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有为 文且木·买合木提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汉维问候语的跨文化语用对比
崔有为 文且木·买合木提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汉维问候语的语用功能基本相同, 但在问候语结构、称谓方式、问候内容、礼貌原则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对比汉维问候语的异同,有助于发现蕴含在词语表层下的深层文化内涵, 加深新疆汉维民族对不同民族文化中问候的认知。
汉语; 维吾尔语; 问候语
问候是人际交往中最常用的日常礼节, 问候语, 短小简单, 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礼貌用语。从性质上说,问候语并不期待言后行为,只是向对方发出一种友善的信号,表示一种礼俗。它的交际功能,主要不是靠话语的理性意义来实现,而是靠话语的情感意义[1]。社会语言学家ventola认为问候语最基本的功能是对人与人之间先前建立起的关系的一种确认。Chen认为问候语具有交际功能和打开话题两个最主要的功能。Firth认为问候语具有建立或者破坏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语用功能。由于民族习俗不同, 同样是互致问候, 汉维民族差异很大, 有些问候语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折射出民族习俗及文化的差异。
汉文化与维吾尔文化同属于中华民族这个大文化圈,同时又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汉维问候语既有共通之处,也有诸多差异。
1.1 问候语结构的异同
1.1.1 称谓+问候/问候+称谓
1.1.2 只用问候语
1.1.3 只用称谓
1.2 称谓方式异同
称谓是问候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维民族称谓方式既存在共性, 又有明显的差异。
1.2.1 称呼亲属
汉语亲属称谓与维吾尔语相比要复杂、明确和细腻,汉语中直系和旁系亲属分明(如弟弟和小叔),父系和母系亲属明确(如叔叔和舅舅)、长幼有序(如姐姐和妹妹)。而维吾尔语亲属称谓具有模糊性[3]、数量少、概括性强等特点。亲属称谓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区分不严格,如维吾尔语中没有爷爷和姥爷,奶奶和姥姥,姑父和姨夫之分。维吾尔族习惯把儿媳称作女儿, 把女婿称作儿子。维吾尔族亲属称谓不分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非血缘、姻亲亲属的称谓通常按照年龄长幼,分别称为兄、弟、姐、妹。
汉族人更注重辈分的差别,所以会出现“摇车儿里的爷爷,拄拐棍的孙子”。而维吾尔族则更重视年龄的差距。
汉维亲属称谓的显著差异主要源于不同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汉族经历了几千年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制社会[4],重视血缘关系、等级差异,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维吾尔族长期生活在畜牧及绿洲农业文化环境,尊崇平等独立, 没有必要创造“定亲疏、别异同”的称谓[5]。
1.2.2 称呼他人
汉语中对非亲属的称呼十分丰富多元,称呼时一般会根据对方的年龄、性别、衣着、言语行为来推测职业,而且习惯用亲属称谓词去称呼一些既无血缘关系又无姻亲关系的陌生人,以示亲近,具有明显的亲属称谓泛化现象。这是汉族礼貌用语中的独特现象,如称谓老年人为“爷爷”、“奶奶”, 称呼中年人为“叔叔”、“阿姨”等。维吾尔语称呼陌生人也按照年龄层次来分,但是区分不明确。
汉文化有时候把人的年龄、辈份带入问候语, 如“老赵”、“老师傅”、“郭老”等,表示资深历练, 有威望, 听来亲切又文雅。这也是汉语的独有文化表达形式。
1.2.3 谦称和敬称
汉语中,为了表示谦恭,说话者会使用谦词来称呼自己,而用敬语称呼听者。例如,询问对方意见“您有何高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愚以为……”,请人批评称“请教”,请人原谅称“包涵”,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称“拜托”等等。在现代日常人际交往中,还经常使用“您贵姓?”“免贵姓崔”类似的对话。这些谦称和敬称在维吾尔语中很难找到等同的表达方式。汉语称谓中的敬称和谦称是汉族历经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不合时宜的敬称和谦称在现代汉语中渐渐成为了孤帆远影。
1.3 问候内容异同
1.3.1 相同点
汉维问候语问候内容都常以对方的切身生活为话题。双方的年龄、职业、收入、婚姻、家庭、身体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几乎都可以涉及。总之,关切大于礼貌。这种关切式问候缩短了距离, 给人以温暖的家庭氛围,表现出亲如一家的情感。 问候语在中华文化中承载着延续巩固和发展人们各种情感网络关系的重任。它主观上并非要干涉个人自由、窥探个人隐私, 而是给予彼此一种情感上的关注, 是一种巩固发展关系的非实质信息的传递[6]。
问候对方的父母及子女, 也是汉维问候语问候内容的相同点, 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汉文化提倡“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见面会问候“你父母最近身体好吧”、“家里人怎么样”、“孩子上大学了吧”等;同样, 维吾尔民族也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例如遇到老人,要双手抚胸前,弯腰躬身前去问候,不论走路、进门、说话都要先让老人。同时,维吾尔族爱幼风尚很浓,长辈经常给孩子祈祷,祝愿他们健康成长。问候对方的父母及子女,成为了汉维民族共同的礼貌用语。
1.3.2 不同点
“你吃了吗? ”是汉文化中特有的一个寒暄语,也是中国北方尤其广大农村地区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句模式化的问候语。 “民以食为天”,在汉民族物资缺乏的过去,吃饱穿暖才是普罗大众最朴实的愿望和最接地气的本能诉求。郑也夫认为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的问候语像汉族的“吃了吗”这样粗俗,又这么亲热。他认为中国文化中这一“使用率最高”的问候语的历史成因可能与汉族历史上灾荒频繁、食物匮乏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汉族历史上经历过漫长的农业社会, 亲缘或拟亲缘关系奠定了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石,并通过这种关系网络将一个个渺小的个体组织起来与大自然的威胁进行持久对抗。见面问一声“你吃了吗”给人以亲切之感,折射出古代人们对饥饿的担忧和对周围邻里的关切之心,人之生存本能化为联络人际情感的一个纽带。因此,汉语问候语不仅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 同时也体现了传统的人文关怀[6]。
1.4 礼貌原则异同
汉维民族长期以来在文化、习俗、生活上互相影响,问候语的运用反映出汉语和维吾尔语遵循着一些相同的礼貌原则:第一,态度热情。汉文化具有“态度热情——关心、体贴、好客”的礼貌特征[8];而维吾尔族作为草原民族,历史上形成了热情好客的民族品质。汉维问候语都常以收入、婚姻、家庭、身体等当下切身生活为话题,体现出互相关心和体贴的情感慰藉。第二,称呼准则,汉维民族在问候称呼时都遵循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关系,只不过汉语称呼更为复杂。
汉维毕竟是两个民族, 社会习惯、行为准则、文化背景不同,衡量事物的标准自然不同, 礼貌原则也不例外。“尊人贬己”是汉文化礼貌原则的一个内容,“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这一原则反映在问候语中,用谦称贬低自己,突出对方优越感,间接表示一种曲折的尊敬。相比之下,维吾尔文化“尊人不贬己”、崇尚自信独立,对别人要礼貌,但自己也要不卑不亢。维吾尔语问候语更多地体现平等亲切, 过分自谦被认为是虚伪的表现,不受欢迎[5]。
2.1 问候内容趋于相同
2.2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2.3 问候结构有互相接近的倾向
在汉语中, 一般在姓之后加上职务或职称,如:“王书记” 、“ 安院长” 、“王教授” 等。按维吾尔族原有的习惯, 职务或职称然后加姓名。 但现在由于汉维群众一起工作、学习, 维吾尔语中也取姓或者名中的第一个音节, 然后加职务或职称, 如: “阿布都力提甫书记” 在口语中为“阿书记”或者“力书记”,因为简单上口,这种称呼方式逐渐被维吾尔族所接受。
汉语多数情况是称谓在前,问候在后,突出职称或者职务。但现在新疆的汉族群众日常口语问候出现了维吾尔语那种称谓在后的结构形式,如“下班了,王书记?” 这种下意识表达,由原来的强调职务转为了凸显信息内容。
2.4 汉维称谓逐渐接近
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汉族独生子女增多,汉族家庭的亲属关系客观上变得简单化,如“姑姑”、“舅舅”、“姐夫”、“表妹”越来越稀少。主观上,年轻人对亲属称谓的认识也越来越模糊。比如,不再区分“表”和“堂”,正如维吾尔族亲属称谓一样,只按照年龄统称为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在向往年轻的社会潮流下,“大姐”和“阿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同时,职业称谓统一化,“老师”和“师傅”走出教育界和技术领域,应用于各行各业,由于简单、方便,在汉维吾尔语中都风靡起来。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复杂繁琐的称谓形式已经不合时宜,即使国家开始实施“二胎政策”,汉语称谓简化和模糊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汉维称谓逐渐接近。
2.5 隐私观念逐渐加强
近代中国,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近三十年的时间里, 那些带有农业社会特征的 “吃了吗”、“到哪去”或“干什么去”诸如此类的问候语, 日渐零落。今天的年轻人不再乐意回答别人对年龄、工作、收入、婚姻状况的关心式问候。汉维民族对于隐私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好”、“天气不错”这些偏中性的多元化的国际问候语正在增多。 西方人注重隐私的观念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的中华文化中。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由于汉维两个民族之间长期共同生活、语言接触及社会生活频繁交往,汉语和维吾尔语在问候语的使用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由于两个民族历史、文化、宗教、心理的不同,问候语也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汉维问候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这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10]。在新疆这个多元文化荟萃的多民族地区,了解汉维问候语的异同,有助于加深民族文化了解,推动汉维民族跨文化交际,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共同繁荣。
[1] 朱玲.中华问候语的文化释义[J].文史知识,1995(3):75.
[2] 祝丽丽.浅析英汉问候语的跨文化语用对比[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8):88.
[3] 陈晓娟.汉维亲属称谓语对比分析[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7(3):19.
[4] 刘伯奎.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8.
[5] 崔巍,张瑞.从亲属称谓语看汉、维民族文化差异[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42-144.
[6] 杨晓莉. 中国现代问候语之文化传统内涵和人文主义精神透视[J].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5): 17-18.
[7] 骆惠珍. 维吾尔语问候语的文化审视[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78-80.
[8] Gu,Yueguo.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J]. Journal of pragmatics,1990(14): 237-257.
[9] 袁生武.汉维吾尔语礼貌用语的对比用法[J].语言与翻译,2001(1):27.
[10] 岳园.从问候语的变迁看社会的发展[J].语文建设, 2013(35):63.
A Cross —cultural Pragmatic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Greetings in Chinese and Uyghur
Cui Youwei WenQiemu·MaiHemuti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Arts, Tarim University,ALar, Xinjiang 84330)
Chinese and Uyghur greetings basically correspond with each other pragmatically, but differ greatly in such aspects as structure, address form, content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greetings to help reveal the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 under the words and help the Han and Uyghur people understand greetings in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es.
Chinese; Uyghur; greetings
2014-09-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XJJC740001)
崔有为(1983-),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言学理论与应用、文化交际。 E-mail: youweigood@ 163.com
1009-0568(2015)01-0045-05
H034
A
10.3969/j.issn.1009-0568.2015.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