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艺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之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合作情境,激发探究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产生获取新知的情感,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思维动机,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1.创设问题情境
人的思维始于问题情境,情境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质疑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比本领》一课时,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谁参加了比本领?”“为什么比本领?”“比了什么?”“怎么比?”“结果如何?”等,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弱、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等特点,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创设不同的情境,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所教年级学生的特点而定。例如高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已初步养成,在预习课文时,不仅能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能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提出质疑,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理出一个中心问题,从而创设一个大的情境。如教学小学五年级《杨子荣打虎》一课时,学生在自学课文之后,针对自己没有读懂的内容提出了质疑:“杨子荣作为一个战斗英雄,为什么没能第一时间打死老虎?”“杨子荣既然是去威虎山剿匪,作者为什么还要描述他打虎这部分?”“面对如此凶猛的老虎,保住性命最重要,杨子荣为什么不跑呢”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梳理出中心问题为“杨子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这个大的情境中,自学、讨论和汇报,在交流中解决自己的疑问,在朗读中深入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创设生活情境
语文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思维动机,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如教学《要下雨了》一课时,可创设“在一个阴云密布的下午,自己感觉很闷,又着急回家帮妈妈收衣服”等情境。这样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了下雨前的一些征兆,以及下雨时要为他人着想的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
3.创设民主情境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不仅仅是知识学习这条主线,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认知与情感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积极的情感能促进大脑细胞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在教学中,教师用真诚的语言、亲切的目光激励学生,创设民主的氛围,促使学生爱学、好学、乐学,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充分参与讨论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教师应多留给学生思考与活动的时间,让学生亲自演一演、做一做,做学习的主人。
1.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如教学《比本领》一课时,教师出示自主学习提示:“自由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细细的品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发现了课文的主要段落和重点内容。这样不仅改变了以往教师带领学生一段接一段讲课文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且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
2.留足独立思考的空间
合作交流是现代教学的主要环节。但是现在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仅流于形式,问题一提出就急于让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这样学生对问题来不及思考,根本不会产生什么见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足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激发他们自我参与的意识,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掌握合作技能,培养探究能力
评价与反思是合作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自我评价的意识。
1.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合作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来组织学生的活动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去探索、解决,发表自己的看法。但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他们对探究的问题不够全面或透彻,为此,就要培养他们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要听懂别人发言的重点,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常常是比较优秀的学生的发言机会较多,而学习一般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学生,发言机会少或不爱发言。为此,教师要深入小组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他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进行回顾反思或总结评价,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探究、善于合作,是新课改的任务之一。为此,教师要付诸更多的努力,才会为学生创造更多探究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也才会真正实现活跃、高效。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