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最新述评与展望

2015-04-26 10:41宝贡敏龙思颖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研究者重构动态

宝贡敏,龙思颖

(浙江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最新述评与展望

宝贡敏,龙思颖

(浙江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增强自身的动态能力,已成为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战略管理领域,动态能力研究也已经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并且出现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基于对1994年以来国外动态能力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对动态能力的内涵界定、维度划分、测量方法、影响因素、结果变量以及一些权变因素进行了述评,并对近五年的研究与先前的研究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一个动态能力研究的整合框架。文章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动态能力;管理认知;环境动态性;企业绩效

一、引 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以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成为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在战略管理研究领域,传统的资源基础观不足以解释特定企业如何在诸多变化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鉴于此,该研究领域的学者们提出了动态能力这个概念来表示企业更新、整合、重构资源的能力(Teece和Pisano,1994;Teece,Pisano和Shuen,1997;Eisenhardt和Martin,2000),以解释在动态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随后,动态能力的概念也引起了管理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动态能力对于创新型企业和多国经营的企业尤为重要(Teece,2012)。动态能力有助于创新型企业进入新市场或开发新产品,帮助多国经营企业的整合及重构资源,以应对机会和威胁并存的多元环境(Teece,2007)。深化企业动态能力研究对丰富战略管理理论和指导管理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战略管理领域,动态能力的研究尚处于初期。尽管动态能力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却未对这个概念的内涵和构成达成一致的见解。大多数发表在顶级期刊的文献都在探讨、争论动态能力的概念和基础(Di Stefano,2010)。同时,研究者对动态能力内涵的不同认识使得对其测量标准也不一致。为了对动态能力这个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应将其构念本身与它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清晰地分开(Zahra等,2006;Schilke,2014)。因此,在深入研读国外动态能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试图通过系统回顾和评述已有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明确动态能力的内涵界定、维度划分、测量方法、影响因素、结果变量以及一些权变因素,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挖掘异同点,整合目前的研究。根据普赖斯指数,衡量引用文献的时效性可以用近五年的文献与总引用文献的总数之比*普赖斯指数(Price Index):1971 年普赖斯提出把对出版年限不超过5年的被引文献数量同被引文献总量之比作为指标衡量文献老化快慢的指数(陈立新和刘则渊,2007)。,因此,本文将近五年的研究与先前的研究进行了对比,以期对动态能力领域研究的发展和走向有更好的理解。最后,本文还对未来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二、动态能力概念界定、构成维度与测量

(一)动态能力的起源

动态能力这个概念是在管理学界的研究中逐步浮现和发展起来的。Teece和Pisano(1994)首次明确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整合、重构资源的能力。随后,Teece等(1997)进一步详细指出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构建、重构内部和外部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将动态能力视为对企业资源观的拓展。企业资源观主要用以解释企业如何利用资源和能力获得竞争优势(Penrose,1963;Wernerfelt,1984;Barney,1991)。其中,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可利用的要素,能力是指企业配置、整合资源的能力(Amit和Schoemaker,1993)。资源基础观的假设前提是企业间的资源和能力是异质的,且这种异质是可持续的。因此,异质的资源和能力就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Penrose,1963;Wernerfelt,1984;Barney,1991)。然而,资源基础观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解释有限。它只能解释在静态的环境中企业如何依靠异质资源获得竞争优势,却不能解释企业如何在不可预见的快速变化环境中持续保持优势(Eisenhardt和Martin,2000)。环境的变化使得曾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不一定适用于新的环境。Teece 等(1997)提出的动态能力的概念弥补了资源基础观理论上的空白,阐释了企业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持续保持竞争优势(Katkalo、Pitelis和Teece,2010)。之后,Eisenhardt和Martin(2000)进一步拓展了动态能力的应用范围,指出动态能力不仅在变化的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静态的环境中也能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二)动态能力的概念

尽管多数研究者将动态能力视为对资源基础观的拓展,但是已有研究并没有就动态能力的内涵界定达成一致。目前,对动态能力的内涵界定主要有两种视角。

其一,基于能力的视角。以Teece等人为首的一些研究者从修改、整合、重构资源能力的角度定义动态能力。Teece等(1997)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整合、构建、重构内部和外部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这一定义得到了Winter(2003)的认同,他进一步将动态能力定义为用来拓展、修改、创造常规能力(低阶能力)的高阶能力。它可以创造、更新、保护独特的资源。动态能力决定了常规能力改变的速度(Winter,2003;Teece,2012),可以帮助企业的常规能力更好地进化(Helfat和Peteraf,2003)。其他研究者则进一步指出动态能力是在企业管理者的领导下带有目的性地改变基础资源(Zahra等,2006;Helfat等,2007)。Zahra、Sapienza和Davidsson(2006)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的主要决策者能够依据预期的方式适当地重新配置企业的资源和惯例。Helfat、Finkelstein和Mitchell等(2007)将动态能力定义为组织带有目的性地创造、拓展或修改其资源基础的能力。与Teece等(1997)和Winter(2003)的定义相比,他们都进一步强调企业是主动地、带有目的地改变、修改或重构资源。在此基础上,Teece(2007)拓展了动态能力的定义,将动态能力分解为三个维度:(1)感知并辨认机会和威胁;(2)抓住机会;(3)通过强化、结合、保护,必要时重置企业有形和无形资产来保持竞争优势,第一次明确提出感知是动态能力的一部分。

其二,基于过程的视角。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将动态能力视为一种惯例、过程、模式。例如,Eisenhardt 和 Martin(2000)认为直接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一种能力存在过于抽象、词语赘述的问题。鉴于此,他们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一个具体的、可辨认的战略或组织过程,如产品发展、战略联盟、战略决策、收购等。具体来说,动态能力就是企业利用资源的过程,尤其是整合、重构、获取、释放资源的过程来匹配甚至创造市场变化,是企业获取新的资源配置如市场诞生、碰撞、分裂、进化和消亡的组织或战略惯例(Eisenhardt 和 Martin,2000)。类似地,Zollo和Winter(2002)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一种经学习后稳定的集体模式,组织可以通过这种模式系统地形成或修改自身的运营惯例来达到更高的效率。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动态能力在内涵界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争议。研究的主要分歧在于从能力角度还是过程和惯例的角度定义动态能力。笔者认为,这两种视角并不矛盾,动态能力本身不是过程和惯例,但它嵌在企业的过程或惯例中,在企业的过程或惯例中发挥作用。动态能力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企业内部的基础资源和常规能力配置。它是一种高阶的能力,是改变低阶能力的能力(Winter,2003)。这种高阶能力在企业的许多业务过程中产生影响,例如收购和组织结构重构。企业通过收购可以重构、改造基础资源,从而挖掘新机会(Karim和Mitchell,2000)。同样地,通过重构企业的业务单元,企业得以重新组合资源来适应环境的变化(Karim,2006)。动态能力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作用,但在不同表现形式背后共同的是企业更新、整合和重构资源的高阶能力。与先前的研究相比,近五年的研究逐步显示出从能力的角度定义某一具体商业过程动态能力的趋势,对两种视角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结合。

(三)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

目前学术界对于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并没有达成一致见解,但大部分研究者认同动态能力包含整合和重构能力(Teece等,1997;Lin和Wu,2014)。Teece等(1997)明确提出动态能力由整合、建构、重构能力三个维度构成。随后,即使从过程的角度定义动态能力,Eisenhardt和Martin(2000)也指出动态能力应包含资源整合能力、资源重构能力、资源获取与资源释放能力。Wang和Ahmed(2007)则指出动态能力包含三个部分:吸收、适应和创新能力。吸收能力指接受外部知识的同时与内部知识结合;适应能力强调企业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的匹配;创新能力指企业依托内部创新性来获取市场优势。这三种能力都需要资源的整合、重构、更新与再创造。在此基础上,Wang、Senaratne和Rafiq(2014)将动态能力划分为吸收能力和转化能力。Protogerou、Caloghirou和Lioukas(2011)则认为动态能力包括协调、学习和战略竞争性反应三个维度。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研究者迄今没有对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达成一致见解,但动态能力的整合和重构维度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指出动态能力不仅包括资源整合与重构能力,还应纳入认知维度(Teece,2007;Wilden和Gudergan,2014)。Teece(2007)将动态能力划分为感知并辨认机会和威胁;抓住机会;强化、结合、保护,必要时重构企业有形和无形资产三个维度。他指出,面临快速变化的全球环境,只有及时对机会和威胁做出反应,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因此,感知机会和威胁、把握机会是动态能力的重要维度。与Teece(2007)的观点一致,Helfat等(2007)也指出动态能力应包含搜寻、选择和配置能力。借鉴这些研究者的思想,Barreto(2010)进一步将动态能力划分为四个维度:感知机会和威胁倾向、及时做出决策、做出市场导向决策、改变资源基础。Pavlou和El Sawy(2011)将动态能力划分为感知、学习、协调和整合能力。类似地,Wilhelm、Schlömer和Maurer(2015)认为动态能力应包括感知、学习和重构三个维度。

总体而言,在动态能力维度划分方面,整合能力和重构能力这两个维度相对成熟,在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结论中都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这两种能力不仅存在于抽象的组织层面,同样存在于具体的组织过程中,如新产品研发、战略联盟和收购等。资源整合和重构在这些不同的商业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Teece(2007)对动态能力的三维度划分产生了广泛影响,近五年的研究进一步对动态能力的认知维度进行了探讨。但目前战略管理研究领域对于动态能力是否应包含认知维度仍存在争议。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理论深化和实证检验。笔者认为,动态能力的构念应专注于资源的整合与重构,而认知应当被视为动态能力的发展基础。

(四)动态能力的测量

目前,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者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问卷测量法和仿真等方法对动态能力进行测量。

1. 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者往往结合多种手段如访谈法、观察法、文本分析法和档案记录法来分析一个或多个案例。由于动态能力的构念尚在完善的过程中,内涵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案例研究法对于挖掘出动态能力的特征、产生、发展、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例如,Rindova 和 Kotha(2001)通过文件法对雅虎公司和Excite公司分析发现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拥有不同的动态能力。Danneels(2011)采用文件法和访谈法分析了科罗娜公司在杠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新资源、获取外部资源、释放已有资源四个方面的表现,具化了动态能力发挥作用的过程。Makkonen 等(2014)通过多案例分析,验证了再生能力和更新能力都能帮助企业适应新环境。还有一些研究者探究了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具体商业过程的案例,在其中发现了动态能力的作用(Danneels,2002;Newey和Zahra,2009;Bruni和Verona,2009)。

2. 问卷测量法。虽然动态能力的概念较为抽象,难以用量表测量,但近年来,也有许多研究者采用了问卷测量法来研究动态能力。大多数研究者都基于定义将动态能力划分为若干维度,自行开发量表对其进行测量(Lin和Wu,2014;Wang等,2014;Wilden和Gudergan,2014;Li和Liu,2014)。然而Schilke(2014)指出,直接从动态能力的定义入手测量存在过于抽象的问题,而测量存在动态能力发挥作用的不同过程更具实践意义。迄今,研究者已采用问卷测量法分别探究了新产品研发、营销、进入新市场、战略联盟、知识管理等商业过程中的动态能力(Helfat,1997;King和Tucci,2002;Danneels,2008;Schilke,2014;Villar等,2014)。

3. 其他方法。除了主流的案例研究法和问卷测量法,还有少数研究者采用其他方法对动态能力进行测量。Zott(2003)用仿真的方法探究了动态能力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三个特点:时间点、成本和学习机制。结果发现,企业重构资源的时机、成本,以及选择的学习方式均会影响最终的企业财务绩效。

与先前的研究相比,近五年对于动态能力的测量研究日益丰富(见表1)。以往研究更多采用从具体商业过程入手对动态能力进行测量的方法,而近五年出现许多直接从定义入手对动态能力进行测量的研究。这可以归功于研究者们对动态能力的定义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总的来看,案例研究法和问卷测量法是目前战略管理领域对动态能力的主流测量方法。案例研究法,特别是长期过程导向的案例研究特别适用于捕捉动态能力的特点。动态能力对资源的整合、配置和更新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案例研究法使得研究者能够深入认识、持续跟踪这一过程。同时,动态能力的概念较为抽象,案例研究法使得从定义入手研究动态能力更为具象。但是案例研究法的研究结果其普适性相对较差。问卷测量法则弥补了案例研究法的缺点。大量的样本和较易量化的数据增加了动态能力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动态能力领域的研究者应给予这两种研究方法同样的重视。此外,未来研究还可以考虑采用仿真、面板数据追踪等方法丰富动态能力的研究。

表1 动态能力的测量方法归纳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五)个人层面的动态能力

虽然目前针对动态能力的研究多集中于企业层面,但是也有少数研究者提出个人层面,特别是高管的动态能力需要引起重视(Eriksson等,2014)。Adner和Helfat(2003)首次提出了动态管理能力的概念,将其定义成管理者构建、整合、重构组织资源和能力的能力。动态管理能力通过影响管理决策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他们认为有三种因素影响着动态管理能力: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社会资本和管理认知。管理人力资本来源于累积的经验和技能,管理社会资本包括外部信息获取、内部信息传递,而管理认知影响了信息选择。这三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动态管理能力(Kor和Mesko,2013)。Helfat和Peteraf(2014)指出,与动态能力类似,动态管理能力也可划分为感知机会、把握机会、重构资源三个维度。

笔者认为,动态管理能力构念的建立可以帮助解决动态能力是否应包含认知维度的问题。迄今为止,研究者尚未明确区分动态能力和动态管理能力这两个构念。动态管理能力究竟包含哪些维度、这些维度与动态能力有何关系等问题,依然值得未来研究深入探讨。

三、影响动态能力的因素

鉴于动态能力的研究仍处于发轫之期,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者对影响动态能力的因素仍处于不断探索和丰富阶段。从现存的少数研究成果来看,学习和认知因素对于动态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视角

学习是创造和发展动态能力的主要机制(Eisenhardt和Martin,2000;Zollo和Winter,2002)。Eisenhardt和Martin(2000)提出,动态能力通过重复的实践、记录、错误不断地学习并积累经验来发展。重复的实践能深化企业对过程的认识,进而开发更有效的惯例;通过记录重复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能让企业加速构建动态能力;小错误能引起管理者的重视,促进学习过程,帮助动态能力进化。在学习过程中,变异和选择是动态能力进化中的两个关键因素,企业在不断的变异和选择中积累了经验(Eisenhardt和Martin,2000)。基于前人研究结果,Zahra等(2006)指出,试错、即兴创作、模仿等学习机制也是动态能力的发展机制。Helfat(1997)通过研究美国石油企业发现,技术诀窍和过去累积的经验对企业研发其他能源的能力有正向影响。但是,过往经验也会由于僵化的问题抑制企业适应新变化(King和Tucci,2002)。因此,Wang等(2014)指出,探索性学习可以促进企业动态能力,而只关注开发性学习则会对动态能力产生负向影响。例如,那些陷入成功的陷阱的企业就是由于过多重视开发性学习、忽视探索性学习,从而抑制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发展。

(二)认知视角

高层管理者在企业动态能力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Adner和Helfat,2003;Zahra等,2006;Helfat等,2007)。首先,高管对于机会和威胁的感知和把握对于维持动态能力至关重要(Zahra等,2006;Teece,2012)。虽然Teece(2007)对动态能力进行界定时将感知、识别机会和威胁视为动态能力的一个维度,但Ambrosini和Bowman(2009)指出,搜索、感知是动态能力的微观基础,而不是动态能力本身。其次,管理者的认知图式会对动态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他们对企业演化的看法对发展动态能力至关重要(Rindova和Kotha,2001)。管理者如何解读环境中的变化因素,将会影响他们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的动态能力(Aragon-Correa和Sharma,2003)。基于这些研究者的思想,Helfat和Peteraf(2014)提出管理认知能力的构念,将其定义为管理者从事心智活动的能力(例如,感知、注意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与沟通)。管理者的各种认知能力都会对动态能力产生影响(Hodgkinson和Healey,2011)。这一因素在案例研究中也得到了一定支持。Tripsas和Gavetti(2000)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宝丽来的管理者在面对数码影像技术的冲击时,认知过于简化,依赖于过去的经验来解读加工信息,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变化,失去了竞争优势。Danneels(2011)在对科罗那公司的案例研究中发现高管错误的资源认知导致该公司没能发展动态能力。

(三)其他因素

除了学习和认知因素,少数研究者还探究了其他因素对于动态能力的影响,如社会资本和领导力等。Byler和Coff(2003)提出,社会资本对企业获取、整合、释放资源是必需的,企业内部及外部的社会资本有助于信息共享和创新,进而促进企业获取、整合、释放资源。Kleinbaum和Stuart(2014)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内部的社会网络会影响协调和适应这两种重要的动态能力。此外,Dixon、Meyer和Day(2010)指出在组织变革的不同阶段,不同的领导力类型会影响组织学习,进而影响企业的动态能力。

目前,研究者在理论研究中主要是从学习视角和认知视角考察影响动态能力的因素。近五年有关动态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有一定进展,但仍相对不足。尤其是从认知角度对影响动态能力的因素的探索十分匮乏。未来应针对认知因素对动态能力的影响进行更多实证研究。同时,其他视角也缺乏系统研究,未来可以加大从其他视角探究影响动态能力因素的研究力度。

四、动态能力的影响

尽管Teece等(1997)提出动态能力的初衷是将其作为对资源基础观的补充,以说明在变化的环境中动态能力成为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新利器。但关于动态能力对绩效是否能产生正面影响,同时这种影响是否是直接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针对动态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归纳了一些主要的理论观点及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

(一)动态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间接影响

一些研究者认为动态能力并不能直接对绩效产生影响,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绩效(Eisenhardt和Martin,2000;Zott,2003;Zahra等,2006)。动态能力只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Eisenhardt和Martin,2000)。动态能力并不直接创造竞争优势,而是通过修改企业的资源组合或者惯例(Zott,2003),改变一些基础能力来间接地影响竞争优势(Zahra等,2006)。此外,动态能力在不同的企业间会呈现出共性,这也决定了它不能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Eisenhardt和Martin,2000)。实证研究中,只有少部分研究关注动态能力如何通过改变基础资源或能力来影响企业绩效。Stadler、Helfat和Verona(2013)利用美国石油企业的二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动态能力对资源获取和资源开发都有正向作用。Wilhelm等(2015)则进一步发现动态能力可以从效用和效率两方面提升基础能力。Wilden 和 Gudergan(2014)对228家澳大利亚大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动态能力对企业的营销能力和技术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而正向影响企业绩效。Protogerou等(2011)通过对271家希腊制造企业的问卷研究,发现动态能力通过影响基础能力(营销能力和技术能力)间接影响企业绩效。Pavlou和El Sawy(2011)通过问卷测量发现动态能力通过影响运营能力进而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

(二)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

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动态能力与企业的绩效、竞争优势之间有直接的联系(Teece等,1997)。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动态能力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石(Teece,2007)。虽然Eisenhardt和Martin(2000)指出由于不同的企业间会呈现出共性而使企业不能通过动态能力获得竞争优势,但是Peteraf、Di Stefano和Verona(2013)指出经验、竞争环境、附加价值、时间等细节上的差异使企业仍可以通过动态能力获得竞争优势。现有研究主要从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两方面探索了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

1.财务绩效。动态能力能够创造出新的难以被模仿的资源组合(Griffith和Harvey,2006),因此被视为获得超额经济租的来源(Makadok,2001),可以为企业带来超优绩效(Zollo和Winter,2002)。但是,也有研究者指出,动态能力并不总是对绩效产生正向影响(Zollo和Winter,2002;Zahra等,2006)。动态能力代表的只是一种能力,一种改变常规能力、改变资源组合的高阶能力。在实践中,动态能力是否对企业绩效产生正面影响取决于运用该能力改变资源的组合是否适应当下的状况(Zahra等,2006)。动态能力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而是一把双刃剑,是否能产生好的效果取决于能否正确地根据不同的情形进行适当运用。若在不必要的时候运用动态能力,或者根据错误的因果假设运用动态能力,反而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作用(Zahra等,2006)。此外,动态能力还会因为其所需的高额维持成本而对绩效产生负面影响(Zollo和Winter,2002;Winter,2003;Teece,2012)。但在目前的实证研究中,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动态能力能直接对企业的财务绩效、竞争优势产生正向影响(Rindova和Kotha,2001;Lin和Wu,2014;Wang等,2014;Li和Liu,2014)。如,Schilke(2014)用化工、机械、汽车制造三个行业共279个企业的纵向数据检验两种动态能力(战略联盟管理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对竞争优势(战略绩效、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动态能力都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正向作用。Drnevich和Kriauciunas(2011)以业务流程为单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动态能力对业务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绩效都有正向影响。此外,Zott(2003)用仿真的方法证明了企业财务绩效会受到资源重构的时间点、成本、学习的影响。

2.创新绩效。动态能力使企业得以创造、拓展、修改、整合并重构企业资源(Teece等,1997;Zollo和Winter,2002),进而让企业能够及时改变和创新以应对市场、顾客和技术变化(Lisboa等,2011),例如进入新市场、开发新产品等。现有研究发现,动态能力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例如,Ettlie和Pavlou(2006)通过对72家汽车企业的问卷研究,发现新产品开发动态能力对企业新产品成功率和新产品商业化有正向影响。Jantunen、Ellonen和Johansson等(2012)通过对比分析同处于出版业的四家企业,发现不同企业的动态能力虽然有一定共性,但也存在许多细节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同一行业中的企业创新绩效不同。Makkonen等(2014)通过对正面临变化的海运业、媒体、食品加工行业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动态能力能提高新产品销售比例。现将以上有关动态能力对绩效产生直接影响的实证研究整理如表2所示。

表2 动态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先前研究对于动态能力与绩效之间关系的探讨主要集中于理论层面,而近五年的研究在实证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对理论观点进行了检验。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动态能力能对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产生正向影响。目前,研究者主要关注动态能力对绩效的直接影响,而关注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今后,应该深入开展有关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作用机理的系统研究,并系统构建针对动态能力的绩效测量指标体系。

五、权变因素

(一)环境动态性

动态能力概念诞生的背景使其与生俱来就与环境动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动态能力中的“动态”并不是指环境的动态,而是指企业能够动态地改变和更新基础资源(Teece,1997)。即使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动态能力仍然可以发挥作用(Eisenhardt和Martin,2000)。强大的动态能力可以使企业在任何时候都获得强有力的竞争力(Teece,2012)。迄今为止,只有少数研究发现,环境动态性是动态能力的驱动因素(Li和Liu,2014),大多数研究认为环境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目前,对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主要有两种观点。

1. 正向调节。虽然变化的环境并不是动态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Zollo和Winter,2002;Zahra等,2006;Helfat等,2007;Schike,2014),但是动态能力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更能发挥价值(Rindova和Kotha,2001;Zollo和Winter,2002)。拥有动态能力的主要优势在于当环境变化要求企业做出相应改变时,企业能迅速、准确地配置和修改自身的资源来应对变化(Teece,2012)。而当环境没有明显变化时,动态能力的存在就不一定能给绩效带来明显的提升,相反地,甚至还会因为维持动态能力的高额成本对企业绩效产生负向影响(Winer,2003;Teece,2012)。因此,许多研究者认为环境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Drnevich和Kriauciunas(2011)通过让企业评估未来五年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变化的研究,发现环境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还有研究者将环境动荡性分为市场动荡、技术动荡、竞争动荡三个维度,来研究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Wilden和Gudergan,2014),结果发现这三个维度都有显著的调节效应,且竞争动荡的调节效应最强。

2. 倒U形调节。Eisenhardt和Martin(2000)依据环境的动态程度将其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中等动态环境,另一类是高速动态环境。他们认为动态能力在中等动态环境中会对竞争优势产生可估、稳定的结果,在高速动态环境中对竞争优势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不稳定的。因而动态能力在中等动态环境中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最强。这一观点得到了实证研究结果的支持。Schilke(2014)从波动性和不可预见性两方面定义环境动态性,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环境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且调节效应呈倒U形,即在中等动态环境中,动态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最强。在环境动态性较低时,由于需要改变的机会较少,相对地,维持动态能力的成本过高,进而损害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在高速动态环境中,由于动态能力有着路径依赖的本质,匹配问题和惯性问题使得动态能力难以发挥作用。

(二)其他权变因素

除了环境动态性,还有少数研究者考察了其他权变因素对动态能力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动态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动态能力的发展基础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例如,Zollo和Winter(2002)指出,学习是创造和发展动态能力的机制,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又会受到环境条件、组织特征、任务特征的调节作用。

总体而言,环境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先前研究主要在理论层面对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进行探讨,而近五年出现许多对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的研究。目前的分歧主要在于环境动态性究竟是起正向调节作用还是倒U形调节作用。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探索,例如分行业进行研究。此外,组织环境和工作情境也是影响动态能力与其发展基础、作用结果关系的重要权变因素,具体涉及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及任务特征等诸多因素。但迄今这些权变因素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今后有必要加大研究探索的力度。

六、未来研究展望

本文系统梳理了迄今对动态能力的研究,整理了动态能力的构念和维度、测量方法、发展基础、影响及权变因素,对迄今的研究作了一个总结。与先前的研究相比,近五年对动态能力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先前的研究主要在理论层面对动态能力的内涵界定、发展基础及影响等进行探讨,近五年来则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实证研究进行检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根据目前理论和实证的研究进展,本文提出未来研究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动态能力相关理论需要进一步拓展。动态能力的理论根植于资源基础观与演化经济学。Teece等(1997)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将其视为对企业基础资源观的拓展,试图解释企业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仍然能保持竞争优势。同时,演化经济学将组织视作惯例的集合,而动态能力与组织惯例有着紧密联系。企业需要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地修改惯例,重新配置资源,使企业得到改变和进化。此外,动态能力还与组织学习理论、创新理论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和知识管理在动态能力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组织在学习中积累的经验,试错和实验等能创造新的过程和惯例,进而提升动态能力。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获取、知识连接以及知识转化都深度影响企业的动态能力。因此,动态能力在学习中产生,指导对企业基础资源和能力的修改(Zollo和Winter,2002)。企业对学习的投入将直接影响动态能力的水平。动态能力与创新理论也联系紧密。动态能力的存在是为了应对变化。动态能力强调寻找、把握新机会,使企业能够及时改变资源的配置、促进知识吸收和转化,为企业带来创新能力。笔者认为,未来动态能力理论可以进一步向认知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拓展。虽然目前已有研究者对动态能力与认知和社会资本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深化。例如,已有研究多聚焦于高管的认知。然而,高管的认知与企业认知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同时,已有研究指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信息共享和创新,进而促进资源的获取与整合,提升动态能力。而企业内部和外部社会资本具体如何作用于发展动态能力,以及拥有何种特征的社会资本有助于提升动态能力仍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探索。

2. 清晰界定动态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维度,以及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从目前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们对动态能力内涵达成了部分共识,认为整合和重构能力是动态能力的组成部分。但同时对于动态能力的内涵界定也存在一定争议,例如,Teece(2007)认为感知机会和威胁是动态能力的一个维度,而Ambrosini和Bowman(2009)指出感知是动态能力的微观基础而不是其组成部分。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对于动态能力的内涵和维度构成形成更为清晰的一致认识。同时,笔者认为,将动态能力和动态管理能力的构念加以比较和区分,有助于更清晰地聚焦定义动态能力。未来研究可以试图系统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划清概念间的界线。此外,今后研究还须检验动态能力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对绩效的影响,但忽略了动态能力不同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匹配问题。在一种环境条件下最有影响的动态能力不一定在另一种环境条件下仍最具影响。未来研究可以在已有维度划分的基础上,检验动态能力不同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不同维度与环境的匹配问题。

3. 深化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研究。目前的理论研究已经从若干视角揭示了影响动态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但是相关的实证研究相对不足。在实证研究中探索产生、发展和维持动态能力的因素对于管理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已有研究聚焦于学习机制和认知机制,未来研究应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其他影响动态能力的机制,进而建立系统的动态能力形成机制架构,全方位揭示动态能力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

4. 深入研究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虽然已有研究表明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有积极影响,但是没有深入探讨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少数研究者指出动态能力通过改变基础资源和常规能力间接对绩效产生影响,但目前探究动态能力对绩效产生影响的中介作用机理的研究仍较为匮乏。未来的研究应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索。

5. 加强中国情境下的本土化实证研究。未来国内对动态能力的研究在测量方法和样本选择上应更多地考虑中国情境。首先,针对采用问卷对动态能力进行测量的研究应当开发更适用于中国情境的量表。其次,在研究样本的时间选择上,应当充分考虑中国宏观经济周期和行业变化时点,以更好地捕捉处于快速变化环境中的动态能力特征。例如,对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进行案例与问卷研究,探索动态能力如何帮助企业在面对带来威胁的环境变化时生存和发展。具体研究某一受到国家政策影响的行业,探究拥有动态能力的企业如何面对政策变化带来的机会和威胁,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绩效。特别是中国目前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考验,研究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如何借动态能力来面对随之而来的挑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未来应开展更多符合中国情境的本土化研究,以提高动态能力理论在中国的适应性。

[1]Adner R and Helfat C E. Corporate effects and dynamic managerial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 (10):1011-1025.

[2]Ambrosini V and Bowman C. What are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are they a useful construc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9,11 (1):29-49.

[3]Amit R and Schoemaker P J H. 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 (1):33-46.

[4]Aragon-Correa J A and Sharma S. A contingent resource-based view of proactiv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28 (1):71-88.

[5]Barney 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 (1):99-120.

[6]Barreto I. 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 of past research and an agenda for the future[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36 (1):256-280.

[7]Bruni D S and Verona G. Dynamic marketing capabilities in science-based firms: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20 (s1):101-117.

[8]Blyler M and Coff R W. Dynamic capabilities,social capital,and rent appropriation:Ties that split p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 (7):677-686.

[9]Danneels E. The dynamics of product innovation and firm compete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 (12):1095-1121.

[10]Danneels E.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of second-order compete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 (5):519-543.

[11]Danneels E. Trying to become a different type of company:Dynamic capability at Smith Corona[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32 (1):1-31.

[12]Di Stefano G,Peteraf M and Verona G. Dynamic capabilities deconstructed:A bibliographic investigation into the origins,development,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research domain[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10,19 (4):1187-1204.

[13]Dixon S E A,Meyer K E and Day M. Stages of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es:A dynamic capabilities approach[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0,47 (3):416-436.

[14]Drnevich P L and Kriauciunas A P. Clarifying the conditions and limits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ordinary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to relative firm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32 (3):254-279.

[15]Eisenhardt K M and Martin J A. 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 (10-11):1105-1121.

[16]Eriksson T,Nummela N and Saarenketo S. Dynamic capability in a small global factory[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4,23 (1):169-180.

[17]Ettlie J E and Pavlou P A. Technology-base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artnerships[J]. Decision Sciences,2006,37 (2):117-147.

[18]Griffith D A and Harvey M G. A resource based perspective of global dynamic capabiliti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6,32 (3):597-606.

[19]Helfat C E. Know-how and asset complementarity and dynamic capability accumulation:The case of R&D[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 (5):339-360.

[20]Helfat C E and Peteraf M A. The dynamic resource-based view:Capability lifecycl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 (10):997-1010.

[21]Helfat C E,Finkelstein S,Mitchell W,Peteraf M A,Singh H and Winter S G. Dynamic capabilities:Understanding strategic change in organizations[M]. Blackwell Publishing Malden:MA,2007.

[22]Helfat C E and Peteraf M A. Managerial cogni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4.

[23]Hodgkinson G P and Healey M P.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Reflexion and reflection in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32 (13):1500-1516.

[24]Jantunen A,Ellonen H K and Johansson A. Beyond appearances—Do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innovative firms actually differ?[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2,30 (2):141-155.

[25]Karim S and Mitchell W. Path-dependent and path-breaking change:Reconfiguring business resources following acquisitions in the US medical sector,1978-1995[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 (10-11):1061-1081.

[26]Karim S. Modularity i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The reconfiguration of internally developed and acquired business unit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27 (9):799-823.

[27]Katkalo V S,Pitelis C N and Teece D J. Introduction:On the nature and scope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10,19 (4):1175-1186.

[28]King A A and Tucci C L. Incumbent entry into new market niches:The role of experience and managerial choice in the crea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 Management Science,2002,48 (2):171-186.

[29]Kleinbaum A and Stuart T. Network responsiveness:The social structural microfoundation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4,28 (4):353-367.

[30]Kor Y Y and Mesko A. Dynamic managerial capabilities:Configuration and orchestration of top executives’ capabilities and the firm’s dominant logic[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3,34 (2):233-244.

[31]Li D and Liu J. Dynamic capabilities,environmental dynamism,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4,67 (1):2793-2799.

[32]Lin Y and Wu LY. Exploring the role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firm performance under the resource-based view framework[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4,67 (3):407-413.

[33]Lisboa A,Skarmeas D and Lages C. Innovative capabilities:Their drivers and effects on current and futur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1,64 (11):1157-1161.

[34]Makadok R. Toward a synthesis of the resource-based and dynamic-capability views of rent cre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 (5):387-401.

[35]Makkonen H,Pohjola M,Olkkonen R and Kopon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financial crisi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4,67 (1):2707-2719.

[36]Newey L R and Zahra S A. The evolving firm:How dynamic and operating capabilities interact to enable entrepreneurship[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20 (s1):81-100.

[37]Pavlou P A and El Sawy O A. Understanding the elusive black box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 Decision Sciences,2011,42 (1):239-273.

[38]Penrose E.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reprinted 1995 ed.)[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9]Peteraf M,Di Stefano G and Verona G.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of dynamic capabilities:Bringing two diverging conversations together[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3,34 (12):1389-1410.

[40]Protogerou A,Caloghirou Y and Lioukas S.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their indirect impact on firm performance[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12,21 (3):615-647.

[41]Rindova V P and Kotha S. Continuous “morphing”:Competing through dynamic capabilities,form,and func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 (6):1263-1280.

[42]Schilke O. On the contingent value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nonlinear moderating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dynamis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4,35 (2):179-203.

[43]Stadler C,Helfat C E and Verona G. The impact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on resource access and development[J]. Organization Science,2013,24 (6):1782-1804.

[44]Teece D J and Pisano G. 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s:An introduction[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3(3):537-556.

[45]Teece D J,Pisano G and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 (7):509-533.

[46]Teece D J. 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 (13):1319-1350.

[47]Teece D J. Dynamic capabilities:Routines versus entrepreneurial ac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2,49 (8):1395-1401.

[48]Tripsas M and Gavetti G. Capabilities,cognition,and inertia:Evidence from digital imag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 (10-11):1147-1161.

[49]Villar C,Alegre J and Pla-Barber J. Exploring the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exports:A dynamic capabilities view[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4,23 (1):38-44.

[50]Wang C L and Ahmed P K. 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7,9 (1):31-51.

[51]Wang C L,Senaratne C and Rafiq M. Success traps,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4.

[52]Wernerfelt 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 (2):171-180.

[53]Wilden R and Gudergan S P. The impact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on operational marketing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turbulence[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14:1-19.

[54]Wilhelm H,Schlömer M and Maurer I. How dynamic capabilities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operating routines under high and low levels of environmental dynamism[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5.

[55]Winter S G. 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 (10):991-995.

[56]Zahra S A,Sapienza H J and Davidsson P. 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43 (4):917-955.

[57]Zollo M and Winter S G. 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 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3):339-351.

[58]Zott C.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intraindustry differential firm performance:Insights from a simulation stud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 (2):97-125.

(责任编辑:散 水)

Dynamic Capabilities Research:The Latest Review and Prospects

Bao Gongmin,Long Siying

(SchoolofManagement,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58,China)

Strengthen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complex and volatile environment has been the key for firms to the acquir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field,dynamic capabilities research has drawn strong attention from scholars,producing some valuable research finding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review of foreign literature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since 1994,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through several aspects:conceptualization,dimension division,measurement,antecedents,consequences and some contingent factors. Then it compares the research in recent five years with previous research,and proposes an integrated model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research. Additionally,this paper points out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view of the shortcomings in extant literature.

dynamic capability; managerial cognition; environmental dynamics; firm performance

2015-03-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71172110)

宝贡敏(1960-),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龙思颖(1990-),女,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F270

1001-4950(2015)07-0074-14

猜你喜欢
研究者重构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国内动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动态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