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德育生态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15-04-23 23:49刘志侃山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年6期

刘志侃 山华

摘 要:德育生态是德育的一种新理念。我国目前的德育生态研究观点可归纳为德育生态环境观、德育生态系统观和德育生态结构观,研究内容集中体现在德育生态概念、德育生态建构、德育生态评价研究等三个方面。客观评价已有的研究成果,正视德育生态与相关概念混淆使用的现状,把握德育生态本质与德育生态特性的差异,充分认识德育生态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切实关注德育生态的价值引导与价值建构的双重功能,为德育生态的新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德育生态; 价值引导; 价值建构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6-0113-04

德育生态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末受到我国德育学界关注,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现已成为德育研究的重要领域,积累了一定的关于德育生态的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表明,德育生态以“生态世界观”审视我国学校德育而进行的德育思维转换,以及分析与把握德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随着我国德育教育的推进,研究德育生态既是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回应社会转型和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需要。为此,在全面了解我国德育生态十余年的研究状况、系统梳理该领域的研究观点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反思,进而为德育生态研究的新发展提供建议。

一、我国德育生态研究观点介述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主体性”德育与“德性”德育研究的深入,以“生态”观反思并重建学校德育,以期发挥德育生态的价值引导与价值建构双重使命,寻求德育理论合理性与实践有效性的统一,成为学校德育研究的热点。从已有的德育生态研究观点来看,可分为德育生态环境观、系统观和结构观。

1.德育生态环境观

德育生态环境观的提出,是针对传统德育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整体性、层次性、多方位缺失反思的结果。它以自然生态环境观为视角,借助环境对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的影响以及生命有机体对环境的依赖为路向,对学校德育环境构成及其层次进行探讨,力图对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环境因素进行纠偏。易连云等认为,德育生态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体环境几个方面,它们以各自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维持相对的稳定。因此,学校德育应充分维护思想品德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转化所产生的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及其内部各因子的有序组合,达到“德育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1]刘军认为,德育生态环境由社会大生态环境、教育系统生态环境和高校德育“微生态环境”三个有机部分构成,要着力整合三者之间及其诸要素的相互适应与协调是德育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2]唐国琪认为,德育生态环境是人类的生命机制中德育最终和最基本的主张和依靠,并以人的本能为内核的生命的自然生成。德育生态环境整体功能的发挥对人的道德品性的形成至关重要。[3]因此,德育生态环境是德育实效性的基础。学校德育生态环境观的研究,既是德育回归生命、生活的本真意义,促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在德育思维方式上的重要转换,也是从多维自然环境层面审视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环境因素,为修复人工生态环境的失谐提供了方法论意义。然而,德育环境毕竟是影响德育的外在客观因素,一般是间接作用于德育,强调德育环境的意义在于对德育生态的全面把握。

2.德育生态系统观

面对学校德育失范、失谐甚至冲突等所显现的德育危机,研究者基于生态系统是以生物群落与周边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认知,以生态系统观为视角,强调德育诸要素的有机结合及其生态达成。朱家安认为,德育生态系统是由社会生态系统、学校生态系统和学校德育生态系统构成的层次性整体结构,学校德育生态系统是由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措施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通过学校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相互协调与适应,达成德育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4]马千认为,德育生态系统是由学校德育以及与其相互作用的德育供应者、需求者、竞争者、互补者、政府管理部门等子系统,并与所处的地域文化、经济等环境所构成的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5]德育生态系统观,其主要特点在于把德育放在一个整体、动态、联系以及开放的系统中来思考,同时在对德育系统各子系统协调的基础上,弥合德育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阻隔与疏离,以期德育价值的实现。但如何发挥系统内德育主体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3.德育生态结构观

面对转型期的德育危机,如何协调“德育”和“育德”之间的关系,是德育生态能否实现平衡的关键所在。樊浩认为,德育无力或德育无奈是“德”和“育”生态的不适应,应着力从特定的“德”和“育”关系中把握其生态,确立“德”和“育”生态的理念,强化“德”—“育”生态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作为。[6]要着力把握德育发展规律,坚持适应与超越的相辅相成,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衡,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和谐,才能使“德”与“育”达成有机的统一。[7]如果从德育生态的效力上看,实际上是德育主体德力生成问题,也就是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因此,把握德育主体(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面向德育主体的层次与德育结构,确立德育结构的两种类型——“习德”与“立德”,丰富德育的两种结构类型的内容,增强德育模式对德育主体的结构性适应,并将德育结构类型转化为工具理性与德性理性意义上的德育主体的德性生成。[8]德育生态结构观,在一定意义上深化了“生态”的哲学意蕴,消解了德育生态环境观、系统观视域中忽视个体内在的道德结构、道德自我的现实以及个体道德的道德需要,关注的是德育主体的德性生成的过程性,彰显德育的价值引导与价值建构使命。事实上,学校德育的效力依赖于德育环境和系统的完善,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一味让学校德育承担学校德育环境乃至学校德育系统以外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不现实的。相反,会助长寻找客观原因并以此弱化“德”—“育”关联的生态。

二、我国德育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

1.德育生态概念研究

德育生态概念,就是要回答德育生态是什么,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提出了种种观点。如,德育生态是指在具体的学校生活中作为复杂系统而存在的学校德育系统。[9]德育生态就是学校德育应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丰富生活化内容和文化内涵,实现学校、家庭及社会的相互配合,保持学校德育系统的和谐与稳定,促进其生命自由成长。[10]德育生态就是德育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表现出来的功能关系。[11]德育生态就是借用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原理,建构德育生态环境和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作用,运用环境的力量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道德心理与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选择能力、行为能力和生态发展能力。[12]

综上,以生态观审视学校德育已成为德育生态概念研究的共识。但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两个基本特征来看,如何将生态视野中的“环境、系统以及结构”观统一于德育生态概念中并揭示其本质,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德育生态建构研究。

(1)德育生态环境建构 顾名思义,该构建的重点就是加强学校环境的生态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因此,在针对构建和谐的学校德育环境方面,就需要着力协调社会大生态环境、教育系统环境和学校德育微生态环境这三个层面的诸因素。并在社会大生态环境背景下,面向学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处理好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的关系,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和实现大中学校德育理论教育的有机衔接等三个方面进行构建。[13]还有研究者认为,单纯强调学校德育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加强同家庭和社区的德育沟通,以及德育内容生活化都不能真正实现德育生态环境中各要素的良性互动。必须面对致使德育生态环境失调和失衡的根本原因,亦即“私人环境”和“公共环境”内在的价值尺度的深刻矛盾。因此,审美超越才是走出德育生态环境困境的途径。[14]

(2)德育生态系统构建 德育生态系统构建,主要是在把握“系统”所具有的整体和谐、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特征的基础上,对由“教育者-德育措施-受教育者”构成的学校德育生态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进行明确定位,厘清该系统中的三个基本要素自始至终都基于德育生态系统的整体相互关联,并凭借“德育措施”这一中介平等互动与发展,而且这种“互动”并不是在德育生态系统内部孤立地进行的,还要把握社会生态系统—学校生态系统—德育生态系统层次性与整体结构,以建构的方式,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互动过程,实现其整体和谐。[15]因此,“三要素”是德育生态系统建构的重点。还有研究者认为,学校德育生态系统不是独立存在的系统,而是一个整体、动态的复合生态系统,因此,在德育生态系统建构中,必须与家庭、社会建构起一种整体的、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要形成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社区德育联成一个和谐有序、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德育体系和内在生成机制,以此推动学校德育生态系统功效的发挥。[20]

(3)德育生态结构构建 德育危机在相当程度上是“德”与“育”的生态适应危机。因此,必须集中于解决“德”—“育”适应的结构危机,从“德”—“育”生态的适应入手,着力解决“德”—“育”的统一,建立起与新的道德精神相匹配的文化精神、文化机制、文化生态,实现“德”—“育”良性循环和健康互动。[16]当然,这种危机也表现在学校德育情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严重割裂,致使其理想化德育情境与真实社会情境的强烈反差中产生自我身份确认困难而最终陷入认同危机之中,因此,要加强德育情景的结构性建构,尊重与倡导学生的体验和感受生成,提升学生同一性形成和自我身份确认。德育的生态建构要立足于道德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合题选择”,超越德育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偏见和成见,将“习德”与“立德”两种德育结构类型统一于学校德育过程中,切实关注德育主体的层次性,并寻求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目标生成性与之和谐共生。以上三种建构策略,对我国德育生态建构超越环境等制约无疑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提示。

3.德育生态评价研究

德育生态评价研究,从已有的文献来看,主要以高校德育为研究对象。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可分为“竞争评价”、“生态位评价”和“功能评价”。德育生态竞争评价,是以高校竞争的现实为背景,将生态竞争思想引入高校德育,构建高校德育生态竞争力评价模型。从静态、动态和势态等三个角度,构建其评价模型。[17]德育“生态位”评价,该评价将高校、德育者和受教育者确立为竞争主体,高校德育发展所需的资源为客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动地与环境和其他高校相互作用所显现出来的地位就是生态位,其评价的重点在于资源竞争评价;德育生态功能评价,该评价将德育生态的功能归纳为“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和发展力”所构成的模型框架,并将模型框架细化为与其对应的“德育生态环境调适、德育课程生态化导向、德育内容的生态化设计、德育双主体互动、德育目标生态定位”等评价要素,以期发挥德育生态评价功能。

上述三种德育生态评价探讨,主要是以学校组织对德育资源投入为前提,以期推动学校组织内德育生态综合效益的实现,该评价实属“评价”或“评估”,有待商榷。

三、对我国德育生态研究的再思考

1.充分认识德育生态概念与其相关概念的内在区别

“德育生态”概念与其相关概念的混用带来了德育生态研究的混乱。在目前的研究中,出现了将德育生态与生态德育、德育生态性、德育生态化等概念互为混用的现象。事实上,这三者之间确有联系,但也有本质的区别。生态德育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实际上就是如何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克服“人类中心主义”以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德育生态性的实质是对德育赋予“生态”属性的认识,并不是对德育一定具有“生态”性质的表征;德育生态化是德育生态作为德育的一种理想价值追求,是一种理想的德育“状态”,反映了以一种把握“物”的逻辑与方法来把握“人之德育”的思维方式,尽管从“生态”到“生态化”是事物发展的路向,但脱离德育本质诉求的“生态化”研究范式有理想期待之嫌,有待进一步厘定。因此,在德育生态研究过程中,既要注重“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的区别与内在联系,还要高度重视德育生态概念使用的规范性以及比照自然生态研究的范式缺陷,坚持“德育”与“育德”的全过程性结合,坚持德育目标、德育模式与德育资源配置上的和谐统一,才能为学校德育生态研究与实践带来生机与活力。

2.准确把握德育生态本质与德育生态特性的差异

德育生态的本质是以德育本质为前提条件,除此之外的探讨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德育生态的本质研究就要回答两个问题:德育生态是什么(实然)?德育生态应当是什么(应然)?然而,更多地是研究应然问题,即侧重于从“生态”一般意义上说明德育生态的纠偏价值,或侧重于从特定实践意义说明某一具体德育活动的社会功能,缺乏从德育的理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的总体性考察。就德育生态的本质而言,关键的问题是“德育生态实际上是什么”,至于其“纠偏”等则是德育生态目的和功能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还有就是对德育生态应当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发展性等表述,这些属性不是德育生态内部质的规定性,也不是德育生态活动与其他活动区分的标准,而是德育生态的特性。因此,研究德育生态的本质就要是揭示德育活动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也就是揭示德育活动与其他活动质的差异性,才是德育生态本质的关键。

德育生态概念的意义,不仅是为了有别于传统德育或从局部德育要素和德育现象考察入手来观照德育的视角转换,主要是把德育体系及其运动过程看作一个由德育要素组成的活的机体,从机体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出发,以“生态观”对德育进行综合考察,把握其体系性、有机性、关联性、差异性。因此,对德育生态概念的把握应超越自然观的范畴,从“生态观”所赋予的哲学意蕴上理解德育生态。

3.充分认识德育生态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

在部分德育生态实践研究中,出现了“双主体”、“主体(教育者)—介体—客体(受教育者)”、“多主体”等论述。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既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包含了两个相互联系而同时进行着的活动过程,其一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其二是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过程,这也就是实践关系中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完整过程。德育的主体是学生,这已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共识。尽管教育者在德育生态实践过程中相当重要,但实属是德育资源(文化)的“载体”,其作用是“激活”德育资源(文化),从而便于德育主体有效地占有德育资源(文化),促进其更好地发育和发展。[18]而不是倒过来,使德育实践活动成为教育者的实践活动,而把德育主体(受教育者)性排除在外或降低为次要地位,这只能加剧德育主体的“生态”缺失。在德育实践中对德育主、客体的认识误区,不但会影响德育生态建构的实际效力,而且也会助长以外在环境“评估”模型替代德育主体德性生成的“评价”模型,这对德育生态价值的彰显和建构策略都是无益的。

4.切实关注德育生态的价值引导与价值建构的双重使命

对于德育生态价值研究,多数研究侧重于从生态学学理意义上逻辑推导德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条件与实现机制,较少从当代社会发展和人类实践形态的转型等意义上探讨这一问题。德育生态研究的关键是要把握德育冲突与危机的文化要义,这才是德育生态着力之处。在面对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冲突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引导德育主体摆脱文化融合下的迷茫以及所带来的危机,就迫切需要引导德育主体进行价值选择,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在多元文化激荡中站稳根基、突出主旋律,加强“立德树人”教育,把培养具有主流价值观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作为学校德育生态面临的重要任务。在这个意义上说,德育生态就兼备了价值引导与价值建构的双重使命,其研究就要着重关注其文化价值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实现机制和实现过程上,寻求德育合理性与实践性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 易连云,张学敏.德育生态环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1):28.

[2] 刘军.论构建和谐的高校德育生态环境[J].湖北社会科学,2007(8):154-155.

[3] 唐国琪.道德健康发展的基础——论德育生态环境系统的地位及作用[J].成都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7):1.

[4][11] 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24,36.

[5] 马千.高校德育生态位模型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9):166.

[6][16] 樊浩.“德”-“育”生态论[J].东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2):18-22.

[7] 于景志,周文翠.人本视野中的高校德育本质刍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113.

[8] 刘志侃.高校德育结构类型的价值向度与构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3):92-94.

[9] 李家成.重建学校德育生态——“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7(4):47.

[10] 蒋业华.论德育生态视野下的网络德育[J].学术论坛,2007(8):177.

[12] 刘运喜.德育生态与和谐德育关系辨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10):124.

[13] 付晓容.新时期关于学校德育的生态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108.

[14] 朱家安.和谐社会的德育生态——理性与有效性的统一[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3):45-47.

[15] 韩雪.学校德育生态研究[D].河南大学,2008:15.

[17] 马千,叶美霞.高校德育生态竞争力的评价[J].学海,2010(6):197.

[18] 刘志侃.实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路径探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4):64.

[责任编辑:成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