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关于人性和人欲的东西是日本A片的前世,它们使大多数日本人没有变得和大清的子民一样愚昧。大家继续努力追求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不去歧视可以带来财富的商业和科学技术,这才使日本人的近代化之路可以继续走下去。
在今天的日本,拍A片已经是一个正经行当(至少政府和老百姓都不认为它能严重危害社会),日本A片称得上是威震全球,年产量大得惊人,在行内已形成了自己的山头。如果把色情动漫和成人杂志也算进去,那么整个日本色情文化行业绝对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产业,靠这个行当养家糊口的不在少数。
虽然和吃饭一样都是人类最重要的需求,但“性”却被加上了许多道德伦理的限制,成了比哲学还复杂的话题。特别在东亚,黄种人在性方面还是蛮保守的(尤其是元朝以后的中国人和朝鲜人),但日本人是另类,很“好色”,尤其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后。
娱乐业迎来大发展
迎来和平的日本经济发展得很快。商业和各种加工业搞得非常红火,使城市里的商人老板和很多市民都赚了不少钱,出现了一大批新的暴发户,加上武士和贵族全部进城(这是幕府的命令),所以城里的有钱人特别多。战国乱世持续了100多年,使很多逃难的农民进城当了工人和商人,所以城市的人口大大增加。人不是猪,吃饱后肯定要娱乐(即使吃不饱,可能也需要),于是,城市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娱乐行业。
城里人多数是草民,和贵族、武士的文化水平不同,品位自然要俗一些。在德川家康活着的时候,日本特有的歌舞伎戏剧就已经出现了。刚开始,大城市里搞歌舞伎表演的是一些美少女和美少男,舞蹈相当优美,但没有什么复杂的故事情节,姿势也有点黄(没办法,观众就好这口)。很多演员因为漂亮风骚,业余还干卖身的副业。
后来,幕府以“伤风败俗”为理由禁止女人和未成年人上台,使得歌舞伎演员变成了清一色的大男人(在台上化装成女人),直到现在还是如此。情色路线不好走了,只能在表演和剧本方面多下功夫来吸引观众。这个行当开始变得正规起来,出现了专业的歌舞伎剧团。到1692年,江户(德川幕府的大本营,现在的东京)、京都、大阪和奈良等大城市都有了歌舞伎戏剧的专业剧院,环境相当好,甚至提供饮料。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艺术,根本不在乎幕府和理学大师嘴里的那套装模作样。
此时,德川幕府正在大力推广从中国引进的理学,当然非常反感这些赞美人性的东西。歌舞伎戏剧如此受欢迎,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使得将军终于坐不住了。1651年,幕府下令:解散所有的歌舞伎剧团,不许再演这种恶俗的剧目,否则统统抓起来。但是遇到各方反对,甚至大名都对此不满,幕府最后还是让步了。1653年,歌舞伎被解禁。这种日本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一直在发展和改进,从剧本到表演越来越精致,直到今天还是一种能赚钱的行业。
在德川家族定的规矩下,城里的草民属于这个社会最低的两个等级(工和商),一般不能做官,更不许随便乱跑,还经常受武士和官府的气,但他们中很多人的经济实力可不差,对这种地位的不平等非常不满。尤其是商人和老板们,他们是最有钱的草民,非常希望能以金钱的多少来划分社会等级,改变自己低人一等的处境。于是,城市里就有了一种非常流行的看法:人生在世要及时行乐。除了餐饮业和戏剧,色情行业也兴旺起来了。所有的日本城市纷纷建起了不少妓院,包括类似现代洗浴城的色情澡堂,甚至还出现了色情一条街——当时叫“游廊”。这些地方可不认什么“士农工商”,谁有钱谁就是大爷。有钱的草民经常来这里找回自己的“尊严”,因为妓院里只认钱,而且很多高档场所的花钱门槛可不低,弄得大部分武士和贵族消费不起。
世俗文化遭到追捧
日本城里人大多喜欢看小说,和同时代的中国小说相比,德川时代的日本小说更有都市味道,多数以城里人的生活为内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好色一代男》。这本书“庸俗”至极:没有权力阴谋和神佛妖鬼,也不讲皇亲国戚和改朝换代,说的只是一个商人儿子的风流史。男主人公是一个都市情种,周旋于各色女人之间,欠了无数的情债(有3700多个女人,包括一夜情)。出场的女性五花八门:人妻、妓女、佣人、商人、演员、工人,等等。这可不是廉价的地摊手抄本,内容很复杂,故事情节设计巧妙,几乎把当时日本城市里的各种行当都写到了,说的全是市民们的生活。
出版后,《好色一代男》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大卖特卖,为书商赚了不少钱。从此,作者井原西鹤以写小说为职业,成了日本最早的职业小说家,在死前又写了20多部小说,大多讲的是男女之情,还有不少是写商人圈子里的故事。以井原西鹤为榜样,草民中的一些文化人开始写关于都市生活的“低俗文学”,这种小说就叫“浮世本”。
一种新的绘画艺术也产生了,那就是“浮世绘”。干这行的原本是那些为小说画插图的画工,后来就变成了专门画城市生活的职业画师。他们用颜料把城里的风景和日常生活画出来,然后印刷成画册去卖。浮世绘的绘画技法和线条用色都非常讲究,制作很精美,内容都是平头百姓的生活。因为关于歌舞伎和妓院的浮世绘最好卖,所以浮世绘画家们经常画漂亮女人,还包括裸体和性爱等色情场面。浮世绘在城里销量很大,能赚大钱,所以画家和出版商的竞争也很激烈。这个行业的制作水平越来越高,成了日本动漫的老祖宗。
画着美女的彩色“浮世绘”。这种技术相当复杂的“现实美术”被日本人搞了几百年,使后来的动漫产业有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幕府的强力禁止
1682年,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德川家光的儿子)发起了“道德教育”运动,在全国提倡儒家的忠孝和仁义,甚至不许伤害动物,尤其是狗(因为他属狗)。还下令:不许草民写剧本和小说来挖苦世道,书商要多出版高雅的作品。满嘴仁义道德的德川纲吉自己过着豪华奢靡的生活,花钱如流水,根本不管下面的死活。1709年,他终于去见阎王了,大家又能打狗杀狗了,但幕府的道德运动并没有放松。1721年,幕府又下令:不许城里人组织“读书会”之类的民间团体;描写爱情和性的书刊都是非法色情的坏东西,一律不许出版。其实,德川家非常明白:凡是赞美人性的东西都非常危险,如果大家都认为追求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是正当的,那么接下来就会要求平等和自由。而幕府倡导的理学不一样——让大家不计较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大局”,要接受现实,因此,草民们搞的那些文学、艺术都是离经叛道的,应该全部予以取缔。此后,浮世本小说转入了地下,但大家还是偷偷买来看,这个行业仍然很兴旺,歌舞伎戏剧和浮世绘还在继续公开搞。幕府将军比不得中国的皇帝,管不了的事情实在太多。
几百年前的人类还没有发明电影技术,如果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人会拍电影的话,八成可以提前几个世纪把A片发明出来,然后再被道德感十足的幕府禁止。但他们毕竟没有那种技术,只能用“低俗”的戏剧、小说和画册来对抗高大上的理学。那些关于人性和人欲的东西是日本A片的前世,它们使大多数日本人没有变得和大清的子民一样愚昧。大家继续努力追求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不去歧视可以带来财富的商业和科学技术,这才使日本人的近代化之路可以继续走下去。
(《亚洲的叛逆:你闻所未闻的日本特色史》徐烨/著,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