画面。对灾难的应对,灾难中人的故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报道要很好地注重人文关怀。可是,在现在对灾难性气象的报道中,媒体为拉升收视率,常常有过分炒作的现象。为避免这种炒作,气象报道可以考虑这样几种方式:
首先,对气象灾害本身做客观报道。在面对灾难时,记者往往会动用自己所熟悉的所有写作技巧。美国一位记者曾经在报道一次灾难时,看到因灾难而死去的很多人,就这样写道:“今天晚上,上帝坐在山上,看着人类的一切不幸......”主编在看到这句话时,立刻电告这位记者:“去采访上帝,不要再管什么灾难了。”当我们被现场震撼时,开始运用各种写作手段时,需冷静一下,或者想一想这个例子。对电视记者而言,画面能够给出很多的信息量,文字表述不必要再重复画面语言,应当对其做补充。这就需要记者付出更大的努力去了解正在发生的事,请专业人士来评估灾害、灾难的程度,避免因为对局部的了解而对气象灾害进行夸大或缩小报道。
其次,对预测报道要慎之又慎。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人类还很难准确地预报天气,特别是象海啸等超强破坏性气象灾害,媒体不要过分超前地播报预报信息,应当加大播报频次,增强准确性。为了抢第一手报道,盲目预测,从而发出错误的报道,不但不会赢得观众,而且还会误导观众,从而失去观众。美国媒体在上世纪90年代对一次飓风的报道中,在飓风来之前就大肆预报飓风有多强,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在电视直播中请专家预测飓风来临的时间和登陆地点,300多户居民紧急撤离。然而飓风并没有在他们预测的时间来临,而是在媒体集体失语时突然来临,并且登陆地点和预测点相差很远,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一报道曾引起公众的极大不满。
三、气象报道要有人情味
在大部分的气象报道中,往往缺少人情味,因为记者会纠结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救援情况等等。但实际上,日常的生活中很多突然变化的天气并不会带来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报道,往往像充斥模糊语言的天气预报,人情味不足。要避免这一问题,就需要做到:
第一,寻找故事。就拿降温来说,每年冬天,在内蒙古都会有几次大幅度的降温,在草原上会刮起白毛风,很多车辆会因此迷路或者被困在道路上。大部分报道都会这样写:今天早上,某某地刮起几级大风,某某高速公路封闭,多少辆车被困路上,交警紧急出动,上路疏导交通,到记者发稿时,所有被困车辆脱险,无人员伤亡。如此等等,表述无趣,信息又是已经过去的信息,毫无吸引力。其实,白毛风中人们的状态、如何脱困,才是受众关心的。
其次,在人的生活状态中寻找闪光点。对于记者来讲,气象灾害的报道更容易些,因为事件本身的信息量和引发的关注度已经很大,记者要做的的就是找一个好的角度去报道。但是对于常态化的气象变化来说,要做出人情味来,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以2014年12月2日内蒙古牙克石市图里河地区温度降低到零下35摄氏度为例。零下35摄氏度,这个温度虽然已经是极寒天气的温度,但是对于生活在那里的人来说还是很平常的,每年都有,甚至最低会达到零下50摄氏度,因此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这时,内蒙古电视台以《牙克石市的冻货生意人》为题,报道了当地的冬季市场供应和保证供应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在寒冷的牙克石市,冬天人们能够买到的食品都是被冻得硬邦邦的,人们也形象地称这样的食品为冻货。《牙克石市的冻货生意人》讲述了一个冻货经营商的故事:他为了省下租冷库的钱,将门市关掉暖气当仓库,自己在零下30多度的户外卖货,一站就是10来个小时;家里孩子上学、结婚的费用都从这上面来,他穿什么样的衣服来御寒等等,反映了冻货生意人这样一个群体的生活状态。消息报道的是在零下30多度天气下人们热气腾腾的一种生活状态,有感染力,这样的气象报道就扩展了气象选题的张力。毕竟,不管是何种状态,人的命运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受众所最为关心的问题。
(作者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
编辑:赵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