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俏到
网上聊天,有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时,就用“呵呵”两个字应急。它可以是率性默许,可以是保留意见,可以是偶逢知己的会心一笑,可以是发表异议前的情绪缓冲。“呵呵”,如此善变,有意思。
可是,你知道吗,9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就有人漫不经心地开始“呵呵”了。没错,“呵呵”用得最多的就是大文豪苏东坡。
他曾写信给好友:“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显然是对自己的新词颇为得意。他给因“河东狮吼”出名的好友陈季常写信:“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呵呵。”意思是只要晚上睡得舒爽,写词只是小意思。
苏东坡留下大量书简,短则十余字,长则百字,内容是军国大事加上鸡毛蒜皮,更有“呵呵”数十处以资调味。元丰元年,苏东坡跟文与可开玩笑,在《与文与可》一信中写道:“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文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意思是说,你要不给我画画,我就自己到处乱画,还要署上你文与可的大名。不仅如此,我还要拿着你给我承诺画画的绝句去告状索赔。
不知这位大文豪是否知道,在他出生前3年,欧阳修就在《与王几道一通》中开始“呵呵”了。看来,这“呵呵”还真不是新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