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朱国军,季永宝
(山东理工大学 商学院,山东 淄博 255012)
转型期异质性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来自山东省流动人口调研数据的经验证据
李 平,朱国军,季永宝
(山东理工大学 商学院,山东 淄博 255012)
基于山东省流动人口调研数据,构建影响社会融合因素的指标,采用经典的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各影响因素对社会融合的不同影响。文章分别从个体特征、生存状况、社区网络三个方面研究其对经济、文化、制度、心理融合的影响,并以年龄、收入、户籍、省份和行业等为依据划分样本进行异质性检验,相应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弥补了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为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新型流动人口管理体系等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异质性;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经济融合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急剧扩张。流动人口对于城市发展贡献巨大,但尴尬的身份特征使其无法充分享有发展成果,且受到种种歧视,其融入当地社会的意愿与制度体系间存在诸多阻碍。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期,社会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农民工群体、少数民族、海归人员等异质性流动人口在对社会排斥的感知和社会融合的层次需求方面呈现出多样性。人口流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流动人口流入地的生存环境、社会政策和经济制度、流入地居民的态度和行为等因素都对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更是一种综合性的复杂行为,诸多研究认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包含四个层次:经济融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身份认同,四者之间既存在递进关系,也相互交叉。一般情况下,流动者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始于经济整合,经过文化接纳、行为适应后达到身份认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及由此带来的资源配置效应直接关系到一国或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其社会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为促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创新、确保其社会融合有条不紊地推进,首先必须理清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解析其在各个层次融合中的作用,进而据此制定和修改相应的政策法规,方能充分发挥流动人口的经济增长效应、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具体而言,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因素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第一是其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第二是其生存状况,包含收入水平、每天工作时长、对目前居住环境的满意情况和在当地城市居住时间等;第三是其社区网络现状,包括个人人际交往状况和社区参与状况两个方面。
但由于各影响因素指标的构建、测度和数据的获取都存在一定难度,导致学术界在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方面尚未出现权威性文献。已有实证研究呈现多元化,认可度较高的有杜鹏等(2005)①从心理学指标,张文宏、雷开春(2008)借助因子分析法②,黄匡时、嘎日达(2010)基于城市层面和个体层面③构建社会融合评价指标。另外,诸多学者基于不同的流动主体对社会融合进行了研究,如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受到制度性障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社会网络等因素的影响(谢桂华,2012)④;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受到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辜美惜等,2010)⑤;男女性别差异的社会融合影响因素(宋月萍,2010⑥;Dominelli,2005⑦);以及“知识型准移民”和海归水土不服等社会融合问题(豆小红等,2011⑧;杨海,2008⑨)等。这些研究对具体的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更囿于测度指标和数据获取的阻碍,未能全面而细致地就各影响因素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作用机制、作用效果及影响特征给出理论化和实证化的解析。为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重点考察主要影响因素如何影响转型期异质性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进而理清其阶段性作用关系,为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新型流动人口管理体系等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本文以2105份山东省2014年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已有研究的不足,针对异质性流动性人口考察其社会融合过程中诸多影响因素的作用。文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一是构建影响社会融合因素的指标,改进已有方法将其分别量化并进行数据处理;二是采用经典的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各影响因素对社会融合的不同影响,并分别进行全样本和分组样本检验。本文其他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进行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第三部分回归结果与分析;最后是本文的结论。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转型期中国异质性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及管理体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转型期山东省异质性流动人口生存状况、社区网络及社会融合的调查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调查采用分发问卷的方式进行,于2014年1月发放问卷3000份,截止3月份共回收问卷2153份,其中有效问卷2105份,有效回收率为70.17%。本次调查涉及到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各年龄段、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户籍、不同文化程度的山东省各地区流动性人口,调查人数、调查范围以及调研方法具备科学性,调查结果具有可信性。
(一)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社会融合。本文从流动人口的社会总融合和四个融合层次来综合测度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其中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四个层次分别是经济融合、文化融合、制度融合和心理融合。具体指标包括:
反映经济融合指标的是个人的住房状况、签订劳动合同状况、参加各种保险状况和劳动报酬满意程度;文化融合程度指标通过询问流动居民能讲本地话的精通程度、对本地风俗习惯的熟悉程度、日常生活中是否按照本地风俗办事的习惯以及与本地人是否谈得来来反映;制度融合指标衡量流动居民对城市制度环境的认可程度,具体的通过询问流动居民在当地购房、对目前住房和住房周边环境的满意情况、是否应该获得市民权利等来测度;心里融合指标通过询问流动居民是否希望获得市民身份、评价自己是否属于本地人、是否愿意融入社区以及对当前城市生活的满意度来测度。最后,我们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各个因素进行降维和综合,计算得到了反映经济融合、文化融合、制度融合和心里融合的四个不同融合程度的指数和反映社会融合的综合指数。
(二)解释变量
本文的解释变量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衡量个体特征的个体特征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变量。第二部分是反映流动人口生存状况的变量,包含收入水平、每天工作时长、对目前居住环境的满意情况和在当地城市居住时间四个变量。第三部分是社区网络现状,包括个人人际交往状况和社区参与状况两个方面。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回归结果,我们还做了两个技术性处理,第一我们在模型中加入了地区虚拟变量进一步消除因为各种宏观因素造成的影响。第二,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都采取正向衡量指标来衡量,以免出现混乱。
(三)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经典的多元回归实证模型来研究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影响因素,基本的回归方程如下:
intergi=∂iΦi+βiXi+γiΠi+ηiΓi+εi
(1)
其中,intergi表示第i个观察个体的社会融合状况,是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根据前面的变量说明在具体的回归中intergi表示五种不同的社会融合指标,即总的社会融合指标、经济融合指标、文化融合指标、制度融合指标和心理融合指标;Φi表示流动人口的一系列的个体特征变量;Xi表示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Πi代表流动人口的社区网络状况;Γi代表地区虚拟变量;εi为残差项,表示为观测到的其他影响因素。∂i、βi、γi和ηi是相应变量的回归系数矩阵。
根据具体研究的内容不同我们还采用了以下几种回归模型:
intergi=∂iΦi+βiXi+εi(1)
(2)
模型(2)是我们采取逐步回归的第一个模型(a),在这里我们在控制个体特征变量(Φi)后研究生存状况(Xi)对个人社会融合(intergi)的影响。
intergi=∂iΦi+γiΠi+εi
(3)
模型(3)是我们采取逐步回归的第二个模型(b),在这里我们在控制个体特征变量(Φi)后研究个人社区网络状况(Πi)对个人社会融合(intergi)的影响。
intergi=∂iΦi+βiXi+γiΠi+εi
(4)
模型(4)是我们采取逐步回归的第三个模型(c),在这里我们在控制个体特征变量(Φi)后研究个人生存状况(Xi)和社区网络状况(Πi)对个人社会融合(intergi)的影响。进行逐步回归方法后,后面分组的回归模型与基本回归模型(1)一致。
(一)社会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表1是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因素的回归结果。模型a、b分别是生存状况、个人社区网络状况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回归结果,模型c是将前两个模型中的影响因素放入同一个模型中进行回归,发现前两个模型和后一个模型的回归结果并无差异,说明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健性。同时,在模型c的基础上加入地区虚拟变量,控制了地区差异后,模型d的结果更为稳健。通过比较这四个模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从个体特征来看,男性和已生育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更低,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是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重要因素。相对于女性来说,男性社会融合程度要低,可能是因为男性在融入城市的期望和融入城市后承担的责任要大于女性。相对于未婚和离异,已婚未育人群的社会融合程度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生育情况影响社会融合,已婚未育人群对城市生活有更高的追求,而已婚已育人群可能会将更多地注意力放在孩子和家庭上,降低对城市生活的追求。
从生存状况来看,所受教育程度越高、在本城市居住时间越长、居住环境越好、收入水平越高都显著促进了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而每天工作时间越长越不利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这说明在流动人口对社会融合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个人经济状况,只有较好的经济状况,才会更容易地融入城市。因此,提高流动人口的经济收入,改善流动人口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是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基本方针。
从社区网络状况来看,个人交际网络对社会融合的影响不显著,参加社区一般活动对社会融合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交往对象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并不显著,大多数在城市流动人口的交往对象还仅仅因为工作需要而与同事、朋友交往,这导致他们的生活范围还仅仅内含在工作范围里,与社区的接触并不多。打电话、回乡探访和工友/同事聚会这三种交往模式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影响并不是十分显著,甚至出现随着邻里互访会不利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的现象。邻里交往程度的加深出现了负向的结果,但是并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社会交往对象和交往模式对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流动人口的交往对象还仍然集中在与工作相关和与迁出地生活圈子的联系中,城市生活圈子仍然较为狭窄;第二,由于流动人口是在非本地城市生活,在生活中对自己的交往较为谨慎,说明流动人口的在城市社区中的交往圈子较为狭窄,但是交往质量较为可靠。参加社区一般活动对社会融合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流动人口对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较高,同时作为外来人员也能为个人获得一定的荣誉,这对于融入城市并作为其中一员会产生积极影响。参与社区选举与被选举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融合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流动人口对社区发展和自我发展的关心程度。在样本分析中,大部分的流动人口(约占75.5%)是没有或者很少参与这样的活动,这也说明当前流动人口在社区权利和利益表达上仍然缺少一定的途径。
表1 社会融合回归结果
注: *、**、***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
(二)不同层次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表2是四种不同层次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模型e到h分别是经济融合、文化融合、制度融合和心理融合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这四个模型的回归结果与前面总社会融合的结果大体一致,经济状况和社区参与仍是影响这四种社会融合的重要因素,人际交往对象的结果并不显著,交往模式对这四种层次社会融合产生差异性影响。
1.经济融合
已婚已育、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人特征变量,居住时间越长、收入水平越高、居住环境改善以及工作时间愈短会显著促进个人的经济融合程度;同时,良好的交际圈有助于个人的经济融合;社区社会参与程度的加深也能促进经济融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融合更注重流动人口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参与程度。同时,经济融合作为一项基础融合具有门槛效应,这种效应会把经济基础较差的流动人口排除在社会融合范围以外。这就使得部分流动人口可能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对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当前人口大迁徙的背景下,政府必须要做好流动人口工作,对其提供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就业措施,以使大部分人能跨过经济门槛融入社会。
2.文化融合
在文化融合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因素是居住时间、居住环境、每天工作时长、邻里的交往程度、作为外来人员代表参与社区管理情况、参与社区选举与被选举情况以及社区融入情况。总的说来,文化融合是外来人员对当地风俗文化的了解、熟悉、接纳以及运用情况的综合反映,对个人经济基础要求较低,更多的是体现在个人对当地城市文化分认可程度。回归结果在总体上也显示出了这样的特点,基本符合我们此前的预期。因此,对于流动人口的文化融合方面,地方政府要更多的表现一种开放的态度,向流动人口积极宣传城市文化,也要听取流动人口对政府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意见,努力做出既能符合地方发展又能包容外来文化的和谐城市文化。
表2 不同层次社会融合回归结果
注: *、**、***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
3.制度融合
影响制度融合的因素主要有居住时长、居住环境、收入水平、工作时长、邻里交往程度、个人交际圈子、作为外来人员代表参与社区管理情况、参加社区活动和融入社区程度等。制度融合反映的是流动人口的对城市、社区管理或服务方面的认同程度,居住时间越长以及对居住环境越满意都有利于流动人口对社区服务、管理制度的认可。同时参与社区管理与参与社区活动都是有益于流动人口的制度融合,但是参与社区选举与被选举应该也是一种影响途径但是不显著,这可能是当前我国社区管理并没有赋予流动人口这样的权利或者忽略了流动人口权利表达的途径。因此,在制度融合方面我国还有一些重要的工作有待完善,例如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环境、加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设、赋予流动人口与市民同等权利等。
4.心理融合
心理融合是一种最高层次的社会融合,受过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流动人口比接受其他等级教育的流动人口更能促进心理融合。经济因素仍然是心理融合的重要影响因素。参与社区选举抑制了心理融合,而作为外来人员代表参与社区管理情况和参加社区活动显著促进了心理融合,社区融入情况系数为正,但是并不显著,说明名义上的融入社区并不能显著促进心理融合。据此,如何促进流动人口的心理融合,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地方:(1)提高流动人口的经济收入,积极加强流动人口的职业培训,并积极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环境和工作条件是增强心理融合的基本条件;(2)针对流动人口交往谨慎的特点,政府应该加强社区诚信建设消除流动人口的怕被骗的疑虑,并进一步加强社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提高流动人口对社区的信任度。(3)大范围宣传社区活动积极邀请流动人口参加社区活动,并完善社区管理制度、以及社区选举制度,提高流动人口的自我权利主张意识。
(三)样本分组回归分析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知道,由于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制度等的差异,异质性的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存在较大区别,特别是在转型期社会中,经济政策和市场结构的不稳定性决定了社会环境时常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对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将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个体特征作为决定个体行为的主要内生性影响因素决定了个体的社会行为。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考虑,对总样本进行分组研究,这将有助于我们得到更细致的结论,同时也是对总样本的稳健性进行检验。
1.年龄和收入分组
表3的回归结果与前面的总体样本结果基本相近,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点区别。首先,25周岁及以上的男性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效应显著为负,说明在社会融合的过程中,男性达到了一定的年龄后融入所在城市的意愿有所降低,可能的原因是城市社会压力较大弱化了其融入城市的意愿。同样的性别差异也体现在个人收入水平上,个人月收入低于4000元的男性社会融合效应显著为负。这说明男性个体在社会融合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年龄效应和收入门槛。其次,对于25周岁及以上的样本组个体所受的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越有利于社会融合,而对于25周岁以下样本则不显著。这与样本的描述性部分一致,即25周岁以下流动人口的融合度要低于25周岁及以上的流动人口。
在月收入低于4000元的样本组里,所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越有助于个人融入城市生活,而对于月收入高于4000元每月的样本组来说,收入和教育变量都不再显著。这说明收入跨过一定的水平,收入和教育对个人的社会融合都不再是重要影响因素。再次,对于总样本中的邻里互访出现的负向影响,在前文也做了一些解释,而通过分组样本,我们发现邻里互访的负向效应主要产生于年龄在16-24周岁的样本和月收入高于4000元的样本。说明对于低年龄(16-24周岁)和高收入(月收入4000元以上)的样本来说,邻里互访并不能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其原因可能是低年龄与高收入流动人口并不擅于邻里互访的交往模式。最后,与总样本一致的是社区参与情况显著影响个人社会融合,在年龄和收入上不存在差异。
表3 不同年龄、收入分组样本回归结果
注: *、**、***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
2.户籍和省份分组样本
从表4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已婚城市户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较为显著,而男性比女性的融合程度低。从教育和收入方面看,受教育程度越高、月收入越高的农村户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越高,而城市户籍流动人口融合不显著,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工作时长的缩短都显著有利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结合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总样本的邻里互访的负面影响更多的体现于城市户籍流动人口;同时频繁的回乡探访不利于城市户籍流动人口,这与我们的经验结论不一致,经验性预测对于城市户籍的流动人口的关注较少,从前文的统计性描述看出城市户籍流动人口的融合程度要高于农村户籍,而两者回乡探访的人均频数相近,也在一定程度说明这一现象。
从分省样本回归结果看,本省流动人口与外省流动人口的相似性较大。已婚未育更有利于本省和外省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而男性外省流动人口的融合程度较低。月收入越高、住房环境越好、居住时间越长、工作时长越短越有利于本省和外省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而对于外省流动人口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其社会融合,而本省则不显著。最后,除社区选举参与和社区一般活动的参与不显著外,其他两种社区参与模式都显著影响两种人群的社会融合情况。
表4 不同户籍、省份分组样本回归结果
注: *、**、***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
3.地区发展程度和行业分组
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对流动人口的融入要求不同,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对流动人口的融合条件越高,而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融入城市的门槛也较低,因此,从城市经济发展程度来区分样本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对不同地区的社会融合进行考察。从表5第1、2列看,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男性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显著比女性低,而在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地区并不存在这样的特点。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在个体特征方面对个人的社会融合有显著作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社会融入的要求较高,年龄越大说明个人努力的时间越短,融入社会的难度也在增加,而这更表现在男性个体上。另外,月收入水平越高、居住时间越长、居住环境越好、工作时间越正规会对两地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社区活动参与状况与总样本的回归结果相似,不再赘述。
表5第3、4列是分行业回归结果。分行业回归结果的差异不大,其中待遇较好行业的男性社会融合程度较女性低,在较差行业并不存在这样的区别。较差行业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社会融合,其他经济因素、居住时间、居住环境和工作时间都显著影响两大类行业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社会参与状况的结果同总样本的回归一致。
表5 不同地区、行业分组样本回归结果
注: *、**、***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制度隔绝的松动,我国兴起了蔚为壮观的人口流动浪潮。流动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流而未迁”的现象使其未能分享发展成果,其融入社会的主观愿望与制度体系产生的社会排斥形成巨大差距。尤其在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及思维观念、流入地的宏观背景、社会政策与经济制度、流入地居民对待外来人口的态度和行为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流动人口在进入城镇地区后,在社会融合的各个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适应。本文以2105份山东省2014年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构建影响社会融合因素的指标,改进已有方法将其分别量化,并采用经典的多元回归实证模型实证检验各影响因素对社会融合的不同影响,并分别进行全样本和分组样本检验,得出一系列相关结论,为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新型流动人口管理体系等政策方针的制定提供了实证依据。具体结论如下:
1. 从个人特征和生存状况来看,男性和已生育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更低,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是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重要因素。同时,所受教育程度越高、在本城市居住时间越长、居住环境越好、收入水平越高都显著促进了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而每天工作时间越长越不利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从个人交际网络状况来看,个人交际网络对社会融合的影响不显著。从个人社区参与情况来看,参加社区一般活动对社会融合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2. 对于不同层次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了相应结论。(1)经济融合。已婚已育、受过高等教育、居住时间越长、收入水平越高、居住环境改善以及工作时间愈短会显著促进个人的经济融合程度;同时,良好的交际圈有助于个人的经济融合;社区社会参与程度的加深也能促进经济融合。另外,经济融合作为一项基础融合具有门槛效应。(2)文化融合。影响文化融合的主要因素是居住时间、居住环境、每天工作时长、邻里的交往程度、作为外来人员代表参与社区管理情况、参与社区选举与被选举情况以及社区融入情况。(3)制度融合。在制度融合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居住时长、居住环境、收入水平、工作时长、邻里交往程度、个人交际圈子、作为外来人员代表参与社区管理情况、参加社区活动和融入社区程度等。(4)心理融合。心理融合是一种最高层次的社会融合,受过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流动人口比接受其他等级教育的流动人口更能促进心理融合。经济因素仍然是心理融合的重要影响因素。
3. 样本分组回归分析结果与前文的结论基本相符,除此之外,更细致的结论如下:25周岁以下流动人口的融合度要低于25周岁及以上的流动人口;对于月收入高于4000元每月的样本组来说,收入和教育变量都不再显著;已婚城市户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较为显著,而男性比女性的融合程度低;已婚未育更有利于本省和外省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而男性外省流动人口的融合程度较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在个体特征方面对个人的社会融合有显著作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社会融入的要求较高;待遇较好行业的男性社会融合程度较女性低,在较差行业并不存在这样的区别。
[注释]
①杜鹏,丁志宏,李兵:《来京人口的就业、权益保障与社会融合》,《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
②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③黄匡时,嘎日达:《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新视野》,2010年第6期。
④谢桂华:《中国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回报与社会融合》,《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⑤辜美惜,郑雪,邱龙虎:《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心理科学》,2010年第4期。
⑥宋月萍:《社会融合中的性别差异: 流动人口工作搜寻时间的实证分析》,《人口研究》,2010年第6期。
⑦ Dominelli L., Social inclusion in research: Reflecting on a research project involving young mothers in ca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005, 14(1),pp. 13-22.
⑧豆小红,黄飞飞:《从冲突到融合——“知识型准移民”的路径选择》,《人口与发展》,2011年第4期。
⑨杨海:《“海归”创业融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3AJY002):转型期我国异质性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及管理体系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3CDYJ26):转型期山东省异质性流动人口生存状况、社区网络及社会融合的调查研究;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学术课题(14BSH182):山东省异质性流动人口的生活现状及社会融合问题研究。
李平(1969-),男,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朱国军(1990-),男,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季永宝(1991-),男,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F241.22
A
1003-8353(2015)01-01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