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
“梦想”是个很诱人的字眼,生活在现实世界的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谁没有梦想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有自己的梦想;我教过的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即便是学习最差、品行不佳的孩子也都有美好的梦想;而这些孩子背后的家长,哪一个的梦想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
啊!教师——我们是一个多么重要的群体,孩子们、家长们的梦想,还有我们的梦想,怎样才能圆满地实现呢?我给出的答案是:爱和智慧。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优秀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就目前的生源状况来讲,一个班集体里面不可能都是优秀生,肯定还会有一定数量的中等生和后进生。如何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作用,使其带动其他同学往良好甚至是优秀生的方向发展,应该是我们作为班主任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以爱育人,营造和谐的班集体氛围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必须具备的首要品质,是营造班集体和谐气氛的主要手段。学生只要从心底里感受到老师的爱,那么无论你是热烈地赞扬他,还是婉转地提醒他,甚至是严厉地批评他,他到都会乐于接受。爱是无声的语言,是老师与学生沟通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
案例:
高一下学期,我们班一位很文静的女孩因为和家长怄气,赌气私自坐上火车去北京会见网友。事情发生后班上很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情况,偷偷向我询问事情的经过和结果。我利用批改周记时告诉同学们——最恰当的做法就是“视而不见”,昔日如何相处嬉戏,就保持原状好了,太多言语上的关心反而会让她觉得有压力,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同学们明白原因后也很自觉地按照老师的话去做,班上没有一个人在她回来后询问关于她离家出走的事情!后来,她妈妈告诉我,她回家后很开心地说:同学们没有一个孤立她,她在班里过得很快乐,对于自己一时冲动的莽撞后悔莫及!一个学期过去了,现在那女孩子已恢复了身心健康,我想——她在情绪上一直所处于的健康积极状态,应该对心态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吧!适当的爱和关心,有时也是一剂良药!
(在爱的熏陶下,学会了关心集体,关心他人——那么,优秀就能成为一种习惯!)
点评:“三位一体”的德育活动网络让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德育工作上目标一致,内容趋同,消除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负面影响,保证德育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健康发展,是我校办学理念在德育活动中充分渗透的体现。
二、严格要求,树立班集体优秀形象
文理分班的时候,我和新班级的同学经过讨论,制定了这样的班训:“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要成为级里的表率,乃至学校所有班级的表率,必须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要做到持之以恒!“好学上进”是我们班的“标签”!
案例:
从高三开始,我们班就要求学生周日回校在班自习。当初,对于只在家休息一个晚上就要赶回来自习,班里有些同学不理解,在做思想工作时,我提到了一点:“作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要吃苦在前,我们还是重点班,只有一个目标——不到高考不言止!就因为你们是高三级里最优秀的同学,觉悟应该是最高的!”这“高帽子”一戴,同学们都乐于接受了任务,并认真地把它完成。
(在严格的要求下,学会了维护集体形象,展现自我风采——那么,优秀就能成为一种习惯!)
点评:重视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将素质教育拓展到德育活动中,做到自然进行,点滴渗透,细雨润物;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学校围绕办学理念所进行的新德育实践活动。
三、持之以恒,习惯训练无小事
“学校无小事,件件需认真。”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简而言之:“就是注意细节!”
案例:
关于卫生保洁问题,高一开学时令我相当头疼。搞卫生的同学很认真,每天三扫,特别是放学后,把课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但到了第二天早读后,课室就变了样,地上不是这里散落了一张废纸,就是那里躺着一个饮料瓶。
我问同学们:“你们的家都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你们会随便往地上扔垃圾吗?”
“同学们算一算,一年365天,你们有多少天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你们喜欢生活在垃圾堆里吗?”
通过计算,同学们发现在学校生活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多,生活在垃圾堆的味道当然不好受,因此大家都注意了保洁工作。与此同时,我还对值日生的工作态度和保洁意识进行定期评价,表现优秀的会给予相应的加分;在大扫除劳动中表现积极的同学除了加分之外,还会发一封漂亮的“表扬信”予以鼓励。
从此以后,我们班的教室每天都保持干干净净,所有的人都为其他人营造了一个舒适、幽雅的学习环境!
(注意细节,适时鼓励,持之以恒——那么,优秀就能成为一种习惯!)
点评:扎实抓好养成教育,对学生提出严格而恰当的要求,反复多次地进行养成教育训练,要求学生在家里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帮手”,在社会上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好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好伙伴”。关注环境保护教育。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刻认识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符合环境道德要求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这些贴近时代要求的主题教育模式正是紧扣我校办学理念而设计的。
学生的梦想,家长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我们梦想的桥梁是联通在一起的。 有责任、爱心和智慧的阳光雨露,我相信,我们的梦一定能圆。
(注:本文为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课题《学校办学理念与德育系列活动的整合研究》(课题编号:12A13)的研究成果之一。 )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