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智全
(漾濞彝族自治县漾江镇水务站,云南大理 672505)
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
罗智全
(漾濞彝族自治县漾江镇水务站,云南大理 672505)
“五小”水利工程是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而建设的,有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虽“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面临的困难诸多,但究其建设有很大的意义。本文将从“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建设中应考虑的问题和发展建议,还有保障措施等方面就其对民生的重要性进行了综合论述。
“五小”水利工程 农村民生问题 经济发展 管理保障措施
(1)蓄水能力不足。虽然目前在农村窖池、沟渠、塘坝、堰闸、泵站数量比较多,但是绝大部分窖池、沟渠等工程,并不能很好的起到蓄引水作用;因为管理滞后以及绝大部分修建窖池、沟渠等工程的山体出现了坍塌、滑体现象,山坪塘出现淤积、渗漏现象,导致窖池、沟渠等工程的引蓄水能力已大不如从前。
(2)输水工程老化严重。小型水利工程蓄引水不能达到预期标准,渠道实际引水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大部分渠道老化、垮塌、渗透等现象严重,实际可以正常发挥效用的渠道只有少部分,严重限制了工程的灌溉效益的有效发挥。
(3)工程灌溉效率低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虽然点多面广,但因其受水源的限制,绝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半山区地带,且因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标准低,管理落后,所以很大一部分工程出现了质量问题,不能正常使用,不能有效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4)工程建设后续管理工作未跟上。水利工程会出现老化、坍塌、渗透等现象,一方面是因为自然等不可控因素,另一方面就是尚未及时的对工程进行保养、维修等。
(1)农村“五小”水利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构件和谐社会的必经途径。“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帮助农民解决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只有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才能近一步向小康社会迈进,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进。
(2)农村“五小”水利工程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农村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程度,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用水困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灌溉难题,因此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3)农村“五小”水利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强力支柱。“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提高灌溉效率,绿化生态环境,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还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1)建立健全“五小”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五小”水利工程是由基层村、社集体建设的,但却依靠乡镇来管理,且乡镇中的基层水利管理站往往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此外管理经费也常处于紧张的状态,导致实际情况是给农村“五小”水利工程的管理建设造成很大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健全乡镇基层水利管理机构,设置专门的活动管理经费,培养专业人才驻扎在基层对工程进行监管检修,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2)着重抓好“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大多数“五小”水利工程建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设施老化和年久失修,作用功能大不如从前,且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应该集中资金进行整修,尽快使水利工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其最大效益,确保群众的正常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
(3)增加对“五小”水利工程的投资。多年来,主要的水利投资主要是用在大江大河及水库建设上,对“五小”水利工程的投资严重不足。针对这一现象,乡镇干部应积极申报,争取足够的资金投入;同时,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可以积极鼓励个人投资,以此来确保后期的运营;再者,应该整合相关部门资金,统一调配,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4)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资金投入机制。应该设立专门的项目资金,通过政府和相关部门将这些资金整合起来合理运用,使得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充分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做真正的有利于人民的事情,使得政府真正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机构。
(1)强有力的组织机构的支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分工协作,权责明确,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不定时进行检查,确保每个部门的义务落到实处。
(2)充足的资金支持。建立多元资金筹措渠道,争取实现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民间个人投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踊跃性,促进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以此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政府、个人和生态环境三方面的共赢局面。
(3)先进的技术支持。应该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指导水利工程的建设,在遇到问题时技术人员之间相互交流合作,争取实现最合理、最高效的建设;同时也应该对工程维护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五小”水利工程实施后最基本的目的是加强农村山区抗洪御灾能力,同时减缓干旱带来的严重危害,确保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增加人民的劳动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刺激消费,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还有助于人们生活更快达到小康社会水平,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五小”水利工程虽然问题频发,容易出现工程坍塌、渗透、滑体等现象,工程回报效益低,且后续的资金投入量也很大,维护管理工作也很复杂。但“五小”水利工程从整体上来说还是改善了人们的用水和灌溉条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由此可见,农村“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应该得到政府和当地人民的重视,也应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大力支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1]基振国.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
[2]厉占财.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