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培养学生“软技能”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在创建特色示范校过程中,提出要提高学生“软技能”。学校认为软技能是指除了硬技能(专业技能)外和工作密切相关的技能,是人格特质、社交礼仪、语言沟通、团结协作、个人品德、乐观态度、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强化学生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学校从《中职学生软技能内涵指标》的构建为切入点,根据软技能内涵的“金字塔”分层模型理论,按“天赋层”、“修炼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的内涵,分别按不同的培养模块,初步构建软技能培养的内涵指标体系和目标,对学生的软技能进行修炼、提升,打造“多才艺”、“有担当”、“能适应”的“材料学子”,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山东省安丘市职业中专设“模拟法庭”普及法律知识
山东省安丘市职业中专设立“人民调解室”。近两年,成功化解了学校里大大小小几十起家长与学校间的纠纷,以及学生之间的纠纷。学校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安丘市司法局的支持,每次调解司法局都会派人参加。目前,学校已经有4位教师经过司法局培训取得了人民调解员证。调解委员会还设立了模拟法庭,实景呈现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等活动,真实法庭中该有的角色一应俱全,都由学校法律社团的学生亲身模拟。每次新学年开学,模拟法庭都会在全校师生面前“公开审理”。此举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一方面也调动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的热情。学生通过参加法律社团,进入模拟法庭,储备了丰富的法律知识,提升了法律意识。
校企合作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联合组建“企业学院”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政行校联袂、师生企联合、教研用联动、学做创连贯”的校企模式,坚持利益共担、资源开放。学校在成立“政、行、校、企”四方联动理事会的基础上,与常务理事单位苏州创元(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创元学院”,这其实就是“企业学院”的雏形。由企业派高管担任院长,学校分管院长担任副院长,在学院设创元办公室,每周企业派人与学院相关系部专业教师洽谈,形成创元与学校、企业与院系的定期研讨机制,集团部门与校企合作处的每周联合办公机制,创元学院信息互通机制。目前,学校与创元集团旗下公司成立了6个订单班(冠名班)、1个二级学院,近160名学生实行定向培养,学生进校就是企业“准员工”。
浙江省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服务新型职业农民
作为以“农”为特色的浙江省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面对“将来谁来种地”这一重大课题,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深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特别是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工作,激发农村青年创造创新活力,提高其创业兴业能力。按照学校规定,学员除了学习“现代农业发展与新技术革命”等15门公共必修课以外,还可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从蔬菜类、果树类、水稻类、畜牧类及其他类等五大类、20余门选修课中,按需自选50%以上的课程作为自修课程,修完相应学分即可顺利结业。学校联合温州市农口部门和浙江天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涉农企业,牵头成立温州市农业创业联合会,并以此为载体对学员采取“导师+项目+团队+基地+农户”方式,进行“手把手”的指导。为满足农产品销售进入电商时代的需求,学校还组建了学员农产品联合销售(展示)中心,对学员企业的农产品实行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现有50多家学员企业农产品入场,仅2014年该平台销售学员企业农产品收入就达300多万元。
就业创业
山东省淄博职业学院实现学生境外就业
山东省淄博职业学院出台《淄博职业学院学生境外实习就业管理办法》,积极联络境外企业,为毕业生牵线搭桥,先后与联华电子、美光、英飞凌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公司开展了境外实习和就业合作。截至目前,淄博职院共有21名学生通过境外就业项目,在新加坡、阿联酋等国的企业实现境外实习和就业。淄博职院境外就业项目的各个环节和各项程序极其严谨,从语言技能培训、确认境外就业订单、面试报名和考试、体检、办理护照、安全教育等13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严格的规定,以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其中,安全教育环节包括学生出国前必须了解就业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风土人情等,确保学生能做到知法、守法,快速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可谓周到细致。淄博职院在每个系院都设置了一名境外就业联系人,不但将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标准、国际化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融入教学内容,而且通过在全院范围内开设的境外就业指导课和选修课、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设的国际项目课程等,为学生传递相关信息。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依托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构建了“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将创业教学融入专业教学,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即使在第二课堂上,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也鼓励师生“同台竞技”:学校引进创业培训认证体系,推荐创业教师参加各类创业指导师培训认证,提升创业教师能力和素质。学校构建了创业工作室、创业淘宝街和创业孵化基地等三个逐级提升的创业实践平台,还组织了近50支创业团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帮助在校学生逐渐适应真实的创业环境。
服务区域
山西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学生注册成立合作社帮扶当地村民
在实习期间,山西太原生态工程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学生注册成立了“鑫忠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组织村民承包村里荒置土地,从事果树经济林、特种小杂粮的种植和鸡鸭、羊等畜禽养殖,年产值达到10多万元。学校立足太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之路,明确了“立足太原,面向全省,服务都市现代农业”的目标定位。学校在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开设了食品加工与食品营养课程,在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开设了农产品电子商务课程,在传统果树种植专业之外,结合太原市畜牧业兴旺发展急需人才的现实,申请开办了畜禽养殖与疾病防控专业,形成了种植养殖并重的专业发展格局。学校鼓励学生帮扶当地村民,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种植养殖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填补农村技术人才的缺口,为山西“三农”各项事业培养输送专业技术人才2万余人。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纺织专业助力区域产业发展
2015年上半年,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借助政策、资源、电价、援疆等优势,迈进快速发展时期,全区棉纺签约项目规模达682万锭(含转杯纺),预计年底全疆棉纺总规模将超过1000万锭(含转杯纺),5年后新疆将建成国家重要棉纺产业基地。依托区位优势,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自治区纺织公共实训基地,基地包括纺织生产区和针织服装区两个部分,棉花在这里经历条并卷、精梳、二道(及三道)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并线、倍捻等程序,成为股线,最后再通过织布机成为布匹。学校纺织技术专业80%的课时在实训基地内进行。学校还与多家纺织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并在巴州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建立纺织分院,为区域产业培养纺织专业人才。
国际视野
英国维格斯特职业学院多种路径提升竞争力
英国维格斯特职业学院原来是一所学术性的学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学习需要的变化,学校改变了办学方式和课程设置,除保持原有的特色之外,又增加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增强了学校的生存力和竞争力,提高了办学效益。维格斯特职业学院开设的课程共达4500多种,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要。为了招收到更多学生,学校组织近40名教师到不同学校充当联络人,让各中学了解本校的教学情况。此外,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生思想教育和职业指导系统,为学生的就业和升学提供指导咨询,同时也请校外的专家为学生提供信息咨询。学校所在的莱斯特郡的职业和指导服务中心,一年有100天的时间去学校为学生提供服务。这些举措有效地为学生的升学与就业提供了指导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