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
摘要:从编辑的政治理论修养角度阐明了贯穿鲁迅不同时期编辑出版工作的一条红线,就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编辑的文化知识修养方面论述了鲁迅对书稿的认真态度是建基于他丰厚的文学底蕴和高深的文化知识修养之上的;从编辑的出版知识修养视角分析了鲁迅在书籍装帧设计方面的独到见解;从编辑的职业道德修养视域阐发了鲁迅“为他人作嫁”的奉献精神。提出现代编辑工作者应从鲁迅先生的编辑修养思想中吸取营养,总结编辑工作中的一些基本规律,掌握一些编辑原则、编辑规范等,不断充实到编辑工作中,以提高编辑水平。
关键词:鲁迅;政治理论修养;文化知识修养;出版知识修养;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2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5)03-0114-04
作为中国著名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鲁迅在许多方面都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其丰硕的文学成果,尤为引人注目,学界也给予了很高评价。相对于鲁迅文学方面的成就,鲁迅的编辑成就并没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但是纵观鲁迅一生,有相当大部分精力是投入在编辑实践上的,单就作为编辑工作者的鲁迅来看,他也是一个杰出的模范人物。他对待工作的忘我精神、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及其关于编辑修养的思想等,对于当代的编辑有着巨大的启迪意义。
一、编辑的政治理论修养
编辑工作是和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密切相关。作为一名文化战士,鲁迅始终把编辑工作看作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赋予编辑以组织者和指挥者的双重身份。因此,在鲁迅看来,编辑自然成了舆论的导向者,书刊也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宣传工具,从他所编辑的各种书刊来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是被放在第一位的。 鲁迅尖锐指出:“生在有阶级的社会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生在战斗的时代而要离开战斗而独立,生在现在而要做给与将来的作品,这样的人,实在也是一个心造的幻影,在现实世界上是没有的。”[1]
爱国主义思想这条红线贯穿鲁迅编辑生涯的始终。他编辑期刊、著书写文等都围绕这一主题。鲁迅从当时的国家实际出发,根据特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形势、阶级斗争的实际需要,给人们指出了一条条具体、明确的救国道路。
筹办《新生》和为《河南》撰稿,是鲁迅凭借期刊这一阵地,与敌人进行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表明,他从事编辑工作一开始目标就很明确,那就是用期刊来聚集革命火力,以实现改造国民精神、摧毁反动统治、促进国家新生。这成为鲁迅以后编辑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辛亥革命之后,鲁迅通过编辑出版《越铎日报》以警醒人们。这也是鲁迅当时为编辑工作写下的政治宣言。五四时期,鲁迅创办提倡科学、民主的刊物《语丝》以及以后创办向黑暗进击的《莽原》等,体现出在不同历史时期,鲁迅在编辑工作中张扬的爱国主义内容。而《新青年》创刊后不久,胡适企图改变刊物性质,提出创办所谓“专谈学术艺文”“不谈政治”的杂志。对于胡适这一主张,鲁迅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他指出,《新青年》应坚持反帝反封建的正确政治方向。此外,鲁迅编辑的《十字街头》刊登的许多短文、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明确的斗争性;创办的《太白》杂志,则用小品的形式揭露、讽刺、批判当时国民党统治的黑暗;主办的《海燕》月刊,在内容上偏重于刊登反映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救国运动,以及对于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屈膝投降丑陋行径予以揭露的文稿。
鲁迅一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事编辑工作,“耗去了生命的很大一部分”, “为别人打杂”,“为他人作嫁”,而“又毫不怀着有所利用的意思”,但他毫无怨言,心甘情愿地作“泥土”,作“一木一石”,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在驱使着他呢?诚如他自己所说,是为了“革命的需要”。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贯穿鲁迅不同时期编辑出版工作的一条红线,就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了鲁迅深厚的政治理论修养。作为编辑人员,我们工作的首要作用是宣传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并将其贯彻到自己的业务工作中去。
二、编辑的文化知识修养
在知识储备方面,编辑只有具备广博充分的知识,才能判别正误,抉择良莠。对于编辑的知识修养,鲁迅也有较高要求。据唐弢先生在《“编辑”二三事》里回忆,鲁迅先生要求“编辑应当有清醒的头脑”,“他比作家知道更多的东西,掌握更全面的情形,也许不及作家想得深。编辑不能随心所欲地吹捧一个作家,就像他无权力用地位压制一个作家一样,这是个起码的条件”[2]。这是鲁迅在《三闲书屋校印书籍》中说的话。鲁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对待投来的稿件,如果决定采用,若采用稿件有缺陷时,鲁迅总要提出意见商请作者修正。“从《两地书》上就可以找到景宋向《莽原》投稿时的这种情况。鲁迅先生看稿子十分认真,一个字都不轻易放过,如有疑难,一定向作者询问”[3]49。鲁迅改稿,并不像有些“名家”掂起笔来随心所欲地大砍大删,他总是仔细体会原作精神,能保留的尽量保留,实在非改不可的地方也要认真推敲修缮。倘遇较重要的处所,就一定同作者商量,决不自以为是。如李霁野写了一篇题为《生活》的小说寄给鲁迅请求指教,很快就收了回信,其中有云“……我略改了几个字,都是无关紧要的。可是,结束一说句……我以为这‘双关二字,将全篇的意义说的太清楚了,所有蕴蓄,有被其打破之虑。我将它改作‘含着别样,或‘含着几样,后一个比较的好,但也总不觉得恰好。这一点关系较大些,所以要问问你的意思。”[4]鲁迅对书稿的细心推敲,认真修改,是建基于他丰厚的文学底蕴和高深的文化知识修养之上的。鲁迅对书稿的这份慎重、对作者的这种尊重,实为编辑工作的楷模。
鲁迅十分重视书稿的编辑加工。鲁迅认为,文坛上的一些争执,往往就是因文章中错漏一个字而引起,因此,他告诫年轻编辑们:“校对和创作的责任是一样重大的。”[5]将校对摆在和创作等同的地位,由此可见,鲁迅对书刊校对工作的重视,在校对上他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1926年11月9日,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上就说:“我的生命,碎割在给人改稿子,看校样,编书,校字,陪坐这些事情上者,已经很不少。”[6]鲁迅编辑阅读书稿十分认真,一个字都不轻易放过,名副其实地做到了“校雠”。如果是译稿,“一定找原著来对照修改。比方是英文译稿,除了英文原本之外,再有其他国家译本可以参考,他更愿意周到些。设或还有怀疑之处,不是自己独立能够了解,他必定请教比他更高明的,总之,决不肯含糊了事”[3]51-52。从鲁迅对青年编辑的知识要求以及其自身的编辑实践可以看到,编辑工作本身就是学术活动,编辑不仅要对所编发的文章进行文字处理,还要多方努力以提高其价值。
三、编辑的出版知识修养
作为当代的编辑人员,除精通编辑业务知识之外,了解一些诸如装帧设计、印刷工艺等出版业务知识,无疑是很必要的。在这方面,鲁迅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鲁迅认为,书籍不仅要有好的思想内容,还要有完美的形式与之匹配。经鲁迅手编辑、出版的书籍和画册,不仅思想内容好,在印制上也非常讲究。对于书籍的装帧设计,鲁迅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首先,重视书籍、期刊的封面设计。鲁迅对图书的封面特别重视,他认为,封面既是一本书的脸面,更能“补助文字所不及”,因此,许多书刊都是他自己动手设计封面,甚至封面上印的字,也要自己审定;或自己画插图,自己构思草图,请画家按其意图完成。
其次,注意对插图、版式、目录页、版权页等的编排设计。比如,许广平在《因校对“三十年集”而引起的话旧》一文中说:“鲁迅著作……每一种译著的最初出版……编排格式的如何臻于优美妥善,那是他从不肯轻易从事的。小到一直线的粗细长短,大如一行列的高低斜正,他都不惜再四改正。如果印刷所的校样老不肯改呢,他绝对不马上就批‘校了两字……”[7]对于版式、版权页,鲁迅很重视并有自己的创见,如关于版权页,鲁迅就创造了新的式样,“于书之最前面加一页,大写书名,更用小字写明借书人及刻工等事”。正因为鲁迅把图书的形式看得如此重要,所以在出书时,从总的版式设计,到疏密安排,以及标点符号的位置,他都要细致推敲。
再次,关注印刷工艺。鲁迅的日记、书信以及相关文章中都有许多他在纸张选择、印刷工艺等方面的独特见解的记载。对于制版印刷,尤其是什么样的画稿,用不用网线,以及选用什么样的纸张等,他都能讲出一套道理。如“黄纸,我觉得不能用于《朝花夕拾》书面”,“以后印画,我以为应该用中国纸,因为洋纸太滑,能使线条模糊”[8],等等。
因鲁迅常跑去制版所和印刷厂,对于如何才能把书印好,他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如在1936年4月致赵家璧的信中说:“所做的铜锌版,成绩并不坏。不过印起来,总还要比样张差一点,而且和印工的手段,大有关系。”[9]984有关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出版,他甚至把排版好的《海上述林》的文稿,远寄到日本印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对印刷工艺的重视、讲究。
鲁迅这种全面对待书籍装帧的态度,以及使书籍装帧完美地表现书籍内容的做法,也是值得现在的编辑工作者学习的。
四、编辑的职业道德修养
做好编辑出版工作,还需要编辑工作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对于编辑的道德修养,鲁迅也是极为重视的。
首先,鲁迅认为编辑应有忍辱负重、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
鲁迅认为,编辑工作是极其繁琐、劳累的,这就要求编辑要有忍辱负重的精神,要能沉心静气。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诚恳自白:“我的生命,割碎在给别人改稿子、看稿子、编书、校字、陪坐这些事情上者,已经很不少。”[6]鲁迅逝世前,还一直抱病伏案阅读瞿秋白《海上述林》下卷校样,直到去世前,他才最后写下:“30日(即1056年。月30日)昙,上午校《海上述林》下卷毕。”这不仅体现了鲁迅对瞿秋白的深切怀念,也表明他对出版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鲁迅认为,编辑还要吃得了苦,甘为人梯。鲁迅认为编辑应“实地劳作,不尚叫嚣”。他说:“梯子之论是极确的,……倘使后起诸公,真能由此爬得更高,则我之被踏,又何足惜。”[9]248-249这一点在鲁迅对青年作者、编辑的培养、扶持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如,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德文《裴多菲诗集》慷慨赠与白莽,以期其能翻译出更多更好的裴多菲诗歌。为了让一位素昧平生的青年的书稿《勇敢的约翰》出版,他亲自跑印制所五次,与作者通信二十一封。他还在编辑过程中,把自己多年研习的成果无私融入作者的作品中。对于作者、书稿如此。对于青年编辑,鲁迅也给予了无私帮助。《语丝》创刊初期,对于如何处理稿件,鲁迅从形式、内容、校对等方面给予积极指导,他教诲青年编辑:“办一种刊物,在创刊的第一期上应该如何安排?遇到好的稿子多时,不要在一期中都挤满,把内容充实不受时间限制的稿子,积累一些,防备在稿荒时可以拿出来用。”
其次,鲁迅认为编辑应具有负责任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鲁迅同时认为,一个编辑要以极端负责的态度来对待作者和作者的书稿。首要的是要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鲁迅对待作者来稿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鲁迅坚持从不积压的原则,随时收到稿件随时看。他反对那种“来稿盈几,未尝一看”的老爷编辑作风。对于书稿,他也从不乱改。如果有稿件需要做较大幅度修改,他总是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供作者参考,请作者自己修改。对于无需较多修改的书稿,总在保持书稿原貌的基础上仔细阅读,审慎修改。如“编校瞿秋白烈士遗作《海上述林》时,除改了几处明显脱字与笔误外,其余一概不改,保持其特点”。即便几个字的改动,也要给作者写信,征得作者同意。
为了保证书稿少几个错字,鲁迅常常花去大量时去做校对工作。从1912年到1936年他逝世前十几天,几乎都是在编校稿件中度过的,除自己著译、编刊书籍外,他还替别人“选定”、“校订”和“校刊”书稿,在他逝世前十几天,他仍在校对《海上述林》下卷。对于编校书稿,如有弄不清处,则不妄加改正。
五、结语
鲁迅编辑工作的具体实践,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使得他成为现代编辑工作者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总之,从鲁迅先生的编辑修养思想中吸取营养,总结编辑工作中的一些基本规律,掌握一些编辑原则、编辑规范等,不断充实到编辑工作中,以提高编辑水平,是做好编辑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南腔北调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52.
[2]赵家璧.编辑生涯忆鲁迅[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94.
[3]臧克家.鲁迅先生与编辑出版工作[C]//编辑杂谈.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4]李霁野.鲁迅先生与未名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77.
[5]杨希之.鲁迅与校对[J].中国出版,1998(4):28-29.
[6]陈早春,王锡荣.鲁迅与编辑出版工作[C]//编辑杂谈.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194.
[7]许广平.鲁迅的写作和生活[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299.
[8]吴肖群.鲁迅与书籍之美[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9):60-62.
[9]鲁迅.鲁迅书信集(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Lu Xun′s Editorial Thoughts
JIANG Ping
(Anhui University Press,Hefei 230039,China)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itor′s political theory accomplishment,it clarifies that a red line through different periods of LU Xun′s editing and publishing work is his patriotism thought.From the aspect of editor′s cultural knowledge training,it expounds that LU Xun′s careful scrutiny and serious modifications for manuscript is based on his rich literary heritage and profound cultural knowledge.From the point of editor′s publishing knowledge self-cultivation,it analyzes LU Xun′s original opinion in the graphic design of a book.From the sight of editor′s professional ethics training,it explains clearly LU Xun′s devotion spirit that does odd jobs for others without the meaning of using it,which puts forward modern editors absorb nutrition from Mr.LU Xun′s editorial thought.The paper summarizs some basic rules in editorial work,mastering some editing principles and editing norms,continuously enriching the editorial work to improve the editing level.
Key words:LU Xun;political theory accomplishment;cultural knowledge training;publishing knowledge self-cultivation;professional ethics training
责任编辑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