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与回归

2015-04-24 03:53黄虎
人民音乐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刘德海丝竹刘氏

黄虎

刘德海从艺六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首个落脚点选在上海崇明。是次活动包括“刘德海从艺六十周年琵琶音乐会”和“回归江南文化摇篮:刘德海琵琶艺术研讨会”。

2013年10月15和16日,由上海市崇明县文化影视广播管理局主办,崇明县文化馆和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承办、长三角江南丝竹音乐联谊会协办,来自中国音乐学院、南京师大、上海师大、杭州师大和江浙沪音协、群艺馆等不同机构的演奏家、音乐学家、作曲家、教育家等共约八十余人参加了全部活动。

音乐会于15日下午在崇明县风瀛洲剧场举行,7个节目共演奏了15首乐曲,刘德海先生或主持,或独奏,或与学生合奏,或指挥、吟诵、演唱,少了专业舞台的严肃、呆板,但充满了生机,透出无名的希冀。15首乐曲中,有13首均为刘德海先生创作、改编,时间跨度自1964年创编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至2012年新创作的《妈妈的爱》,既有玲珑精致的《小月儿高》、《蜻蜓点水》、《顽童》等瀛洲古调改编曲,也有影响力甚巨的刘氏《十面埋伏》。

研讨会于16日上午在崇明县锦绣宾馆会议中心举行,作曲家顾冠仁主持。研讨会分主题发言和自由发言两部分,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乔建中、上海民族乐团作曲家周乐、南京师大音乐学院教授曹月、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李佳和研究生葛咏、浙江省艺术学校琵琶演奏家骆介礼等分别以《论刘德海对当代琵琶艺术的贡献》、《谈刘德海琵琶音乐的创作》、《对刘德海先生艺术成就的再认识:以江南文化为视角的几点思考》、《论刘德海琵琶艺术的“金三角”》、《刘德海琵琶创作中的丝竹情怀》和《终生拥抱木头的琵琶大师刘德海》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刘德海先生还特地展示了他精心手绘的大幅“刘氏琵琶大回归图”,融历史、未来、技术、观念、身份、哲理等等琵琶艺术的“往世今生”。

五十多年前,20岁的刘德海身背琵琶,走出江南,求学北国,尔后演奏、创作、理论研究五十多年。岁月不饶人,他也不曾饶过岁月,在琵琶艺术中耕耘六十多年,而今幽居琵琶珠峰之巅的刘德海,仍以“爬坡人”的心态,“怀着对‘母亲文化的思念和焦虑”,率领年轻的六位巾帼高足,返归故里,汲养报恩。5年前,崇明企业家杨刚先生,凭借企业实力,以“我者”的文化身份,在阳刚民间音乐博物馆筹建、丝竹乐团表演和新江南丝竹作品委约三项持续性工作中展开对崇明琵琶、江南丝竹文化的收藏、整理、保护与发展。而今,刘德海先生选择上海崇明,与阳刚民间音乐馆携手,联合长三角江南丝竹音乐联谊会和当地政府文化部门,以“回归江南文化摇篮”为主题,师生同台操演,反思总结,比之当下“行情”,规模虽小,“档次”虽简,然其意甚深,引人深思。

一、“六十年琵琶行,爬坡60年”

笔者留意彩色舞台艺术片《百花争艳》已久,当年举国家之力抽调刘明源、胡天泉、俞逊发、闵惠芬、王昌元、刘德海、吴雁泽、马国光、殷诚忠(承宗)等国内的顶尖表演艺术家组成中国艺术团,全国巡演、广播电视转播、出国访问,不仅将这些艺术家巅峰之乐广传国内外,更给无缘亲临现场的后人留下了《百花争艳》这一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是年刘德海38岁,演奏的正是他最具影响力的刘氏《十面埋伏》。而今已“爬坡”至第二个38年的刘德海,将如何演绎这一持续演奏、改编超过半个世纪的《十面埋伏》,从而呈现具有特别意义的“76版”《十面埋伏》,笔者满怀期待。

当日,刘德海与众位学生共同演奏完7分钟的《十面埋伏》,急喘着气脱口而出“现在的心跳不是72跳,弹琵琶太累了”。演奏家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年龄,虽然如此,但从该曲前两段“列营”、“擂鼓”两版刘先生的独奏比较中,仍可一窥刘氏“爬坡60年”的足迹。

“38版”,刘德海身穿中山装,脸挂“手拿红宝书”的时代“通用”表情,在高调、规范的报幕之后,快步上前,独坐舞台,其“列营”、“擂鼓”两段,紧凑、精准、激情,大有拿破仑“出发、战斗、胜利”的必胜信念。“76版”,刘德海先生仍着中山装,居群芳之中、沉着稳健,眼睛微闭、如入无人之境,“列营”、“擂鼓”两段独奏,在“38版”的基础上,将无关宏旨的一些音符省略,直陈“列营”之威严、“擂鼓”之气势。“38版”居“有法之法”之境,彰显“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时代性执着;“76版”入“法外之法”之境,传递“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之至境。从“有法之法”的规范到“法外之法”的自由,非长期耕耘而不可及,非“怀赤子之心,奏童趣之乐”(刘德海)而不可得。“60年爬坡”,以此可见一斑。

木心曾赋诗《天意人工》礼赞20世纪伟大的大提琴演奏家卡萨尔斯对巴赫音乐的非凡功绩: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竟会在巴塞罗那/被十三岁的卡萨尔斯发现/真是天意啊天意//卡萨尔斯得了曲谱/持续研究三年、五年、十二年/然后公开演出。一辈子/真是人工啊人工。

刘德海自号“爬坡人”所赋《琵琶歌》:“日出弹琵琶,日落教琵琶,夜抱枕头梦琵琶。心情好,爱琵琶:气不顺,怨琵琶,腰肌劳损恨琵琶……”,此正是“六十年爬坡”的写照,此正是木心所讲“人工啊人工”。这样的“人工”、这样的“爬坡”,不仅体现在对成名曲《十面埋伏》的持续研究、演奏,更体现在当天音乐会曲目自《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1964年)至《妈妈的爱》(2012年)笔耕不辍的长年“爬坡”,还表现在先生立足哲理高度不断建构、不断完善的一整套琵琶艺术理论成果。藉此,“我是民族音乐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爬坡人,明知道它没有终点,我还会这样一直爬下去,直到我的尽头,哪怕再多的苦涩与寂寞”的刘氏自白,就是值得我辈后学不断玩味思齐的实践写照,而非哗众取宠的钓誉之词。

二、回归的意义

乔建中师在《刘德海先生从艺六十周年庆祝活动感言》中言道:“值此从艺六十周年之际,刘德海先生以‘回归江南文化摇篮为主题,选择上海崇明、江苏无锡举办师生音乐会与学术研讨会,大有意趣,令人深思。”刘德海先生“回归”思想,不仅极富喻意地体现在他的刘氏“外婆桥”童谣里,更表现在这场音乐会的曲目上,而产生这种思想的源头,则来自长期的生命感悟。endprint

摇啊摇/摇到瀛洲桥/我给阿婆弹古调/雀欲回巢月儿高/阿婆叫我好宝宝/给我吃块崇明糕。

这是音乐会上刘德海先生率领众弟子,口诵“刘氏版”江南地区童谣《外婆桥》,手弹《紫竹调》,插在一组瀛洲古调文板小曲中间的吟唱。从表面上看,似乎让正襟危坐的专业琵琶回到了生机盎然的民间琵琶,而更深层的含义,却是以“外婆桥”隐喻的“唯有源头活水来”的“回归”思想。

从本次音乐会的曲目来看,《江南行》“带着乡恋的思绪和寻根的冲动……采用江南丝竹《文将军》素材”,《新中花六板》“保持丝竹音乐的韵味,并增添评弹风格”,《一根丝线牵过河》改编自扬州民歌《撒趟子撩在外》,《妈妈的爱》“采用江南丝竹戏曲元素”谱成,《二泉映月》改编自“乡音”二泉,《小月儿高》、《蜻蜓点水》、《顽童》和《狮子滚绣球》是自四首瀛洲古调文板小曲改编而成,《十面埋伏》更是广泛记载于江南地区各派琵琶谱中的名曲。而《昭陵六骏》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也可以看作向中华文化传统的“回归”。音乐会最后由刘德海指挥,众位弟子与阳刚民间音乐馆丝竹乐队合奏顾冠仁改编的江南丝竹经典名曲《三六》,则明确点出了这次活动“回归江南文化摇篮”的主题。当我们“身处文化消费、娱乐至上、虚无主义泛滥的环境”,当“琵琶的‘脾气越来越轻浮古怪而令人难以欣赏”(刘德海寄语)之时,“回归”才是再出发的活水源头。因此,研讨会上有同道总结曰“‘回归是觉悟,‘回归是去除浮躁,‘回归是用实际行动尊重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高雪峰)。刘天华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改进国乐”时曾言“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然后才能说得到进步两个字”(《国乐改进社缘起》)。“回归”正是当下“采取本国固有精粹”的必由之路。“这一主题,既充满刘德海本人愈老愈烈的故土情怀,又反映了他对当代琵琶艺术发展深思远谋,既蕴含了数十年演奏、教学的生命感悟,又是对一门具有丰富传统韵致的演奏艺术的哲理表达。它警示同行朋友:一门源于传统沃土的当代演奏艺术,无论其技艺发展到何种高度,也不能断了自己的源头和根脉;吸吮江南丝竹乳汁而成长起来的琵琶艺术,无论在传统流派纷呈的近现代,还是迅猛推进的现当代,都应该不断地在丝竹乐中寻找自身生命力的根性,让琵琶艺术的当代表达,永远交融着传统与现代巨大张力的特殊个性和美质。”

当然,地方的“回归”,传统的“回归”,只是看得见的“回归”,更重要的还有看不见的“复归于婴儿”(《道德经》)的“回归”。

音乐会结束后,记者采访刘德海先生年龄,答曰“我生理年龄76岁,心理年龄尚在开裆裤时期”。无独有偶,沈从文在为戴乃迭译《湘西散记》自序中曾直言:“我到北京城将近六十年,生命已濒于衰老迟暮,情绪始终若停顿在一种婴儿状态中。”无论是自江南至北京城60年还处于“开裆裤”时期的刘德海,还是自湘西至北京60年还停顿在“婴儿状态”的沈从文,其共同之处,都是内心永葆天真、快乐、好奇,而此,才是他们进入艺术至境的不二法门。其实,古今中外很多艺术大师成功的秘密,不外于此。刘氏“外婆桥”貌似“回到瀛洲桥”的地方“回归”,其深意正是唤醒每个人心中的艺术之神——通过“专气致柔”、“常德不离”而“复归婴儿”(《道德经》)的“回归”。

琵琶在中国发展很早,不仅有汉傅玄《琵琶赋》等大量文献和唐白居易《琵琶行》等众多诗词作品的记载、描述,更有技艺“妙绝入神”的曹妙达、段善本、康昆仑等琵琶名家。明清以降,琵琶先南北分派,后演化为无锡、平湖、蒲东、崇明四大地域性流派和突出个人影响力的“汪派”。同时,《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1818年)、《鞠士林琵琶谱》(1860)、《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1895)、沈肇州氏《瀛洲古调》(1916)、沈浩初氏《养正轩琵琶谱》(1926)等琵琶谱广被大江南北。20世纪以来,吴畹卿、曹安和、汪昱庭、沈浩初、林石城、程午甲、刘天华、沈肇洲、徐立荪等一大批琵琶演奏家成长、传艺于江南地区,江南地区几成琵琶艺术的“麦加”。刘德海先生的童年正是在江南的首善之地上海渡过,笛子、二胡、越剧、评弹、沪剧、江南丝竹等,一应俱“玩”,“近七年的业余音乐生活,在我的学习生涯中却初步打下了戏曲和民间丝竹的音乐基础”(刘德海《琴海游丝》)。很显然,刘德海先生虽为第一代专业琵琶学习者,但却在青少年时期获得了江南民间音乐的绿色哺育。这样的经历,构成了这次“回归江南文化摇篮”的原动力,更重要的是刘德海先生从自己的经历中悟到了琵琶艺术乃至其它传统艺术永葆青春的核心秘密。

无论是中古时期西域东传琵琶与中原固有琵琶的区别,还是明清时期无锡、平湖、浦东、崇明的地域差异,其成长无不是在一次次的“回归”中获得了充盈的生命。刘德海在上世纪90年代就撰文谈及“文化形势”之一为“回归传统”,或许当时“回归传统”的迫切性还不高,但在当下以技当先,琵琶大量的创作、演奏国外改编曲为时尚之时,复读“回归传统”,更见刘氏的先知先觉。

当然,这样的“回归”之路,20世纪以来几乎没有中断过,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如何绵延这种传统,令人欣慰的是在这次活动中,已经看到了希望。李佳作为中国首位琵琶博士学位获得者,刘德海的高足,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琵琶教师,将自己同乡阿炳的“不朽的二泉”改编成琵琶版《二泉映月》,其行实为刘师“回归”思想的勇猛之举。其他几位更年轻的琵琶里手,在风华正茂之时,在与刘先生同台吟唱“摇啊摇,摇到瀛洲桥”的童谣中,相信“回归”的思想已经植入他们的血液,琵琶之乐的那一轮圆月正在冉冉升起。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德海丝竹刘氏
琵琶哲人刘德海与他的《哲学笔记断想》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上)
“刘德海音乐艺术周”系列活动举办 83位演奏者奏响《十面埋伏》
往顶上跑
“江南丝竹”的“合乐”传统及其文化阐释
后母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紫丝竹断弦歌落
回望雁峰天一涯——雁峰刘氏《沁园春》的文化解读
有心计的麻雀才能变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