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乾 陈琳
“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书斋里的奢侈品,而是民众的生活向导。”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十多位专家学者,在一年多时间里,通过近百堂课,将乡村儒学的种子,撒向齐鲁大地,形成独具魅力的“乡村儒学现象”。他们本是在舒适的书斋里做学问的专家学者,是在大学校园里给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上课的老师。现在,他们走出书斋,来到泗水、茌平、青州等地的农村,给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老少爷们儿、抱着儿孙的媳妇大娘说孝道、讲伦理、解《弟子规》……
赵法生、颜炳罡、陈洪夫等“背着干粮为孔子打工的专家学者”,为我们讲述了行走乡间传播儒家经典的一些难忘故事。
赵法生:
在孔子家乡首开乡村儒学实验
赵法生是山东青州人,地地道道的山东汉子。他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主任,一直致力于儒学研究,从2012年底开始,赵法生和同事开始在尼山周围的乡村着手进行乡村儒学建设实验。谈及当时的初衷,赵法生说一是因为看到很多农村的老人老无所养,处境很差,想通过儒学教育改善老人的生活处境;二是看到有文化的人一代代离开乡村,乡村沦为文化沙漠,急需建立公共文化场所;三是想在孔子的出生地进行一个实验,实验儒学教化在今天社会究竟还有没有效果。也就是带着这种想法,他成为了乡村儒学建设实验的“先行者”。
在开始进行乡村儒学建设实验的时候,赵法生选择了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作为试点。这个村子里老人的生活状态普遍不佳,村支书庞德海说,如果老人还能下地干活,境况还过得去,一旦失去劳动能力,或者老来得病,就会被看成是家庭包袱,其境况便更加悲惨。有一儿媳妇公然在大街上打婆婆的耳光,因为媳妇命令婆婆去骂村干部而婆婆没有从命。有一个老人没有儿女,过继了一个侄子做儿子,这个过继的儿子不但对老人一毛不拔,还从老人每月的400元五保和老年补贴中克扣300元……类似情形并不罕见。
赵法生遂决定在这里开展自己的儒学建设工作。由于担心农民不来听课,他们在第一次讲座时为前来听课的农民每人准备了一块毛巾和一条香皂,预计最多来90人,结果来了110多人,第一次讲的是孝道和家庭教育,当场就有不少人落泪,有的人回家之后还哭,其中不乏那些平时给老人脸色看的媳妇。赵法生说,这就是儒家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因为孔子的教诲是发自人心又合乎人性的。
儒学建设实验在圣水峪镇北东野村获得了成功,一年之后家风和村风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是打娘骂老的风气被刹住,孝亲敬老风气渐浓。村里有一个叫刘德娥的老太太,三个儿子,事先约定每人每年应该给老人200块钱,二儿媳妇不但不给,反而说婆婆偏向老大和老三。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媳妇过年时不但送来了二百元,而且请婆婆去她家过年。婆婆正月初一跑到村主任家里说:“他三叔,书院的班可管用了,可千万不能停!”那个公开在大街上打婆婆的耳光的恶媳妇,也来听孝道课,尽管她不好意思坐到前面而总是坐到最后一排,过春节时竟然破天荒地给婆婆买了一身新衣裳……
家风的改善带动了村风的好转,村里的风气也发生了明显改善,邻里关系变好了,干群关系也改善了很多……这只是众多成功事例的一个缩影,赵法生和同事陆续又在很多乡村开展了儒学建设,都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效果。谈起这些,赵法生感到十分欣慰,他说乡村儒学实验的目的就是重建乡村的人生信仰和人生价值,探索出一条目前条件下乡土文明的重建之路。
颜炳罡:
用儒学点亮乡村生活
说起颜炳罡,他除了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等等头衔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显赫”的身份,那就是复圣公颜子的第七十九代孙。而颜炳罡对此却毫不以为意,在记者问及此话题的时候,他只是淡淡一笑就掠了过去。
颜炳罡的性情就与他的谈吐一样,朴素无华之中透着智慧的光芒,这也许得益于多年来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些儒家文化的经典和为人处世的哲学在他心中早已烂熟,甚至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推广儒学,他从1996年开始,在山东大学义务开设了“读经班”,热心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了整整16年。这16年中,他的“读经班”不设学分、公益开放,来者不问、往者不究,每周一次、从不间断,颜炳罡也被山大师生尊誉为“颜四书”。
颜炳罡先生是中国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大众儒学、民间儒学的倡导者。他所认为的民间儒学,是传统儒学的一种形态,是指导民众日常行为的一种生活向导。颜炳罡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学一度被统治者利用,将文化变成了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而“五四运动”以后,儒学一度又变成了“精英文化”,成为了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儒学返还于大众,让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其本身的“精神生活指导”的作用。
正是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颜炳罡先生作为主编,创办了刊物《乡村儒学》,在发刊词中,他这样写道:“乡村是中华文化的根,儒学是乡土文化的魂。自有乡村始,儒学就开始萌生;自有儒学始,中国乡村就开始了学儒学、用儒学的过程。儒学是乡村文明的精神支撑,儒学走进乡村可以将乡土中国的道德火焰重新点燃……”
颜炳罡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直以来,他致力于乡村儒学的推广,山东各地的很多乡镇都留下了他开设讲堂、教授儒学的身影,并且亲眼见证了儒学在乡村中起到的巨大的精神指导作用。一次在乡村里讲课时,正巧两家村民有了纠纷,官司打到了村支书那里。村支书说:“颜老师马上就要讲课了,先听课,有什么事听完课再说。”结果课听完了,两家村民的纠纷也没了。
还有一个颜炳罡认识的村支部书记,曾向他抱怨天天在村里忙活,却得不到村民们的理解,干工作的心态越来越糟。颜炳罡送给他了《孟子》里面的一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其含义就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有了问题,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那位书记听了以后感触很深,回去终于想通了,后来在村里的工作开展得越来越顺利,与村民的关系越越来越融洽。
儒学是一盏灯,不仅照明了城市人的心灵,也点亮了乡村人的生活。无怪乎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陈洪夫:
乡间行走中将儒学大众化
乡土是儒学的根,而儒学是乡村文明的精神支柱。自2012以来,“乡村儒学”在山东已悄然兴起。这一文化现象源于当代的儒者、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也出自于乡民的文化自觉。尼山圣源书院副秘书长陈洪夫认为,乡村儒学同社区儒学其实是一回事,是大众儒学,是一种社会教化体系的建设实践,是文化建设。其意义在于引导如何做一个好人,如何成为一名君子,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建设和谐社会。当今社会道德滑坡严重,这正是一种社会需要。
对于贫瘠落后的乡村来讲,村民文化水平较低,道德建设存在缺失。陈洪夫和赵法生、颜炳罡等十几位学者一起,于2013年年初,作为义工讲师团的成员在尼山脚下开始下乡讲授儒学。陈洪夫说,给村民讲课远不同于给学生上课,村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年龄老少不一,义工讲师们便以通俗易懂的授课方式,将课堂趣味化、生活化,让前来听讲的人都能真正的听懂并理解,从而将优秀美德的思想根植于广大民众的生活中。经过努力,村民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并运用儒学,较之前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比如,不孝敬打骂老人的不见了,小偷小摸行为也没有了,邻里街坊变得更加融洽和睦,村里的卫生环境也在逐步改善。
村里有位打骂婆婆的儿媳,参加乡村儒学的学习,经过学习得到了转变,现在时常用三轮车拉着婆婆出去,主动揽过家内的事务打扫,不让婆婆操劳;有位姓马的村民和老婆闹离婚,后经劝说去听了课,认为老师讲的很有道理,回家之后向妻子认错,两人和好如初;每逢秋收,村里总发生背着篓子手拿镰刀,偷挖别人家地瓜和花生的现象,通过学习,这种人没有了……在日常的行为方式中和待人接物上,义工老师们将正确的家庭观念、传统的优秀伦理灌输在乡村,让沉睡的儒学种子在乡村重新萌芽。
虽然乡村儒学才刚刚起步,但已经初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面积推广需要大批胜任工作的授课老师,如何选择培养老师,如何使此工作深入持久地进行,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等都需进一步探索实践。陈洪夫说,思考研究、实践探索重建乡村乃至城市的教化体系,是学者们着力之所在。
陈洪夫回忆道,为了鼓励村民走进儒学讲堂,开课初期通过广播宣传、送发小礼品来吸引组织群众前来听讲。学者们去村民家里座谈到晚上深夜,了解基本情况,从村民生活琐事入手,赵法生他们用自费编写的教材,来帮助村民们学习。两周一次的儒学讲堂,用的是周末和假期时间,路费也是自己掏。
乡村儒学的践行者们,没有只是一味哀叹乡村文化传统的凋敝,而是用一节节生动的儒学课堂重续优秀文化的传承,将传道授业解惑真正的投入到生活、投入到乡土,他们不计报酬,在思想上触动村民,在行为中改变村民。正是这种执着探索、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使他们成为了社会的良心,承载起了时代的使命。“乡村儒学”的成功实践,让我们感受到了尼山乡间去而复归的道德与温情,看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应有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