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 孙 丹
在当今的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在寻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高耗低效”的课程再见。但综观新课改之后的不少公开课,总觉得热闹之余,让学生真正对文本能深究、对主旨有感悟的课堂还不够多。《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的教学就要求教师既能够将语文知识与能力这一显性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又要能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隐性目标渗透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实践活动中,成为学生自身的感悟,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于语文一体,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所以,我想,语文课堂需要“安静”。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的课程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基于以上理念,语文教师在授课时,特别是在开设公开课时,都绞尽脑汁地设计一些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从而来体现新课程理念。这样的想法无疑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往往会犯“断章取义”的毛病,只注意到自主、合作、探究,只展示了课堂“活力”,却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就有了一些不太像语文课的语文课。
“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此话应该是现在公开课上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无论什么问题,无论问题简单还是困难,为了体现“合作探究”这一点,有些老师都要让学生来“分组讨论”一下,看着挺热闹,但其中的效果如何呢?
有一次,进行刘鸿伏创作的《父亲》一课的同课异构活动,其中有位老师这样进行教学:课文导入后,请学生大略谈谈读后的感受,接着要求学生提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写在纸上。这个环节应该能够训练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都安静地思考着,然后写下了各自的问题,此环节用时3分钟。随后,老师将学生的问题纸收上来,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先行解决一部分自己提出的问题。这个环节应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小组讨论时,老师利用这个时间在一旁翻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此环节用时5分钟。最后,老师整理出三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一是文中的“别样滋味”指什么滋味?二是文中的父亲为什么由自信变为自卑?三是文中的“迥然不同”和“许多相同”分别指什么?课堂至此,用于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已接近10分钟,但该老师依然让学生就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这个环节应该算是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如此讨论5分钟后,老师才开始和学生一起来解决这三个问题。然而,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前两个问题学生回答得快且正确,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两个问题,根本不必再花时间进行分组讨论。而第三个问题,学生讨论了也还是明确不了答案,需要教师的引导,但因为时间关系,这节课草草收兵。
一节课如此频繁地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而自明的问题让学生费时间去讨论,而最需要探究的问题却没能好好解决,这就让学生的互动讨论成了一种形式,频繁讨论似乎使课堂很热闹,但如此讨论其实是一种假热闹,其中的效率与不讨论相差无几或者说根本就没必要进行讨论。因此,新课程要求课堂“自主、合作、探究”,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应面面俱到,随心所欲,教师要事先确定好文章的重难点,预设好主问题,从而做到课堂讨论的有的放矢。
为了体现新课程课堂的灵动与热闹,有的课堂十八般武艺全上,才艺表演时时搬上课堂。有的老师让学生演出课本剧,有的老师让学生模拟各种情状,更有老师赤膊上阵,全都是为了展示“才艺”。笔者不是一味地反对在课堂上展示才艺,只是觉得课堂上的才艺表演必须要为读懂、读透文本服务,离开了这个目的,那所谓的才艺表演只能换来假感动。
还是在刘鸿伏创作的《父亲》一课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有位老师对文本的处理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深父爱。面对《父亲》这样一篇饱含深深情感的文章,通过朗读来加以体会,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在处理朗读时,老师不是让学生自己读,而是由老师来读,然后让学生来感受。当然,笔者不能否认老师读得的确很好,如果这不是一堂语文课,而是一场晚会,那将会是一个优秀的节目,但在这节语文课堂上,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思考。由于老师在饱含深情的朗读结束后,角色马上由朗读者转变为提问者,这便使得先前的朗读效果减去了一半,因为学生马上从刚刚营造起来的氛围中“跳戏”了。然而,老师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之后的几个环节中,依然是采用了老师范读、学生体会的方式。
如此处理,笔者觉得老师只是在展示自己的才艺而已,对学生解读文本的作用并不大。笔者不是一味地反对教师展示自己的才艺,从非智力因素开发的角度来说,如果教师有突出的才艺让学生佩服,其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差,“亲其师,信其道”。但教师再好的才艺展示,都得建立在课堂效果这个根本上。采用朗读法,最好还是先让学生自己自由朗读、反复诵读,然后可以老师范读或播放名家的朗读片段,在学生体会自己的朗读和老师或名家的朗读的区别时,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否则,一味地表演才艺,课堂是热闹了,但更多的只能换来假感动。
这一段关于“行侠仗义”的探讨,发生在金庸先生所著的《倚天屠龙记》第五章末尾,便是谢逊大闹天鹰教的场子,意图抢夺屠龙刀之时。众所周知,张翠山是武当七侠之一,而谢逊是臭名昭著的金毛狮王,按江湖中的话来说,乃是“正邪不两立”。
新课程课堂需要学生的探究活动,但实际课堂中,文本探究浅尝辄止的情况时有,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就像烧了一桌好菜端上了桌,主人介绍了每道菜的用料及做法,让客人了解透了,客人还没来得及品尝,主人却把菜撤下去了。如此课堂,表面上探究热闹,其实是浅尝辄止,没有真正深入文本。
仍然是在刘鸿伏创作的《父亲》一课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有位老师的导入是让学生谈谈读完后的感受,学生分别回答出了文章表现了父亲的“伟大”“坚忍不拔的意志”“对作者深深的爱”这三个答案,应该说,学生的回答已基本正确。接着,老师让学生从文中寻找体现“对作者深深的爱”的画面,学生找出了相关段落,即第11段和第19段的两次流泪,师生共同朗读了这两段文字,分析了两次流泪的不同,即由原先的压抑转变为释放,老师还引用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诗句来引导学生来体会文中深深的父爱。课上到这里,师生对文本的分析还可以,但接下去,老师结束了这个环节,对学生回答的“伟大”“坚忍不拔的意志”等既不肯定也不否认,而是重新问了个问题:“本文除了表现父爱外,还有其他情感吗?”只是让学生随便说说,没有进行细致分析,这个问题就结束了,如此,这个问题的提出对这堂课来说基本没有意义。
其实,根据文章的主旨,教师应把重点落在“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一点上来设计文本解读。当然,勉强一点来说,先让学生从文中寻找体现“对作者深深的爱”的画面也不是不可以,只要在后面的分析中能联系起来即可。但老师不但未能抓住学生答案中“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一点来展开,反而以“本文除了表现父爱外,还有其他情感吗?”这样的问题追问学生,让学生去思考相对无关紧要的问题,错失了一个最佳切入点,使学生对文章的解读浮于表面,看似在热热闹闹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但实际上脱离了文本。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的目的有三:①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②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启迪发展智力,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目的。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并且哲学、逻辑学、美学、文化学也都承认:“词语”是人脑进行思维活动的物质前提。③以同化现代化的书面语言交际规范和同化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心理为任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课堂的核心就应是使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我们的语文教师就应在这几个方面着手来设计自己的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也是在刘鸿伏创作的《父亲》一课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有位老师有个整体感知的课堂教学设计,看似简单,但我以为真正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核心。看教学片段:
师:读完了《父亲》一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围绕父子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父亲送“我”上大学。
生:父亲因我考上大学送我上大学。
师:这个回答也对也不对。对的是确实因“我”考上大学才送“我”上大学,但这个回答是废话。
生:父亲因“我”从来没出过远门而送“我”上大学。
师:那父亲出过远门吗?
生:没有。
师:没出过远门的父亲因“我”没出过远门而送“我”上大学,这充分体现了什么?
生:父爱如山。
很多老师也会采用整体感知这个环节,但这位老师抓住文本来追问,充分引导学生静静地阅读文章,创造性地组织师生进行共读的语言活动,注意到语言表述的精准性,虽没有意进行人文教育,但师生情感已经得到过滤、升华,语言交流到位,如此,语文课堂的核心抓住了。
课堂讨论最大的弊病就是会给人乱哄哄的感觉,课堂纪律很乱,这就要求老师有一定的课堂讨论的掌控能力,从而使课堂安静。
一是课堂讨论的局面应驾驭自如。看到一个案例很有意思:有一堂课上,老师问学生:你知道世界上有哪四大著名的宫殿?一个学生说故宫,其他学生默不作声,老师让学生讨论交流,一个男生故意说还有“子宫”,学生哄堂大笑。面对这突发状况,老师该怎么处理呢?老师走到那个男生身边,摸着他的脑袋说:“你说得对。因为子宫的确是人类最伟大的宫殿。同学们,老师我本人,包括所有人,都是在这伟大的宫殿里孕育,谈到她,我们不能用轻率的口吻,要充满对妈妈的尊敬。当然,这节课我们谈的是建筑上的宫殿,你的问题,可以留在生物课上讨论。”这位老师不仅化解了一触即发的问题,而且在不经意间给孩子们进行了关于母爱、关于生命的教育。正因为老师对课堂讨论中存在的“失控”有着自如的驾驭能力,语文课堂讨论才不至于乱糟糟的,才会真正安静下来。可见,只有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才能静下心来全身投入到课堂讨论中,不受外界干扰。
二是课堂讨论的问题要难易有度。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如果人能够用他现有的知识去回答某个问题,那么思维过程就不发生;当提出的问题须借助于那些他所不掌握的知识才能解决时,思维过程也不发生。为此,讨论的问题必须与学生原有知识相关联,相衔接。所以,教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风气、学习态度等各个方面,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好问题。因此课堂讨论问题必须做到难易有度。问题太深,学生无所适从,或问题超出学生知识的范围,学生只能面面相觑,望而生畏,无法答;问题太易,又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不加思考,没有兴趣。难易有度的问题,应当是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即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思考后,能回答得上来。
也是在刘鸿伏创作的《父亲》一课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有位老师让学生阅读文章4—17节,完成图表,探究父亲的心理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内涵。
地 点 事 件 父亲的动作、外貌 父亲的心理苞谷地家里乡村县城长沙武汉
对学生来说,探究父亲的心理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内涵是个难点,但这位老师给了学生一个解决的台阶,化难为易,从“事件”“动作、外貌”来看父亲的“心理”,老师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来静静地阅读文章,在和文本静静地对话中,了解“事件”,明白“动作、外貌”,从而清楚父亲“自傲——自尊——自信——担忧——惊恐——崩溃”的心理变化。如此处理,静静地阅读,效果显著。
语文课堂要回归本源,文本主旨的挖掘要靠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回归宁静,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体会,能够静下心来听老师的讲解、引导,然后再加上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认真思考,从而真正读懂、读透每一篇文章。
还是在刘鸿伏创作的《父亲》一课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有位老师导入文本后,按照解读文本的基本思路,首先,让学生先疏通文本,把文本分为两个部分来解读:一个是在故乡的父亲,一个是在城市中的父亲,学生思路渐渐清晰。接着,老师让学生分别找出故乡的父亲和城市中的父亲的形象。随后,师生又共同解决了“父亲为何由自信变为自卑”这个问题,学生根据老师要求,从文本中去寻求答案,答出了因为父亲在城市中感到柔弱、茫然、惶惑,说明学生对文本理解比较深。此时,老师又引用宫崎骏的一段话“我想打电话给你……”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父亲因为不能照顾、关心“我”而产生的那种卑微的心情。那父亲有了自卑感之后是否会消极对待城市中的经历呢?老师又顺势抛出了另一个问题:让学生找找父亲和“我”从家乡来到武汉一路上的表现,学生带着任务静静阅读,便得出了“表现出了父亲的坚强”这个答案。老师又让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一段,让学生理解“奋进的风帆”中主要是指父亲对“我”的影响,使学生领会了父亲是我的“路碑”这个主旨。至此,文本解读完毕,学生对文本已完全理解,老师又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探究父亲对我的期望。学生纷纷起来回答,有的认为将儿子的归宿定为回归乡土,有的觉得是靠双手吃饭,还有认为是在外不要受委屈等。从答案看,学生对文章已经完全吃透,而这也正是因为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细致阅读和分析,不流于形式,避免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环节,使文本研习十分紧凑,整堂课研读集中,流程“从一而终”。整堂课中,老师语调轻柔,笑容亲切,学生静心细品,语文课堂回归了宁静,效果不言自明。
因此,现在语文课堂虽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但不必流于形式,要让语文课堂回归宁静。无论课程理念怎样变,都不能将本源丢掉。如此,才不使语文课堂跑偏,不使语文课堂无中心,不使语文课堂成为一出闹剧,语文课堂的效益自然也就能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