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尼亚:帮助中国提升运输效率

2015-04-27 19:08刘勇
驾驶园 2015年4期
关键词:卡车驾驶员运输

刘勇

尽管并不是特别喜欢别人称他为“传教士”,但何墨池并不否认用这个名字来形容他确实很贴切。“传教士一定意义上说是为了自己,而我是为了这个社会。”他如此强调。确实,来到中国的30年里,他曾在无数场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却没有一次是在宣传斯堪尼亚,而都是在说如何才能提升运输效率。

77年前,一位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来到中国延安,毛泽东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就是白求恩。有人说何墨池就是当代的白求恩,致力于为中国提速,却又不惜为别人做嫁衣。

帮助中国提升运输效率,这也是斯堪尼亚进入中国50年来不曾改变过的初衷。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在别人看来这件简单又平凡的事情,斯堪尼亚却已做了50年。

斯堪尼亚如何帮助中国提速?何墨池用一句“我们卖车是卖车,但主要是卖吨公里”来概括。而吨公里的核心就是高效,斯堪尼亚正是围绕着吨公里来帮助中国的运输市场全面提速。何墨池认为,用户获得最大收益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一辆车一年能生产出更多的吨公里,二是这个生产过程的成本一定要低。要实现这两点,一台好的生产工具即车是前提,而这又离不开一名好的驾驶员。

为了提高中国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和整体水平,斯堪尼亚把卡车驾驶员大赛引入中国并已成功举办了三届,直接参与其中的驾驶员已超过4000名。“车再好,关键还得看驾驶员的驾驶水平,没有专业的驾驶员,车辆就发挥不出最优越的性能。”实际上,除了教中国的驾驶员如何开车以及如何安全开车之外,这项赛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驾驶员群体的社会地位,让许多人认识到了驾驶员这一职业的重要性。

斯堪尼亚卡车驾驶员大赛的一个意外收获是让中国的卡车文化开始兴起。尽管何墨池本人都表示很难解释这种文化为何首先出现在斯堪尼亚身上,但以往这一在欧美才流行的文化形式确确实实来到了中国。2013年的上海车展令何墨池难忘。期间,一群举着斯堪尼亚车迷旗帜的人出现在展台,他们有的是卡车司机,有的甚至都没开过卡车,他们通过媒体的报道了解了斯堪尼亚,认同何墨池的运输理论,就这样成了斯堪尼亚的车迷,有些人还把斯堪尼亚的鹰头标志纹在身上,觉得这是一种荣耀。何墨池花了好几个小时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谈卡车,谈企业文化,当时的那份欣慰恐怕别人无法体会。

之所以如此看重卡车文化,是因为何墨池认为卡车文化能带来经济效益。“卡车文化是一个抽象的事物,它就像是驾驶员和车之间产生的一种爱情,如果驾驶员爱他的车,他开车的行为、他保养的习惯等都会直接地导致车辆运营的经济性,维修保养成本会降低,使用寿命会延长。把车当成自己爱人的驾驶员对待爱车就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他会倾听、会感受,听到不正常的声响,他会把车提前开进维修厂,这往往能避免大的损失,另外,一名优秀的驾驶员能节约10%的油耗、节约10%的保养成本,这就是为什么好的驾驶员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原因。”

当然,斯堪尼亚不会忘记根本——一切的一切首先要有出色的运输工具做保障。从被称为“公路之王”起,斯堪尼亚便从未让卡车用户失望过。斯堪尼亚推出V8发动机的时候,它的大扭矩征服了众人,这种力量感所带来的喜悦加上车辆优美的外观让用户禁不住像今天有些电视节目里亢奋的群体集体起立一起喊出“男神!男神!男神!”一样,因为当时斯堪尼亚相对于其他车辆表现出的优越性太突出,所到之处也是阵阵欢呼“公路之王!公路之王!公路之王!”

斯堪尼亚的车到底好在哪?何墨池没有像很多人那样把一堆配置资料扔给提问者,他更善于讲故事。1965年,中国林业部需要采购一批卡车运输木材,提出的要求是车一定要可靠、结实。虽然斯堪尼亚的车很容易便能满足这样的需求,但斯堪尼亚却“自找麻烦”地建议对方把车辆的运输效率也加入到选车的考察项中。随后,斯堪尼亚向中国林业部提供了10辆运输木材用的卡车,经过使用,这些车辆完全超出预期,这批车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满足瑞典更恶劣的条件和更高的载重需求,这比其他本地市场的大多数竞争对手要更为严格。斯堪尼亚从此在中国声名远播。这直接导致了1968年中国的首个对外援助项目中采购的200辆自卸卡车订单全部给了斯堪尼亚。何墨池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所有人:斯堪尼亚的车有多好,不能靠自己说,而要让用户说,这是一件需要务实的事情。何墨池说:“我们的产品要用在100多个不同的市场,面临着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道路情况、不同的运输任务、不同的驾驶员,还要符合那么多国家不同的交通法规、各类认证和排放标准。这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一个聪明的智慧设计,因此斯堪尼亚发明了模块化体系,可以为任何市场量身定做产品,确保每一辆车都可以满足当地市场和用户的需求。这需要非常强的零部件兼容性,别的企业也在模仿,但真正做到的话很难,斯堪尼亚是全球唯一可以这么做的企业。”

2011年夏天,斯堪尼亚与北京大学联合组织了一场跨部门的行业研讨会。这场研讨会首次将运输相关行业的利益相关者聚集到一起,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运输效率的问题。何墨池在会上发表了“高效物流的起点——托盘”的演讲,呼吁行业关注托盘对于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性,这一演讲成为了利益相关者大量工作的起点,为中国运输行业的变革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欧洲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商用车董事会主席、中国欧盟商会汽车组副主席,任职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的何墨池除了经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向市场解释为什么中国需要高端卡车之外,还要去协调其他工作,比如他邀请过多家国外的运输公司和公交公司的代表到中国来分享他们的经验,而斯堪尼亚在中国的运输行业实际上也扮演着一个启蒙者和奠基者的角色。尽管斯堪尼亚在中国市场的卡车销量一直不算高,但我们应该更客观地评价这家企业做得是否成功,至少不应该单纯地去看它的销量,而应该更多地看它为这个市场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斯堪尼亚进入中国50年,一路走得很坎坷。1985年,24岁的何墨池被派到中国时身上肩负着两项任务:一是在北京筹建新的办事处并开始运营,二是寻找新的客户。没有太多资源可用的他靠查电话黄页的“笨办法”给那些有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公司一个个打电话,从而获得了第一笔46辆牵引车的大单。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特殊形态的原因,中国市场对高端重卡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斯堪尼亚卡车在中国的推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今,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记者问何墨池,面对中国的重卡市场你最想说什么?他想了想后回答:新常态终于来了!简单的7个字,既带着辛酸又暗含期待。

面对记者要求他在一本叫做《恰到好处的挫折》的书上写下最想对中国卡车用户说的一句话的要求时,何墨池欣然应允。他思考了很久,找来格尺,小心地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划上暗格,写下了下面的话:请大家跟我们一起创造安全环保而高效率的运输体系。一路相伴。那一刻,他像一位雕刻大师面对一件艺术品一般,认真的样子让人感动。这一细节恰恰反映了斯堪尼亚这家企业的处事作风——一丝不苟,力求完美。而记者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在书名的旁边,还有两行不太显眼的字句:在最深的绝望,遇见最美的意外。斯堪尼亚半个世纪以来伴随中国经济一起发展,辛勤耕耘的他,在不远处定能收获一份意外惊喜。

预计在未来的5到10年内,中国企业中也会产生高端的品牌,会在欧美与我们竞争,但我认为这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要成为世界级的品牌,就要能够满足各地市场的法规标准及用户对车辆用途的不同需求,还要在研发上加大力度。

——何墨池

《驾驶园》:中国的运输市场在法规上仍不健全,执行力也有待加强,超载、非法改装等行为大量存在,你对中国运输市场的规范有何建言?

何墨池:我对中国的运输市场感到越来越乐观,中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如果没有正规的运输系统的话所要付出的代价太高了,这包括污染的代价、交通安全的代价、道路损坏的代价。如今,政府下决心要规范运输市场,从法规上、标准上、排放要求上让大家在一个公平的平台上去竞争。这就意味着今后很难再出现以前那样恶劣的价格战,要知道价格战带来的问题是大家都赚不到钱,导致的结果是车企没有资金去做创新,也就无法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驾驶园》:中国经济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卡车用户大都还并不是 很富裕,他们购车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还是价格。斯堪尼亚的牵引车价格从70多万元到160多万元,对一般用户来说还是难以承受,斯堪尼亚一直坚守高端阵营,这一方针是否会一如既往地执行下去?

何墨池:斯堪尼亚在四个方面永远都不会做出妥协:车辆的安全、排放标准、总体运营的经济性、使用寿命。这四点是斯堪尼亚品牌的核心价值。

实际上,斯堪尼亚做过给车辆减配以降低车辆价格的尝试,我们用模块化系统生产出最简单的驾驶室,最简单的内饰,配上手动挡的变速箱,小功率发动机,价格不到60万元。但奇怪的是没有一个用户对这样的车感兴趣,他们认为“能花60万,为何不花80万?”这样的结果间接地告诉我们,斯堪尼亚的用户关注的并不是价格,而是整体运营的经济性。

中国市场上为什么存在那么多低价车呢?这和运输市场的构成有关系,中国的很多车主都是个体户,他们的货源有限,一年跑不了太多公里,或许8万公里,或许10万公里,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去买一辆低价车或是二手车。

《驾驶园》:随着中国卡车工业水平的提升,中国的卡车产品价格已经上探到40万元以上,而且中国卡车企业对市场的细分程度越来越细,你如何看待中国卡车水平的进步和对国外品牌形成的冲击?

何墨池:进口车和国产车实际上是一个互补的关系,我们最怕低端车,好在中国现在已经是中端车起步,市场越来越规范,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预计在未来的5到10年内,中国企业中也会产生高端的品牌,会在欧美与我们竞争,但我认为这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要成为世界级的品牌,就要能够满足各地市场的法规标准及用户对车辆用途的不同需求,还要在研发上加大力度。

同样的,在未来5到10年内,中国市场对高端车的需求会大量增加,现在可能只占1%的份额,如果能提升到10%的份额,将会带动国内企业积极去搞研发,会促使中端车向高端车发展,对市场整体来说有好处。

《驾驶园》:2015年,斯堪尼亚将推出车队管理系统,目前,多家重卡企业都推出了车队管理系统,斯堪尼亚的系统有哪些不同?

何墨池:斯堪尼亚的这套车队管理系统是针对全球市场开发的,在国外已经用了很多年,在中国主要是需要先经过认证才能够推出。

这套系统的核心是帮助用户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它是一个工具,便于用户借助它生产出更多的吨公里,可以更方便地关注驾驶员的表现,更高效地对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举个例子,这个系统会跟踪车辆的维保状态,车辆需要进厂维保时服务站会提前为其安排好工位,车到了可以直接开进去进行维保,这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用车效率。

一句话问与答:

¤ 来到中国后,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国外对中国的认识不足。

¤ 你觉得瑞典人和中国人有什么共同点?

我们非常相似,性格、价值观都很像,瑞典人和中国人合作非常容易。

¤ 对你帮助最大的人是谁?

太太。

¤ 对于运输公司,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别忘了驾驶员是最重要的员工。

¤ 你预计什么时候斯堪尼亚在中国的销量能突破一万辆?

如果十年内没有达到一万辆的话,我们在这里再见面,我会把我的皮鞋吃掉!

¤ 对中国的驾驶员有何评价?

普通的驾驶员开车的技巧越来越高,但距离真正的规范驾驶还有一段路要走。

¤ 如何看待《穹顶之下》这部作品?

令人开阔眼界。

猜你喜欢
卡车驾驶员运输
社会版(九)
忙碌的卡车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请你发明
综合运输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