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今年将制定
3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中重点对新材料产业发展进行了部署。
此前,工信部发布了2014年原材料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和2015年展望。数据显示,2014年原材料工业行业经济效益略有改善,但整体盈利水平仍然较低,部分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新材料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制约的突出问题。2015年,工信部将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举措将陆续出台。
针对目前产业存在的问题,2015年原材料工业将重点在以下3个方面发力:一、强化新材料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促进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推动重点新材料研发和应用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论证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推动建立并支持各地探索建立新材料首批次应用风险补偿机制,努力形成上下游良性互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二、夯实新材料行业管理基础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材料统计体系、认定体系建设试点,继续组织实施《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各地组建新材料行业协会、产业发展联盟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三、推动战略新材料领域健康发展制定石墨烯等专项行动计划,统筹部署研发、产业化、推广应用等创新环节,探索解决新材料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重复和分散问题。发挥有关产业联盟作用,调动产业创新力量,组建碳纤维、石墨烯、稀土等新材料产业联合创新中心,重点突破共性技术、专用装备、高端品种等制约。促进军民新材料在研究、开发等环节有机衔接,加快军民共用新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工信部网站)
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
智能制造已成为当今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为推进智能制造发展,2015年3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并下发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决定自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程。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特征,可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
《实施方案》明确了专项行动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明确要坚持立足国情、统筹规划、分类施策、分步实施的方针,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切入点,持续推进试点示范。通过试点示范,关键智能部件、装备和系统自主化能力大幅提升,产品、生产过程、管理、服务等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智能制造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初步成形。试点示范项目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4%。
《实施方案》部署了2015年的具体工作。将聚焦制造关键环节,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选择试点示范项目,分类开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方面试点示范。为推进专项行动的实施,近期将编制并发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要素条件》,并以此为依据,遴选3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同时,部署了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智能制造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组织开展智能制造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及智能制造重大工程论证,组织召开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参与国家组织的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研究
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部长苗圩介绍,工信部正在参与国家组织的关于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的研究,计划从今年开始花大约3年时间,选择一些地区、行业做一些试点,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日表示,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是要认真重视和抢抓的机遇,这也是所说的制高点的问题。
苗圩表示,工信部正在参与国家组织的关于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的研究,计划从今年开始花大约3年时间,选择重点领域,选择一些地区、行业做一些试点和示范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中国证券报)
3D打印产业迎来首份国家级发展推进政策
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正式发布《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简称“《计划》”)。《计划》提出,3D打印的发展目标为:到2016年,我国将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产业体系,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在航空航天等直接制造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计划》要求,在产业化方面,3D打印产业销售收入要实现年均增速30%以上的快速增长,形成2~3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3D打印企业。在行业应用上,3D打印要成为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及修复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初步成为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创意及个性化产品的实现手段以及新药研发、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工 具,在全国形成一批应用示范中心或基地。发展基本原则为“重点突破和统筹推进相结合”。结合重大工程需求,在航空航天等涉及国防安全及市场潜力大、应用范围广的关键领域和重要产业链环节实现率先突破。兼顾个性化消费、创意产业等领域,形成产品设计、材料、关键器件、装备、工业應用等完整的产业链条。
同时,《计划》提出将大力推进应用示范,包括着重解决金属材料3D打印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问题,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在国防军工其他领域予以扩展;以及完善个性化3D打印医疗器械在产品分类、临床验证、产品注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在政策措施方面,《计划》提出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等5项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计划》明确要“鼓励符合条件的3D打印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上海证券报)
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 推一揽子措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3月4日发布《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提升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到2015年底,减少煤炭消耗400万t以上;建立覆盖2000家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的全国工业节能监测分析平台,实现对试点地区工业能耗数据的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测;初步建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机制,完善产业链。在重点工作方面,工信部将推进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围绕焦化、煤化工、工业炉窑和工业锅炉等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出台《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开展绿色建材评价,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研究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京津冀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环保新政专攻工业用煤 环境约束加大煤价下行压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财政部发布“清洁计划”,提出到2017年实现节约煤炭消耗8 000万t以上占据我国煤炭消耗总量“半壁江山”的工业领域将首次面临专门的节能环保风暴袭击。由工信部、财政部联合编制的《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已在内部下发,以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四大重污染领域为重点,提出到2017年,实现节约煤炭消耗8 000万t以上,减少烟尘排放量50万t、二氧化硫排放量60万t、氮氧化物排放量40万t。
在利用各级财政资金防治大气污染、技术改造、清洁生产、扶持中小企业、淘汰落后等既有资金渠道的同时,工信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争取专门拿出一部分钱支持这一计划的实施。”经过前期调研,初步推算全国360个地级市有100个煤炭消耗在千万t级,通过对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4个重点用煤领域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普及的预测分析,《计划》提出,到2020年,力争节约煤炭消耗1.6亿t以上,减少烟尘排放量100万t、二氧化硫排放量120万t、氮氧化物排放量80万t。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上述4大工业领域的能源消耗限额和污染物排放强制性标准,发布高耗能落后设备淘汰目录,加快这些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同时,将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推动煤化工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新型煤化工。
继去年底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文件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鲁地区煤炭消费量较2012年减少8 300万t等目标后,近日针对工业领域的节煤计划也已内部下发。与煤炭消费需求的快速削减相比,煤炭产能一旦形成,难以短期内得到压减。部分地区仍有大量煤炭产能正在释放。今后一段时间,煤炭价格仍将承压。(新京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取消外资进入钢铁等行业股比限制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于2015年3月10日发布第22号令,全文公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自2015年4月10日起施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同时停止执行。
此次目录修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通过目录修订,积极主动扩大开放,转变外资管理方式,构建开放、透明的投资环境,促进利用外资质量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此次目录修订适应我国改革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主要的政策导向:一是放宽外资准入。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取消钢铁、乙烯、造纸、起重机械、输变电设备、名优白酒等股比要求。有序推进服务业开放,在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交通运输、社会服务、金融、文化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开放措施。二是引导外资投向。鼓励外商投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鼓励外商投资研发环节,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三是完善政策体系。从注重外资准入管理更多地转为市场调节和行业监管,通过节能、环保、技术、安全等措施能够实现内外资一致监管的条目不列入限制类,限制类条目从79条减少到38条。提高政策透明度,允许类项目不再保留外资股比限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对优化煤炭开发布局、调整煤炭产业结构、加强煤炭规划管理等工作,提出十条具体意见。
《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能源保障。但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同时遇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面临艰巨挑战和难得的历史机遇。
《意见》明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煤炭工业要遵循发展规律,着力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煤炭安全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要坚持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原则,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配置生产要素,遏制盲目扩张和无序建设,控制重点地区、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要坚持提质增效、集约发展原则,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合理安排区域开发强度,推进煤炭及共伴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原则,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宽松政策环境。要坚持绿色开发、清洁利用原则,最大限度减少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依靠科技创新、强化监管,降低煤炭利用污染物排放。(国家能源局网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申落实清洁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
3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发布《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發满发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重申要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
《指导意见》从电力电量平衡、利益补偿机制、需求侧管理三方面提出25条措施保障清洁能源发展。此次出台措施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有关要求,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电改“9号文”中提出,积极开展分布式电源项目的各类试点和示范。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支持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根据各自条件,因地制宜投资建设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各类分布式电源。
《指导意见》针对性提出,“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全额安排可再生能源发电”。编制年度发电计划时,预留清洁能源机组发电空间。同时,鼓励清洁能源优先与用户直接交易,充分挖掘本地区用电潜力,最大限度消纳清洁能源。要求电网公司充分利用现有输电通道,增加电网调度灵活性,统筹考虑配套电源和清洁能源,优先安排清洁能源送出并明确送电比例。
《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替代发电(发电权交易)、辅助服务等市场机制,实现不同类型电源的利益调节,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调峰承担方,鼓励清洁能源直接购买辅助服务。清洁能源消纳困难的地区,通过市场化的经济补偿机制激励煤电机组调峰。补偿所需费用由受益的可再生能源和煤电机组根据程度进行相应分摊,补偿与分摊费用应保持平衡。有条件的电网,可以开展清洁能源优先调度试点,即以最大限度消纳清洁能源上网电量为目标,联合优化调度,灵活安排运行备用容量。
《指导意见》还提出,要加强对电力调度、发电运行和年度发电计划实施的监督,定期组织通报电力运行信息,协调清洁能源并网及运行矛盾,切实保障清洁能源多发满发。能源监管机构还要对可再生能源全额上网情况进行监管,对未能全额上网的,应查明原因,理清责任,督促相关方限期改正。(北京晨报)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已完成第一稿
3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加大各试点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力度,确保用户能够买得到车,充得上电。
根据此前银河证券的推算,假设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按照一辆车对应1个慢充、0.2个快充计算,预计至2020年将会催生500万个慢充和100万个快充的市场需。随着充电桩建设加速,充电设备未来投资额将会超过850亿元。充电设施高成长前景已然显现。
从去年6月开始,按照国务院的分工,国家能源局已经开始制定《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日前已经完成了第一稿,未来与《规划》同时出台还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据了解,《规划》以到2020年实现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为预判,总体设想是將来充换电站数量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50万个。
另外,今年同时推进的还有电动车充电国家标准的修订。关于充电国标的修订,重点包括:第一要对上一版没有明确细化的地方,大家有歧义的地方要进一步地细化和明确。第二,可能会再增加一些在实践中发现的缺陷问题,比方说安全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
交通运输部发新能源车推广意见 2020年新能源公交达30万辆
交通运输部3月18日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初具规模,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总量达到3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完备,新能源汽车运营效率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实施意见》同时要求,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编制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合理确定车型和运力规模。鼓励集约化程度高、管理制度完善、运营规范的交通运输企业投资使用新能源汽车和建设充换电设施。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特点、本地实际和运营需求,优化运营调度和设施布局,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运营效率。城市公交车、出租汽车运营权优先授予新能源汽车,并向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程度高的交通运输企业倾斜或成立专门的新能源汽车运输企业。争取当地人民政府支持,对新能源汽车不限行、不限购,对新能源出租汽车的运营权指标适当放宽。
创新推广应用模式。在交通运输行业研究完善新能源公交车“融资租赁”、“车电分离”和“以租代售”等多种运营模式。鼓励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或专门的充换电设施运营企业,推行纯电动公交车电池租赁;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或融资租赁经营企业,推行新能源公交车整车租赁,降低公交企业一次性购买支出。(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