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富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郑州450000)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如何让农村劳动人口市民化是其中的关键,而“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1]。马克思恩格斯在有关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循环利用、精神需求的满足等方面,对于全面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质量,探索业态、人口、城市、生态、文化历史诸多因子有机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认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产业集聚、人口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以商品经济和非农业生产为实现条件,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为前提。马克思指出:“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面共同劳动”,“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须有其他的人,于是手工业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2]300-301这说明城市的形成离不开产业的集聚和人口的集中。马克思还指出,第三产业特别是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3]371。马克思并不否认农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土地农业的支持,“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4]。可见,马克思认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结果,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农业人口就业的长远保障问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工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就业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论断,强调“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等都揭示了产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现实情况是,我国许多地方在推行城镇化的过程中,重物轻人,无视城镇化这一客观规律,贪大求洋,过分追求“土地城镇化”,“造城运动”倾向明显,而人口承载力和产业支撑功能明显不足,造成土地、能源等的严重浪费。“据统计,1996—2012年,全国建设用地年均增加724万亩,其中城镇建设用地年均增加357万亩。2000—2011年,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76.4%,远高于城镇人口50.5%的增长速度”[5]。这是十分值得反思和警惕的。
马克思关于城市形成的理论观点的现实意义是,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强化产业支撑,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即城镇化要与新型工业、新型农业和信息产业发展同步协调,这是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处于物质需求满足的较低层次。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而这种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正是农民大量进入工厂、流向城镇的前提条件。正是这种分离给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人口的城镇化。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迁移的直接动力(诱因)就是在城镇的非农产业就业收入高于在农村的农业产业就业。[6]“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对人手的需要;工资提高了,因此,工人成群结队地从农业地区涌入城市。人口以令人难以相信的速度增长起来,而且增加的差不多全是工人阶级”[2]296。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分析了资本条件下传统城镇化发展造成城乡对立的恶果,指出城镇化的终极去向是城乡对立的消失,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7]104。在未来社会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7]24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294。
马克思恩格斯以上有关城镇化一般规律的述论,同样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实。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城市工业部门(城市现代工业体系)和农村传统部门(农业经济体系)两个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引起工资水平的差异,从而导致在农村只能获得低收入的农村劳动力,向可以获得更高就业工资的城市地区转移。由于工资和收入水平的城乡差异和城乡二元制度的分割,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到城市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因而农民工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这种情况在工业和建筑业领域最为突出。据国务院统计公报,大概“有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子女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这给城市治理和城市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在农村带来了安全、教育、医疗和养老等诸多问题,甚至直接冲击传统文化和几千年来的伦理道德根基。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道,就是科学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通过城乡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基础设施共建和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高城镇居民的幸福指数。
这些理论所揭示的城镇化规律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最大的启示就是,必须以“非农人口市民化”为核心,实现“城人融合”,实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这是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处于物质需求满足的较高层次。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界和人类经济社会都遵循着永恒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规律,人类生产生活必须顺应、尊重自然规律。“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失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8]。不但自然界如此,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存在着物质循环运动。工矿企业生产过程同样存在着由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任何一个单个产业资本都是同时处在所有这三个循环中。这三种循环,三个资本形态的这些再生产形式,是连续的并列进行的。”[9]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过分集中,生产和生活的排泄物也不断增加。“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恰恰违背了自然生态循环的一般规律,其后果必然是资源的无节制的肆意掠夺使用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马克思指出,“生产排泄物”和“生活排泄物”这种“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种产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2]116-117。这就告诉我们,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物质因素的生产和生活排泄的“所谓废弃物”,即使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依靠科技应用和生产工艺改良,也可以使之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实现废物资源综合利用。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这一意见的最大亮点就是首次提出“绿色化”,把“四化同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扩展为“五化协同”,并且将其定性为“政治任务”。这就表明,新型城镇化必须与绿色化协同推进。为此,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10]。让绿色生产、绿色出行和绿色生活成为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运营的新模式。一是创新规划理念。把尊重自然、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科学定位大中小城市的功能,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完善城乡国土空间开发优化布局。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划定生态红线;坚持集群、组团式发展,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加快中心镇的中间支撑作用,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融入更多生态自然景观元素,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集约高效的现代城镇体系。二是加快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构建城市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为37.6亿吨标煤,仅建筑能耗一项就达到11亿吨。可以说,我国既有建筑的95%都是高能耗建筑。为此,必须转变城镇化建设模式,推行绿色、低碳、节能建筑,加大实施绿色建筑力度:大力推广节能型建筑,引导新型墙体材料轻质化、高强化、复合化和防火隔热保温材料规模化发展,注重烧结空心砖、利废墙材产品、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墙板和防腐木材、木塑制品等节约节能建材和墙材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以绿色化为方向,把绿色建筑作为城镇化的抓手和突破口,加快低碳循环城市试点推广工作。
马克思恩格斯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废弃物的理论启示我们,必须走绿色、低碳、集约、节约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人与生态、生态与城市的有机融合。这是绿色低碳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属于精神需要满足的初始层次。
马克思曾说:“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11]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了满足,才有条件寻求精神需要的满足,产生“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新的语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2]这就说明,人类不仅要有物质需要的满足,更需要科学、文化、艺术、宗教、历史等具有真善美的精神需要和人文关怀的满足。
图1 新型城镇化“多维”融合发展结构模型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满足需要”思想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新型城镇化要传承文化特色,实现“人文与城市”融合。城镇化进程不仅仅是高楼大厦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等物质产品的供给,还必须考虑城镇居民的精神需要和审美追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与城市融合发展模式,彰显城镇的人文关怀。通过发掘城市文化资源,保留文化历史古迹,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生态城镇。这是传承历史文化、保存历史印痕的必然要求,属于精神需要满足的高级形态。
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镇化人本绿色思想的现实意义就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产城融合”“人城融合”“生态城市”“人文城市”多维融合发展之路,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有机框架。见图1。
[1] 李克强.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EB/OL].(2012-11-21)[2014-12-15].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21/c64094-19643712-4.html.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29.
[5] 授权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2014-03-16)[2014-12-15].http://news.xinhuanet.com/city/2014-03/16/c_119791251_2.htm.
[6] 冯尚春.马克思主义城镇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4(5):14-17.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0-27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7.
[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9.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57.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