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小丽
“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人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创新意识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
1.克服创新意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否具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老师完全能挖掘教材,高效的驾驭教材,把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具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表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用于时间、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二、分阶段授课,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能力、创新机会
1.备课设阶段
本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阶梯,,保证C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阶梯,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阶梯,满足A组学生“吃得饱”。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觉得有发展空间,有想象的余地。例如,初二“同类二次根式定义”教学的三个阶梯为:(1)实例引入同类根式定义,举正反例反复理解;(2)定义应用,充分理解“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并举几组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例子进行理解;(3)定义的拓广,从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中发现一般同类根式的定义,给学生留下了创新的空间,创新的机会。
2.讲课沿阶梯
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作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三个阶梯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阶梯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阶梯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
在时间的安排上,第一、第二个阶段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到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听懂吃透。第三个阶段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从而创新)。
另外,课堂练习能异于常规进行。各个学习小组的练习内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既要明确不同阶梯学生回答相应阶梯的问题,又要激励低组学生回答高组问题,完成高组的任务,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具有创新精神。
3.阶梯评估
成功感是人们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级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样老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察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呢?
1.利用“学生渴求未知” 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欲望,努力去揭开食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质疑,但随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教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教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像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四、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1.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
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总在帮助他们弄清楚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可理解为学士的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再做结论。
2.多给学生鼓励、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及好的成绩表示赞许
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老师的评价,而且常以老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以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不错”,“太棒了”,“有进步”等等不是你的关心和赞许。
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