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花丝工艺的发展衍变

2015-04-29 08:00:26王鼐
上海工艺美术 2015年3期
关键词:花丝金丝金银

王鼐

Gold and silver filigree craft is a traditional type of Chinese fine gold craft, which has a long development history since ancient times. This paper analyzes filigree craft i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al gold and silver craft, makes comprehensive study for historical process of its birth, development and evolvement, and initially focuses on its cultural value.

金银花丝工艺作为中国传统的细金工艺,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本文把花丝工艺放到中国古代传统金银工艺的历史背景中全面考察其发生、发展、衍变的历史进程,并初步探讨了其文化价值。

所谓“花丝”即细如发丝的金银丝;花丝工艺则是如何使用金银丝进行设计造型和装饰的技术方法,可以概括为“掐、填、堆、垒、织、编、攒、焊”八个字。花丝工艺属于传统的细金工艺,为宫廷所垄断,其作品具有精细奢华之美,是金银制作工艺的最高成就。花丝工艺与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有着密切的关系。马克思认为:“黄金则专门反射出最强烈的色彩……使它们成为满足奢侈、装饰、华丽、炫耀等需要的天然材料,总是成为剩余财富的积极形式。”黄金白银稀少、珍贵,分布广泛,其色彩和光泽引人注目,而可能成为人类最早利用的贵重金属。

从文明的交流史来看,中国古代花丝工艺是由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传来的,成为古代中国独特的金属加工工艺。还是让我们从岁月的长河中领略其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吧!

花丝工艺的雏形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这点我们可以从“金银错”工艺一窥端倪。“金银错”是春秋战国时期广泛运用的金属装饰工艺,通过捶打嵌入在所需凹槽的金银丝、片后,再经过反复打磨而成。如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错金银龙凤铁带钩”,1965年出土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钩形为龙首,正面用金丝镶边,框内用金片、金丝、银片嵌出一龙四鸟和一龙一凤三鸟两组装饰图案,龙、凤、鸟的眼、耳、鼻、嘴为金片、金丝嵌成。“金银错”所用的细如发丝的金银丝即是花丝工艺的基础。由此可见,“金银错”工艺孕育并奠定了花丝工艺发展的雏形,不过此时的花丝工艺还需要依附于“金银错”工艺而存在。

两汉时期,金银制作的花丝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已基本从青铜器制作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工艺门类。据史料记载:两汉时宫廷里盛行的装饰品、礼器逐渐开始使用花丝工艺制作。如现藏于河北省定州博物馆掐金丝辟邪精巧形象,躯体用金片做成,周身用绿松石、红宝石装饰,金丝布成羽翅和斑纹,角与尾用粗细金丝缠绕,采用了“掐、累、焊、填”的制作方法,体现了两汉时期花丝工艺最高水平。不愧是1969年河北定州北陵头村汉墓出土的工艺精品。同墓出土的还有一件“累丝镶嵌金龙”,采用缠绕、锤、焊接和镶嵌技法。龙的面廓和双角用累丝勾勒出,其余部分均用极薄的金片镂刻而成,精美绝伦。

两汉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工艺技术发达,王公贵胄也以拥有花丝饰物为身份的象征。汉代王公贵族的墓葬地域分布广泛,出土了许多精美的金银制品,均运用了繁复的花丝制作工艺。如长沙五里牌东汉墓发现金手镯4件,由8—16根金丝扭成,江苏邛江东汉墓出土“掐丝金胜”七件,均制作精美。从这些存世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不仅如此,花丝工艺还走进宫廷,成为当时宫廷金银饰品制作的主要工艺,为后世花丝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晋六朝时期,虽然社会动荡分裂,但因宫廷贵族青睐,花丝工艺逐渐专用于珠宝首饰的制作,并得到很大发展。如现藏于内蒙古包头博物馆的“累丝金龙”,1981年出土于内蒙乌盟达茂旗,这座北朝时期的墓出土了约130余件花丝工艺文物,标志着当时花丝工艺的成就。这件北朝时期的“累丝金龙”,龙身是用金丝编织而成的,伸展长为128厘米,环环相套,盘曲自如,无疑是条项链。当时盛行花丝首饰,花丝工艺逐渐成为首饰制作的专利工艺,用金银细丝盘绕成各种花形纹样。

唐时从西域、波斯等地传来许多先进的金属工艺技术。花丝工艺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汲取了域外金工菁华,更广泛地使用于珠宝首饰制作,更加繁复精巧。如西安出土的一件金花饰外层由8朵小花组成菱形,中间突起的一组花中站立一小鸟,花间用极细的金丝绕结,镶翠玉小片,小巧玲珑,是唐代花丝首饰的优秀之作。另外,唐时花丝工艺不再局限于装饰工艺,渐渐地衍变为成型工艺,走进造型广阔的艺术空间展示无限的艺术魅力。如唐李倕公主的冠饰由绿松石、琥珀、珍珠、红宝石、玻璃、贝壳、玛瑙、金银铜铁等组成,很多金饰下还有翡翠鸟鲜艳的蓝色羽毛,色彩绚烂,风采华美耀眼,奢华至极,令人震撼。又如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金镶玉步摇是晚唐时期的作品,制作极精致,金丝盘成的4只飞舞的蝴蝶,两翅满镶黄色琥珀,下垂珠玉串饰,斜插在堆成小山的乌发青丝上,那是何种迷人的美啊?!

由于审美趣味的变化,宋元时金银器物以清素典雅为特色,虽无唐时的华美细腻,却也洗炼精纯,文雅质朴,体现了当时文人化的审美倾向。宋时金银器以“掐、垒”为制作方法,实现了器型的变化多姿和纹饰丰富多采,二者巧妙结合达到了和谐统一,体现了器物的立体感。元时金银器沿承宋风,仍讲究造型素面,或于局部点缀装饰,纹饰洗练,然而,亦呈现出趋向纹饰华丽繁复。如1988年出土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曲寺村,现藏于山西省灵丘博物馆的元代金银首饰有双飞蝴蝶簪、缠枝唐草纹耳坠、金花步摇等,这些首饰运用了“掐、攒、填、焊、堆、垒、织、编”等手法,工艺精湛娴熟,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金花步摇制作工艺无比精妙。此件首饰纹饰为两股花丝掐制的典型缠枝卷草纹,其单股花丝直径仅0.13毫米,缠枝卷草纹的中心有7个小金珠组成的花朵,周围环绕着一圈由小金珠组成的鱼子纹,其中金珠直径为0.5毫米,中心石碗内镶嵌一颗绿松石。步摇顶端有一个两股素花丝盘绕的圈径为0.46毫米的金圈,而双侧和底部也有5个同样的小金圈,这些小金圈或用来系在“簪”或“钗”上。步摇的背面用0.06毫米厚的金片合咬在步摇的大边上,大边则是由7圈巩丝、素丝、祥丝组成。

至此,花丝工艺无论在技术还是审美风格都已完全成熟,她需要一个怒放的时代来证明灿烂和辉煌。明代就是这个花丝工艺绽放灿烂和辉煌的时代。

明代金银饰品现存数量惊人、工艺精美,风格奢华。在明代,宫廷内府专门设立银作局监管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金匠,能工巧匠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智慧和技术特长,相互砥砺磨合,制作出许多绝世精品以供帝王、后妃们享用,是花丝工艺发展的鼎盛时代。明代,金银首饰镶玉嵌宝——金银与宝石的结合才兴盛起来,这与郑和下西洋带回了海外的珠宝制作观念和大量的珠宝有一定关系。后来,明朝宫廷囤积宝石的量越来越多,于是,花丝与宝石镶嵌开始合流,最终形成了独特花丝镶嵌工艺。但宝石细加工技术在中国一直非常非常落后,明代亦是如此。故此,当时镶嵌宝石多是随形填嵌,托座与宝石的扣合不稳不俏不平,极易脱落。如湖北钟祥梁庄王墓葬中不仅有素金器物,也有大量的金花丝镶宝的饰品,许多精美的金银饰品宝石脱落严重,便可见一斑。同样如此,明成化年间万贵夫妇墓中也随葬了宫廷银作局所作的金银饰品,金嵌宝的饰品极多。其中“嵌宝石葵花型花丝金簪”采用锤、拉丝、盘烧、錾刻、镶嵌、焊接等多道工艺制成。簪头造型为花瓣分三层的葵花形,纹饰是用纤细如发的金丝盘绕而成,中心镶嵌了晶莹剔透的黄色碧玺,周围环绕16颗红蓝宝石,三色宝石交相辉映,更显其华丽富贵。金银和珠宝玉石俱为设计构图的元素,要根据其特性来安排位置,在相互映衬之下,方能显出光色的生动和谐之美。

通过花丝镶嵌作品的制作,工匠们找到了如何制作出符合特殊审美要求与设计理念的技巧和方法,这奠定了后期花丝镶嵌工艺发展的基础。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态度,一种价值载体,纯粹手工时代的花丝工艺寄托了匠人所耗费的时间和心思,是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生命方式所篆刻的中国文化性格,成为生活的情趣点缀,呈现最完美的生命态度。

(本文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部中央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花丝金丝金银
花丝镶嵌 精密如发的非遗绝技
工会博览(2022年17期)2022-07-15 07:25:20
《镶金丝祥龙壶》
艺术家(2021年4期)2021-05-19 08:11:30
燃情岁月金银潭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5:58
“三八”节,来自金银潭医院的最美心愿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7:44
增密对玉米花丝受精结实能力及衰老进程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2020年1期)2020-04-16 03:37:26
昔日“气死龙王爷” 如今变身金银山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 01:10:04
金丝草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HBV 活性
中成药(2018年2期)2018-05-09 07:19:49
道安银花丝“细水长流”天地宽
中华手工(2017年6期)2017-07-06 19:09:47
《花丝墨玉薰》
中华手工(2016年7期)2016-10-10 11:36:01
低产“金丝4号”小枣密植园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