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诗安 曹尔寅
港校拟定取消非本地生资助的政策,无论对本地生或非本地生,在升学上均无本质影响。实际上新政背后暗藏的是经济需求和教育资源的角力。
香港政府到底该不该给非本地生读大学提供教育资助,这样的争论一直未有平息。新年伊始,香港教育局便向立法会递交文件,要求政府干脆一刀切,最快从2016-2017年开始,取消对非本地生资助学额,将其全数划为额外招生的非资助生。香港非本地生八成以上是内地生,如果内地生由“资助”变成“非资助”,影响会不会很大?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要先从现有政策说起。
嚼之无味的新政策
香港的高考被称为大学联招,其形势严峻程度与内地高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香港历来大学录取率维持在应届毕业生的18%左右,学生拼了老命达到合格分数线,以为终于可以朝着大学挥手了,等发榜才知道其实是要说拜拜。以2014年为例,26,307名本地生明明符合入学分数线要求,但通过联招途径升读港校的本地生学额只有12,000,足足一半以上的人跪在了“学额不足,择优录取”的原则下,这无形中让报志愿和选科成为风险极高的事。所以,要求政府拿出更多资助学额给本地生的呼声从未停歇过。
如果把政府给大学的资助学额比成一张饼,想要让更多本地生能上大学,除了扩大饼本身,剩下就是干脆把饼里面本来预留给非本地生的,也一并划给本地生。于是,现有的非本地生资助学额,就成了部分人口中“抢占本土学生资源”、“用香港纳税人的钱供内地人读书”的靶子。不过,有趣的是,这靶子其实也就4%,算一算,也就600人,对于受惠于此的学生,自是极好的,但相较于剩下的11000名“落榜生”,区区600个名额真是杯水车薪。
退一步说,如果4%资助学额被拿走,内地生招生数量就会减少吗?答案是no。因为根据教育部规定,非本地生本来就属于额外学额,只要八大收的人不超过整体学额的20%就行,而全部学额在各方压力下逐年缓步递增,因此八大原则上可以收的非本地生也只会不减反增。而且,眼下教育局在2014年11月的答复书面问题中,再次比较国际情况,强调“为鼓励多元及其加强本地学生竞争力”,并不想更改这20%的上限标准。
其次,少了这4%的资助,是不是部分内地生读书成本会大大增加呢?答案依旧是no。在现有政策下,为了避免学生互相比较,4%的政府资助并没有落实到某个具体学生身上,而是由所有非本地生均摊,因此非本地生学费、宿舍费用等一直明显高于本地生。而新政下,只需全体非本地生补上原来的资助资金即可,预估由此带来的涨幅约在总费用的3%左右。然而即便每年学费本身因通胀就有10%左右的涨幅,却依旧有越来越多的内地学子选择赴港读书,因此,教育局评价新政对非本地生招生“影响甚微”绝无虚言。至于奖学金方面,如中大、港大的全额、半额奖学金,赛马会奖学金等,出资方与政府均无任何关系,而内地生本来可申请的由政府资助之奖学金极少,新政对此也几乎无影响。
现在问题来了,新政既没有满足本地学额需求,也对非本地生影响甚微,这么个鸡肋政策到底用来干嘛?
在商言商的港校
首先,削减非本地生的资源,本身就是近几年各个留学国家和地区的总体趋势。欧美经济紧缩,加之中国留学风日渐增大,针对经济崛起的土豪型学霸们,世界各地均在收紧留学生福利。热衷各类比较、排行的港人,赶上这个潮流,既顺应形势,还能节省政府资源,自是无人反对。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与某些流传港地的“内地生抢资源”的说法有 关。
据政府最新报告指出,算上非联招途径升读港校的香港学生,2013-2014年占用了99.3%的资助学额。而非本地生人数也并没有用尽上限20%,而大约平均在13%-14%左右。以中大为例,2011-2014年累积起来,就读学士学位资助课程的内地生约在2000人左右,相对于每天出入人数累计约十万次的中大校园内,要是看见两个就读资助课程的内地生在聊天,那还真是标准的“万分幸运”。
既然现有受资助的内地生比率不大,那“遍地都是说普通话的”情景难道是无中生有?实际上,平日晚九点左右,在大学站等车就会发现身边几乎都是刚放学的内地生。这些学生里面,并没有多少人就读教资会资助课程,而全都是来读自费的授课式硕士课程。这类课程并不涉及政府资助,以自负盈亏式开办,因此收生人数可自行决定。据文汇报称,中大2013年自资硕士人数约为8700人,其中部分科目内地生所占比率达到八成以上。
但只看人数比例,不足以说明内地生是否占用本地资源,正如中大学者梁启智所言,这部分学生之所以会被香港政府和港校接受,在很大程度是看中其经济效益。课程费用自不必多说,就连大学学区房价、代购、旅游等都能获益。拿房地产来说,香港高级置业执行董事表示,大学学区房租金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短短一年半间,涨幅高达15%,甚至部分地铁沿线到了“一盘难求”的程度。此外,每年留港就业的硕士内地生占全部内地硕士生的49%,对香港社会产生的长远经济效应不容小觑。
教育不是有钱就能任性
既然明明有利,为何非本地资助学额的多少会挑动某些香港人的神经?
固然自负盈亏的课程的资金注入,对经济发展不错,但确实教育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教育资源还包括师资力量、校园环境等很多软实力,这些资源本来就有使用上限。要保证教育质量的情况下,非本地的学生给港校的教育资源乃至整个香港社会造成的压力,确实不能忽略不计,受到影响的本地人自然要站出来发声。这种现象,在任何多元文化混杂群居的地区或国家都存在。
然而,真正给教育资源造成压力的修读式研究生课程,在一开始就是一盘生意。而生意场上的事,从来不由场外的人控制。人才输入和经济的刚需摆在那里,即使部分人无法接受,也难以改变。所以,除了制造舆论,剩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政府那口碗里原本分给非本地生的一丁点儿资源,全数拿过来。
港校也不傻,新政策下,来自政府资助并未减少,学生数量及比率变化不大,在内地生的招生上摆除掣肘,也确实增加了本港学生学额,还能回应社会上的某些声音,如此这般多方共赢,何乐不为呢?
眼下看去,是个皆大欢喜的happy ending,然而教育不是有钱就能任性的。紧盯着各类世界排名的学霸学神们,眼睛擦得可是雪亮雪亮的。港校摆脱言论困扰,也并不意味着可以进入疯狂扩张模式;而对于莘莘学子来说,赴港读书的前景则变得更为多变,亦充满挑战。
香港政府教育资助学额分配
资助学士学位学额为每年 15000 个
经由大学联招的本地生,约占80%
非联招的本地生,约占16%
预留给非本地生,约占4%
注:香港政府每年会给香港八所公立院校提供教育资金。2012-2013学年起,香港政府资助的学士学位学额为15000人,资助范围涵盖绝大部分学士学位课程和少量的研究学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