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徐文虎+成如兰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DNA)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妇科门诊患者1121例行TCT筛查,并配以HPV-DNA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 TCT异常98例,占8.74%,其中ASC-US 49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6例,宫颈鳞癌4例,腺癌1例。随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上升;高危HPV-DNA检出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呈上升趋势。结论 采用TCT及高危型HPV-DNA初筛,异常者配合阴道镜下活检,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镜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妇科肿瘤的第二位。我国宫颈癌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约占全世界的1/3。现已明确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1]。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由细胞分化失调到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最后发展成宫颈癌,该过程约需10年。因此,宫颈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关键是通过筛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防患于未然[2]。该文对本院1121例妇科门诊患者进行TCT联合HPV-DNA检测,并对阳性病例辅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以探讨TCT 与HPV-DNA检测和配合阴道镜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细胞学检查者1121例,对TCT检查异常者,进一步行HPV-DNA检测及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37.28岁。检查原因有:体检,白带多,性交后出血,异常阴道出血等。
1.2方法
1.2.1采用新柏氏液基细胞学(TCT)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用子宫颈刷插入宫颈管内1cm,围绕宫颈顺时针方向旋转5圈收集宫颈外口及颈管的脱落细胞,放入盛有Thinprep细胞保存液小瓶中,应用新柏氏2000全自动制片,经细胞混匀,负压过滤膜采集,细胞转移等程序化处理制成薄层细胞片,95%乙醇固定后巴氏染色阅片。
采用通用TBS分级系统进行细胞学诊断[3]:保存完好的上皮细胞覆盖率大于10%为满意涂片。诊断包括:正常或良性反应改变(WNL);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包括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非典型腺细胞(AGC);腺癌(AC)。TBS报告正常或良性反应改变为细胞学阴性,ASC-US及以上病变为细胞学阳性。
1.2.2 HPV-DNA检测 细胞学检查阳性病例均用特制无菌毛刷取宫颈分泌物,置毛刷于保存液中,送检。采用多重核酸扩增(PCR)荧光检测法,根据13种高危HPV的L1基因靶序列设计的一组高度特异的引物和探针,能在同一PCR反应中检测13种高危型HPV(HPV16、18、31、33、35、39、45、51、56、58、59、68)的脱氧核糖核酸(DNA)。PCR-荧光法系在PCR过程中使用荧光PCR检测仪同时记录荧光标记探针在分子杂交时每次PCR循环释放出的荧光能量变化,直接反映PCR扩增产物量的变化。记录在某一循环中的荧光信号的强度达到设定的阈值的循环数(Ct)。诊断阳性指标:Ct值小于37,HPV-DNA数值:大于5.00e + 002(拷贝/ml) 。
1.2.3 阴道镜活检 对TCT阳性病例98例,行阴道镜下可疑部位多点取材,未见异常者在转化区(3、6、9、12)四点取材。采用徐州雷奥医疗设备公司的LEO-2100型阴道镜,主要对宫颈病灶的表面构型、边界形态、颜色血管和碘反应的异常征象进行定位活检。病理结果分为:①慢性炎症;②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为CINⅠ、CINⅡ、CINⅢ或原位癌;③鳞状细胞癌(SCC);④腺癌(AC)。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用X?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
2.1 TCT不同结果与HPV感染率的比较 见表1。可以看出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显著升高,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TCT检查与病理结果的比较 见表2。可看出随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高级别宫颈病变的检出率随之升高。
2.3 病理学、细胞学、HPV检测的比较 见表3。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HPV检测阳性患者中,宫颈活检确诊为CINⅡ及以上病变者与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而HPV检测阴性的患者中活检确诊为CINⅡ及以上病变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3.1 TCT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开展显著降低了宫颈癌的防病率,然而传统的巴氏涂片存在高达10%~20%的假阴性率[4]。为进一步提高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目前采用液基细胞学(TCT)检测方法,标本取出后立即放入细胞保存液中,这样几乎保留了取材器上所得到的全部标本,也避免了常规涂片过程中所引起的细胞过度干燥造成的假象。保存液中的细胞经处理,黏液、血液、炎细胞与上皮细胞分离,将有价值的细胞黏附在薄片上制成均匀的薄层涂片,提高了薄片清晰度和检出率。TCT与传统巴氏涂片方法相比,能显著地提高对低度及其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可以提高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见表2)。2001年再次修订的Bethesda系统,将鳞状上皮细胞异常分类细化。TBS以明确、恰当的方式表达细胞学判读的结果,便于与临床医师的交流沟通。
3.2 高危型HPV-DNA检测 流行病学及生物学资料已证实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病因。大部分HPV感染无临床症状或为亚临床感染,但HPV感染使宫颈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50倍。特别是近年来HPV感染增加且趋于年轻化,高危型HPV感染持续存在最终导致宫颈癌变,故许多学者提出将高危型HPV感染检测来补充细胞学普查,预警宫颈细胞癌变倾向,及时发现和预防、治疗早期宫颈癌极为关键。本组资料中TCT结果为ASC、LSIL、HSIL的病例中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30.61%、67.86%、75.00%。高危型HPV感染率在侵润癌为100%, 在CINⅢ或原位癌为81.22%,在CINⅡ为73.33% ,在CINⅠ为50.00%,由此得知随着细胞学及病理诊断级别的升高,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上升,提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有密切关系,因此高危型HPV阳性者是宫颈癌筛查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随访。
3.3 TCT与高危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可早期、准确诊断宫颈病变 阴道镜是国内外学者公认的辅助诊断CIN的重要方法,临床上通常将阴道镜活检作为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5]。CIN在阴道镜下所表现的图像主要表现为血管异常(包括点状血管、镶嵌和异型血管),醋酸白色上皮、白斑、腺开口白环和白色腺体。醋酸白色上皮最敏感但特异性低,镶嵌和点状血管敏感性低但特异性高。有学者报道[6],醋酸白色上皮如与点状血管和(或)镶嵌同时存在,特异性大幅提高,更有诊断意义;对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或持续高危HPV病毒检测阳性患者需联合对阴道镜下活检及时发现宫颈病变,因宫颈病变具有多灶性,通过阴道镜下仔细观察评估可提高点活检的准确性。阴道镜检查有赖于检查者的经验,有很大主观性,且有一定局限性,对宫颈管内病变不能准确评估,微小病灶易漏诊,如果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及高危HPV检测,将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TCT或HPV检测,均是临床常用的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两者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如两者相结合结合,可最大限度弥补其不足。若配合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可大大提高宫颈癌前期病变的检出率,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和过度诊断率。
参考文献:
[1]廖丹梅,黄明春,李惠珍,等.TCT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1):59.
[2]朗景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与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139.
[3]刘树范.浅析巴氏五级分类与TBS描述性诊断报告方式[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135-136.
[4]李荣.TCT检测在宫颈癌筛查的临床应用[J].江苏医药,2007,33(5):516.
[5]宋学红,王秋曦,宋玉芬.影视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6(5):278-281.
[6]罗春芳,王晖,刘铭球.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阴道镜图像特征与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6):356.编辑/王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