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祎 赵蕊
摘 要:为明确大学生农村创业工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目标、实现途径及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困境进行分析,指出大学生农村创业不仅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能够通过服务三农,促进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笔者结合安徽省大学生村官农村基层创业的实证调研,发现当前大学生农村创业工作中存在政府规划缺位、服务平台不完善、创业经验不足、项目科技含量不高、企业示范效应不强等问题,提出制定大学生农村创业规划、完善农村创业服务平台、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科技创新;大学生;农村;创业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asb14100123
Abstract: In order to define the role of undergraduate enterpreneurship in the new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definition, goal, realization approach of urbanization and lack of career-creating talents were analyzed. Then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undergraduate enterpreneurship in the country could not only alleviat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college graduates but also facilita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by serving agriculture, farmer and rural area.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instances of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 innovative undertaking in Anhui Province,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re were quite a lot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government planning, imperfect service platform, inexperienced entrepreneurship experience, low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standards, low-efficient business demonstration, etc. The paper proposed that government plans should be made, service platforms should be constructed and training should be provided for college students who intended to start up a business.
Key words: New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Undergraduates; Rural Areas; Entrepreneurship
0 引言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12年城镇人口已过半数,城镇化率已达52.57%[1]。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耕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始终很突出。为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注重质量提升、低能耗、低污染的集约式发展。
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强调“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于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具有什么功能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展开探讨。
1 新型城镇化概念、目标及实现途径
1.1 新型城镇化概念
新型城镇化概念是在传统城镇化遭遇障碍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内涵及本质特征尚未形成共识。胡际权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以发展集约型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网络体系完善,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产业支撑力强,就业机会充分,生态环境优美,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发展道路[2]。王素斋认为新型城镇化要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3]。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引擎,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4]。相比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发展的集约性、社会性、区域性和协调性。
1.2 新型城镇化目标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5],其根本目的是要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通过改善环境,提升生活质量,让全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城镇化发展规律,结合中国城镇化中的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等目标[6],并制定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体系。
1.3 新型城镇化实现途径
历史的经验表明:城镇化建设要依靠科技创新。人类的每一次科技发明创造都快速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尤其是大量的具有前沿性、突破性的技术创新,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得城镇人口数量开始增加,手工作坊如雨后春笋;第二次产业革命加快了城镇化进程,欧美国家城镇化水平达80%;第三次产业技术革命发生在20世纪中期,影响更为广泛、深刻,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发展经济学代表人物霍利斯·钱纳里指出科技创新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英国城市经济家K·J·巴顿认为工业化及科技进步是城镇化的基础。1955—2011年中国科技创新增长率和城镇化增长率统计结果显示,趋势曲线、实际数据曲线吻合度都较高[7],证明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科技创新也密切相关。
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不仅要加强城镇建设,接受消化“新市民”,更要重视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中国城镇化问题的根源,只要抓住三农不放松,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能事半功倍。相反,脱离三农谈城镇化,为数据达标而城镇化,忽视科技创新及其对三农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新型城镇化终将难以实现。李克强曾指出,“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8]。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将三农作为主战场之一,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及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
2 农村发展遭遇科技与人才瓶颈
2.1 农村科技人才严重缺乏
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三农,离不开科技创新,但是目前农村科技人才严重短缺。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不仅引进高科技人才十分困难,而且现有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也在大量流失。根据中国科协对国内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目前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民只占0.4%,仅及城市居民比例的1/8[9]。另外,近年农民工进城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农村土地撂荒、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趋突出,传统的以农户为农村经营主体的经济体制正在接受挑战,谁将成为下一代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10]。
2.2 农村创业软环境有待改善
农村基层政府为改变落后面貌,近年来通过实施“新农村”、“美好乡村”等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经济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辟各类工业园、开发区,与发达城市合作实施产业承接等以吸引科技企业到农村创业。目前多数农村交通、通讯等硬件设施明显改善,但创业服务等软环境还很不完善,企业对人才、市场、融资等的需求难以得到保障,入驻农村的科技企业数量很少。虽然高校毕业生连年遭遇就业难、就业压力大问题困扰,但是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仍存在“户口准入、贷款抵押”等限制。调查显示,89.89%大学生择业时首先考虑去发达地区大中城市[11]。
3 大学生农村创业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3.1 大学生农村创业推动三农事业科学发展
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可以解决农村科技、人才资源短缺问题,直接推动三农事业发展。从微观角度看,大学生农村创业既满足自身就业需求,又可以帮助村民就业致富。创业企业通过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引导村民参与创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从中观层次看,大学生创业通过科技示范推广,可以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从宏观层面分析,创业大学生传播先进文化,推动农村科技创新,能够引领农民走生态发展道路,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等,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由此可见,农村创业大学生发挥着科技兴农的示范性作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2 大学生农村创业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核心要求是人的城镇化[12]。所谓人的城镇化,不仅指农民户籍身份变化、生存环境改善及经济收入增长,而且要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与城市环境相适应。但是由于农村环境和传统习惯影响,农民“市民化”需要一个文化熏陶的过程,必须从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科技等方面提高农民素质,使其完成自我转变。大学生农村创业对农民的影响十分深刻,其积极的思想观念、健康的生活习惯、灵活的思维方式、先进的专业技术等会为农村生产、生活增添活力,对人的城镇化产生巨大影响。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创业形势发生变化。大学生村官创业得到社会认同,“创业是其发挥作用,施展才华,实现帮助农村建设,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目的的有效途径”[13]。村官创业为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探索出了一条广阔的道路,虽然基层扶持力度还不够,村官制度也需要改革,但是自2008年党中央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村官事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共有3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干事创业[14],大学生农村创业必将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促进作用。
4 安徽省大学生农村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是全国农民工主要来源地之一。据统计,2013年全省农民工总量为1783万人[15],农村科技与人才资源匮乏问题十分突出。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安徽省较早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益。
2013年安徽省团委对全省在岗大学生村官创业工作展开调研。课题组组织50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设计问卷项目46项,从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创业环境、创业意向、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效果等层面展开,真实反映安徽省大学生村官创业实况。调查有效问卷3644份,其中皖北地区1390份,皖中地区1324份,皖南地区930份。统计数据表明,村官创业因扶持政策较多,逐渐成为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主要形式。安徽省大学生农村创业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4.1 基层政府创业规划缺位
地方政府在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各项工作的角色定位存在着缺位、虚位、错位的一系列问题[16],主要原因在于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意义认识不清。基层政府不仅缺少大学生创业发展规划,而且对于中央和省市出台的优惠政策也常落实不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村官创业积极性。据统计,2013年安徽省村官有创业意愿且已经实施的占比4.45%,正在实施的占比3.43%[17]。多数村官对创业有意愿、无计划(图1),希望任职期满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仅为3.54%(图2)。
4.2 农村创业服务平台不完善
大学生创业需要贷款融资、政策扶持、市场讯息、技能培训等,但目前农村创业服务平台不完善。首先是融资渠道少、银行贷款难。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全国大学生创业的发展。农村银行贷款利率高、周期短、条件严苛,创业大学生经常因缺乏抵押物、找不到担保人而无法贷款。安徽大学生村官创业启动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家人赞助、亲友借贷等(图3)。其次是扶持政策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图4)。创业村官对政府扶持政策具有较高期待,但基层政策落实存在困难。另外,许多大学生村官任职地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客观上制约了创业企业的发展。
4.3 大学生创业经验普遍不足
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不少村官在项目、技术、市场等调研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匆忙创业(图5),导致企业发展受损,创业项目成活率较低。经验不足并非创业致命缺陷,因为经验可以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积累获得。优秀的导师不仅能够为大学生解疑答惑、出谋划策,而且会帮助企业扬长避短、科学发展。但是村官创业服务需求统计显示,对导师最有需要的仅占18.12%,列第四位(如图6所示)。对导师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根源还是在于大学生创业经验的欠缺。
4.4 项目科技含量总体不高
虽然许多大学生在学校参加过高新技术方面的创业设计大赛,但是在实际中应用的比较少[18]。目前,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的总体科技含量偏低,相当一部分村官所选的创业项目与所学专业关联度不高(图7),且多集中于传统种植、养殖业(图8),农副产品加工和制造业等附加值高的项目比例小。在传统种植、养殖业等项目中,高科技设施设备由于成本较高,创业企业在生产实践中使用也较少。
4.5 企业科技示范效应不强
大学生农村创业能传播科技文化,直接为农民提供示范,深受村民欢迎。虽然大多数村官创业企业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但其经营基本面趋好,亏损比例相对较低(图9),对创业大学生具有较大吸引力。但由于村官流动性强,创业企业规模较小,服务村民创业的力度不强(图10),科技示范效应有限。
5 对策和建议
实现新型城镇化是全体中国人的梦想,是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个人发展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到农村科技创业,自觉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19]。基层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农村创业的重要性,为大学生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条件。
5.1 科学定位,制定大学生农村创业规划
各级政府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工作形势,对大学生农村创业进行科学定位,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当前社会就业压力总体偏大的环境下,积极营造农村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要立足区域资源环境条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将大学生农村创业纳入三农发展规划,制定大学生农村创业专项扶持计划,鼓励大学生创业富民,打造区域经济支柱或特色产业。除了引导农科专业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外,还要鼓励非农科专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要使大学生到农村科技创业成为普遍的、长期的行为。
5.2 完善服务,构建大学生农村创业平台
农村基层要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拓宽创业融资渠道,构建大学生农村创业平台,形成长效服务机制。一是要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各县市、乡镇可以建立“科技创业项目库”、“区域资源数据库”、“创业导师库”等,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与大学生村官招录结合起来。二是帮助克服贷款融资困难,设立大学生农村创业基金,设立第三方投资评估机构,引导银行为其开通贷款的绿色通道,由政府提供贷款贴息等。三是创建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实行税费减免政策,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流转、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参与大学生科技创业。四是提供市场讯息服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及新媒体,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广告宣传、营销服务等。
5.3 深化改革,加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改革要关注农村科技需求,高校要服务三农、服务中等职教、服务基层,要重视培养“能下去、能留住、能用上、能干好”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要建立校内外双基地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投资建立由植物、动物、食品加工科技等为主体的生产实习基地,要让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20]。在校外挂牌建立创新创业基地,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服务地方经济效能。
高校创业教育要结合区域资源条件,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创新创业。通过与大学生创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主动提供导师、科技、信息等帮助,使高校创业教育和服务三农发展相互支持,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纪立军,甄峰,孙中亚,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3(5):26-30.
[2]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5:73-74.
[3] 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J].理论月刊,2013(4):165-168.
[4] 蒋晓岚,程必定.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2):130-135.
[5] 甘露,马振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转型研讨会”述要[EB/OL].人民网,2012-10-29.
[6]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国务院公报,2014-03-30.
[7] 张晗.基于新农村城镇化科技创新推动效应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6):81-84.
[8] 李克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必须保护农民利益[EB/OL].新华网,2013-03-17.
[9] 陈庆立.城镇化视角下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J].城市观察,2013,23(1):65-75,49.
[10] 赵英霞.农民工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1:2-3.
[11] 徐明生,吴贻玉.“大学生村官”服务新农村建设障碍性因素系统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1(2):19-21.
[12] 陈鸿宇.新型城镇化核心要求是人的城镇化[J].理论参考,2013(5):42.
[13] 聂邦军.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6):97-99.
[14] 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2013年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EB/OL].大学生村官论坛,2013-05-13.
[15] 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安徽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安在线,2014-02-26.
[16] 黄美蓉,丁三青,王希鹏.大学生创业中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缺失与对策[J].企业经济,2012,381(5):130-133.
[17] 共青团安徽省委.团的建设科学化研究[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24-26.
[18] 王荔.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5):129-130.
[19] 孙平,孙丹丹.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山西科技,2014,29(1):104-106.
[20] 汪元宏.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创业[EB/OL].光明网,200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