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教学改革之我见

2015-04-28 18:33刘希玲
企业导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高职会计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刘希玲

摘 要:本文结合就业形势, 分析了目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会计;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趋于旺盛。据调查近几年社会对财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次于营销人才的需求,居第二位。然而,就目前会计专业就业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原因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不愿花金钱和时间去培训一个没有实践经验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其办学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让学生能实现“零距离”上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企业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形成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顺利地完成学业,实现从学生生涯到职业生涯的过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企业、学生、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多赢,是新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提出通过工学结合的模式,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的过程之中。开展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工学结合、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的会计实践教学,借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使高职会计教育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要求,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财会人才。

一、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校内实践教学仿真性差。在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方式方面都要重点突出实践。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内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内容涉及范围过于狭窄,一般只涉及某一工业企业某一月份的经济业务,业务时间跨度较小,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而现实会计实践中除了工业企业以外,还有大量的商品流通业和服务业等企业,这使得学生在走入社会以后对其他行业以及大型企业、集团等经济业务的处理还是感到陌生。因而学生学完会计课程后,真正实际操作起来仍显得困难。二是由于学校实践经费投入较少,有的院校没有专门的会计实验室,有的建有会计实验室的也因为经费投入少等问题和其他课程的实验室比较起来,条件很简陋,几张桌子、几台电脑加一个软件就是一个会计模拟实训室。

(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实习质量难以保证。虽然高职院校逐步意识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人才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重要手段,也与一些企业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然而,现在的企业都是一个个独立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财务信息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机密,出于嫌麻烦、怕泄露商业秘密、增加成本费用、担心实习学生造成工作差错等考虑,现在企业一般都不喜欢接收实习生,而且,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不仅要支付工资还要为学生承担工伤等保险费用,而目前我国还没有诸如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费用可以双倍在所得税前扣除等鼓励性政策出台,企业缺乏参与工学结合的原动力。即使接受了学生实习,也很难让学生真正像一名企业财务人员一样去接触财务资料,大多数学生都是打杂。

(三)真正“双师型”的教师较匮乏。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然而现实中现在的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还有部分教师是半路从企业转行来当老师的,一般都是只熟悉某一行业或某一岗位的会计工作,虽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的能力;有的教师虽然通过考试获得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但也只是具备资格而已,属于考试型的“双师型”教师,缺少实际工作经验。据统计,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平均仅达40% 左右,这个数据应该算是比较乐观了,如果剔除考试型的“双师型”教师人数,这个比例会更低。

二、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深化高职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课程体系。为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打破原有的理论和教学编写体系模式,从会计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出发,围绕每个会计工作岗位任职人员所需知识和职业能力,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更新知识体系,强化操作能力。同时,教学内容应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意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培养出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其核心工程就是要设计出具有高职特点的教学课程体系,把与会计工作密切的财税、金融、市场和公司经营等相关知识整合起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运营,掌握公司财务工作的来龙去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财会知识,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经济业务问题的能力。

(二)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把握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其处理会计实践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调沟通综合素质,这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并帮助学生明确目标,理清完成任务的主要思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或主动到企业中寻找答案,最终完成任务,交出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现在一些企业或单位因考虑到商业机密和其他原因一般不愿接受学生参加会计实践,使得学生很难找实习单位。因此,一方面,高职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应加强自身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大对会计实践教学的投入。同时,吸引企业在学院建立院内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实训中心,达到企业和学校双赢的效果。建立模拟日后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实训室。会计模拟实验中除了模拟一个企业的会计部门以外, 还应该模拟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部门, 同时应该模拟银行和税务所。

(四)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会计教师应具有较全面的、系统的会计及财务管理等理论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处理实际经济业务,熟练操作常用财务软件操作系统的能力。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适当地引入一定比例具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的中、高级会计师,或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的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到校兼课,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制定教师下企业锻炼实践的规章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从事相关会计工作,累积实际工作经验。对未经过实践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差的教师,下派到业务部门、企业等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加强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学生的成才,必须得到社会认同。衡量成才与否的标准是学生毕业后,能否很快胜任在企业中的工作角色,即学生的质量由企业来验证。因此,高职院校应非常重视企业的意见,通过对毕业生情况的跟踪调查,通过与企业专业人士的经常接触,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不断地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专业方向,使我们的学生得到社会的认同,企业的欢迎。

参考文献:

[1]. 黄铁梅. 基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探讨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价值工程,2009(5)

[2]林松池.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 国 管理信息化, 2009(6)

猜你喜欢
高职会计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