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校体育功能是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确立、目标制定和学校体育效应评价的核心基础。学校体育功能泛化会造成学校体育整体建设的浮华,影响学校体育实际教育效果的收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发现学校体育功能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学校体育功能体系“源-流”把抓不清;2)潜隐效应强制推演为功能认定。为了厘清学校体育功能体系的构建,学校体育功能建设应从本质功能界定与辐射功能限定2个方面着手,实现学校体育功能体系客观的、科学的塑身,实现学校体育功能体系的效力集中与强化。
关键词: 学校体育功能泛化;原因诊断;效力集中与强化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5)02013403 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The func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e core found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guiding rationale, objectives establishment and the effect evalu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The generaliz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function results in the vanity of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nfluences the actual effec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The func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from the definition of the nature function and the limitation of the radiation func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objective and scientific shaping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function system as well as the effect concentr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function system.Through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following generaliz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function construction:1) the function system and the function construc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re not clearly differentiated;2) the latent effect should be deducted into function identification compulsorily.It is, thus, hopefully, to eliminate the arbitr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function system.
Keywords:generaliz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function;reason diagnosis;effect concentration and strengthening
收稿日期:20141008
作者简介:江文奇(1981—),男,河北省衡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论。
作者单位:衡水学院 体育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
Th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Hengshui University,Hengshui 053000,China. 学校体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的洗礼后,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很快摆脱了生物层面的狭隘,逐步走向学校体育功能多元化开发、挖掘、实施的道路。从已有的文献表述来看,学校体育的功能已涉及从个人的身体、心理、道德到社会的教育、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竞技、休闲等各个领域。学校体育功能已经延伸到社会组成的方方面面之中,俨然变成了一个具备无限能量的聚能团。文献中学校体育功能的内容包含教育功能、健身功能、竞技功能、情感功能、启智功能、德育功能、美育功能、群育功能、教养功能、文化功能、娱乐功能、交往功能、卫生保健功能、国民体育的基础功能、素质教育功能、促进个性发展功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功能、促进学生现代化的功能、政治功能、选择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管理功能、军事功能、经济功能等,学校体育功能“体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局面。从以上内容来看,学校体育几乎无所不能,其触角已经延伸到社会组成的方方面面,从微观人体体质到宏观群体事务,学校体育被渲染为多面手的角色定位,俨然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学校体育功能的确认是否客观,这种多元功能的确认,是遵守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所得,还是源于学校体育功能体系的过度“开采”,或者说是学校体育从业者由于“自卑心理”,而故意“捏造”了学校体育功能的诸多效力。这是必须澄清的,否则,学校体育功能的彰显不是失于“力不从心”,就是失于功能体系重点不突出的“蜻蜓点水”,在根本上祸乱学校体育生存、发展的基础。
学校体育真有这么大的能耐吗?显然,在关于学校体育功能的研究中,这种无所不包的趋向正在扰乱着人们的视听,学校体育功能泛化的现象已相当严重。笔者承认学校体育具有多功能观点的正确性,但同时也反对“学校体育功能万能”的看法,应对于学校体育功能的强制推移予以警醒。尽管在理论上学校体育可以与一切社会现象发生联系并产生或多或少的效应,但是,学校体育对大多数社会现象(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社会安全的控制、社会人群整体智力的提高、社会人群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等)所产生的作用即使在统计学上也无任何意义。总体而言,作为教育和体育的一个共同子体,学校体育的实践活动范围是有限的,其功能也相应是有限的,如果一度放任学校体育功能体系臃肿地构建,学校体育能够干什么、应该干什么的问题会因此变得混稀,造成学校体育“四不像”的尴尬角色。因此,学校体育功能研究应避免华而不实的纯理论猜度,应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判定,对学校体育给予科学的定位。
1 学校体育功能泛化的原因
“功能”是指功效、作用[1],它是某一事物所能发挥的作用和能力。1988年学校体育学单独成为高师体育专业的12门主干课程之一,学校体育功能的研究就成为学校体育研究的重要部分。所谓“学校体育功能”是指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够产生的作用,它与学校体育的过程结构和学校体育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学校体育功能实际上是要回答“学校体育能够干什么”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学校体育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的位置,其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应该干什么”和“学校体育干了些什么”的问题;因此,学校体育功能的诠释必须科学、合理和客观,如果一味泛化学校体育功能的研究取向,将潜在的作用将被无所不用其极地进行显性的、贪婪的开发,不仅无助于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证明,反而会损害学校体育本质特征的彰显,把目光引向到一些与学校体育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去,从而忘记了学校体育本身能够干什么的问题,势必建起一个硕大的“空中楼阁”,消耗着学校体育是其所是的能量。
1.1 学校体育功能体系“源-流”不清
学校体育功能研究过程中,存在体系杂乱、莫衷一是的问题,而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尚未解决的原因,造成学校体育功能体系一味的拓展。所谓学校体育本质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本体所自觉产生的育人作用,而学校体育辐射功能,则是指学校体育本质功能彰显之际,在具体环境、具体领域的隐性或延迟的效应。学校体育本质功能与辐射功能都在佐证着学校体育存在的价值;然而,本质功能是学校体育实施所产生的直接作用,其与学校体育如影随形的,而辐射功能则与学校体育实施之间是一种间接的关系,这种功能的产生是学校体育的副产品。辐射功能是借力于本质功能而产生的,两者既存在“源”与“流”的关系,又存在属性、范畴、内容方面的根本区别。就现实情况而言,学校体育功能的划分并不明确,甚至并未进行系统的分类。在周登嵩教授主编的《学校体育学》中,将学校体育功能区分为本质功能与其他功能2类,其中本质功能包括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3];在沈建华、陈融主编的《学校体育学》中,则直接将学校体育功能分为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4]。而在潘绍伟、于可红主编的《学校体育学》中,对于学校体育功能的论述则直接列举为以下几点: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智育活动效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5]。综上来看,学校体育功能在不同教科书中,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甚至在一些教科书中,并未对于学校体育功能进行体系化的构建,从而造成学校体育功能的散漫处置,这种性属不明的状态,就为学校体育功能泛化埋下了各圆其说的无限制空间,潜隐着学校体育僭越本体功能的祸端。
1.2 潜隐效应强制推演为功能认定
在目前的学校体育功能指标上,存在一些在统计学上并无意义的“功能”主张,如学校体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学校体育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学校体育与社会安全的控制、学校体育与社会人群整体智力的提高、学校体育与社会人群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等的关系,并无证据说明学校体育与其之间存在显性相关性,即学校体育并不能将它们作为直接目标指标进行设计。中肯地说,作为教育形式之一,学校体育在以上方面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一定的作用”却是有限的,是对于社会的一种潜隐效应,而不属于学校体育功能体系之列。学校体育泛化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将学校体育潜隐效应强制推演为学校体育的功能认定,将学校体育或然的辐射效力进行必然作用的认定,从而将一些隐性效应强拉硬扯成学校体育的功能指标。从根本上而言,这种泛化的类型,还是源于学校体育学科不自信的缘故,“在世界大多数地区,体育被看作是一种非生产性的教育活动,对取得成功的未来,其重要性要小于其他科学课程,体育在‘课程桶的桶底,占很低位置。”体育作为学科的地位正在下降,其存在的价值甚至受到了怀疑,体育教育的地位和处境可谓岌岌可危[6]。在这样的社会认同情况下,部分学校体育学者想全力构建学校体育作用的“大而全”体系,将学校体育功能进行“狂大”的确认,实不知,这正成为论证学校体育在这些领域效果微弱不计的口实,不仅造成学校体育社会认同的进一步下降,更是将学校体育“应该干什么”的目标引向了歧途的发展路径,走向了“偏锋”建设的固执之中,造成学校体育浮华的“实际干了些什么”。
2 学校体育功能体系的构建
不容讳言,学校体育功能是多元的,它能够在多领域实现价值与作用;但是,学校体育功能的发挥是有限度的,学校体育功能被泛化解读,对于学校体育的发展不但无利,反而会造成学校体育在发展的道路上背上沉沉重的负担,造成学校体育效力的分散。因此,对于学校体育功能应进行审慎地判断,在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界定与辐射功能限定方面进行客观化的判定,以实现学校体育功能体系科学化的构建。
2.1 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界定
学校体育兼具教育和体育的双重特性,将教育功能与健身功能作为学校体育本质功能应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但是,这种定位也是不完整的。这一定位只考虑到了以体育的价值去满足教育需求的问题,而忽视了以教育的价值来满足体育需求的问题。无论是健身功能还是教育功能,都是在教育的语境下对于学校体育功能的界定,而造成与作为学校体育“母体”之一的体育系统的关系疏离;因此,在对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进行定位时,既要考虑到它所承载的教育使命,也要考虑到它所承载的体育使命。那么,学校体育所承载的体育使命是什么呢?这应该从作为学校体育母体的体育功能中寻求。中肯地说,健身功能是属于教育选择下体育功能的显现,但是,体育不仅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更重要的是传承一种文化的主张。体育具有强力的精神文化、器具的物质文化和规范的制度文化,这是体育生命得以延续的本体保障。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最为系统的承载形式,理应担负起传载体育文化的责任,以文化的形态,而非单纯的肢体操作进行体育教育。总体而言,学校体育本质功能包括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和文化功能,三位一体的结构,扭结成为学校体育功能最为本体的价值彰显。
2.2 学校体育辐射功能的限定
学校体育辐射功能的探究不是“恣意而为”的强制推演,将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也拢到学校体育功能的指标中来,而是应抓“重”放“缓”,将与学校体育有“近亲”关系的作用领域突出出来,实现学校体育力所能及的效力辐射。那么,这种重点关系应该怎样把握呢?笔者认为:学校体育辐射功能的显现是通过本质功能予以实现的,换句话说,辐射功能是本质功能作用发挥下的效应发挥;因此,对于学校体育辐射功能的限定也应从学校体育本质功能出发,在教育与体育2个母体中,实现学校体育辐射功能的确认。首先,在我国,体育是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组成的,“学校体育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是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基础,还是终身体育最具决定意义的环节,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民族未来的长远发展”。[7]因此,在体育体系内,学校体育辐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作用上,实现竞技体育人才输送和群众体育质量提升的作用。其次,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学校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因此,学校体育的教育辐射功能,应该在德育、智育与美育的促进作用上。在此,需要澄清的是,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教育功能应是源于体育教育的,是技术、技能、知识的熟悉、了解与掌握。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教育功能与学校体育辐射功能的教育功能是不同的,在以往的教科书中,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教育功能更多的是将辐射功能的教育功能作为论证的素材,是犯了观念错位的错误。总而言之,学校体育辐射功能的确认应该在体育与教育的系统中进行,进入那些确确实实与学校体育发生效应的作用领域,才能真正为学校体育的是其所是、能其所能找准位置。
3 结束语
学校体育功能即学校体育能够干什么的问题,它关系到“学校体育应该干什么”(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目标的确立)和“学校体育实际干了些什么”(学校体育效应的评价)的问题,学校体育功能体系的构建关系到学校体育整体建设的效力;因此,学校体育功能问题作为学校体育基本理论的核心问题,应该予以审慎地甄别,避免由于功能体系的不实,引发学校体育华而不实的效力诉求。有鉴于此,在解析学校体育功能泛化原因的基础上,应对于学校体育本质功能与辐射功能体系进行厘清,溯本清源,实现学校体育本本分分的价值定位。
参考文献:
[1] 辞海:语词分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6.
[2] 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831.
[3]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6670.
[4] 沈建华,陈融.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921.
[5]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7.
[6] Ken H J,Joe M.世界体育状况调查[C]//世界体育教育峰会主报告论文.金季春,等,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95.
[7] 唐炎,宋会君,刘昕,等.对我国学校体育功能研究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