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路径探析

2015-04-29 11:37范平平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

范平平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起着引领带头作用,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必须构建其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校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以“专业+岗位”方式制定教学计划;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体系,构建以岗位职业技能为依托的课程体系,合理利用校内外教学场所;校企合作优化师资结构,提高专任教师技能水平,提高兼职教师教学水平;校企共赢进行职业培训,服务社会、共谋发展是实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5)03-0096-0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

作为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起引领带动的高等职业教育,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更要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校企合作机制就是实现校企合作办学的制度与方法[1]。实施校企合作机制建设重点需要关注四个关键要素:校企合作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和责任共担,这也是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主线。其有效途径将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社会服务四个方面实现。

一、校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所采取的教育教学构造样式和评价方式的总和[2]。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探索开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适合企业岗位的优秀人才。

(一)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选拔学生、组织教学、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坚持“招生即招聘”的理念,组建订单培养班级。企业向院校提出人才订单培养计划,校企协商签订订单培养协议,院校负责落实订单培养计划中的招生指标,企业协助学院的招生工作,向考生及家长进行宣传,介绍公司与订单培养的基本情况。招生结束后,企业到院校进行宣介绍,然后学院、企业和学生(家长)协商确定三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在入学之初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保障订单培养的顺利完成,学生在学校内既是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企业为学生设立企业奖学金,采用不同形式为学生报销学费。

(二)“专业+岗位”制定教学计划

为了使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实现“零距离”就业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以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托。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学计划中的内容要与合作企业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相协调。第二,职业院校要根据“订单”企业生产技术的变化以及生产的需要灵活调整针对订单学生的教学计划。第三,学校与企业对“订单班”学生的标准要协调一致,在培养过程中必须以满足企业需要为前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上岗技能以及培养学生掌握企业所提供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

院校教学计划的制定还要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生产一线车间主任、班组长等技术比较娴熟的高技能人才召开专门的职业能力分析会议,首先确定参与校企合作专业的学生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然后按照各岗位工作流程分析每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最后确定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依据职业能力制定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做到“学校为企业量身打造所需人才,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高职院校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利益的平衡,促进校合作长效机制的顺利运行。对学生来讲,可以直接与就业岗位接触,从入学开始就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并且有就业保障,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也较高。对学校来讲,既保障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又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对企业来讲,企业可以获得接近岗位技能需求的员工,缩短培训周期,降低用工成本,为企业人才提供了保障,同时扩大了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弥补了学校所教知识与企业需求不同步的不足,使所教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发挥企业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

二、校企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应该从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任务分析入手,把职业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与受教育者的认识、实践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组织教学内容,动态开发课程[3]。校企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发挥企业熟悉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职业岗位任务的优势,实现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一)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过程中,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以既定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依据,并且符合职业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设置应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和企业典型生产案例相结合,同时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把专业所必须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技能要求纳入到课程内容当中,从而使课程内容更加职业化。另外,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邀请课程专家根据各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讨论确定的各就业岗位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专业教师和企业生产技术骨干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合作进行教材编写、共同开发教学案例和课件等课程资源,在合作中,企业人员主要提供企业案例,总结操作经验,进行生产过程示范操、作制作教学录像等,而专业教师则主要负责课程资源的内容组织以及文字表达。

(二)教学实施分层次,教学场所分内外

课程体系的实施主要依赖于专业教学。课程的实施过程应注意与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式,比如第一学年,面向专业群所有的学生,属于入门学习阶段,以校内学习为主,学习内容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训练;第二学年属于专项学习阶段,校内外结合学习,专业核心课程通过项目式教学的模式实施教学,使学生具备职业专项能力和专项技能;第三学年属于综合学习阶段,针对合作企业的技术和生产组织的特点,通过综合项目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课程主要为专业综合性课程,校内外结合学习,以校外顶岗实习为主。

教学过程中要要注意校内外教学场所的使用,利用学校课堂、实训基地、企业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资源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校内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工作经验、技能为主的校外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校内、校外两处教学场所内完成。将实践性较强或教学成本较高的课程直接放到校外实训基地中完成。

“订单式”课程体系构建、实施过程的特色在于用较短的时间和比较有效方法使学生学到实用的专业技能,缩短了“育人”与“用人”的间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职业资格要求和岗位技能为切入点,有利于学生技能与岗位规范的统一。

三、校企合作优化师资结构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既要求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求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胜任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由于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经历不同,学校的教师多数是从高校直接到高校,这些教师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对实践经验相对欠缺;企业技术人员现场经验比较丰富,但在教书育人方面有一定局限性。为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联合打造教学团队很有必要。

(一)以实践锻炼为主,提高专任教师技能水平

建设理念先进、掌握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高水平专任教师团队,建设的根本是注重团队梯队的建设、教师层次的提高、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科学合理地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逐步形成专业带头人水平高影响力强,骨干教师业务精练,普通教师‘双师”能力突出的教学团队[4]。

高职院校可将校内专任教师分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普通教师等,进行分类培养。利用订单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高职院校可以选派校内教师到用人单位兼职,进行实习和挂职锻炼,参与用人单位的业务实践。专业带头人通过培训进修、参与企业项目等途径带动整个专业的发展,扩大本专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专业带头人带领团队深入合作企业,及时了解行业企业需求,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技术革新以及工艺流程的改进等项目服务,通过与企业合作,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高校内专业带头人的科研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骨干教师主要采取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合作授课的形式以及到对应企业顶岗实践的方式,提高实践技能和课程开发能力,提升双师素质。普通教师到企业教师工作流动站学习或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带回实践案例,充实项目课程内容,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同时也可以获得企业第一手资料,提高实践技能,并为科研与专业建设提供依据。

(二)以合作授课为主,提升兼职教师教学水平

针对兼职教师,高职院校应坚持“人尽其才“的原则。根据兼职教师的特长将其分为“专家类”、“讲授类”和“指导类”兼职教师。“专家类”兼职教师一般是行业或企业领军人物,主要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建设、人才质量的评价、技术研发和开设前沿动态的讲座等;“讲授类”兼职教师必须是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等,主要参与学院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建设和授课等;“指导类”兼职教师必须是具有3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技术能手等,主要指导学生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

对聘用的兼职教师,高职院校要努力促进其专业发展与成长。使优秀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建立“一对一”帮带制度,使其尽快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鼓励兼职教师参加听课、教学观摩、教研活动、教育教学培训等,定期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通过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最终达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目的。

四、校企共赢进行职业培训

为经济和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基本职能之一。高职院校要把为企业员工培训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制定长远规划和相应的系统计划,目标设置接近生产实际,突出专业培训特点;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另外,还要不断的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企业一线需求,及时调整培训方向,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手技能培训,适应企业员工的需求变化,实实在在的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坚持以“企业为中心”,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以企业员工综介素质提升为目的的技术培训。发挥学院的资源和智力优势,面向企业员工积极开展岗前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继续教育等多形式、多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在对企业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通过培训引入企业技能人才培训标准、培训项目、培训方式,反过来又指导和提升了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实现双方共赢。

企业依据员工已有基础情况和企业现场条件,选拔符合条件的员工,校企双方共同商定培训计划,校方根据职业资格及企业现场考核鉴定的要求,制定理论和实践操作培训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选拔有资质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老师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

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的需求;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分层式、分场地实施教学,可以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降低教学成本;校企人员互聘,分类打造专兼职师资团队,可以使最新的专业知识融入到课堂,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校企合作开展各类培训,能够在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提升自身师资队伍的能力水平,还为企业产业结构转型、产品升级等提供了服务与技术支持。企业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完全参与到教学当中,并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实际技能进行管理。对于实训实习,企业和学校共同提供实训设备或者实训基地,减轻高职院校办学的经济负担,而学校也为企业培养完全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优秀技能型人才。企业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建设、职业培训等方面全面、深入地参与高职院校的办学过程,有利于初步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参考文献:

[1]许戈平,胡亚春.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模式探索[J].职业,2012(3):81-83.

[2]石建敏,赵立影,孙国良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4):48-51.

[3]龚少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20):23-24.

[4]翟斌,汤晓伟.示范高职院校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56-58.

The Path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o Build Long-term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AN Ping-p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4,China)

Abstract:Vocational education in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plays a leading role.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we must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re to explore the “Order” training model,jointly develop training programs,develop teaching programs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 job” approach.Schools develop the curriculum with enterprises,building the curriculum based on vocational skills,rationally using the teaching plac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ampus.School optimizes the structure of teachers with enterprises,improving the teaching skill among both full-time and part-time teachers.Schools carrying out the vocational training,gaining win-win for schools and enterprises,serving society and developing together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long-term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 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long-term mechanism;training model;teaching staff

责任编辑张栋梁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