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莹 李颖婷
新闻评论之于报纸是指社论或评论文章;之于广播电视是指新闻评论类栏目或新闻节目中的短评。由于多种因素,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很少有开办新闻评论栏目的能力,偶而会在新闻节目中就某一条消息配一个短评。所以,本文就报纸的评论略论一二。
一、关于新闻评论
新闻和评论,构成媒体的两大形态。新闻评论是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新闻文体,它直接表达媒体的态度和主张。态度和主张是媒体的旗帜,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绝不顾左右而言他。简言之,新闻评论,即以态度鲜明的舆论力量干预社会生活。
但凡媒体,都应有自己的主张、态度。读者每天打开报纸的版面,他们希望看到什么?如果我是读者,当然首先注意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发生的、谁是其中主角、事情结果怎么样等等。然后,我的注意力则主要会集中在报纸对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观点、主张、态度上,从中导入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而这种功能,只能由新闻评论来承担。
无论对读者还是作者,评论文章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于读者来说,评论文章读着过瘾,其中感受如观四岳,或绮丽、或险峻、或巍峨;于写者来讲,作者有想法、有观点、有态度,通过报纸新闻评论平台得以酣畅淋漓地表达,成就感、参与感、满足感自不待言。实际上,新闻评论是报纸传播功能的质量化延伸,新闻评论使报纸看上去有血有肉,读起来有滋有味,没有了新闻评论的报纸,如一碗忘了放盐和味精的萝卜汤。当然,新闻评论要写得精彩,写到位,用中国新闻人嘴边常挂的那句话说,要写得解渴。1924年9月,杭州西湖雷峰塔倒掉了,鲁迅先生听说后,写了一篇《论雷峰塔的倒掉》,雷峰塔“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读着那才叫真正的解渴。
与其他评论文体(如杂文)一样,新闻评论也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但凡喜欢读新闻评论的读者都有感受,新闻评论贵在“短、平、快”,在有限的篇幅中,作者靠独特、犀利、理性的见解吸引、说服、影响读者,如果能够将新闻评论写出点如王勃或苏轼那样的文采,那就更不简单了。新闻评论之于报纸,犹如眼睛之于人,倘若一个人眼睛大而有神,就算脸上有些许麻点,亦可忽略不计。
二、地方媒体的言论空间
1998年10月7日下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到中央电视台视察。视察将结束,敬一丹代表中央电视台全体编辑、记者向朱镕基提出请求:“总理,您能给我们留下几句话吗?”向来很少写字的朱镕基没有犹豫就拿起笔来写下“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四句话。据朱镕基自己说,这四句话不是临时想出来的,是视察前一天晚上想了一个晚上想出来的。可见,他是有备而去。央视有多个频道,节目五花八门,而朱镕基的题词,却是针对《焦点访谈》。撂下笔,朱镕基对在场的央视人说,“我不仅喜欢《焦点访谈》,更喜欢焦点访谈现象”,足见其对“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要旨的媒体言论的态度。
地方媒体新闻评论的繁荣,宽松的言论空间是必要条件。笔者浏览过多种地方报纸,有的辟有新闻评论专栏,有的版面干干净净,一点意见没有;有的评论写得很尖锐,很有针对性,有的则稀松浮泛,隔靴搔痒,聊胜于无。从中可以洞见,一样的地方报纸,各自遭遇的言论环境和言论空间并不相同。1990年代初起,《呼伦贝尔日报》以主持人的方式开设了新闻评论专栏(有人也称其为杂文专栏)《北方论语》,凡十几年,其间虽然有许多问题尚待商榷,但作为一家地方报纸,一个以直言快语针砭时弊著称的新闻评论专栏能在它的一版上盘桓十余载,堪称奇迹。除却外形特征,区分报纸的个性,除版式风格,文章短长,开张大小这类“外形特征”,最重要的一个参照,即它有没有一个像样的、持久的新闻评论专栏,有没有一大批新闻评论作者不断给报纸的版面勾画个性化脸谱。报纸的生存环境宽松一些,报纸才有足够大的空间幅度伸展肢体,即使地方报纸,也有能力张扬个性,凭借强大的舆论力量干预社会生活,树立自身形象,增进作为公共产品的媒体的影响力。
实际上,地方媒体不见得总是被动接受环境匡定的言论空间,但现在的情况却是自律有余而自信不足。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直播,央视为了切掉画面中出现的藏独分子的旗帜,导致画面中只有时任北京市市长刘奇的声音,却没有了画面。中央领导过问后,央视却说,我们有新闻纪律,绝对不允许出现这样的画面。中央领导问,谁定的纪律?于是,央视赶快查找相关文件,却发现总局没有,中宣部没有,但全国各级媒体十几年却都是这样执行的,这给央视的启迪和震撼非常大。到“5.12”汶川地震,央视抛开禁锢,全力直播,获得上下内外一致赞扬,也催生了中办、国办联合下发关于印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办法的通知,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各单位、各部门要把新闻报导纳入应急处置措施,允许《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采访,对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新华社发布连续信息,电台、电视台可开办直播节目。
从报纸新闻评论看,管理部门也少有这个可以写,那个不可能写,这个应当写成什么样,那个不该写成什么样的刚性规定,许多情况下是媒体人作茧自缚。如果因脚下有荆棘而足不出户,天下则不会有路。
三、媒体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评论人才
地方媒体所处环境狭小,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于人于事,即使有观点、主张、态度,也不易拉下脸在白纸黑字间纵横捭阖。问题还在于,媒体有旗帜,还得有擎旗手。有观点有主张有态度,还得有具体的人捉刀才成。这就涉及到,媒体应当有意识地培养新闻评论写作团队,特别对于广播电视媒体,评论人才更是稀有。
新近进入编辑部的年轻人,不喜欢写新闻评论,或没有写新闻评论的习惯。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有三:
其一,懒。不习惯,不善于,不勤于思考问题,没有独立见解,不具备规范、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写不出来
其二,浅。出了校门,仓促就业,工作疲于奔命,读书、积累、思考、拓展知识边界便成为一种奢侈。戏剧界有句俗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用在写新闻评论上,也算贴切。写新闻评论,需要概念、判断、推理,要立论,要论据,要论证,要有深厚的人文修养,要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要有对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世象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准确、生动、言能及意的表达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非一朝一夕之功。年轻人拿起笔,写一篇500字的新闻评论,就会知道自己还欠缺什么。
其三,怯。没写过,不敢写,不知道何处落笔,写出来怕人家笑话。万事开头难,凡事都有第一次,没人生来就会写文章。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对自己采写的消息,配写一篇短评,也算有了好的开始,就能拾起自信。由短到长,由浅入深,由糙到精,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规律。
此三点,是内因。外因是环境,即媒体要重视新闻评论写作,有能力的广播电视台要争取开办一档评论类栏目,重视新闻评论在媒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继而鼓励、培养年轻人写新闻评论,鼓励他们动脑筋想问题,为他们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写评论,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道理很简单,想写,就得在文字能力上下功夫;想写好,就得在读书、读更多的书上付出时间和精力,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知识变为见识的时候,人即可完成一个自我超越。新闻评论写好了,相辅相成,亦有助于将新闻写得更有条理,有深度,至少更有利于把握新闻价值概念。评论虽然是地方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的短板,但如若有意识进行培养,提供平台,持之以恒,将会成为电视上的新亮点。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文新广局、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
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