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彩虹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区域分工是指一定的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随着社会再生产结构的变化,各个区域因素对区域分工决定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自然资源、劳动力是比较重要的,但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和技术要素日益重要起来[1]。
研究理论上有关于产业分工机理的研究[2-5]、分工机制及协调性分析[6-8];研究范围有大有小,国家间、区域经济体间、城市间及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工较多[9-17];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选取优势产业界定产业分工[12,14],基于产业链的产业分工研究[18]以及基于模糊聚类分析[19]、集群理论[20]展开产业分工研究。
目前用来测度区域分工的方法主要有二类:第一类方法主要运用区位指数、行业分工指数、企业集中度系数、DO指数、地区专业化系数等指标,从制造业的集聚程度来衡量地区专业化水平[21]。但这类方法忽视了服务业,难以全面反映区域分工水平。第二类方法利用E-G指数来估算产业组间的协同集聚程度,从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分工来衡量区域之间的专业化与分工水平,但这类方法由于缺乏细分产业分工的统计数据而只能进行案例分析。
已有文献多以产业结构表征区域分工。本文分析了山东省区域分工的特征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参考赵勇、白永秀的方法,计算山东省17城市及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功能分工指数,对区域分工情况进行测度与分析。
为研究山东省区域分工的格局特点以及空间优化战略,综合考虑17市经济发展水平,将山东省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地区,东部地区包含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东营6市,中部地区包括济南、滨州、淄博、泰安、莱芜、济宁、枣庄、临沂8市,西部地区则为德州、聊城、菏泽3市。东部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发达,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部地区分布有济南都市圈,各市经济联动正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潜力较大;而西部地区3市因经济发展的基础较薄弱,一直属于山东省的落后地区。
3.1.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
东部地区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威海、烟台、青岛、潍坊、日照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主体区域,东营市则主要发展石油技术装备制造、橡胶轮胎等行业。经济外向性明显,出口导向型企业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聚。各市主导产业主要有电子信息、港口物流、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此集聚。
从要素角度来讲,东部沿海地区对外交流便利,高的开放程度决定了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从结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多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多,技术创新、外资注入等都会带来巨大的发展效益。从制度角度入手,东部沿海6市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主体部分,有着优越的制度优势,政策倾斜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3.1.2 鲁南经济带——汇集资源密集型产业
鲁南地区各市主导产业多为资源密集型产业,伴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分布。菏泽、枣庄、临沂以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如枣庄是典型的煤城、矿城,经济发展资源导向性强。临沂食品加工、物流业发展较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鲁南地区传统经济发展的烙印还较为明显,资源主导的产业成为地区发展的优势产业,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从要素角度看,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地理分布依赖于资源禀赋,为了使运输成本最小化,多布局在生产原料丰富的地区。由于交通改善和进出口的增加,资源密集型产业有向沿海地区发展的趋势,但短期内没有明显改变地理格局。从结构角度看,该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时期,资源导向型产业发展的潜在危机也逐步凸显,因此转方式、调结构仍是经济发展的一大要务。从政策角度看,鲁南地区尚缺乏相应的政策倾斜与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3.1.3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部、西部地区以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西部的德州、聊城发展相对落后,中西部地区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主要城市,但发展还不成熟。如德州市主导产业有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食品工业;济南市主导产业为交通装备、机械设备、电子信息产业;滨州市四大主导产业为纺织、化工、机械、食品;莱芜市主导产业为钢铁产业。总体来看,中部、西部地区以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分析其中原因,中、西部地区资源赋存较鲁南地区相对差,但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制度优势明显,以济南为中心的中部地区也享有政府的政策倾斜。
3.2.1 山东省区域功能分工的整体特征
本文基于 Duranton and Puga(2005)、Bade et al.(2004)苏红键、赵坚(2011)的思路,以城市中“企业管理人员/生产人员”与全省“企业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的比来测度山东省各城市功能分工或功能专业化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各城市城区范围内“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表示管理部门人员,以各城市城区范围内“制造业”、“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从业人员之和表示生产部门人员。计算结果见表1。
总体来看,相对于全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山东省城市功能分工水平相对较低。2011~2013年,城市功能分工水平(FS值)出现下降态势的有济南、枣庄、烟台、泰安、日照、聊城、菏泽7市,其中济南由2011年的3.7降至2013年的2.4,说明在全省范围内生产制造部门在济南相对集中,功能专业化程度较低;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的有青岛、淄博、东营、潍坊、德州5市,说明管理部门在这些城市相对集中,功能专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尤其是东营、潍坊两市上升趋势明显。从数据层面看,以2013年为例,FS值大于1的有济南、淄博、东营3市,则说明在2013年此3市管理部门相对集中,其他城市的生产制造部门相对集中。济宁、临沂、滨州3市的FS值则先升后降。
表1 2011~2013年山东省17城市及三大分区功能分工变动情况
分析山东省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功能分工,东部地区 FS值由2011年的0.7升至2013年的1.1,功能分工水平上升;中部地区则由1.4下降至1.0,呈现波动下降的态势;西部地区则由0.9降至0.7。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雄厚,加之青岛这一增长中心的存在,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强大的经济实力,因此承担了区域分工中的重要功能,在全省范围内管理部门在东部城市群逐渐集中,东部地区的功能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中部地区虽有济南这一中心城市带动,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且济宁、临沂相对落后。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薄弱,功能分工水平也呈现逐年下降。从城市群功能分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相关且各城市群功能分工排名保持相对稳定,经济总量较大的区域,功能分工程度也较高,即东部地区的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总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
3.2.2 山东省东、中、西内部功能分工的特征及变动趋势
按照本文划分,东部地区中心城市为青岛市,中部地区以济南市为核心,西部地区则视聊城为中心城市。从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功能分工水平对比来看,东部地区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功能分工水平接近,如2011年青岛的功能分工指数为0.8,外围城市的平均水平为0.9。中部地区中心城市高于外围城市且这种格局保持了持续的稳定。如2011年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济南的功能分工水平指数为3.7,而其他城市的平均水平只有0.7。由于西部地区仅考虑德州、聊城、菏泽3市,功能分工水平指数相近。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功能分工水平差距总体上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随着外围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体上区域分工功能承担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表明外围区域的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从中心城市自身的功能分工水平变化来看,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从外围城市自身的功能分工水平变化来看,外围城市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也有一些呈现明显上升态势。
近年来,山东省一直非常关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调整和构建,加强山东省区域内部的平衡与协调,即内部各大经济板块的重构与分工工作,努力将区域经济发展板块提升到国家层面。
在对山东省区域分工做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山东省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从山东省区域分工情况来看,资源禀赋是区域分工的基础和前提,即生产要素是影响区域分工的首要因素。因此,区域分工的空间优化首先要考虑要素的投入。了解区情,充分发挥本区优势设立和发展主导产业,为区域分工创造基础,是区域参与区际分工前提。另外,资金、技术的投入也是必要的。第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线的铺设与完善,满足区际流动的要求,建立连接,为生产要素的流动创造可能,同时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开拓经济发展的腹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分工的优化。
2013年山东省三次产业整体产业结构的比例为8.7∶50.1∶41.2,产业结构仍有待完善。具体到东、中、西各地区,仍为二产比重相对高。产业分工是区域分工情况的重要表征,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区域分工优化的重要部分,转方式、调结构是区域分工空间优化的重要方面。
区域发展政策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方面,区域政策的倾斜对区域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强制度创新,争取有利的区域发展政策。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分工与区际联系的因素,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区际分工。
在区域空间功能分异和主体功能区形成的背景下,应注重城市之间的空间异质性、空间外部性以及城市群发展的区域差异。从企业、产业与区域治理三个层面,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市场建设、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的功能定位、行政功能区与经济功能区之间的冲突、城市群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差异化的区域政策推动城市群基础设施同城化、市场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利益协同化,不断提高城市和区域的功能分工水平,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一体化发展。
本文分析了山东省区域分工的特征及原因,总结区域分工的特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鲁南经济带——汇集资源密集型产业;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部、西部地区以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并在对区域分工功能指数测度的基础上,得出空间优化的对策建议:适当加大要素投入,强化分工基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分工结构;制度创新,争取政策倾向;协调城市发展的区域差异,提高城市和区域的功能分工水平。
[1]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研究——区域经济理论,应用与政策[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9(8):69 ~73.
[2]肖卫东.产业地理集聚理论演进:分工——空间外部性视角[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6):3~9.
[3]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庄志毅.中国地域分工原理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0(6):24~27.
[5]李 娜.基于新国际国内背景下的产业分工机理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8,17(4):9 ~15.
[6]陈秀山,徐 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0):104~116.
[7]李 智,黎 鹏.模块化、产业结构变动与区域产业分工[J].理论经纬,2008(2):75~77.
[8]罗来武,雷 蔚.工业化、高速经济增长与协调分工的制度安排[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21 ~26.
[9]陈建安.东亚的产业分工体系及其结构不平衡[J].世界经济研究,2008,17(4):72 ~79.
[10]徐世刚,姚秀丽.“雁行模式”与东亚地区产业分工的新变化[J].东北亚论坛,2005,14(3):15 ~18.
[11]魏后凯.我国区际工业分工转型的方向与经济关系协调[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1(12):50~56.
[12]周一珉.浙中地区产业分工现状研究[J].经济观察,2008(4):11~12.
[13]姜晓丽,张平宇,郭文炯.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分工研究[J].地理研究,2014,33(1):96 ~100.
[14]商 薇,李福柱,孙 毅.山东半岛城市群优势产业分析及其产业分工调控研究[J].经济师,2008(3):262~264.
[15]赵 勇,白永秀.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测度与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11):18~29.
[16]舒 元,杨 扬.城市间产业集聚与产业分工演化[J].国际经贸探索,2009,25(2):28 ~34.
[17]李国平,卢明华.北京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区域分工研究[J].地理研究,2002,21(2):228 ~238.
[18]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7(2):28~34.
[19]宋 涛.长三角产业分工的模糊聚类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7):73~76.
[20]王家新,姜德波.以集群理论指导地区产业分工[J].南京社会科学,2003(9):71 ~75.
[21]樊福卓.地区专业化的度量[J].经济研究,2007(9):73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