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邀安倍纪念抗战彰显“大国范儿”

2015-04-29 00:44
新传奇 2015年28期
关键词:纪念活动中日关系领导人

如果认为举办如此长时间、高规格的纪念活动,仅仅为了刺激日本,这种分析是站不住脚的,也小看了习近平的外交风格和中国的外交格局。

在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于7月10日结束的乌法峰会上,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透露,习近平已经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出了来华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邀请。这条新闻一出,不仅国内民声沸腾,外界也是瞪大眼睛想弄明白中日关系是不是将出现新的转机。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解读中国的这次举动呢?

邀请日本,彰显和平外交战略

“中国不仅邀请日本,还邀请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他相关参与国家,共同纪念这个重要时刻,这彰显了中国的大国和平外交战略。”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黄大慧表示。

历数习近平出席抗战爆发纪念活动、纪念抗战胜利座谈会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等重大历史节点上的讲话,可以发现,其中频率最高的词汇当属“和平”一词。换句话说,中国向世界各国领导人广泛发出邀请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为的就是宣示和平、捍卫和平而非挑起冲突、延续仇恨。

我们知道,近些年的中日关系确实差强人意,也让不少人担心起亚洲的和平来。从钓鱼岛“购岛”风波到东海油气田之争,从历史问题到双方“隔空对质”,中日关系正从“政冷经热”不断走向“政冷经冷”。这其中,隔三差五“拜鬼”,时不时口出狂言的安倍晋三难辞其咎。

就像习近平说的那样,“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中日都是亚太乃至全球不可忽视的大国,如果任由中日关系持续走低恶化、对峙升温,那么亚洲的和平随时都有可能被打破。能不能站在大局出发,能不能放下“以牙还牙”的零和思维,迈出谋求转机的第一步,时刻考验着一个大国的担当和责任。

习近平5月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讲过:“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中日关系,尽管中日关系历经风雨,但中方这一基本方针始终没有改变,今后也不会改变。我们愿同日方一道,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推进两国睦邻友好合作。”

这句话无疑是为此次邀请做出了注解: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有必要在中日关系的重要历史时刻邀请安倍出席。这既是中方基于历史和正义地一贯对日方针,也是一种无惧挑战、面向和平的坦诚姿态。

寻求进步,促进日本自我审视

邀请战败国领导人出席二战纪念活动其实并非稀奇事,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是诸多纪念活动上的常客。战胜国和战败国领导人的同时出现,绝不是图热闹讲排场,而是一种认同和立场的宣示。双方都站在全人类、全世界的高度昭告世界: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对于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的安倍来说,来华参加相关纪念活动,至少会有三大收获:

一是听一听世界关于二战的主旋律是什么。

中国在9月3月举行的胜利日纪念活动,无疑将有众多的世界政要名流出席参加。他们的悉数到场和郑重表态,肯定能够让安倍听到,世界上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呼声才是绝对的主旋律。

二是看一看中国维护和平的决心和力量有多大。

根据目前披露的消息看,中国将要在胜利日阅兵上展示抗战的历史方阵和先进的武装力量。在此期间,各种群众性团体性的纪念活动也一定不会少。对于力推解禁“集体自卫权”,大搞“国家正常化”的安倍来说,来中国看清楚捍卫和平力量的强大,有助于冷静审视一下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

三是想一想未来的路怎么走。

除了参加相关纪念活动,安倍应该少不了和中国领导人的会晤交流。虽然还不知道习近平具体要对安倍讲什么,但从之前的讲话中我们也可以略知一二。

对于一意孤行的日本右翼,习近平说过:“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中国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胸怀,但我们的眼睛里也决容不下沙子。”

而对于广大友好的日本人民,习近平则说:“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只要中日两国人民真诚友好、以德为邻,就一定能实现世代友好。”

这样看来,安倍来华一定能学到不少、有所触动,还可能好好做个自我对照、自我反思。

大国风范,愿意共同开创未来

“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大家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习近平基本在每次涉日讲话中,都反复提到了“未来”二字。

2014年11月北京APEC上,习近平与安倍举行了首次“习安会”,习近平主要强调中日关系困难的日方责任,着眼当下;2015年4月雅加达“新万隆会议”上,“习安会”第二次上演。习近平的表态更多的是面向未来。比如希望日本同中国“一道”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强调对国际社会“共同”做贡献、两国领导人要承担应尽的“责任”。 我们知道,说努力面向未来并不难,难的是如果创造美好的未来。世界上有不少存在历史纠葛的国家都曾做出过和解的努力,但真正实现和解、走向未来的并不多。不仅愿意面向未来,并努力去做就,这体现出了中国越来越浓厚的“大国范儿”。

如果安倍如约今年9月来华,习近平与其进行的第三次“习安会”,毫无疑问,将继续为走上正轨的中日关系添砖加瓦。

由此,安倍也将成为习近平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少有的、且频繁会晤的外国领导人之一:除了普京之外,习近平不到一年时间见的最多的外国领导人就是安倍,频次甚至超过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单从这点上来说,就能看出中日关系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性。所以,如果认为举办如此长时间、高规格的纪念活动,仅仅为了刺激日本,这种分析是站不住脚的,也小看了习近平的外交风格和中国的外交格局。

邀请安倍来华参加抗战系列纪念活动,是符合外交礼仪和利益的,体现了中国对自己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自信,也自然表达了对中日关系未来的自信。这就如同俄罗斯邀请德国领导人参加阅兵式、英法邀请德国领导人共同纪念诺曼底登陆一样,是从宏大历史叙事着眼的大事件,是中国近百年来少有的重大外事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它标志着中国外交风格的一种成功转圜。

“中日关系前途掌握在两国人民手里。”最近一段时间来,中日关系不乏一些积极信号:双方达成“四点原则共识”、重启海空联络机制磋商等沟通渠道、3000多日本各界人士访华。可以说,此次中国向日本发出邀请,就是这种转暖趋势的延续和肯定。

当然,就像习近平说过的那样,“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正确对待历史,才有利于日本早日卸下历史包袱。”

中国已经把橄榄枝递给了安倍,外界纷纷猜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能否出席。不仅如此,安倍将在8月发表的演讲也备受外界关注。

“是否参加这场纪念活动,代表了日本领导人对于这场战争抱持怎样的态度,即是否正视那段历史,要拿出道歉的态度。比安倍能否出席更重要的就是他若接受邀请,将以怎样的心态参加这场纪念活动,若是真心反省过去的错误,那么中国人民是欢迎的,若只是形式上出席,那不会达到出席的意义。”黄大慧说。

黄大慧指出,安倍8月演讲能否真诚道歉、反省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出其是否会出席阅兵。若不能出席,他可能会派出特使参加。若安倍能对日本过去所犯罪行进行深刻反省,并表示道歉,将会对中日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上海观察》2015.7.13、《新京报》2015.7.12 王晓枫/文)

猜你喜欢
纪念活动中日关系领导人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黑龙江线上线下融合开展十四项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
中共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带头廉洁自律
奥斯威辛为何在大屠杀纪念活动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我也来两圈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如何成为优秀领导人
领导人的访美瞬间
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战胜利原因论述的演变——以抗战胜利以来历次纪念活动的论述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