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国民健康作为重要人力资本,是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对国民收入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组成了“国民健康与经济繁荣”课题组,基于中国在内的亚太经贸合作组织(APEC)21个经济体的长期发展数据,对国家经济繁荣与国民健康资本的复杂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实证分析。
我们对1960年国民生产总值(GDP)处于同等水平的国家进行平行观察分析后发现,在其后的50年发展过程中,1960年人群健康水平越好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更快。
当我们对跨国间的国民健康与收入增长关系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估算后,再次确认证实了一个事实:国民健康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是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从而对国民收入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不过,国民健康是需要进行相关“投资”才能获得的结果:这些投资包括良好的环境条件,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些投资不仅是决定国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具有促进就业和个人收入的比较优势,有助于提高家庭消费和国民内需。
在很多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家罗伯特·福格尔对欧美人群长达百年的消费行为研究,医疗卫生服务的收入消费弹性高达1.6,居人们吃穿用住的常规消费之首。
为此,我们具体估算了APEC国家宏观经济的卫生服务占比与家庭消费作用的关系式,其平均边际贡献为2.47。以2012年为例,中国卫生服务的GDP占比为5.4%,如果未来提高一个百分点到6.4%,将有助于促进中国家庭消费对GDP的贡献相应增加2.47个百分点,或从34.7%上升到37.2%。
2012年,经合组织(OECD)国家医疗服务占GDP平均比重接近10%,美国则高达近18%,而即便是在2013年,中国的这一数字仅在5.57%左右。因此,无论从中国自身还是全球发展的视角,都必须清楚认知医疗卫生服务业将无可避免地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应主动进行相应顶层设计,并尽早付诸行动。
而国家进一步的深化医改更应高瞻远瞩,不仅旨在解决国民健康和看病就医问题的制度安排,同时还应科学审视医疗卫生服务业对国家宏观经济的深刻影响。具体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关于全民医疗保险。国家医疗保险是解决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筹资的最优选择,重在普惠和公平有效。在此基础上,同时积极发展社会商业医疗保险。
第二,关于医疗服务体系。中国医疗服务体系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资源短缺问题,而是老套行政手段(特别是准入管制、医院定级、医生编制、大医院看门诊等)干预新时期资源配置所致的供需扭曲问题。因此,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大方向必须加强去行政化管理,用开放促改革,从根本上促进人、财、物资源从上向下的全社会流动。
第三,关于健康服务。现代医学一再告诫,基于疾病医学的诊疗服务是解决疾病人群问题的重要而非优先手段,更优先有效的手段应该是影响全民生活行为和方式的健康服务,包括有利于全民身心健康的所有相关产品、服务、文化与信息。(支点杂志2015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