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春
(武汉市武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3)
循经往返灸配合推拿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陈爱春
(武汉市武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3)
目的:探讨循经往返灸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行循经往返灸结合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临床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提高,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往返灸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循经往返灸;推拿;运动功能;生活能力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为脑卒中疾病常见后遗症,多发生于脑卒中病发后的1~5个月内,以肩痛、手指疼痛等为主要临床特征,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引发肌肉萎缩、畸形、运动功能丧失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均借助康复训练疗法治疗,但效果不理想。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循经往返灸联合推拿疗法的治疗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疾病诊断标准,均伴有不同程度手部疼痛、皮肤发凉、发紫等症状,排除脏器功能损伤、听力障碍、关节性疾病等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47~72岁,平均(53.3±1.3)岁;病程6~82天,平均(20.6±0.6)天。实验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6~70岁,平均(53.2±1.2)岁;病程6~80天,平均(20.5±0.5)天。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凝聚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复疗法治疗,包括被动活动、主动活动、肢体摆放等,持续训练1周。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循经往返灸、推拿联合疗法,患者取仰卧位,首先借助扌衮 法、推法等手法放松患者手部、肘部等部位,时间为10min;随后按摩患者肩井、曲池、阳池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1min;其次依次按摩患者肘、腕部关节等,确保关节囊充分扩张,时间为10min,最后使用搓法、抖法结束该治疗。临床期间需确保动作轻柔,力度适中,每天1次,每次30min。将点燃的艾条放于距离患者体表皮肤3.0cm处,在其上臂沿着三阳经脉、三阴经脉等往返移动,以患者灸部位感觉温热为主,此类疗法每天1次,每次30min,持续治疗1周。
1.3 疗效评价
1.3.1 临床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关节功能改善,上肢运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提高60%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关节功能有所改善,上肢运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提高30%以上;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关节功能改善不明显,上肢运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提高不足30%。显效和有效均计入总有效。
1.3.2 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评分 借助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判定,分数越高说明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有效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提高,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s,分)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给患者家庭和生活带来极大负担,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推拿疗法可加快肢体功能恢复进度,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推拿时选用天宗、后溪穴位可通经活络,选用其合谷、曲池等穴位可活血[2];并且,该疗法还可起到利滑关节、活血的作用,可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降低手部肿胀度。此外,临床推拿过程中应注意力度适中,对患者肢体产生相对适中的刺激,便于调节血管功能;其次,初期推拿应从远端向近端移动,这样可加快静脉血液回流速度,更好地消除水肿症状[3];推拿中结合患者腕部关节运动、前臂牵引,可有效缓解肌肉紧张程度。通过活血化瘀等临床手法的结合可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状况,减轻疼痛。推拿过程中配合循经往返灸,即:按照患者经络路线行艾灸刺激,可降低肌肉兴奋度,缓解症状,加快肢体康复进度[4-5]。
本研究结果显示,循经往返灸、推拿疗法联合治疗的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0%),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评分等均优于基础康复训练组(P<0.05),表明循经往返灸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冯怡墨,马素兰.针灸结合红外线穴位照射及康复训练治疗12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激光杂志,2015,36(4):195-197.
[2] 苏敏,何希俊.火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48-5050.
[3] 谢芹,庄礼兴,贺君,等.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8):720-723.
[4] 刘悦,苏利梅,解书山,等.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3):267-268.
[5] 张晓莉,唐朝正,贾杰,等.中西医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现状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3):294-298.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5-08-02
陈爱春(1974-),女,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
R255.2
A
1673-2197(2015)21-0100-02
10.11954/ytctyy.20152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