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与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比较

2015-04-20 17:04梁洁
医学信息 2015年12期
关键词:CT检查肺部

梁洁

摘要:目的 观察CT检查与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4例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普放方法检查,检查设备为安科openⅢ,再用CT方法检查,检查设备为西门子欢星+螺旋CT,将检查结果做回顾性比较。结果 患者的征象特点为:胸膜凹下、阻塞性肺炎可见于周围型肺癌;<3cm薄壁空洞为周围型肺癌、小泡征病症为少见征象;炎性假瘤、钙化、胸膜肥厚结核球为多见征象。CT检查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结核球定性诊断的准确性高于普放检查(P<0.05)。结论 CT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效果较为清晰可见,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CT检查;普放检查;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中使用的影像学技术已经愈加成熟,影像技术提高了临床中诊断正确率,特别是近几年发展的CT技术,CT技术是普放检查的另一种补充检查方法,十分有利于诊断病症[1]。本次研究将针对24例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检查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技术在临床应用当中的差异性,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2月某院收治的24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患者均有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病理证实,4例发现周围型胃癌,12例有炎性假瘤,8例有结核球。2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0~76岁,平均年龄(37.23±5.12)岁。患者经过两种检查诊断方法确定病症,先采用普放检查,后采用CT检查。

1.2方法 患者经过不同检查方式后,对患者影像进行分析,对患者的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结核球等症状进行定性诊断,分析两种不同检查诊断方式的影像效果并予以记录。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图1~图5。

图1 右肺上叶后段腺鳞癌,图中显示为薄壁空洞,周围胸膜凹陷;图2 左肺下叶背段炎性假瘤,图中显示为后壁偏心空洞,边缘浅分叶及棘状突起,周围胸膜尾征;图3 右肺下叶前段炎性假瘤,边缘棘状突起及短毛刺;图4 右上页前段腺癌,边缘棘状突起及短毛刺;图5 左肺舌叶炎性假瘤,图中显示支气管充气征。

CT检查对周围型肺癌的准确率为94.56%,普放检查的准确率为64.15%,两种检查方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炎性假瘤的准确率为76.96%,普放检查的准确率为52.67%,两种检查方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结核球的准确率为90.94%,普放检查的准确率为62.65%,两种检查方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CT对发生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性高于普放检查(P<0.05),见表1。

3结论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棘状突起和炎性假瘤出现的短毛刺是由于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有多种病理特征,棘状突起与分叶征便是其一,对于诊断肺癌具有重要价值。另外,有专家认为,肺癌空洞显现效果为不规则后壁空洞,本次研究中的炎性假瘤患者1例、结核球患者3例,均已出现不规则后壁偏心空洞,由此可见,此类病症不仅是癌肿的特有病症。

本次研究中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查诊断,资料中显示,患者的一般资料基本相同,从两次检查诊断记录来看,CT检查周围型肺癌的敏感性为90.32%,特异性为87.23%,准确性为94.56%;普放检查周围型肺癌的敏感性为68.59%,特异性为74.56%,准确性为64.15%,CT检查对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结果与普放检查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炎性假瘤的敏感性为76.82%,特异性为95.37%,准确性为94.56%,76.96%;普放检查周围型肺癌的敏感性为54.72%,特异性为88.48,准确性为52.57,CT检查对于炎性假瘤的诊断结果与普放检查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由于CT相比MRI更适合检查占位性病变,如肿瘤、增大性淋巴结、血肿、脓肿等,经过CT检查,能够明确确定患者癌变程度、分期与是否可以手术切除,这对临床治疗而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影像资料[2]。

周围型肺癌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CT检查结果为17.36%和27.75%,普放检查结果为20.56%和30.08%,假阳性和假阴性的CT检查结果小于普放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T检查密度强、分辨率高,图像重叠少,对患者体内病症检查较为细致,较少出现遗漏,用于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时可针对肺部孤立结节进行扫描检查,影像显示,肺部孤立结节的诊断效果较为明显,再运用胸片显示肿块明显的优势,两者合并,对肺部疾病患者的检查十分精准[3]。从此之中也应该充分意识到,多种检查方式有助于弥补不同检查方式的缺陷不足,让整体的检查得到更加周全的依据,避免疑难或细致问题的遗漏,该问题针对于孤立性肺部球形病变的诊断也同样有效。对于相关检查参数要做到细致核对,避免其他问题产生的影像干扰,降低导致误诊的可能。

在实际的CT检查操作中,需要仪器操作者、检查报告撰写人员、主治医生具有相当的专业性,有效区别不同性状的肺部组织在影像中的呈现特点,避免不同性状而相似影像表现的组织判断失误,因此由其他仪器进行协助性判断非常有必要,可以作为有效的佐证。同时在诊断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职业特点、生活习惯等个人信息,从而帮助诊断的精准的完成。一般情况下,对于有丰富相关检查经验的医生,该问题会处理的更为完美,而经验的缺乏则是导致误诊的很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田亚东.(18)F-FDG符合线路hPET/CT显像结合肿瘤相关抗原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诊断应用的研究[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12.

[2]王强,王荣福.(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肿瘤标记物诊断孤立性肺病灶的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07(05):1965-1968.

[3]顾艳,周胜利,袁刚等.肺部孤立性占位CT灌注与常规和计算机辅助诊断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05(07):963-967.

编辑/王海静

猜你喜欢
CT检查肺部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应用的对比观察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CT与X线诊断比较分析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比较分析
两种阴道填塞方法在女性盆腔CT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拯救营地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