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古诗词赏析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2015-04-22 16:04包雪珠
文理导航 2015年7期
关键词:古诗词思考实践

包雪珠

【摘 要】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从教学实践研究中,切实感受到了自己任教的农村初中学生在古诗词赏析方面的能力是非常需要,也是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提高的。于是,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尝试农村初中学生古诗词赏析能力培养的课例研究,探索农村初中学生古诗词赏析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经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形成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赏析;实践;思考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教师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及发展。语文素养的培养成为当今课改的教学方向。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古诗词赏析能力的培养。诗歌注重形象思维,重在陶冶性情,熏陶感染,扩展想象,好的作品能引起大家共鸣,但是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差别、历史环境的局限、学生阅读背景的欠缺、诗歌意象的丰富性、教师教学上的指引不足,农村初中学生阅读背景的欠缺,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水平较为低下,制约农村初中学生古诗词赏析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们的赏析能力呢?

一、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作者所处的时代的局势,当时的主流思想、价值观,作者的经历等,都会对他产生影响,随之会在其作品中反映出来。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春望》通过扬州战前和战后的强烈对比,间接评价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伤害,反映了诗人厌战的思想。从此例可以看出,知人论世,联系现实,是理解思想内容的不二法门。

二、打破常规,学会鉴赏

1.赏“好词”

古诗词,语言精炼,字字珠玑。诗人注重锤字炼句。学生要欣赏诗歌语言的凝练美,就要把握关键字词,领会用字词的妙处,体会其准确、传神,揣摩其富有的韵味、意味。如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上”字使人仿佛感觉到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又如: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再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这些字,在赏析时需要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和含义上的巨大包容性。一般赏“好词”时可以从词性、修辞等方面入手。

2.赏“佳句”

抓住关键句、重点句、中心句、对偶句等进行赏析,主要把握诗词的主旨,感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时而尾联却一笔宕开 写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不朽名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为国家不惜慷慨赴死的民族英雄。又如杜甫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充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毅力,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

3.赏“思想感情”

古诗词以含蓄为贵,诗人直抒胸臆、情感外露的并不多见,往往融情于叙述、描写、议论之中。情感体味是学生“披文入情”的能力,即顺着文辞的通道进入并解析作者情感世界的能力。要读懂诗歌的思想感情,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从题材看古诗,可分为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怀旧诗等很多类,各类诗歌感情的抒发也有规律可循。如《归园田居》是一首田园诗,田园诗往往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照着这个思路理解《归园田居》,一般不差。又如《静夜思》是一首思乡诗,思乡诗一般表达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按照这个常识理解《静夜思》,大体可以。

其次是分析诗歌的意象。几千年古诗写作传统的沿承,使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用来表达离愁别绪,明月、鸿雁、杜鹃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如《村晚》里出现了青草、池塘、远山、落日、牧童、短笛等意象,尤其牧童是“横坐”牛背,短笛是“无腔”“信口”吹,这些都描绘出乡村生活的悠然宁静,作者如此描绘乡村晚景,他的喜爱、欣赏之情自然是蕴藏其中的。这样的诗一般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再次是把握表露情感的词语。古诗词的标题、正文部分有时会有一些直接表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如《春夜喜雨》中的“喜”,《书愤》中的“愤”,《示儿》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最喜小儿无赖”的“喜”等。又如《静夜思》中,也出现了很明确的表露心绪的词语“思”,另外“霜”“明月”等词也含蓄地透露了作者的情感。

赏析古诗词情感,为了表达精确,还可以积累一些专业性词语,如“离愁别绪、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在赏析古诗词情感时经常用到,有备无患。

4.赏“技巧风格”

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应掌握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常见的抒情方式有借景借物抒情、寓情于景和托物言志。借景或借物抒情指诗人看到某种景象或客观事物时有所感触,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寓到此景此物中,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指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通过对景物或场景的描写刻画,间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以上三种抒情方式属于间接抒情,此外还有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接抒发了诗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爱国情怀。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则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表达比较含蓄。

此外,阅读古诗词还要掌握古诗词中常见的几种表现手法:用典、烘托、虚实、象征、铺垫、比兴、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和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双关、对偶等。学生要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诗歌中用了什么手法,并能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来体味古诗词的韵味和修辞美。

三、抓住节奏,感受韵感

诗而歌之,诗词都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平仄结构、顶针结构——无不使得诗词极富有节奏感、韵律美,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整首叙事长诗一气呵成,犹如琵琶演奏一般,韵律部分往往是由诗词中描写形象、抒发感情、体现着感情起伏变化的关键词语构成的。体会其节奏、韵律美,是深入体会诗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总之,赏析水平的高低,虽然与语感、基础、理解能力有关,但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掌握了基本方法,多实践,勤积累,就能培养语感,提高能力水平。因此,只要我们能够在初中阶段给学生以准确、厚实的诗歌赏析理论知识做基础,加上教师精练地指导,农村初中学生在古诗词方面的赏析能力一定能有所提高。

猜你喜欢
古诗词思考实践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