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学课题组
教育与教学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模式的高校人才管理机制研究
——以天津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天津城建大学课题组
协同创新模式下的高校人才管理问题已成为高校人才建设的重要问题.以天津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为例,通过阐述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人才管理机制创新的必要性,结合协同创新模式,分析高校人才管理机制的现状与不足,基于协同创新模式设计高校人才管理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协同创新;高校教育发展;人才管理
“协同创新”是新时期国内高校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有助于全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元办学职能.基于协同创新模式的高校人才管理机制本质上是一种人才管理创新,强调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及有效运行,对各创新主体的互补性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高效配置,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从而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和集聚,提高创新效率[1].“人才资源是高校第一资源”[2],只有积极拓展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增进人才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在激烈的高校人才竞争中占得优势和先机.然而,在人才管理机制中存在着管理理念与协同创新不匹配[3]、选才机制不完备[4]、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5]、协调沟通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以天津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为例,通过阐述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人才管理机制创新的必要性,以及高校人才管理机制的现状与不足,基于协同创新模式设计高校人才管理机制和提出对策建议,提升协同创新平台高校人才建设的科学性、效率性和持续性.
1.1 完善和创新高校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
高校人才管理机制的创新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为高校人才创新管理提供良好的氛围.为此,需要结合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要求,通过人才管理机制的创新,系统设计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管理制度体系;面向协同创新模式,建立人才组织创新、人才协同管理、人才资源整合与人才利益激励等制度体系[6];组建结构合理、职责明确的人才队伍,制定整体人才计划实施路线;吸纳并整合国内外优秀人才资源,形成强强联合的协同创新体.
1.2 深度优化和开发高校人才资源的重要途径
基于协同创新模式下的高校人才管理机制创新,能够更好地结合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定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自主创新需求的无缝对接,既满足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方向性需求,又实现人才培养的有的放矢.同时,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也受聘到高校,从事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协同人才培养体系,使教师真正置身于教学与科研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氛围中,对于深度优化和开发高校人才资源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释放高校人才管理活力的关键驱动
一方面,通过协同创新,可以倒逼高校在吸引和选拔人才机制方面实施创新,破除人才发展中排资论辈、唯学历、唯背景的滞后的人才建设观念,建立和完善贴近创新需求和符合人才发展诉求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另一方面,协同创新管理模式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打破干部和人才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旧体制,为释放高校人才管理活力提供制度支撑.
1.4 提升高校人才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高校作为科技人才资源最聚集的创新主体,不仅要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更需要深化多方协同合作机制,坚持“求大同存小异”,积极打造一批“学科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突出,服务意识超前,具有协同合作精神”的协同创新团队.因此,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可以促进高校以协同创新人才建设为导向,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建立和完善服务于协同创新的人才制度建设体系,大力提高人才管理水平,为实现协同创新和产学研用合作共建提供人才资源保证.
2.1 管理理念与协同创新不匹配
高校人才管理的顶层设计理念与协同创新的发展理念、目标融合度不高.高校人才管理的顶层设计是面向高校全局发展的统筹规划,可概括为建构架、组团队、定机制三部分.就目前而言,高校人才管理原有的顶层设计并未将协同创新纳入其中,只是在固有模式下进行发展,未发挥高校人才的最大效用;高校的人才管理在管理理念上还带有浓重的传统体制色彩,人才等级观念严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识不到位[2],管理过程中偏重于强调事,而忽视人的需求与感受;在人才管理的具体工作中,人浮于事、墨守成规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前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高校的人员调配统一,人员淘汰机制未市场化[3],致使高校教师忽视了岗位意识,不利于高校与企业、社会的协同创新活动,而且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不够重视,引入机制存在缺陷,影响了高校协同创新活动的进展.
2.2 选才机制不完备
选才是高校人才管理的“入口”.结合协同创新,目前高层次人才的选才机制和管理体系尚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突出表现在:高校在选才机制方面存在与协同创新结合程度不够,人才选聘定位不清晰,选才流程有待规范;围绕协同创新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选拔活动不充分,未考虑本校自身特色和需求,对人才盲目引进和忽视全方位考察,导致高校师资配置结构不合理,人才缺乏与人才浪费现象共存.因此,高校作为协同创新的重要参与方,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人才,而其各有所长以及能力和科研素质突出的人才亟需通过科学的选聘流程,选拨到协同创新平台上来.这就要求高校的人才选拨和聘用管理应该在人才规格和定位、选才标准、与协同创新任务目标导向紧密契合等方面开展人才选用机制的创新和完善[4].
2.3 人才考评机制不健全
结合高校协同创新,人才的考评机制还有待完善.高校在考核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忽视了科技创新导向下的内涵建设指标;过于注重考核的最终结果,忽视了其创新工作过程;考核标准过于单一,融入协同科技创新要素不够,无法有效衡量每个教师在协同创新中的科技创新贡献效率和能力水平,使得教师趋向于短期效应[7].因此,基于高校的发展目标和协同创新任务,高校人才考评体系需要融入协同创新要素,在制定的绩效考核总体框架下,建构包含协同创新要素和内容的人才考评机制,尤其是对高校协同创新领军人才进行专项考评,依据考评结果,为后续的协同创新人才管理和激励提供有力依据.
2.4 协调沟通机制不完善
在协同创新中,高校与相关创新机构的人才管理需要建立和完善协调沟通机制.从高校内部来看,围绕协同创新,由于高校人才建设管理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人才整合,协调沟通的渠道出现阻塞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才管理协调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大大降低了高校人才管理的协调沟通效率与效果;从高校与协同机构来看,不同的协同单位人才管理体系差异明显,如何在差异化人才管理体系中实现有效对接是高校人才管理的重要任务,其中,在协调沟通过程中,最关键的是缺少必要的协调沟通平台和沟通机制.相比新的协同创新管理模式,高校现有人才管理机制中的协调沟通机制尚不健全,缺少与协同机构协调沟通的机制,松散程度高,随机成分明显,没有建立规范长效化的沟通机制,成员单位被动性沟通较强,沟通平台的缺失和渠道梗阻,使得高校人才和协同成员人才对接效率低下[6].结合协同创新的大背景,高校人才管理需要建立完善协同创新平台内部和外部两个协调沟通机制,使协调沟通对接有效,沟通效率提升,在沟通中实现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
为落实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促进高校与企业在天津绿色建筑领域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天津城建大学利用自身在绿色建筑领域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由天津城建大学牵头,与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住宅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天津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于2014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中心建立以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地方重大需求问题为目标,以优化校企交叉融合为导向的岗位设置模式,按照科学设岗、全球招聘、择优聘用的原则,由中心进行聘用.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在中心人才管理运行机制上,主要内容如下.
(1)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针对协同创新中心人员来源多样、成员复杂、流动性强的特点,全部实行岗位聘用制.根据协同创新中心任务的需要,同时为避免盲目引进人才,结合自身战略发展规划,制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的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建立可持续的人才引进机制.另外,通过与产业界联合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的方式,不仅能够快速形成人才合力以推动科技创新,而且更有助于高校与业界保持产学研协同的常态化.
(2)优化管理机制.高效的人事管理机制是协同创新中心稳步运行的基础保障.中心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协同创新管理,对一些新兴或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其相应编制、特殊待遇.通过建立人员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所聘人员聘期结束后,考核合格的可续聘,不续聘的可回原单位、原岗位工作[4].优化的人才管理机制结合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的要求,系统设计人事人才管理办法,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氛围.
(3)协调利益机制.利益分配的结果是否公平合理,是否能够使参与协同的各方均满意是影响协同创新长效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因此,在开展协同创新之前,各方主体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确定各方利益分配原则.本中心以“平等、贡献、利益与风险相一致”为基本原则,根据各方主体在协同创新不同阶段所做出的努力不同,给予相应的利益.
(4)构建协同激励机制.中心制定了《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科研优秀成果奖励办法》,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奖励采用现金、实物、资源配置等多种形式,以满足科技创新人员的不同需求;当暂未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时,中心也会充分考虑各创新主体及科技人员已付出的艰辛劳动和贡献.
(5)注重考核评价机制.创新协同中心通过协调各方主体,根据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与重点任务,既坚持评价标准,又兼顾任务的差异性,不仅注重科研产出成果数量和级别,更注重对其研究成果创新性与贡献力的考察;对不同类型的研究项目,制定具体细化的考评标准,如对基础性研究,注重其理论价值;而对解决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和技术攻关的研究项目,则侧重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考核.各主体及各机制在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的运作见图1.
图1 天津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管理机制
4.1 更新人才管理理念
高校人才管理机制创新需要更新人才建设理念,完善其顶层设计,加强协同创新理念与人才建设理念的融合.在顶层设计最初阶段,应该注入协同创新的发展理念,在考虑学校人才建设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协同创新发展的理念、目标导向和任务,树立协同创新模式下的人才建设理念,这种理念需要细致梳理协同创新理念和人才建设理念的矛盾点、冲突点.在学校整体人才建设战略框架下,必须融入协同创新人才建设理念和要求,树立国际化、一流化、市场化、集约化等人才建设管理理念[8],促成人才改革与国际接轨、与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接轨,打造各层次高水平人才,形成人才集聚和集约利用.
4.2 选用培育创新人才
在协同创新模式下,创新型人才和创新性人才团队是关键.要以高校长远发展为目标,重点关注创新型教师人才的选用和留用,注重培育创新型人才.只要其业务素质和能力突出,社会贡献较显著,均应囊括到高校人才的界定范围内.制定具有操作性、针对性的创新型人才界定标准,采取激励措施,引导调动不同领域和类型的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积极性,针对领军型创新人才开设绿色选才通道,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和持续培育创新型人才[9].当前,重点抓好协同创新中心的人才团队建设和领军人才建设,需要在多学科交叉领域和国内外前沿领域,以协同创新建设任务为目标,建设便捷、高效、激励的创新型人才选才体系,以领军人才为核心搭建创新型团队,完善人才团队激励、考评管理机制.
4.3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高校现有的人才考核评价方式方法显得过于模式化.因此,要完善高校人才考核评价方法,使得高校人才的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多样化、灵活化,最终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向导的评价机制;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和退出机制[10].对于高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应以创新为导向,在坚持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构成的评价体系基础上,更注重对其研究成果创新性与贡献力的考察,以及是否解决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和技术攻关难题,侧重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考核.
4.4 完善协调沟通平台
为更好地促进高校人才管理机制的完善创新,需要在内外部构建高校人才管理的协调沟通平台.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借鉴其他高校或企业相关协调沟通平台搭建的成功经验,一是构建高校的人才管理协调沟通平台.高校在进行人才管理时,应加快建立协调沟通反馈机制,促进协调沟通机制的完善.二是建立各协同创新成员单位和高校人才对接的协调沟通平台[11].通过这两个平台的互动和整合,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内部不同学科专业人才集聚、对接和沟通,尤其是将高校嵌入到整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下,实现高校内部人才和协同创新单位人才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人才互动,也为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机制建立奠定了人才流通基础,为更好的人才沟通和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该文为2014年度天津市人才工作重点调研课题(201404)“基于协同创新模式的高校人才管理机制研究——以天津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
[1] 汪一丁.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人事人才管理机制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21):34-36.
[2] 娄 佳,刘建设,龚 艳. 浅谈协同创新的高校人事人才管理机制[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2(6):10-15.
[3] 郭永存,程 刚. 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师资培养的几点建议[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6):33-34.
[4] 陈冬梅. 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 高教探索,2013(2):43-46.
[5] 戴月波. 协同创新模式下人才管理机制改革探索——以江南大学构建食品科学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为例[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3(4):5-10.
[6] 朱红霞,马晓霞. 协同创新模式下的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3(7):115-116.
[7] 李忠云,邓秀新. 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 中国高等教育,2012(6):35-37.
[8] 刘 明. 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1-104.
[9] 周 静. 协同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8):90-91.
[10] 徐轶博. 创新驱动战略下河南高校人才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2014(9):1-3.
[11] 吴绍棠,李燕萍. 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03-108.
Research of Talents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Universities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the Case of Tianjin Green Build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Task Group of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alents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universities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alents cultiv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study takes Tianjin Green Build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as a case study,exploring the necessity of talents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universities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consider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ollege talents management mechan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make a design and suggestion for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talents management
G645;C961
A
2095-719X(2015)02-01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