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跃 许洪松
摘要: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要有理念与途径、目标与内容,要加强管理,才会有成效。突破瓶颈、动用恰当对策,才能推动区域中职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关键词: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仿真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1-0052-03
仿真实训基地是指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对专业(群)的若干职业(工种)提供仿真实训功能的多个仿真实训室的集合。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想象性等特征;仿真实训软件具备漫游、演示、互动、考核等功能。基于虚拟现实的仿真实训过程基本无污染、无安全性问题,可大大缩短实操实训的训练时间。仿真实训能降低实训成本、扩展实训内容,便于进行个性化导训,能高效地提升全员培训质量。
一、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为制定淮安市中等职业学校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我们调研了区域内的10所中等职业学校。
(一)基地设施建设情况
10所学校均有相当数量的普通计算机教室,计算机性能基本满足仿真实训教学需要,数量上满足实训时生均1台的要求。各校均有按时对计算机进行升级更新的计划。因此,各校均有符合仿真实训教学要求的基础设施。
(二)仿真软件建设情况
10所学校共有数控类、电子类、会计类、化工类等4类仿真实训软件,种类偏少,不能覆盖所有品牌(特色)专业(群)。8家拥有数控车仿真实训软件,占比80%,比例较高;6家拥有数控铣仿真实训软件,占比60%。其余4家拥有电子类仿真实训软件,2家拥有会计类仿真实训软件,1家拥有化工类仿真实训软件,数量明显偏少。现有的共21种(类)仿真实训软件拥有交互功能,没有自动评价功能,也不能从外网登录访问,总体来说功能较弱。经分析,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还属于新生事物,各学校还没有认识到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没有把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纳入实训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因此,只能见到孤立的“实训室”,见不到综合的“基地”。
(三)专业团队建设情况
10所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均有专人管理,仿真实训教学工作由相关专业教师分别承担。没有一支专业团队,更没有一支由学校、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专兼结合的专业团队。
调研结论:淮安市中等职业学校在计算机教室这个最重要的设施上已经满足要求,在仿真实训软件上拥有一定的基础,但存在较大差距;在专业团队上还没有规划、建设。主要原因是认识上不够准确、理念上不够先进、投入上不够到位、基础上不够扎实等。
二、区域中职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理念和途径
区域中职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是“三个服务”,即为实训教学服务,为企业生产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最佳途径是校企合作共建。
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充要条件。企业参与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能把企业的生产环境、生产规范、管理文化等引入仿真实训基地;企业参与“仿真实训产品”的开发,能通过“产品”把仿真实训和实操实训联系起来,也与企业的真实产品联系起来,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依托专兼结合的专业团队能拓展仿真实训新项目、探索虚实结合的实训教学新模式、研究企业生产新技术。
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途径是依托现有实训基地,组织由学校、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专兼结合的专业团队,制定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开展建设,运用仿真实训基地开展实训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仿真实训基地的服务功能。
三、区域中职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目标与内容
淮安市区域中职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是:3年内,每个学校的每个品牌(特色)专业(群)建成1个仿真实训基地。为此,需要实施“三大工程”建设。
(一)基地设施建设工程
每个仿真实训基地至少拥有1个仿真实训室。仿真实训室环境与企业生产服务真实场景要相同或相近,要具备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氛围。每个仿真实训室至少配备1台仿真实训用服务器(含虚拟服务器),仿真实训用计算机每生1台,配备有完善的辅助设施。仿真实训用计算机能流畅运行仿真实训软件,服务器支持的用户并发数不低于专业(群)年招生数的30%,计算机使用主流操作系统,并安装有安全防护软件。外网带宽不低于100M,能满足学生从外网进行仿真实训学习的需要。
(二)仿真软件开发工程
仿真实训软件能覆盖专业技能实训项目的30%,其中自我开发(含合作开发)软件要占1/3。仿真实训软件要符合国内主流技术标准,操作方便、仿真环境逼真、沉浸感强、仿真效果好。能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仿真实训软件具备网络功能,学生可从外网登录服务器进行自主学习。
(三)专业团队培养工程
专家小组由专业系(部)主任担任组长,邀请不少于2名行业、企业专家加入;制定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对基地建设进行全面指导。实施团队由专业骨干教师任负责人,至少有2名以上的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实施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运用基地进行实训教学,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研发企业新项目。通过基地建设和运行,培养一支能进行仿真实训教学、仿真软件开发、企业技术改进、企业新产品研发的专业团队。
四、区域中职仿真实训基地管理与成效
区域中职仿真实训基地有效管理是实现其服务功能的重要保证,需要坚持“四有”原则。
(一)建设有规划
学校由仿真实训基地专家小组牵头,开展深入调研,制定仿真实训基地五年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按年进行总结。特别要制定专业教师仿真实训教学能力培训和考核计划并实施。
(二)运行有制度
学校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融入企业管理理念、渗透企业管理文化的规章制度。仿真实训基地有专人管理、专人维护,职责明确。制定设备管理制度,按计划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提升设备完好率,保证教学、科研需要。编制设备操作指南,使设备操作安全、高效、规范。根据学校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仿真实训基地的学期实训教学计划,确定实训时间、实训地点、实训内容、指导教师、受训学生。
(三)实训有项目
项目内容要接近企业实际,进度安排要科学合理,并有配套的仿真实训指导手册。仿真实训“产品”来源于企业的真实产品,通过产品把仿真实训教学和实操实训教学相联系,使消耗性实训向生产性实训转化,在实训中引入企业的生产规范,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并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实训教学新模式,提升实训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四)科研有方向
开展基于仿真实训基地的技能考核、技能大赛等实施方案研究,开展基于仿真实训基地的职业技能鉴定方案研究,开展企业产品、工艺和管理方法的创新研究。研究成果年终有考核、有评价。
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成效体现在培训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三方面。一是依托仿真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培训质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仿真实训软件的操作能力、实操实训的实践能力等均得到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试合格率、四级职业资格鉴定合格率均达95%。二是依托仿真实训基地,开展师资培训和社会培养,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开展教师仿真实训教学能力培训,年培训人数不少于学校专业教师数。对社会和企业开放仿真实训基地,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年培训人数不低于本专业(群)年招生数。三是依托仿真实训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专业团队开展技术服务,年均为企业实现增收达10万元以上。与企业合作,每3年至少完成1项市级科研项目。
五、区域中职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瓶颈及对策
(一)校企合作的瓶颈及对策
淮安市暂时还没有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企业没有参加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因此,希望政府部门能尽快制定相关校企合作条例,明确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在合作中企业能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二)专业师资的瓶颈及对策
专业教师是专业教学的主体,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参与者。现在淮安市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人数少,尚不能满足学校专业教学的需要,各学校均存在不少外聘教师;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较低,还不能独当一面地开展企业项目研究,对企业的服务能力有限。因此,希望政府部门能制定相关政策,使学校能灵活聘用有企业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首先在数量上满足学校专业教学的需要;其次加大对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让专业教师在项目研究的实践中提升科研水平,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软件开发的瓶颈及对策
合作开发符合区域实际的仿真实训软件,其专业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学校,人员安排需要多方协调;专业团队成员的软件开发水平不一,要统一培训提升;仿真实训软件开发的责、权、利要具体明确。这些都要求市教育主管部门做出统一合理规划,以确保软件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责任编辑:章跃一)
Refle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Secondary Vocational
Work Simulation Training Bases
ZHAO Xue-yue & XU Hong-song
(Jiangsu Huai'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Huai'an 223005,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secondary vocational work simulation training bases should have ideas and means,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Moreover, the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achieve success. Using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 neck ca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vocational work simulation training bases.
Key words: region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imulation training bases;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