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雪珂
2012年,《赫芬顿邮报》作为第一家盈利性网络媒体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在《落基山新闻报》、《旧金山纪事报》等报纸纷纷宣布停刊或破产之时,《赫芬顿邮报》的成功崛起使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赫芬顿邮报》的崛起是互联网时代报业转型期报业探索的重要案例,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与之前大量转型失败报刊的重要差别在于互联网思维的运用。报业转型不是简单地用字节取代纸张,仅将纸质版报刊变身为电子报刊,转型能否成功在于思维是否转型,即互联网思维的使用和贯彻。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要想获得生存的空间,获得成功转型,必须遵循互联网逻辑。
发展模式
《赫芬顿邮报》由阿里安娜·赫芬顿在2005年创建于美国,在两次失败的投资后,阿里安娜·赫芬顿《赫芬顿邮报》定位于新闻博客网站。区别于《纽约时报》的是,《赫芬顿邮报》不设置付费墙,即完全免费阅读,将自身定位为一个“社交平台”,并号召普通读者上传文章,使读者成为内容提供者。具体分析,《赫芬顿邮报》的发展模式如下:
1 内容来源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特点
《赫芬顿邮报》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其改变了传统报业信息生成模式,其内容来源不再依靠专业的采编制作团队,而是将自身定位为一个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媒介或平台,鼓励团队外的普通公民上传新闻并呼吁博客写手在其平台上进行评论和写作,而自身团队的原创内容作为补充和架构支撑。
这种内容运作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封闭的内容生产方式,不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而且吸引了更多的人气,同时也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利润空间。
2 阅读完全免费,利润源于广告主
《赫芬顿邮报》不向用户收费,其利润来源完全依靠广告主。为了提升利润空间,《赫芬顿邮报》一方面压缩自身运营成本,减少自身团队人员数量,鼓励普通公民上传新闻并鼓励博客写手免费提交博客内容来实现自身内容的丰富和廉价获取。另一方面,《赫芬顿邮报》将资金重点投放在技术提升上,使自身内容在搜索排名上尽量靠前来提升网站流量以吸引广告主的注意和青睐。
轻盈的团队构成和丰厚的广告利润使《赫芬顿邮报》以高投入产出比运行。
3 平台“社交化”吸引人气
为了提升自身“社交化”能力,《赫芬顿邮报》与脸谱网进行合作,利用脸谱网的社交功能,鼓励圈子内部的,人进行新闻的相互推荐、共享和评论,以提升《赫芬顿邮报》自身的流量和影响力。此外,2012年8月,《赫芬顿邮报》推出网络视频新闻频道,在频道内鼓励观众进行评论,并且观众之间可以进行互动视频聊天,这样,“社交化互动平台”的布局初见成效。
互联网思维
所谓“互联网思维”并没有清晰的界定或界限,但“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传统思维”的,这是由于互联网带来的技术革新使得许多传统行业的运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应地也引起了运营思维和思考方式的变化。在许多成功的案例基础上,人们逐渐发现互联网带来的一些新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思路,进一步上升为“互联网思维”。《赫芬顿邮报》成功崛起的过程就是互联网思维成功实践的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1 “众包”思维
所谓“众包”,即公司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外包给大众网络的商业模式。与“外包”不同,“众包”的对象是没有清晰界限的外部群体,而且付出的经济报酬相对“外包”来说要远远低廉,“众包”对象对“精神收益”的看重远远高于对“经济收益”的看重。简言之,“众包”思维就是让互联网上的普通用户因为精神满足而被吸引到一个平台上来,在其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时不自觉地为这个平台提供了劳动,从而使这个平台用较少的经济投入获得巨大的效益。
《赫芬顿邮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众包”。《赫芬顿邮报》为了减少运营成本,极大缩减自身采编人员,其内容来源的主体在于几千名高质量成熟的免费博客群体,这些博主争相在《赫芬顿邮报》平台上发表博客文章,并以文章被选用为荣。这样便达到了一种共赢局面,一方面《赫芬顿邮报》拥有了一批高质量免费的内容提供者,另一方面博主也拥有了一定的人际资本。此外,《赫芬顿邮报》还鼓励普通公民为网站提供新闻,希望公民作为用户的同时也是内容生产者和提供者,这样不仅能增加信息的关注度而且拓宽了新闻来源。
《赫芬顿邮报》的“众包”思维是其运营成功的关键,内容生产的“众包”压缩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利润空间而且调动了用户的主体意识及其关注度,可谓一举两得。
2 “免费”思维
“免费”和“众包”是紧密相连的,正是有了“众包”的成功,《赫芬顿邮报》的免费才能够一直成功贯彻下去。与传统工业时代“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免费”不同,互联网时代的免费是彻底的免费。互联网时代最丰富的就是信息,默多克新闻集团《The Daily》的失败验证了互联网时代让用户付费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尽管内容非常精彩。
与《纽约时报》的付费墙模式不同,《赫芬顿邮报》阅读完全免费,这也是《赫芬顿邮报》成功超越《纽约时报》的最重要因素。《赫芬顿邮报》的所有利润全部来源于广告主,其巨大的点击量和靠前的搜索排名使得广告主钟情于它,而免费的高质量内容又带来了更多的点击量,两者形成了优势力量的良性循环。“免费”验证了“马太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3 “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的精神核心是开发小众市场,互联网时代有足够的空间和技术支持非热门产品的开发,而小众市场或小众思想在互联网时代众多人口基数的基础上也会有巨大的经济收益。
《赫芬顿邮报》运用众多的非专业人员进行内容采写以及鼓励来自不同背景的用户对新闻内容进行评论,因此经常是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视角的人对同一话题发表各种评论和看法。这就是互联网“长尾理论”的运用。传统的新闻采写通常是封闭的团队,而这些团队构成都是训练有素的新闻专业人才,他们的视角专业化,因而也就单一化。而《赫芬顿邮报》开放的采编和评论视角形成的多样化观点就是“长尾理论”中的长尾,正是这种运营思路的变化使得《赫芬顿邮报》成为一个多样化视角的平台,吸引着更多的关注和阅读。
4 “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思想变革,这一思维方式也应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所谓“大数据”,即全面的数据,即关注事情的相关关系而非逻辑推理出的因果关系,即“用数据说话”。大数据建立在互联网时代数据收集全面,数据分析便捷快速的基础上,用科学的计算分析说明当前的情况并预测未来。
《赫芬顿邮报》利用谷歌平台,时刻观察谷歌数据推算出来的热门关键词,在第一时间掌握受众的兴趣点,并及时进行内容制作和发布,真正做到了“受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成功地为自身增加了受众关注度。此外,在“大数据”应用上,《赫芬顿邮报》进行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逐步进行技术优化,使自身的搜索排名尽量靠前,以便于增加受众点击量来吸引广告主的投入。
综上所述,《赫芬顿邮报》在内容生产、内容传播等各个方面运用了“众包”、“免费”等多种互联网思维方式,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结合传统报纸的内容制作优势成功打造了一个以互联网思维为内核的媒体,可谓是报业转型时代的典范之作。
责编:吴奇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