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晓东
(罗田县万密斋医院,湖北 黄冈 438600)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疗效观察
瞿晓东
(罗田县万密斋医院,湖北 黄冈 438600)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0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中医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可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临床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药;临床研究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多发病,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腹部胀气、腹部疼痛、腹泻、呕吐、嗳气以及反酸等[1]。该病的发生和患者的精神因素、饮食不规律以及周围环境有很大关系,若患者整天处于食欲不佳、紧张、焦虑的状态下,病情会加剧且不利于恢复[2]。我院对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9.53±14.8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6.29±15.9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在美国举行主题为“消化疾病周”会议上颁布的罗马Ⅲ诊断标准,以下症状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持续时间至少半年或者在最近3个月内发生。①患者连续6个月或6个月以上存在饱腹感、食欲下降、腹部胀气、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胃部反酸、便秘、胸骨后感觉不适等症状,且伴有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全身性的神经官能症;②患者经过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生化全套检查、乙肝两对半检查、消化内镜检查以及B超检查等发现,均无阳性现象存在。
1.3 纳入标准
①患者年龄18~55岁,男女均可;②符合“1.2”中诊断标准;③患者不存在精神障碍,社会功能良好;④患者及其家属对本试验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患者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55岁;②患者不符合FGIDS诊断要求;③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或者社会功能显著障碍;④患者存在脏器病变、传染病或者发热。⑤患者不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针灸疗法,针刺胃俞、脾俞、足三里、合谷、中脘以及天枢穴位,每天1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主要以疏肝理气和理气和中的中药为主(陈皮、佛手、乌药、枳壳、川楝子、香橼、枳实、木香、香附、沉香、檀香、大腹皮、乌药、青木香、薤白、甘松、青皮)。服用方法:水煎2次,分2次服用,每天1剂,6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所有患者每周随访1次。
1.6 疗效判定标准[3]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实施疗效评估,且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状况。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感觉良好;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改善,感觉一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加剧或没有发生改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分析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当今,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和家庭负担的加重导致人们承受的生理和心理负荷不断变大,又由于现今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以及社会结构不断变化,使得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且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壮年群体[4]。其中大部分患者都伴有情绪低落、紧张、焦虑、食欲不佳等症状,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给国家和家庭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经济负担[5]。
药理学研究证明,大部分理气药都可兴奋或者抑制胃肠平滑肌细胞,有助于胃肠激素的产生,有利胆、消炎杀菌的效果,可调节胃肠道,平衡胃肠激素水平,改变抑郁、焦虑以及不安的状态[6]。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效果更显著。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可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培武,侯政昆,刘凤斌.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结局评价方法初探[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2,23(5):591-594,598.
[2] 李培武,侯政昆,刘凤斌.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结局评价方法初探[C].2012亚洲华人生存质量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生存质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259-265.
[3] 唐旭东.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治疗策略与PRO量表[C].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1-6.
[4] 罗莎,陈春华.中药热奄包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121-122.
[5] 李晓玲,张声生.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12):769-771.
[6] 黄志盛,徐嫚丽,郑小伟,等.健脾疏肝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思路探讨[C]. 第四次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论坛论文集,2014:256-257.
(责任编辑:魏 晓)
2015-06-26
瞿晓东(1963-),男,湖北省罗田县万密斋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消化内科。
R256.3
A
1673-2197(2015)21-0091-01
10.11954/ytctyy.20152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