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2015-04-29 00:44闾志俊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卓越人才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模式

闾志俊

摘 要: 探索并实践高职层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以南通市为例,探索政府与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与培养战略。政府应建立技术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引导并鼓励校企合作,完善技能提升与培训体系。高职院校需要整合校内外优良资源,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设置“厚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柔性化的评价与考核方案实现卓越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卓越人才; 资源整合;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5)02-0025-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分析《纲要》的相关精神,教育部在国家层面上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在过去的十年里,一些研究型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而作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却鲜有探索技术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案例。积极探索并实践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机制,不仅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前沿课题,更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与腾飞提供人才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的界定

卓越人才又称拔尖创新人才。具体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卓越人才必然带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本文把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界定为:“具有更加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拔尖卓越的业务水平、具有更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能力、具备更加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人格修养、具有更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更强的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能够胜任技术技能岗位开拓性和创造性要求的综合素质过硬、技能拔尖的人才。”依据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卓越人才的本质特征,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主要包括创业型、技艺精湛型、革新型和管理型卓越人才,其特点如表1所示。

二、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理念尚未完全形成

过去的二十年间,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并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当前,高职教育层次关注的重点问题是是如何满足区域经济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总体需求,如何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产业链进行对接,如何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总体而言,各高职院校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就业问题,普遍缺乏对高职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关注,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理念尚未完全形成。

(二)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体制尚未构建

多年来,高职院校将自己定位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加之社会对高职教育层次理解的偏差。教育主管部门、当地政府、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对于高职层次的卓越人才培养缺少系统的研究与规划,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体制匮乏,没有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针对性强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方案。此外,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问题方面,尚未构建合理的培养目标层次,仅仅通过 “转本”、“升本”等传统途径实现学生的学历提升,尚未整体构建“普通技能人才”向“卓越技能人才”培养的衔接通道。

(三)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的师资水平与能力有待提升

通过从企业引进教师、教师职业技能考核、企业顶岗、进修和培训等措施,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学历水平有了跨越式的提升,培养应用技能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加强。但高职教师队伍特别是专业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职业资格”、“重研究,轻应用”的现象,师资队伍中缺少在当地、行业有影响力的“技能大师”,部分从企业直接引进的技师又缺少理论研究的能力。因此,支撑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亟待加强创新能力和拔尖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育与开发。

三、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南通市为例

(一)有利于经济中心城市建设

伴随着“区域多中心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和诉求。发挥城市的“中心”功能离不开人才驱动和支撑。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十二五”经济发展时期的目标定位是建立“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城市,即成为长三角北翼八大城市组成的区域内的经济中心,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内主要产业的裙带发展。在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经济高度的背景下,主导产业领域和生产性服务领域对技术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其中,两大类人才对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至关重要:一是船舶修造、光电风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领军人才以及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二是港口物流、海洋经济、生产性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卓越人才。

(二)有利于创新型城市建设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全面腾飞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瓶颈的迫切需要。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是区域经济中的中坚力量,是实现由“引进技术”——“改造技术”——“原创技术”创新升级的桥梁,是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终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因其“实践派”模式,培养的人才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水平较强,这些产业界的“能工巧匠”尽管能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性难题, 但受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的限制,无法掌握现代科技对产业升级换代的具体要求,更无力开发出具有前瞻性的创新型技术和产品。因此,迫切需要一批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实现技术创新与应用的衔接,整体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

(三)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国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聚集国内外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人才结构优化转型将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南通市为例,2013年,南通提出培育和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据统计,南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按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排列,分别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在未来的五年里,南通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拔尖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将呈现井喷式增长。

(四)有利于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特征是区域产业由“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技术密集型”转变。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其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战略发展圈,综合经济竞争力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南通市拥有全国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家纺产业集群。在“城市化加速、工业化转型、国际化提升”的背景下,南通市的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必然的。而技术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的主要力量。只有通过加快传统产业优化转型升级,才能实现由“制造大市”向“高端产业城市”、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由“南通制造”向“南通创造”的转型。

四、政府对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卓越技能人才培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首先,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加强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强对实施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工程的协调和领导。

其次,充分发挥各领域高级专家的作用,为专业领域人才需求调研、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及时总结实施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的示范经验,积极推广到其他高职院校和专业领域。

再次,高职院校的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工程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为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为承担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院校提供相关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大力支持师资培训和课程开发等具体工作。区域内的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教育和培训经费,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资助和设备捐赠等,优先向承担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院校和专业倾斜。

(二)聘请专家团队组建卓越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

卓越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建议由市委组织部领导担任,副主任委员建议由市人事局、市科技局、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领导担任,委员建议由认定委员会聘请的相关领域专家和市级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审定卓越人才范围对象,对引进的拔尖人才资格进行认定;为全市以加快企业科研机构为主的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和经费资助方案提供咨询建议;对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工作做好监督、咨询、指导服务工作。

(三)构建“政校企”三方合作的卓越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通过政府指导作用,建立“高职院校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训体系。以提升技能人才创新能力和开发人才潜能为核心,以区域重点产业与专业领域为突破口,选择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优势企业创建工程技术中心、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事业以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联合建立专业化研发机构、实验室。

第二,通过政府激励作用,加强企业在岗员工的拔尖技能培训,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行业要加强拔尖技能人才的信息交流和经验推广,组织在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传授其精湛的技能和高超的技艺,组织急需紧缺的拔尖技能人才的培训;充分发挥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培训企业急需的高端技能人才。

(四)打通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通道

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比高级技师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通过与国内外本科院校的合作,打通卓越人才培养的通道。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各级学校要有机衔接,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职院校应不断总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尝试与国内外本科院校之间进行合作,成立“专本合作卓越人才培养班”、“国际合作卓越人才培养班”、“高职拔尖学生学历提升班”等,构建“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研究生教育”互通的立交桥,通过学分互认、课程互认、项目共担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及不同层次教育的无缝对接。

五、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战略建议

(一)构建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机制

1. 要构建动态的卓越潜在生源选拔机制

高职院校需要通过系统的生源选拔、学生分流制度遴选出一批具有潜在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综合素质较强的“苗子”,针对这些选拔出来的学生进行语言能力、逻辑能力、情商、环境适应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测试,结合专业方向、专业特长,组建专门的实验班,实行灵活的考评机制和淘汰机制,在保持班级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动态的补充与调整,确保生源素质。

2. 要构建系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如前所述,专业复合交叉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显著特点。因此,在实施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分析区域经济和产业链的特点,遴选出与区域经济结合紧密的、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在同类院校中具有领先地位的的优势专业,组建学科交叉、部门交叉、专业交叉的人才培养团队。与当地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发挥整体优势,分阶段、有步骤开展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试点工作。

(二)整合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资源

第一,集中优秀教师资源。技术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保障是要有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水平高的“名师”队伍。一方面,要从本校遴选出专业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优秀的名师担任卓越人才培养的导师;另一方面,可以从社会聘请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行业名家、特级技师或在专业领域具有丰富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高级人才担任卓越人才培养班级的兼职教师。学生的学习将不再局限在课堂上,而是通过导师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工程设计与应用、技能大赛、社会实践等,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集中优势教学资源。目前,高职院校为专业发展建设或引进了一批教学资源,包括实训室、教师工作室、图书资料室、创业园等。为了满足卓越人才培养需要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的实验室、思维训练室、技能大赛训练基地、工程与技术开发中心、名师工作室等,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集中优良校外资源。地方各级政府、行业协会要共同参与制订卓越人才培育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政府在卓越人才培养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建立卓越人才培养的相关制度,鼓励行业参与卓越人才培养,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和制度指导。行业、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对卓越人才的需求计划制订校企合作的具体目标,为高职院校提供卓越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项目平台等,在实践中实现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和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提升的双赢局面。

(三)构建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为适应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打破传统的专业界限,建立“厚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通识教育课程为培养卓越人才具备的创新思维、研究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此类课程包括:市场调查、统计、科技博览、情商训练、素质拓展、思维训练等。

专业领域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研究和分析区域重点产业布局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开设适应区域经济特点的专业课程。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根据南通市区的产业现状和区域发展优势,市政府提出了在纺织服装、船舶制造、装备制造、化工医药、建筑、电工电子等行业中分别建立至少1家,总数不少于10家的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因此,有必要根据学校的专业分布,针对特色产业开设相应的产业分析与研究的课程,从而实现在该领域就业的“宽口径”。

模块化课程是根据学生在前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职业兴趣、个人特点和专业特长,实现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某个研究方向的深度学习与研究,真正做到技术技能的“拔尖”和“卓越”。在“模块化”的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主要通过与企业的横向联合,通过项目式和课题式的方式融教学与科研于一体。

(四)设置专门化的技术技能卓越人才培养方案

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要借鉴国际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遵循卓越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积极探索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到:班级设置方式的差异化、课程设置的多样化、管理模式的个性化、探究与实践型的教学模式。

班级设置方式的差异化体现在“卓越人才实验班”与现有的专业班级之间具有交叉性、互联性、开放性。课程设置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为专业课程的广泛性和深入性,要充分考虑整体的要求和学生的个体选择;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和动态性,以便学生掌握行业、产业、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管理设置方式的个性化体现为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个体的管理差异。探究与实践型的教学模式是依托区域产业、企业项目、研究课题等载体,通过探究、实践,总结并把握行业的核心技能和关键技术,培养学生开拓性、创新型思维的教学模式,具体安排分为四个阶段(如图2所示)。

(五)探索并实践“柔性化”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与传统的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的最大不同在于“柔性化”。所谓的“柔性化”是建立动态的、过程化的评价和激励制度。突需要考核学生在实验班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如完成的技术创新与开发、创业项目的运行情况、课题的研究成果、企业对学生成果的应用效益、学生参与大赛的社会影响力等。总之,通过“导师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三方结合的柔性化评价模式,实施动态管理与淘汰模式,促进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金卫东. 社区学院荣誉教育对高职拔尖人才培养的借鉴[J]. 中国电力教育,2012(31):30-31.

[2] 张霜梅.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2013.

[3] 蒋和平,赵凤玉. 关于我国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1(8下):32-34.

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Nantong an an example, researching the related policy and strategy for government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technical skilled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op creative talents training, increase financial input, guide and encourag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enterprises.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establish diversifie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build dynamic selection of candidates,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superior resources and building training channels, setting the ‘thick foundation, broad caliber,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with flexible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scheme to excellent talent, promoting excellence validity and pertinence of talents train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utstanding talent; Resources integr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Curriculum system

(责任编辑:程勇)

猜你喜欢
卓越人才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模式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卓越农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构建与实践探索
经管类卓越人才校企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农业院校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