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小学语文诗趣课堂的德本精神

2015-04-29 01:19徐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徐芳

摘要:小学语文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儿童语言的发展和德性的发展在语文诗趣课堂中相交相融,诗意和德本比翼齐飞。首先,作为社会文化和学科教育的语文本身充满诗性,蕴涵着以道德理性和价值理性为重要内涵的德本精神;其次,儿童的心灵充满诗性,因而,儿童的语文学习是审美化的,是以德性为本的;再次,语文课堂中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充满着艺术的诗性,凭借审美观照滋养着儿童的道德心灵。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趣课堂;德本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1A-0074-03

一、诗趣课堂:实现立德树人的语文价值

语文是如此重要,这不仅仅因为作为工具的语言本领是走向社会与生活的利器,也不仅仅因为母语对于人的国别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意义,更在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教化功能。“立德树人”在十八大上首次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啻是对所有教师工作愿景的响亮召唤!学校教育的一切课程、一切时空,都要立德树人,都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小学语文作为儿童启蒙阶段的主学科,又是人文学科,其以德为本、立德树人的任务在儿童德性生长的“幼芽”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能不认真咀嚼这样一段话:“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这里说到了语言的发展要求,也说到了德性的发展要求。笔者想补充的是:语言的发展和德性的发展往往相交相融,它们统一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

笔者在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出了构建“诗趣课堂”的主张。所谓“诗趣课堂”,就是教师用体现诗趣的教学来教富有诗趣的语文,引领天性诗趣的儿童来享用充溢诗趣的语文生活。它是语文之诗趣、儿童之诗趣与教学之诗趣的教育实践统整。诗趣,不是单纯的游戏,不是一味地鉴赏,不是仅仅着眼于语文知识的辅助性习得,而是灌注了德本精神,凝聚着教化意义。在笔者构建诗趣课堂的主张中,立美和求善是相融相谐的,诗意和德本是比翼齐飞的。本文即试图从“诗趣课堂”的三个维度来分别阐述德本精神在小学语文诗趣课堂中的存在与发扬,以促进语文教学贯彻立德树人的自觉性。

二、诗性的语文本身注重德本

语言,不仅仅是人类的交流工具,也是人类生命的历程和文明的表征。我们常说“话如其人、文如其人”,可见语言和人关系之密切。所以海德格尔说,“无论如何,语言是最切近于人之本质的”[1]。人的生命不同于动植物的生命,不仅仅是活着,还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因此是诗性的,是美的。表征着人的生命的语言,当然是氤氲着诗性的符号,因而,我们对语言的把握,除了有科学意义的把握,就一定也要有审美意趣的把握,即诗性把握。对语言的诗性把握,关注的是语言的“人的意识”,生命的特质以及附着在语言上的人类文明进程。这样,诗性的语文就同时具有了德性的品质。古人说,“文以载道”,这种“载”,不是说教,而是披文入情,情动辞发,借助的,是语言的诗性,是以语言审美为中介的。

语言诚然具有工具的性质,但是,“把语言仅仅作为表达与交流的工具的观念已经是一种幼稚的想法了。学生不仅可以从语言中看到前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看到前人的生命历程,更重要的是,学生也在此中开始自己的生命历程。现存的被记载下来的语言是前人的存在方式,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则是开始创造自己存在的过程;那是语言获得的过程,也是新的生命获得的过程;是发展自己语言的过程,也是发展生命的过程”[2]。这段话从人的生命需要审视语言,就把语言的生命功能揭示出来了。而一旦把语言从“工具”上升到生命的层面,语言的诗性就凸显出来了。

汉民族语言的生命性勃兴于每一个字。有人认为汉字是“生命的图符”:“从汉字的图符,我们能形象地看到祖先千万年来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看到自然与社会和人类关系的种种表现,看到祖先对美好的追求,看到科学、道德与艺术,看到人类的一步步进化。”[3]

生命中不能缺少德。考量作为生命表征的语言,自然不能离开德性的规定。其实,生命的本身就是一种德,“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不息,从人类的族群绵延,可以探寻德的终极愿景。

汉语文是诗性的。汉语文不仅仅是有意义地表达,还体现着科学地表达,审美地表达。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也是声韵调的统一,四声的抑扬顿挫就是诗歌的音乐美。汉语文不仅诗词歌赋洋洋大观,形散神不散的美文也是氤氲着诗趣。至于对联、农谚、民谣、儿歌……无不是智慧的歌行、谐趣的诗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民族是诗歌的国度,汉语文是诗意的表达。汉民族的诗学自有其德本传统。有论者认为:“中国古代诗歌和诗歌理论,历来具有干预生活、表现现实的自觉与热情,因此,以道德理性和价值理性为重要内涵的德本精神就成为其最基本的要素与底蕴。”[4]

正是遵循中国诗歌和诗歌批评的德本精神,孔子才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也才斩钉截铁地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是对诗歌的社会作用和德本精神的高度赞颂。

三、儿童心灵契合诗性也趋向德性

语文学习中的儿童,是以他们与生俱来的儿童言语诗性来拥抱母语的。他们总是带着审美的眼光、怀着游戏的意趣来触摸文字,感受这些符号所传达的情意和温度。所以,他们会决然拒绝“雪融化后变成水”的纯科学化的说明,而是执拗地坚持“雪融化后是春天”的诗趣的言说方式。这就是儿童语文学习的最主要的特点——情境化,它具备三个特质:首先,它是一种形象的学习,是把生活场景融入符号的学习;其次,它是情感和认知互为结合、互为渗透的学习;再次,它是语言习得和审美活动相谐而行的学习。由此可以看出,儿童的语文学习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充满着审美的意趣。而审美的,必定是求真向善的,是以教化育德为其根本走向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诗趣课堂追寻的诗性之美,无论是文本的诗性,儿童语文学习的诗性,还是教师教学审美的诗性(下文将论及到),最终目的是内化为儿童的灵性及儿童的语言创造乃至一切创造。也就是说,诗趣的语文课堂注重对儿童美的心灵的扩放与培塑,在诗性内化为儿童灵性的过程中,德性得以潜滋暗长。这一美的历程同时也是善的历程,中国古文字学对美与善在字形辨析上就已经确认了这种质性的同一。东汉许慎作《说文》,在“美”字的解释中,干脆就说“美与善同意”;而在“善”的解释中,也对应地确指“与美同意”。儿童,保留着人类儿童期的种种因子,美和善圆融统整在他们的心灵之中。美的,往往同时也是善的。这一点,在儿童心中,比成人更执拗地认同。正因如此,诗趣课堂中的儿童,审美观照和德性生长,并行不悖。

美善相谐,并不意味着二者不通过教育的引领就一定无条件地自然生成。诗趣课堂通过语文审美积极地指向儿童善的培养,但在这过程中若有疏漏也会产生不良倾向,即当儿童的语言审美发生的时候,它并不一定指向于善,指向于德性的完美。儿童天生有着“游戏冲动”,假如在诗性审美的召唤下,却不经意地滑向一味地追求语言学习的游戏化,它就有可能陷入杂耍式的单纯娱乐化、感官刺激的泥淖。正如电游之于儿童,如果不是辩证地认识它,那么,它既可能培塑能力,生成智慧,也可能戕害身体乃至心灵。这就要求教师怀着一颗敏感的慧心,随时关注儿童的课堂动态,适时纠正偏离的审美倾向,从而顺利地实现美善同行的美好愿景。

切记:诗趣课堂在引导儿童进行审美化的学习时,不能忘记德性为本,要警惕唯美的倾向和滥美的倾向。

四、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美善相谐

无论是语文的诗趣,还是儿童语文学习的诗趣,都要通过教师诗趣盎然的艺术化的教学劳动来实现。诗趣课堂的教师怀瑾握瑜,其所“怀”的“瑾”既是作为社会文化的语文,又是作为学科教育的语文。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学科教育,都有教化人心的功能和任务。其所“握”的“瑜”,则是其教授语文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教学艺术是诗趣课堂的题中应有之义。诗趣课堂不仅关注语文文化的诗性、儿童语文学习的诗性,也关注教师教学艺术的诗性。

教师的教学艺术有三个功能,其一是辅助功能,它促成了教学所凭依的文化资源的功能实现,也就是语文文化的功能实现。其二是本体功能,教学艺术本身生成了一种审美的艺术化的显现,会让儿童对教师精湛的、富有吸引磁性与动心魅力的教学艺术本身产生一种审美冲动。其三是转化功能,儿童常会说“某某老师的课我特别喜欢”,这句朴素的话里包含了对教师教学艺术的审美观照和由衷欣赏,久而久之,这种教学艺术就会叠加、转化为儿童眼中的教师审美人格。在教师出神入化的教学诗艺的熏陶下,儿童对教师所教的语文以及教师作为审美人格的显现,均产生了强烈的审美冲动和愉悦。这种对语文的审美冲动和愉悦体验,会生成对祖国母语的热爱,以后无论走到哪里,“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而对教师人格的审美冲动和由衷欣羡,则会生成亲师效应,教师的言行举止成了学生审美观照甚至模仿追随的对象。

亲师效应的产生,绝不仅仅是因为教师的智能形象和伦理形象的影响,这时候更直接地作用于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无疑是教师的以善为内核的美感形象。中国传统文化中,“亲其师信其道”是一个关键命题,其关键之处在于亲师不是目的,信道才是旨归。这里的“道”虽不是直接等同于“德”,但无疑包含着“德”的相关的规定性,渗透着德性的各种元素。所以,当诗趣课堂中,教师凭借着独具魅力的教学诗艺,充分发挥亲师效应的时候,语文中所积淀的德性,教师人格中所蕴涵的德性,教学环境中所生成的德性,都经由教师的美感形象,经由审美观照的方式,如春风化雨般无声无息地灌注到儿童的心灵中,不着痕迹而又切切实实地滋养着儿童的精神沃土,丰盈着儿童的道德生命。

小学语文诗趣课堂,通过发掘语文文化的美和善,激活儿童语文心灵的美和善,光耀教师教学艺术的美和善,来完成小学语文教学将德本精神内化到儿童心灵里去的光荣任务与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2]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42.

[3]严清.我们相会语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8.

[4]王志清.中国诗学的德本精神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16.

责任编辑:石萍

Moral Spirit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oetic Class

XU Fang

(No. 1 Primary School Attached to Nantong Normal College, Nantong 226001, China)

Abstrac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houlders the mission of educating moral people. Children'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and morality is interwoven and interplayed in Chinese poetic class, and both of them advance at the same pace. Firstly, Chinese, as social culture and subject education, is full of poetic nature and contains moral spirit with the important connotation of moral and value rationality; Secondly, children's souls are filled with poetic nature and thus children's Chinese learning is aesthetic and moral-based; Finally, in Chinese class, teachers' creativity is consumed with artistic poetic nature and teachers' aesthetics care for and nourish children's moral soul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oetic class; moral spirit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