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英勇勋章》中的自然象征

2015-04-29 00:44袁媛赵巍巍
大观 2015年2期

袁媛 赵巍巍

摘要:自然主义文学是西方近代文学的重要流派。斯蒂芬·克莱恩于1895年发表的《红色英勇勋章》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一朵奇葩。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大量运用各种颜色、动物、烟雾以及太阳、天气等自然意象,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宏大的战争画面,充分体现了美国自然主义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自然意象;颜色象征;动物象征;天气象征

自然主义是西方近代文学的重要流派,是连接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桥梁,也是近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化的过渡流派,对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法国,主张“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又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尤其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19 世纪末,美国已完成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一些作家开始在作品中展示弱肉强食的社会生活,描写下层人物的悲惨命运,人们如“丛林里的生灵”,或残酷地欺凌同类,或在绝望中挣扎苟延残喘,这是典型的自然主义创作观。

斯蒂芬·克莱恩是美国19 世纪末最有影响力的自然小说家之一。其以美国的南北战争(1861—1865)为背景的作品《红色英勇勋章》(以下简称《勋章》)一一直被认为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大量运用各种颜色、动物,包括想象的怪兽和野兽、烟雾以及太阳等自然意象,细致地描写了主人公上战场前的幻想,初涉战场时的恐惧,逃跑时的耻辱,归队时的忧虑和奋战时的勇敢,成功的塑造了美国内战中一名普通士兵的形象。

一、颜色象征

据统计,《勋章》中颜色词出现六百余次。每种颜色都成了具有内在含义的象征物,它不仅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凄凉、血腥、混乱的战争场面,而且深刻展示了主人公亨利的心理变化。红、黄、蓝、绿、黑、白、灰、紫等颜色词的反复出现,把小说的背景描摹成一幅五光十色的现实画布,这使读者感受到其所要表达的对现实悲观的自然主义风格。

开头第一段,小说的整体色彩由浅黄色转换成为亮丽的绿色,以此来展现主人公渴望参战,对战争充满了美丽的幻想的心态。而河水黄变黑,则形象地传达出亨利对战争的恐惧逐步加深的心理。火红的敌军营火则是亨利对未知生死恐惧的体现。

在开赴前线的行军途中,亨利越来越紧张,恐惧犹如黑暗一样紧紧地攫住了他。频频出现的红色,则象征了战争中的危险、血腥、愤怒,一系列红色使读者产生野蛮与暴力、厮杀与流血的联想。从这里可以看出亨利在亲眼目睹红色背后的血腥后,希望远离战争的心理。

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亨利丢盔弃甲,向后方逃窜。他害怕自己会被“ 绿色巨龙”吃掉。在他心中,绿色就象征着死亡和恐慌。在逃跑的途中,他见到一具士兵的死尸。这里,作者用颜色的褪变来表示人生由生到死的变化。在死尸的变色与腐烂,直到成为微不足道的小蚂蚁的口中之食的叙述中,读者体会到的不是英雄主义的豪情,而是人生的悲哀与死亡的无奈。这也正是自然主义对人类本质及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

二、动物象征

据统计,《勋章》中使用的动物意象至少有80 次,以此来反映亨利在其成长的各个阶段的心理和行为。如在参军前,亨利想象自己像雄鹰一样勇猛,在奔赴前线的途中,他觉得他和他的战友们就像是被驱赶着的马,毫无喘息之机。面对残酷的战争,面对生死厮杀,他害怕自己“像猪一样被杀掉”,变成一只“小蠕虫”,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 小生物,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亨利在面对残酷的战争时,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恐慌。

在战斗中,他成了一头“善良的母牛”、一匹疲惫不堪的马,只能任由战争的屠杀,没有还击之力。逃跑时,他又像一只受惊吓的小鸡,又像一头被驱赶的野兽,像身处巨龙爪牙之下,惊恐万分,于是他丢下武器落荒而逃。当由于战友的不小心使他得到了那块渴望已久的“红色英勇勋章”时,虚荣心暂时得到了满足。但当他听到一名军官称他们为“赶骡夫”时,愤怒使他暗下决心要干出个样儿来。在以后的几次战斗中,他像一个疯子,“像一头野兽”、“一头发狂的猫”、“一匹发狂的马”,猛打猛冲,此时亨利的理智早已荡然无存,只知盲目冲杀。

他和他的战友们还被形容为小猎狗、受惊的水牛、老鼠和羊群等等,这些动物形象与雄鹰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對照,使得读者对亨利心理的转变历历在目。

三、天气象征

《勋章》中,许多象征都是通过对雾、烟、雨、太阳等天气的描写来完成的。作者利用对天气的描写奠定了整部小说沉重、抑郁的基调,同时还让天气成为了亨利心灵的一面镜子。

小说开篇整个画面弥漫着困惑、迷茫的气氛,恰似亨利的心理写照。面对遥遥无期的训练,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战斗的渴望。到达前线时,亨利看到在地上痛苦挣扎的伤兵,幻想被现实打碎。他此时的心情就像是被灰色的雾蒙上了一层挥散不去的阴影。身处迷烟中,他感觉离死亡越来越接近,最后他丢盔弃甲,落魄而逃。当亨利再次回到战场上后,他克服了硝烟背后的恐惧和死亡,最终战胜自我,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小说最后以描写雨景结束,在西方文化里,雨象征祝福。亨利和他的同伴们在雨中接受了祝福,净化了心灵和思想,成长为了真正的男子汉。

总的来说,烟、雾、雨、太阳等这些天气状况不仅反映了作战时恶劣的环境,而且还反映了亨利无助、迷茫、恐惧的心理,真实地将亨利的心理状况展现在读者眼前。

概况来讲,克莱恩在《勋章》中以他那卓越的创作手法、独具一格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宏大的战争画面,充分体现了美国自然主义的艺术风格,具有深刻的跨时代的历史意义,其写作手法和思想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论象征在解读亨利· 弗莱明心路历程中的运用》.叶莉君

[2]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第24卷第5期.《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中的自然主义》.房丽婷,胡笑瑛

[3]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第6卷第3期.《美国自然主义的一朵奇葩——略谈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郄会娟

[4]http://baike.baidu/view

作者简介:

袁媛,女,汉族,河南省外贸学校商务英语教研室教师,郑州大学英 语专业硕士,主修翻译方向;

赵巍巍,女,汉族,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研组教师,郑州大学英语专业硕士,主修英语语言文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