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桂芬
近年来,笔者没少观摩作文课,多数教师都在作文指导时面面俱到,大到作文主旨的确立、内容的选择、写作顺序的安排,小到衔接过渡、词语的运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难道学生的作文真的需要教师如此设计、如此指导吗?关于如何指导学生作文,笔者有一些浅见,愿与同仁一起分享。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写作之前读范文
本学期,在写教材中第一篇有关亲情的作文之前,我把假期作业中同一题材的优秀作文读给学生们听,如索俊杰同学写的“下雨天,妈妈用电动车带着我,我们被大雨淋湿在回家的路上。雨点儿打得妈妈睁不开眼睛,她只好放慢车速,叮嘱我紧紧趴在她的背上。我感觉到妈妈背上的温度……”焦远欣同学写的“我得了重病,妈妈焦急地奔走在各个医院之间……”听完范文后,班里三分之一的学生作文内容与上两篇相仿。我认为,并不是学生的懒惰情绪使然,而是听范文后他们得到了一种心理暗示,因为这些情景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不由自主地朝着这个方向去思考,因此导致写作思路受到了限制。所以,在写作之前给学生读范文,让学生说说写作思路的做法,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2.就同一主题重复写作
往往在作文课结束之后,就会迎来一次单元测试,作文的主题和作文课上写过的差不多。由于主题相近,有些学生会把曾经写过的作文运用到考试之中,但是这种“拿来主义”的效果远不如第一次精彩。例如,陈志远同学在习作《难忘的一顿饭》中写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因为爸爸妈妈不在家,中午贪玩游戏,没能吃上饭,忍饥挨饿地度过了下午漫长的三节课,回家打开门,看到妈妈的笑脸,听到妈妈关心的问候,吃到妈妈做好的香喷喷饭菜,心里非常感动。这篇作文写得很有真情实感。考场作文时,面对相同的写作主题,他只把原文做了少许改动,殊不知,“嚼过的馍不再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要让学生重复写同一主题的文章,重复写作只会逐渐消磨学生的写作热情,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3.遇到好课文当堂仿写
遇到好的课文,有些教师喜欢让学生当堂仿写。这种仿写会让学生感到很为难:这么好的一篇课文,我该从哪里下笔才能比作者写得好呢?记得《唐才子传》中记载了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崔颢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这个故事用李白来衬托崔颢的《黄鹤楼》艺术水平之高,但换一个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得到启示:当你怀着一个较高水平的心理暗示去写作,却又无法完成它时,你是不是也想“搁笔”或“无作”呢?所以,我认为,遇到好文章就让学生仿写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二、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写作的自由
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写作能力也不断增强。在作文课之前,我先让学生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题,然后通读作文要求,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自己审题,独立思考,不许学生在此时翻阅有关这一主题的范文,不让学生说自己的设想和思路,并且力争在当堂完成作文。在批改作文时我发现,学生能根据作文要求写出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场面、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受,让人耳目一新。
2.精心批阅学生作文
对学生来说,自己所做的事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我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都会用笔画出学生写的精彩语句,并在作文旁边的空白处夸赞学生独特的写作视角和奇妙的结构安排。读到有趣之处,就画一个龇着牙的笑脸;读到伤心难受处,就画一个流泪的小人。在作文的最后则是对全文的点评,赞美之词常常占据小半篇作文纸,当然也指出哪个重点部分描写得不够详尽,要表达的情感没能淋漓尽致地抒发,修辞手法运用偏少,等等。教师精心批改作文,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积极的鼓励,有助于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同时学生对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心理感受会倍加珍视。
3.给学生搭建展示写作才能的平台
每次作文后,我都会安排一节作品朗读课,让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在讲台前站上长长的一大溜儿,逐个朗读自己的作品。他们当中,有写作的新星,朗读作文时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也有写作的“大腕”,人没开口就已人气高涨,同学们对他们的佳作充满了期待。听读的学生,时而凝神静听,时而手舞足蹈,时而开心大笑,时而忧郁感伤……作品朗读课成了学生互相学习、展示写作才能的舞台。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功在平时。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背诵精彩的句段,积累好的词语,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书(如童话、故事、科学、革命书籍、历史书籍、励志书籍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长学生的见闻。只有通过不断积累和感悟,为学生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来日才能开出各色娇艳的花朵,结出累累的果实。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