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字校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2015-04-24 09:45杨淑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与学导学校园

杨淑明

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

二毛学校是北京市昌平区教委直属小学,成立25年来始终遵循“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学生持续发展铺路”的办学理念;牢牢抓住两条主线:一是开展主题教科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

在教科研方面,目前学校有2个区级自主研究课题;有4个部级、2个市级参与研究课题。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可持续发展实验学校”“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学习分化问题研究项目学校”。

在信息技术方面,我校参加了市级网络环境下跨越式发展课题,有6个班级参与试验,是“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学校”,完成了北京市首批数字校园建设。

以上两条主线,形成了我校两个突出的特色。在特色形成过程中,涌现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9人,数量在全区小学中名列第一。学校连续5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学校”荣誉称号。

数字校园核心需求

我校数字校园建设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特色,认真研究业务需求,以教科研业务为抓手,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首先,“教师集体备课、个人复备课”是我校坚持教科研改革形成的一项制度,即由同一教研组教师集体备课,再由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进行加工,应用到教学中。

优势:通过教研活动集中大家的智慧,在认真进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电子教案,每位教师复制后进行个性化修改。

存在的问题:(1)教师复备课形成的教案只保存在教师个人电脑中,没有形成学校教育资源的系统化保存,不利于教师间的交流与共享。(2)教师在集体备课和复备课后,还需要制作课件,编写导学提示、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等,耗费教师大量精力与时间。(3)集体备课时间短,形成的教案往往比较粗糙,但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先从备课抓起,因此学校需要提高备课质量和效率,让教师们用最少的时间,尽可能达到最好的备课效果。

其次,“学生根据导学提示自主学习”是我校语文学科的一项科研课题。

优势:要求语文学科教师备课时必须为学生准备导学提示,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既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存在的问题:(1)导学提示内容比较多,教师通过抄写的形式出示给学生,比较麻烦。(2)学生提前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只能等到课上解决,而课后练习结果也不能及时反馈,因此师生间不能及时沟通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大障碍。(3)学生在课前学习、课后练习遇到的各类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记录和归纳,在增加教师重复指导工作量的同时,不能支持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数字校园优秀成果

1.针对集体备课问题提出电子备课系统解决方案

发挥教研组团队的优势,如三年级语文组有5位教师,把一本教材内容分给5位主备教师,每人承担5~6篇不同课文,不仅备教案和导学提示,还可以把本课的演示文稿,课堂练习、作业,相关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上传到系统。其他不是主备的教师可以参考、借鉴他人的备课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备课,既减少了备课的时间,也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复备课人修改和补充后的资源还可供组内人再次参考,依此形成良性循环。改进后集体备课模式如下图所示。

(1)备课工作减轻。原来是全体教师对每本教材30多课都进行集体备课,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修改完成复备。现在是按每个年级学科组教师人数对课程进行分工,每位教师仅需备5~6篇课文,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复备。在一个学期内,每位教师利用主要时间和精力备5~6篇课文,与原来的模式相比,备课质量大幅提升。

(2)备课内涵拓深。原来备课成果只有教案,现在可以把PPT演示文稿、导学提示、练习、作业,相关视频、音频、图片资源上传到课程对应的系统平台,极大程度丰富了备课资源的种类和拓展了备课深度。

(3)备课资源共享。原来教师各自保存的备课资源,现在通过备课系统,以学校课程设置、学科、学段、教学单元、课等为编目索引,形成了以教材和课文为核心的校本资源库。经过推优、加精后可供全体教师共享。

(4)备课时间自由。目前数字校园系统24小时运行,为集体备课、协同备课、个人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备课提供了便利。

2.针对学生导学提示问题提出自主学习系统解决方案

我校语文学科一直坚持学生提前预习,自主学习。教师提前为学生设计导学提示,学生按照导学提示的要求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系统的开发让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得以深度融合。

(1)数字校园系统实现了教师备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完美结合。

在数字校园的自主学习系统中,当学生选择自主学习某一课时,系统会自动从教师电子备课系统中提取导学提示。不仅如此,还会根据教师的控制提取课件、课堂练习、作业,以及与本课有关的音频、视频、图片等其他资源,为学生自学提供丰富的材料,大大提高了自学的效果。

(2)自主学习系统方便了学生自学,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自主学习系统还为学生提供了在线作业、在线交流的功能,教师可以在这里为学生布置作业,设置作业完成的时间段,学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提交。教师可以看到每位学生完成的情况并进行评价,填写评语。在交流平台内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3)自主学习系统极大程度丰富了教学资源,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自主学习系统在教师备课、教学辅助资源、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了教与学过程互动的生成性资源,极大程度上对学校校本资源库进行了丰富,增强了校本资源生命力的同时,又减轻了教师重复辅导学业的工作负担,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3.教师电子备课系统与学生自主学习系统的应用效果

截止时间:2014年12月31日;参与学科及教师情况: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共计72名教师;参与年级及学生情况:一至六年级,共计1052名学生。

产生教学资源:以教材课文为载体共336课,教师合作编写形成教案、导学提示、练习、PPT课件等资源共计1875个。自主学习学生作业、反馈评语等记录3652条。

应用效果:

(1)依托教师电子备课系统形成了新型备课模式,这种模式产生的效果主要有:①分工合作,减少劳动。教师备课能够集中精力,提高效率与质量。②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教师参考主备人的备课资源,既可以拿来就用,也可以根据自己授课特点和学生特点修改备课资源。③反复提炼,精益求精。主备人参考同组教师修改的教案或其他资源后可以再次修改自己的教案。④不断积累,形成特色。教师备课的所有资源会以教材的每一课为核心永久地保存在学校服务器中,形成特色资源库。

(2)自主学习系统与电子备课系统互联互通,又相对独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应用效果主要有:①提供线索,辅助自学。可自动提取教师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导学提示、课件、课堂练习、作业等资源。学生通过参考教师备课中丰富的资源,扫清自学中的障碍,顺利地完成自学任务。②在线互动,彼此沟通。在线作业,在线交流,在线反馈,作业区可提交教师的拓展作业并能看到教师批改后的评语,交流区为师生交流、生生互动提供了论坛的功能,可以随时提问、解答遇到的问题。③生成资源,记录成长。自主学习系统在教师备课、教学辅助资源、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了教与学过程互动的生成性资源。记录了学生心理逐渐成熟,学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成长过程。

例如,一位三年级教师在学生学完《妈妈的账单》这一课时,布置了一次作业:“说一说你为父母做过什么事情,心里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有位学生写道:“我帮妈妈扫地,帮奶奶拎东西,因为太沉,奶奶会累,帮妈妈照顾弟弟,因为弟弟很淘气,会乱爬。总之,只要父母让我干,我能做好的我就会努力去做,因为我想做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写得很朴实也很真实,写出了真情实感。教师的评语:“你是个有爱心,懂得感恩、孝顺的孩子。”这组对话记录在数字校园的系统中,同时,教师的激励性评语也会深深地印记在孩子心里,成为其成长的动力。

这种随时产生的生成性资源不断积累,丰富了学校校本资源库,增强了校本资源的生命力。

以上两个系统以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为中心,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改进学习效果,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系统会记录下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过程,为开展教学评价提供依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珍贵的教育与教学的生成性资源。

数字校园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后续思考

1.关注教与学关键过程的全面突破

数字校园的建设必须紧密围绕教与学这一学校工作的关键过程进行重点突破,为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发展,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改革进行有效的尝试。我校的数字校园建设主要考虑从教师入手,通过备课平台和学习平台辅助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加强学生预习、课堂和课后的参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增进学习效果。

目前受经费限制,我校课堂互动教学方面还有待加强。后续我校将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对课堂互动教学方面进行重点尝试,以全校重点年级为试点,形成教与学的全面突破。

2.注重课题引导,注重业务模式的提炼和提升

我们在数字校园规划、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紧密结合我校承担的十二五市区两级科研课题《数字校园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以教与学为直接突破口,根据教与学的信息化难题,在解决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教与学的信息化理论研究水平,通过课题的研究来引导和提升我校教师和学生信息化素养。

3.制定有效的培训策略和推进机制

为推动我校数字校园建设成果的广泛应用,我校一方面建立了由教学主管牵头的数字校园工作推进组,负责系统的建设、培训和应用推广,由教导处组织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参与系统规划和建设。另一方面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重点由教学骨干以点带面地在各学科组陆续推广使用电子备课和自主学习平台。

在培训工作方面,采取承建方对全校教师进行分层培训,教导处和教学骨干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使用引领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操作方式是按培训的范围分类,有全员培训、骨干培训(各教研组推荐出一名信息技术掌握较好的教师作为各组骨干)。开始试运行时,先对骨干进行培训,之后骨干再对本组教师进行培训,这样很快就能促使教师掌握应用方法。另外,还有分角色培训,对于教研组长和班主任,进行不同角色的使用操作培训。按培训的时机则有调研过程中的培训、上线后的培训、巩固培训等。

此外,抓住应用效果好的重点班级、重点教师进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更好地扩大了应用成果。

专家点评

1. 特点与优点:

该校数字校园建设紧扣一线教科研活动的需求,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诉求开展建设,数字校园与相关课题的结合,促进了学校关于数字校园与教学改革的研究。

学校数字校园的核心围绕着教师备课与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并以课程和教学资源为纽带,较好地实现了教师备课、学生自学的教与学的结合。

2. 建议:

教师备课资源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建议在加强已有数字校园实验成果常态化应用和深化探索的同时,加强课堂教学环节的信息化探索与实践,通过加强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教与学导学校园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