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 新发展(上)

2015-04-29 00:44杜钰洲
纺织服装周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纺织服装资源

杜钰洲

当前,新常态已成为纺织全行业的重要课题。为什么说是新常态、新发展?因为原有的发展方式在新常态下遇到了很多挑战。老的发展方式如果不转向新的发展方式,就难以持续。新发展就是要应对新常态下的新挑战,抓住新机遇,促进行业进入产业升级新状态。

最近李克强总理在与地方领导座谈时提到,当前全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继续加大,受国际市场变化和国内需求不足影响更加明显,加上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和一些内在因素,经济下行压力更大。他同时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必须有效顶住下行压力,否则就业、收入等民生问题会受到较大影响,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也难以实现,各地各部门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把稳增长、保就业、提效益作为紧要之务,推出更有利于当前、惠及长远的措施。以促改革、调结构,促经济稳定运行。这次讲话对于纺织行业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新常态 新挑战

1.第一个挑战: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缓慢。

金融危机之前,世界经济在2001~2008年平均增速为3.99%,金融危机之后2009~2013年平均增速下降到3%,其中主要发达经济体中,欧元区从1.77%下降到-0.45%,美国从2.03%下降到1.14%,日本从1.12%下降到0.24%。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缓慢,竞争更加激烈。而金砖五国中,中国从10.85%下降到8.85%,印度从7.18%下降到6.71%,巴西从3.66%下降到2.61%,俄罗斯从6.58%下降到1.15%,南非从4.26%下降到1.81%。世界经济的下行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对纺织和服装国际市场影响最大。

全球纺织服装出口额年平均增速在2001~2008年间为7.18%,2009~2013年间下降到4.54%,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凭着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仍保持着持续扩大,占世界出口总额从2008年的30.28%,持续上升到2013年的37.07%。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对全球纺织服装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从21世纪前8年的51.14%上升到金融危机后5年的64.39%。但中国国内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和棉花价格过高,确实造成部分产品出口明显受阻,部分制造能力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经济体。比如越南出口额2009~2013年年均增速达16.44%,印度出口额2009~2013年年均增速达10.89%,增速都超过中国。这表明国际新常态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结构升级提出更尖锐的挑战。

2.第二个挑战: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期,需求不足。

中国正在经历增速换挡、改革攻坚、调整结构的阵痛,国内需求增速明显不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我国GDP增速2000年为8.4%,2010年为10.4%,2011年为9.3%,2012年和2013年为7.7%,2014年为7.4%。我国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22%上升到2013年的53.73%,2014年进一步提高到54.77%。城市居民人均衣着支出,2000年为500.5元/人,2010年为1444.3元/人,2011年为1674.7元/人,2012年为1823.4元/人,2013年为1902元/人。按现价计算,2000年到2010年城市人均衣着支出年平均增长了11.18%,2011年增长了15.95%。然而到2012年这一增速降到了8.8%,2013年降到了4.31%。如果扣除物价因素,2000年到2010年城市人均衣着支出年平均增长率为12.92%,2011年增长率为13.57%,2012年下降到了5.61%,2013年则下降到了2.07%。由于我国城镇化的利好影响,使城乡居民加权计算衣着支出结果2013年达到4.55%(按上年可比价)。

近两年来城市市场销售不畅,特别是中高端品牌承受更大下行压力,很多品牌企业缩减了加盟商或专卖店。消费者更注重衣着的性价比和个性化选择,而这正是对大规模、大批量同质化生产方式的尖锐挑战。

3.第三个挑战:全球以先进制造技术突破为核心的工业变革不断深化,发展中国家的传统赶超路径和发展方式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历次大的经济危机之后都会带来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国际视角来认识,当前的具有国际性的新常态,正是经受变革的阵痛。

数字制造、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和添加制造等基础制造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促进了新一轮工业革命。这场变革将带来工业组织结构、产业竞争范式和全球工业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制造加速了对现行大规模流水线和柔性制造系统的改造,以适应可重构生产系统的个性化制造和快速市场反应。在新的产业竞争范式下,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依赖的创新方式和资源基础发生了改变。伴随生产系统控制的一体化、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制造系统的微型化发展趋势,以往产品“设计—开发—制造”的“线性”创新方式,将被“设计—开发—制造”一体化“并行”的创新方式取代,以往技术领先企业所采用的“产品创新+制造外包”的经典商业模式,将逐步“优势不再”。由此带来企业核心竞争力两大资源基础地位发生重大改变。一是制造环节在整个价值链的地位大幅提高,企业通过发展现代制造技术和制造系统,加强产品创新能力,解决市场快速反应、生产成本、产品多样性、产能和生产周期等多目标之间的冲突。二是人和机器的关系发生重大改变。在新的生产范式下,劳动从以往重复性机械操作活动,转变为直接参与产品的知识型创造,劳动者从以往作为降低人工成本的对象,转变为稀缺性资源和战略性资产。

新的工业革命将重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发达工业国家更具比较优势的知识和技术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不仅可以控制产业制高点,而且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生产效率、强化新兴技术产业化能力、形成高端服务业领先优势,进而形成发达国家新的竞争优势,直接挑战后发国家的初始优势。以美国政府“再工业化”、德国政府“工业4.0”战略为标志,世界出现发达国家为寻求低成本要素转出的生产活动有可能回潮的新倾向。后发国家原来遵循的工业赶超路径将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抑制,后发国家如何摆脱新形势下的价值链低端锁定,充分抓住这次工业革命的契机,采取新的产业赶超路径,这无疑是尖锐的挑战。

4.第四个挑战,进入云经济时代,产业组织结构和价值创造机制不断变革,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面临严峻挑战。

创新战略是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本世纪以来,由于互联网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云制造使信息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突显。在云经济环境下,传统的产业组织正在向具有生态系统特征的新型产业组织——价值生态系统转变。转变的关键是价值创造的核心环节正在由制造过程向顾客(企业或自然人)的使用过程转变。价值生态系统吸引聚集大量顾客,并产生各种顾客价值群落,通过对顾客信息的数据挖掘和资源整合实现交易创新、流程创新和服务创新。由于聚集顾客资源并将顾客嵌入价值创造流程,从而拆除了在设计、开发、制造与顾客之间的无形柜台,并代之以顾客使用过程为导向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参与的价值创造云制造平台。

新产业组织形态通过云平台整合跨地区、跨行业顾客资源、服务资源和制造资源,激发更广泛的社会活力,形成综合竞争能力,从而实现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和可靠质量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精准营销。

新环境下的市场竞争从以往价值链间的竞争上升为价值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向云经济时代的价值生态系统拓展,必须实现观念、要素结构、机制等一系列转变。首先,云经济时代更加突出价值观念从以往用货币量化的物质消费价值,向在消费过程审美体验的文化价值拓展。第二,在云经济时代信息资源的价值地位大幅提升,由从属地位真正上升为主要生产要素。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海量碎片化源信息的及时搜寻、挖掘和管理创造了条件,使有效信息成为价值创造活动的独立要素,并成为整合生产要素的重要先导。第三,在云经济时代价值创造活动的核心环节,从制造过程转向使用过程。纺织服装企业将从面向设备、资源和订单驱动的创造局面,演变为由顾客使用过程驱动的创造局面。

当前行业内外都已充分意识到我们产品的附加值偏低,但提高产品附加值很难单纯地依靠提高产品的价格去实现,也不能靠主观压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价格去实现,而只能靠建立现代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制造体系和价值生态系统去实现。

二、新常态 新机遇

1.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为中国纺织工业加快走出去和提升跨国配置资源能力,构筑以我为主的跨国现代产业链和价值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利时机。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近期影响了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但也带来机遇。一些企业已经“走出去”,跨国配置技术资源、创新资源、营销资源、管理资源和制造资源。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投资,不仅已进入发展中国家,也走进了发达国家。由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制造体系和中国品牌在本土表现出色,一些自主品牌已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并且实现产业落地。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意大利等国面料生产企业开始专门与中国服装品牌企业建立创造开发伙伴关系。这是在新的工业变革和云经济时代条件下,建立跨国配置资源机制,构造新的价值生态系统的初始探索。一些后发国家欢迎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投资,一些发达国家也欢迎中国的企业参与再工业化建设。去年中国已经成为德国落实“工业4.0”规划的合作伙伴。

2.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特有的产业综合配套实力、资源条件、内需活力,特别是落实“四个全面”大政方针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我国纺织工业创造了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机。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在新常态下加快产业升级是有条件、有基础、有市场的。中国是世界上纺织服装产业规模最大、种类最全、产业配置网络最丰满、国内市场潜力最大、国际市场份额遥遥领先的纺织大国。中国几乎拥有世界上各种最先进的制造技术装备。由于充分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适应能力、开发能力都在大幅提高。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已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但中国的内需市场依然是世界衣着消费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仍为世界所看好。然而,目前有一个现象值得深思,当一些国内纺织服装企业面临销售增长减缓、资金紧张等压力的同时,跨国品牌“H&M”、“ZARA”、“优衣库”和中国自己的优势品牌企业等在中国的制造和销售的长势却一直被看好。这说明,既要看到中国市场销售数量增长有所放缓,同时更要看到中国市场对性价比和个性化需求在整体提升。人们已经不再青睐近乎奢侈品的高价位的产品,也不再喜欢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虽然具备低成本、低价格但缺乏个性化的产品,国内市场已经从同质化数量的扩张转变为高性价比和个性化的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不断提高消费驱动力,国内市场将展现更大的扩展潜力和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拉动力。

我国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深化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将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在新常态下实现由大变强战略创造更好的机遇。

3.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过程不得不花工夫花气力消化以往“去工业化”所造成的产业结构缺失和克服经济缓慢复苏所带来的种种制约,这为我国抢占“第三次工业革命”先机,加快纺织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利时机。

长期“去工业化”使得一些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就必然面临制造产业结构缺失、专业人才不足等困难,因此再工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已经具备产业升级的现实基础和有利环境,我们只要抓住全球新的工业变革时机,就有可能在今后五至十年实现由大变强的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正是抓住了世界产业结构按传统比较优势转移的大趋势建成了世界纺织服装大国。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以后兴起的以新科技革命为先导,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先进制造技术为突破口和以价值生态系统为产业组织形态的产业变革,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与发达国家站到同一起跑线带来时代机遇。虽然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在某些前沿性研发制造领域仍有许多不足,但是要充分看到中国广大纺织服装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技术装备和制造水平已经得到世界普遍认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实绩实证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已经具备产业升级的强劲内生动力。只要不失时机地自立于新的工业革命的起跑线上,积极用现代知识、技术结构与生产方式加速自我调整与改造,那么,由大变强的目标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如期实现。

4.我国与先进工业化国家同步进入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标志的云经济时代,这是整合跨国创新资源,探索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产业价值生态系统,扩大产业价值新增长空间的有利时机。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由大变强最核心的变化是从中国制造上升到中国创造。在新常态下,提高附加值的主要驱动力是创新而不是更低成本的个别劳动和资源消耗以及不顾环境的发展,更不可能靠提高产品售价去实现。云经济时代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提升创造力,开拓新增长空间提供了重要契机。对《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实施,国家将出台一系列政策,加速制造业向云制造模式转型,在更深层次上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跨产业、跨文化、跨地区整合,从而加速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截至目前,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注册互联网+服务快速增长,各种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高速发展,物流网的成熟度提升且覆盖面日益扩大,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技术改造、品牌培育、人才培养、节能环保已经产生重要影响。这说明云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传统纺织服装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猜你喜欢
纺织服装资源
澳洋纺织
让人心碎的服装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