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社区首诊、没有转诊介绍就不能去大医院,这些制度很多人听起来还很陌生,这固然有民众观念抱残守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有关部门作为还不够。要想杜绝医托,就必须下力气建立这些现代医疗服务的制度。
日前媒体集中报道了骇人的“医托”现象:北京医托组团坑人,患者消费万元医托能提成七千。近日,北京警方做出回应,查处了一起特大“医托”案,150人落网。然而翻查旧闻,全国各地对医托的报道一直都有,监管部门也一直在打击,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托现象依然兴盛,原因在哪?
坑人的医托骗术高明
所谓医托,指的是一些医疗骗子,长期活跃在大城市的火车站、地铁口、医院门口、挂号处,现在甚至网上也有很多。他们用欺骗的方法引诱通常来自小城市或者农村的患者,把他们骗到一些偏僻的、甚至无医疗资格的小医院、小诊所去看病,然后与“医疗人员”合伙骗取高额诊疗和药物的费用。
这种行为就跟酒托一样,但着了酒托的道还可以说有自身不检点的原因,被骗取的财物可能也不甚紧要。但医托骗的往往是急需治疗的穷人,骗的经常都是救命钱,因此影响尤其恶劣。
我们也很难责怪患者太过轻易上当,人生地不熟等原因且不说,仔细察看媒体对北京医托的调查,可以发现医托们的骗术实在是相当高明。
医托经常“潜伏”在火车站或者大医院门口,看到前来就医模样的人便主动搭讪,套近乎,拉老乡(所谓的老乡)热情询问病情。不管患者得了什么病,他也得过,或家里人得过,然后很在行地说如何难治,终于找到专家治好。患者一听喜出望外,医托便热情地说明地址,或免费带路,欺骗患者及家属随他们去江湖小门诊就诊。
“医托们眼很贼!”一位知情人士说,医托在(火车站)出站口蹲守,一眼就能看出来京者是不是看病,“比如老人,或家长带孩子。”
“老中医专家把脉,这边病人还没到,医托就提前打电话给医院专家,告知带来的人患什么病。”知情人士还表示,不是医托带过去的病人,医院根本不给看病。到了医院后,医托也装作是病人,同样拿药。为表演真实,医托先拿药,看病者一看,医托都拿药了,看病者也就拿了。
“现在,医托分成的行情是三七开。”一家民营医院老板刘金生(化名)透露,现在很多小医院、诊所跟医托分成比例是“三七开”,而且是“倒三七”,也就是说,医托每引过来一个病人,病人在医院消费1万元,医托拿走7000元,医院只留3000元。
医托团伙作案,受害者则防备意识较差,甚至有心防范也会被算计(例如医托上来就告诉你“有很多医托”,但他是“真心帮你忙”),而且医托骗术不断升级变化,只为骗财毫无同情心。这让很多外地来的病患确实防不胜防。
五大原因让医托难以禁绝
共有五方面的原因让医托容易得手。
首先,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到北京看病已经成了很多患者最大的希望,医托就有了“群众基础”。有人提出,要解决医托现象,要让外地病患在本地就能治好病,因此主张在小城市和乡镇加大医疗资源的投入,甚至主张缩减大城市的医疗资源,让医疗资源平均分配。但鉴于我国医疗服务行业总体水准的良莠不齐,尽可能地平均分配医疗资源,可能会导致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下降,因为大医院的管理水平不是小地方的小医院可以比拟的,要治疗疑难杂症和应对民众日益提升的医疗服务需求,大医院也往往有必要做大做强。
其次,看病排队没有改变。到北京看病,不仅需要钱,还需要人,当这些患者不能随到随看病的时候,就给骗子留下了生存的空间。
第三,车站码头视若不见。这些骗子专门在车站、在码头等待病人,看到谁一脸的痛苦,就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这些骗子都是大摇大摆的,他们自制车站工作证、身穿蓝色制服。就以媒体报道的北京西客站医托而言,据说这些医托盘踞在北京西站出站口已近20年,“这些医托基本都是湖南籍,规模大概七八十人,以前是往各小医院、诊所拉人,大概五年前,这些人开始固定往百德堂拉病人。”
第四,医托的生存基础,看似是患者的需要,其实一些医院才是医托问题的根本。甘愿做医托的“寄生体”,甚至与医托合谋。在北京大医院看病的多是得了疑难杂症或大病的外地人,一些小医院如果不使手段,压根儿就不可能有很多病人来就诊。有了医托,一个三四百平米的小医院,每天流水能达到三十多万元,除去给医托分成,一年下来,也能落下几百万元。
最后,卫生监管成为摆设。不仅在车站码头,同样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阜外医院、301医院这些地方,也成了行骗的重灾区。国家卫计委去年底曾公布,为期一年多的联合多部门打击非法行医的专项行动,全国共查处了医托行骗案件966起。这表明,虽然对医托现象一直有打击,但作用有限。原因有多方面,例如打击行动不能常态化,经常死灰复燃;医托行骗手段高明,不容易留下破案线索;等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医托行骗利润空间巨大,骗子们愿意打点“周围的关系”,从而保证能常年固守一个地方行骗。据一家民营医院老板透露,如果有入侵者贸然进入医托的“势力范围”,根本不用医托动手,会有人出面驱逐。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年来医托始终猖獗就不难理解了,再呼吁加强打击,恐怕效果还是有限。
医托为何成为中国特色
“医托现象”的产生,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失灵。
医疗服务市场是一个很特殊的市场,特殊就特殊在买卖双方之间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病患对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往往缺少了解,而只有医生才是权威。这样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就会出现市场失灵。举一个典型例子,一个小地方的患者生了重病,没有人能够向他提供治病信息的指引,甚至当地医院也提供不了帮助,病患就只好来到大城市,却依然由于排队等各种原因无法及时得到正规治疗,这就给了医托骗子可乘之机,他们加入了这个医疗服务市场,利用患者对医疗信息了解不足,诱骗他们以高昂价格只得到效用为负的治疗,这就导致了市场失灵。
按经济学的说法,这种信息不对称是一种外部性,需要由政府解决这种外部性,才能让“医托”现象消失。
国外难觅“医托”,关键在于社区首诊和严格的转诊制度,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事实上,“医托”这个词基本上只在国内出现,几乎找不到发达国家存在医托的报道,发达国家的医疗诈骗,往往是“患者假生病”骗取医疗保险,而不是被医托坑。
之所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不存在医托,是因为他们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方法是建立社区首诊和严格的转诊制度,所谓“社区首诊”和“严格的转诊”,以英国为例,是指居民要想享受国家免费医疗,在患病时(重大伤害等立即威胁生命的状况除外),就必须首先由社区或家庭的全科医师诊治,并根据病情逐级转诊,病情控制后再转回至全科医师处进行后续性治疗。医院不接待没有任何医师或医疗机构推荐转诊的病人。这种制度就保证了患者在患病后,对病情有初步的了解,并知道该如何进行下一步。而不是像无头苍蝇那样跑到大城市里,被医托骗子玩得团团转。
中国要想根治医托,就也得建立类似国外的社区首诊制度和严格的转诊制度。有了健全的社区首诊,能让很多不需要跑到大医院的患者留在小医院或诊所、甚至家里进行处理。更重要的是,就算是大病,配合规范的转诊制度,也能够让患者在大城市树立明确医疗方向,能够尽快获得有针对性的医疗,减少了在陌生环境停留的时间,也就自然减少了被医托侵扰的机会。
然而从本世纪初中国卫生当局就说要建立社区首诊制度和转诊制度,效果却非常不佳。例如,2012年北京市医院门诊总诊疗人次为1.97亿,其中基层医疗机构5905.8万人次,占总量的29.9%,超过七成的门诊依旧由大医院承担。另外,有调查表明,北京、上海、厦门3个城市的5000多个家庭、18889个家庭成员里,仅有12.28%的居民愿意首选社区医院。
而相比之下,在英国,90%的门急诊由家庭医生首诊,其中90%以上的病例没有进行转诊,由全科医师完成治疗,98%的门诊处方药由全科医生开出。美国每年12亿人次的就诊量,其中81%发生在医院外的医生诊所。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我们的香港和台湾地区,这个比重也均超过80%。
这就是为什么国外没有医托,而国内医托如此兴盛。(《重庆晨报》2015.7.7、腾讯网201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