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2015-04-29 11:46郝文斌
北方论丛 2015年2期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和谐

郝文斌

[摘要]近年来,“中国制造”风靡世界,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长期以高污染、高耗能、高投入为模式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资源损耗严重、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堪忧等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发展生态经济,建立新的经济模式,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必然抉择。发展生态经济就是要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变革性反思,以“五位一体”建设为依据,运用生态理论和系统方法,创新应用科学技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我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同发展。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和谐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2-0144-04

Abstract: These years, “China Made” has been sweeping the world, and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However,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mode, which is featured with high pollution,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input, to support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existing mode has brought about such problems as serious resources loss, imbalanced economic structure, damag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like, which have become the bottlenecks and they will hinde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ence, it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Chinese government to develop ecological economy and to establish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so as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new economy, it is necessary to critically reflect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 adopt the ecological theories and systematical methods, and conform to the principles to construct synchronously Chinas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societ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o that the applied scientific technologies can be innovated effectively and the economy can be transformed and upgraded successfully, thus realiz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economy, society,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y.

Key words:ecological economy;ecological civilization;harmony

[收稿日期]2015-01-0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黑龙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253—NCET--013);哈尔滨师范大学应用对策项目“黑龙江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SYD2013-8)

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是“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思想指导下,按照生态学原理、市场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1](p244)。“社会经济发展是自然生态因素作用的自然生态过程和社会历史因素作用的社会历史过程相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经济形态发展中始终存在着自然基础,生态环境因素始终在起作用,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2](p4)。发展生态经济,就是要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和“边污染、边治理”模式,把经济活动严格控制在自然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以内,走新型生态化发展道路,科学确定生态主导产业,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和谐发展。

一、生态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其《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和“太空船经济理论”[3](p188)。20世纪80年代初期,联合国环境署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会议,在《环境状况报告》中把生态经济作为主题,标志着生态经济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领域,形成了物质变换、协同、可持续发展和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理论。

1.物质变换理论

物质变换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发生的,而人类劳动则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即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关系在本质上是物质关系,是自然生态关系与社会经济关系的统一,即生态经济关系[2](pp22-23)。在马克思看来,第一种意义上的物质变换是自然的物质变换,第二种意义上的物质变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第三种意义上的物质变换是社会物质变换。马克思从对三种意义上物质变换的剖析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对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根源[4]。物质变换理论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协同论

1976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协同论。该理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关系。任何系统都由若干要素组成,但系统并非是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系统内要素通过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组织化、有序化来实现的,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中不会产生新的功能。协同作用是任何一个复杂系统都具有的一种自组织能力,也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在复杂性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5](pp33)。协同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内在联系的系统方法,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系统内部诸要素的关系,把系统作为一个诸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过程,综合考察系统内部诸多要素的内在关联,促进系统内诸多要素的有机融合,推动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综合利用。

3.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要“改变传统生产和消费模式,实行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提高经济活动效益;提出要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等为基本内容,要求经济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以社会发展、社会分配、利益均衡作为基本内容,认为社会公平是发展的内在要素和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2](p25)。可持续发展理论揭示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自身需要的满足和人类永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力求以最小程度地对环境的破坏,满足人类的需要,而不是刺激人类的需求;追求消费的质量,而不是消费的数量,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社会。

4.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论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生存的地球及区域环境是由经济与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经济、生态环境都是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每个子系统都有一种自组织能力。当组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大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发生改变,都会引起其他子系统发生变化,对整个大系统的状态产生影响[5](PP34-35)。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论揭示了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有助于人们遵循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内在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二、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实践分析

党的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变为实践,党和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重视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在国家层面,制定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特别是国家主体功能战略区的实施,对于更好地保障国土资源的科学利用,建立符合不同地域的经济形态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财政支持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支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建立了若干循环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在地方层面,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一些省、市提出了自己的发展规划,比如,海南省重点打造国际旅游岛,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黑龙江省提出建设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着力打造我国北方生态发展屏障;厦门市、杭州市等大力建设以适宜人居和休闲文化为特色的现代生态城市。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经济发展不够均衡,生态经济规模和效益较低,在发展理念、法律制度、经费投入、城乡协同、资源利用保护等实践层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生态经济发展理念不够牢固

从整体上看,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广大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比较淡漠,受传统观念和错误政绩观影响,地方党委和政府对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重视不够,缺乏忧患意识。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以高耗能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粗放型生产方式以及生态消费体系的不完善等因素,造成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过度浪费和消费现象。一些地方政府对GDP和财税收入等指标的追求仍然呈现惯性思维,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种发展观中间,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注重眼前利益,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严重制约生态经济发展。

2.生态经济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虽然环境保护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环保法规在一些领域仍存在法律空白,对于违法行为缺乏执法依据,如对电磁辐射、光污染尚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一些法律条款内容与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实际需要相脱节或矛盾,对于转基因食品,保健品、空气污染、重金属污染等关系民生方面执法力度不够,未形成高压态势。同时,政府执法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综合决策机制不健全,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经常出现管而无力,管而无效等现象,环境保护在一些地区很难落到实处。

3.生态经济投入经费相对不足

据“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组公布的中国第一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的排名,排在高水平组首位的是北京,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天津等6个省市。从这份排名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生态水平较高的地区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址有相对充足的资金推动生态经济建设,如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天津滨海新区工业园区建设已初见成效;而生态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基本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或是开发较晚的地区。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地方政府同时要兼顾基础设施建设,涉及交通、通信、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投资需求,还无力集中更多的资金加大生态经济,特别是生态园区建设投入,助推生态经济发展。

4.城乡生态经济发展不够均衡

农村生态环境堪忧是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农村乡镇企业很少规划论证,小造纸厂、小煤矿、小塑料厂、重金属加工厂等污染企业,致使一些地方的土地、河流遭到严重污染,甚至出现骇人听闻的“癌症村”;现有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水利设施落后,抗御水旱灾害能力不强,与发展节水农业、绿色农业、现代农业要求不相适应;化肥、农药乱用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农作物化肥农药严重超标;农民饮水安全令人担忧,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农民食用高氟水、高砷水和污染水较为严重。这些问题成为影响农村摆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障碍。

5.生态资源利用保护不够协调

从总体情况看,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生态资源得到了一定保护,但难题在于资源利用与保护不协调。一些地区局部生态环境仍在不断恶化,比如,在森林资源方面,在大小兴安岭地区,有些地方满山都是次生中幼林,没有成熟林,森林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明显减弱;在地质资源方面,张家界等许多在国际享有盛名的生态旅游地质遗迹也遭受不同程度地破坏;在水资源方面,大城市水资源利用率低,工程性缺水形势严峻,特别是高耗水项目用水量显著增加,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低,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和水质污染,特别是大江大河污染严重,水文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三、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选择

杰里米·里夫金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个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6](p32)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要想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赢得优势和主动权,发展生态经济无疑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在保障自然再生产的基础上扩大经济的再生产,建立人口、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社会系统,进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完善生态经济规划

针对生态经济缺少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等现实问题,基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范式的转化,要从“为生产而生产”“为财富而生产”“为GDP而生产”的工具理性主义阶段,转向为提高生活质量和获得幸福而生产的理性主义时代[7],确立生态自净能力和再生能力的底线:积极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在矿产资源方面,按照国家矿产资源监督管理规定,改变矿藏资源管理经营方式,节约资源和保护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在林业资源方面,处理好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提高森林覆盖率,发展森林碳汇经济;在水资源方面,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水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降低水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方面,要正确处理环境容量占用和自然资源消耗的内在关系,确立生态发展理念,践行绿色环保、低碳文明生活方式,构建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支持的生态安全系统。

2.加快生态园区建设

针对我国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以科技进步和知识投入为动力,结合地区自然生态和工业基础,用生态学原理来规划生态园区建设,明确园区产业定位,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引进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项目,重点打造新型现代产业和重点工程;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生产链条的衔接,使企业做到优势互补,绿色生产;处理好区域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建立各种生产模式的综合利用,实现生产—消费—废弃—利用的有机统一;建设好若干生态城市、生态农村和跨地区的生态功能区,着力解决一些地区生态破坏后遗症带来的现实问题,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资源保护共生共荣。

3.推动城乡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针对农村地区面临比较严重生态问题的现实,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环境设施综合利用效率,加快污染物综合治理,着力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增强区域环境承载能力,推动城市和农村生态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社会建设同步进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把发展生态工业作为城乡协同发展的战略举措,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力求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共赢,实现企业发展和生态治理良性互动,做到发展理念清晰明确、领导力量高度重视、推进措施扎实有力、资金投入及时到位。

4.改变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潜在的麻烦制造者是“资源型城市”。我国资源型城市大部分都是污染严重的城市,伴随着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针对其面临不同的自然与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禀赋等特殊情况,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题,促进资源型城市和其他城市之间在产业、资金、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大力培育发展资源型城市接替替代产业,实现经济形态“从增长型经济到稳态型经济”“从直线型经济到循环型经济”“从化石型经济到阳光型经济”“从产品型经济到功用型经济”的转变[3](p191)。

5.健全生态经济法律制度

环境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针对生态文明本质认识不够深刻,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不同步,环境保护与政策措施不配套等相关制度欠缺的现状,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为依据,衔接和规范现行环境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督管理责任落实[8],把握好环境保护教育和环境执法环节,营造意识、知识和能力培养相统一的生态法治环境。找准生态法律制度建设和生态政策措施的平衡点,创新环境公共治理机制,健全低碳、节约和环保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生态经济补偿、资源有偿使用、生态企业达标等相关制度,构建反映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德治与法治共同作用的规范约束机制。

[参 考 文 献]

[1]]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刘铮,等.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3]徐民华,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王曼,姜锡润.再探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6,(12)

[5]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6][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7]金碚.工业的使命和价值——中国产生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4,(9)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B/OL]wenku.biadu.com/link?u…2014-06-27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 冒洁生]

猜你喜欢
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和谐
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评价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