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昀舒
1871年,一个叫保罗·高更的法国男人结束他数年漂泊于巴西、巴拿马、大洋洲、东地中海和北极圈的航海生涯,回到故乡巴黎。在此之前,他错过了他母亲四年前的葬礼。随后,高更进入巴黎的一家证券交易所工作。十年后,跨入中产阶级的他拥有贤惠的妻子和五个孩子。也是在这期间,他开始迷恋作画。
1885年6月,高更舍家弃子,下定决心成为画家。他寄身于自然生活中尝试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画风,也由此陷入窘迫当中,时不时要靠做一些苦力来维持生活。四年后,高更只身远赴法国殖民地大溪地,在那里的农村租了一个小房子开始作画。此时,他的钱已经用光,他甚至不得不用腐烂的面包和树果实做成的粉浆来作画。八年后,大溪地的生活经历使得高更画出他生平最负盛名的经典作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但画作在当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肯定。
1901年的高更贫病交加,他的两只小腿都是流着脓的疮,以肮脏的绷带包住,他拄着拐杖蹒跚地晃荡。他全身到处疼痛,为了止痛而服用吗啡上瘾,还服用鸦片酊和苦艾酒。两年后,高更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高更死后,他的画作开始名声大噪,艺术史家将他称为后印象派大师。
正是高更去世这一年,世界另一端的大清帝国在王朝末期的腐朽统治中风雨飘摇,年仅24岁的陈独秀因创办安徽爱国会,抨击时政,引起当局不满,最后逃往上海。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月刊《青年杂志》,次年更名为《新青年》,自任总编辑。
《新青年》宣传倡导“德先生”(指“民主”Democracy)和“赛先生”(指“科学”Science),批判儒教和传统道德,“打倒孔家店”,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影響了一代青年。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杂志开始宣传社会主义。1920年8月,陈独秀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自任书记。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由此肇始,最终造就了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共产主义革命。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在中共著名的八七会议上,这位颇具书生气的领袖被公开批判犯有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两年后,陈独秀因反对当时中共提出的“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被开除党籍。此时的陈独秀对自己所创建的政党已经不再能产生任何影响。
1932年,在国民党巨额悬赏多年后,陈独秀被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以创办非法政党的罪名逮捕,判处13年有期徒刑。1937年陈独秀提前获释,晚年的他长期隐居在四川江津,生活贫寒,直至1942年黯然逝世。
英国作家毛姆在以高更的生活经历为蓝本创作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这样写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也正如博尔赫斯说的那样,“任何一种命运,再长再复杂都好,事实上都有那么一个时候:在这时一个人永久地知道了他是谁”。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也便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是否知道自己是谁。到艺术至境中寻找自己的高更也好,在历史潮流中报国救民的陈独秀也好,他们都在完成属于自己的命运,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什么。在自我选择的生命途中,结局无足轻重。我们也许会慨叹这两人死得凄凉,但历史如果可以重来,他们又有哪一种可能的人生会比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更富荣光。
也许对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理想、情怀、思想、精神这样字眼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们玩坏了,但不管这些抽象的词汇是成为他们在名利场的通行证或是墓志铭,那些人浮光掠影的成功与失败都与你无关。一些纷扰的喧嚣和驳杂的讯息此时占据了你的双耳和头脑,让你也不好意思提起往日里那些带着荣光的梦,尤其是当你像沙丁鱼一样处在地铁的夹缝里动弹不得,那些泛滥在手机上励志的心灵鸡汤又有何用。
但你的处境也许比大溪地上的高更好,比流落江津的陈独秀好,比你乡下工地上搬砖的表弟好,比你城里当文员的堂姐好。但,其实你也说不出好哪里好。因为高更的画可以价值连城,陈独秀在历史上不会磨灭,你那憨厚的表弟有一天当了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而你那个初中文化的堂姐已经嫁入豪门锦衣玉食了。
有一天,当你觉得,你其实只是比昨天的自己好了一点。你的生活坐标不在别人的参考系里浮浮沉沉,你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你的生活完全在自己。也许,你的处境真的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