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枫 徐婷婷
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约因素分析
——基于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视角
刘树枫 徐婷婷
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为了城镇的更好发展,实现城乡平等,2014年2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即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制度,是指一种不再以户籍制度的划分为社会养老保险准入标准、公平对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从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发展历史来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上遵循了从工业部门延伸至农业部门、从城市就业群体到覆盖全体社会公民、从城市扩展到农村、最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运行规律,这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都走过的一条渐进推进的发展规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有162个国家实行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近70多个国家或地区覆盖到了全部农村人口,基本形成了覆盖全民、体系完备的养老保险制度,甚至有的国家农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与城市居民已无实质性差别。但是在这些国家社会养老保险建立之初,其社会养老保险计划最初并没有覆盖到农村的农民群体,而是在农业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的工业化初期阶段,率先建立了针对工厂雇员和公共部门雇员的城市养老保险制度,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农业发展缓慢且阻碍工业化发展进程时,开始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农民养老保险,进而寻求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融合共通的发展途径。这是部分发达国家经过一百多年的制度实践取得的结果。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城市正规就业群体惠及到农村的农民,一般都经历了比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目前所面临的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一问题,曾在已有上百年工业化历史的西方发达国家上演过,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目前来看,实现真正的全国统一的城乡养老保险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任重而道远。
2011年,我国在实行新农保之后,虽然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但是与城镇相比还有巨大差距,导致城乡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达到目前城镇养老保险水平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制约
养老保险是依据经济发展并受经济制约的一种收入再分配形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深度和范围,也制约着其发展和改革的方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正相关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镇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城镇地区经济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快,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相应的参保能力就强,而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较低,其参保能力必然较弱。
如下图所示,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366元。2006年之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开始加大,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7916.6元,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4.7元,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一直保持3倍左右的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巨大差距,使得农村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产生较大差距,造成参保水平差距加大,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难度加大,不利于破解目前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二)城镇化对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制约
人口城镇化,意味着更多的农村居民尤其是年轻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平均每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于2020年提高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在总人口不变的条件下,人口城镇化带来的是农村人口下降,城镇人口增多,导致农村劳动人口比率下降、领取养老金的人口快速增长、老年抚养比提高。据统计,我国农村老年抚养比从1995年的9.2%上升到2012年的12.7%,同时劳动力人口却从1995年的5.7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4.7亿人。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对家庭养老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和缺位,导致农村的养老压力十分沉重。
由于农村老年人多,同时参保能力有限,加剧了农村养老保险的不可持续性。这种不可持续性在于保障水平的偏低以及个人缴费积极性的普遍不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沦为每个月领取55元的救助制度。同时,2012年参加新农保的3.2亿人中农村居民只有几千人,农村居民个人缴费积极性低迷。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城乡收入水平差异进一步拉大,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难度加大。
(三)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制约
老龄化意味着人口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和人们需要更加健全的养老保障,通常在老龄化阶段,因老年人获取劳动收入的能力趋于下降、医疗费用开支增长,老年贫困问题会变得突出,因此,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会有更多的需求。与此同时,老年人的增加意味着劳动力人口的减少,使积累和产出减少,从而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使得经济发展速度无法适应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图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对比(单位:元)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基金收入基金支出基金累计结余城镇16894.712764.919496.6农村1069.7587.71199.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如表1所示,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导致农村保险基金收入仅为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十五分之一,基金累计结余较少。基金收入的巨大差距导致城乡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产生差距。如2013年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金月人均仅达到81元,城镇职工人均养老金年水平已达2.09万元,个人保障程度差距相差21倍之多。人口老龄化使基金收入较少,降低了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差距,这是制约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又一个因素。
(一)研究方法
1.基本假设
因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地区较少,且受数据量的限制,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时,选择的因素不宜过多,本文将选取以下指标进行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指标,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老年抚养比等指标,城镇化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农村劳动力人口等指标。
2.多元回归分析
当有多个解释变量时,我们用以下函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其数学形式为:Y=β+α1X1+α2X2+α3X3+α4X4+α5X5
其中,Y代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水平,β为常数;α为弹性系数,即影响因素每增加1%导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增加的百分比。
表2 1995年至2012年各变量数据
数据来源:根据2013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表3 基于1995年至2012年样本数据的拟合结果
(二)实证分析
1.变量的选取
实证分析中,被解释变量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水平,衡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指标有很多,如参保人数、覆盖率、保险收入、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保险支出水平等,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部分数据无法获取,因此,本文选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农村劳动力人口、老年抚养比、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农村CPI、城镇化率为解释变量来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计量模型。表2为1995年至2012年各变量数据。
建立回归模型:
Y=β+α1X1+α2X2+α3X3+α4X4+α5X5
2.模型实证分析
在本文的经济计量检验中,我们主要考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水平,用全部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进行回归分析,表3是变量拟合结果。
其相应表达式为:
Y=-1189.53+0.013X1+4.468X2+0.014X3+0.431X4-3.686X5
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06,拟合优度较高,不存在自相关、异方差及多重共线性,各变量参数符合经济意义,该模型可用作问题分析及变量预测。
3.计量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模型分析,发现制约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宏观环境,没有经济基础,也就没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通过上述模型分析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每增加1万元,农村社会保险参保率将提高约0.014个百分点。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反映了人们参与养老保险的可能性,收入越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推广得越快,这是实现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一个客观背景和现实基础。
(2)人口老龄化。老龄化是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老年抚养比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村社会保险参保率将提高4.468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存在正影响,这是因为随着人口城镇化,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增长,促进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3)城镇化。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使得农村劳动力人口下降,老年人口上升,农村地区产出减少,经济增速下降,养老负担沉重。这与上述模型结论相符,即农村地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社会保险参保率下降3.686个百分点。
第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7916.6元,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4.7元,基本保持在3倍左右的差距。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地加大,这就导致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成为我国的低收入阶层。只有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提高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能力和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与保障水平的统一。这是构建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的经济基础。
第二,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农村养老保险水平过低是造成养老保险城乡事实上不统一的重要原因,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时代的到来,国家对农业的补偿可通过农村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途径实现,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水平,结合农民适度缴费,实现农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提高,缩小城乡差距。
第三,统筹优化城镇化市域发展。由于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使农村劳动力人口下降,产值下降,导致城乡养老保险差距拉大。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应注重统筹优化管理,以大中型城市为核心,带动周边中小城镇及农村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城市与农村城镇化质量不平衡问题,以逐步实现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