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2日接受了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就中美关系、两国在亚太及国际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两国人民交往、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经济形势、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外国企业在华投资、中国互联网政策、反腐败等回答了提问。
在回答关于中国开展反腐败斗争等问题的提问时,习近平指出,反腐败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也是民心所向。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人民拥护,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党内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腐败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顽症。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我们必须顺应民心。所以,要“老虎”、“苍蝇”一起打。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大了反腐败斗争力度,依法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包括查处了曾经身居很高职位的一些人,赢得了中国人民支持和赞扬。
关于反腐败制度建设,我有两句话,一句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句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随着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我们要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我们正在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扎细扎密扎牢制度的笼子,真正把权力关进其中。关于官员财产公开,我们在2010年就通过有关规定,将领导干部收入等涉及财产性内容列入个人报告事项,每年定期抽查核实,现在核实的比例不断提高,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对不如实报告的人,我们有硬性的处理措施。
我说过,反腐没有休止符。我们将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伤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反腐败不会影响经济发展。惩治腐败,打击权力寻租,可以推动建设廉洁政府,推动清除阻碍市场机制运行的障碍,促进规则公平,创造更好的投资营商环境。
随后,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晚宴时发表演讲指出,反腐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没有什么“纸牌屋”。
习近平主席的回答直截了当,态度鲜明,没有绕弯子,不打马虎眼,说了大实话、大白话,坦诚客观,显示出高度自信。
这两次讲话中有不少新提法、新表述、新思想。至少有三个引人关注的“第一次”:第一次鲜明提出反腐败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第一次直接回应中国的反腐败没有什么权力斗争;第一次正面回应了官员财产公开问题。
中国共产党与腐败的关系是水与火的关系,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做斗争,是党章规定的每个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中国把反腐败作为必须打赢的、一场输不起的战争较量。中国的反腐败不是权力斗争,而是一场严肃重大的政治斗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容不得半点松懈和停顿。正因为如此,中国反腐败取得了鲜明效果。多年来,中国遏制腐败有力保证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幸福这三大目标的推进。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有法必依,打虎拍蝇,法律适用于所有人。一些国家认为中国腐败是权力斗争,为逃出去的腐败分子提供庇护,这些都是站不住脚的,也违反了人类正义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