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共生研究*

2015-04-18 11:47娄小平
江汉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文化

戴 军 娄小平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学术氛围、规章制度、价值标准、学生风格、学校环境等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大学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之所在,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就大学文化的三个层次而言,精神文化无疑也是其核心和重点。清华大学胡显章教授认为: “大学的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对大学的本质、功能与办学规律的理解和价值追求,它是在全面吸收历史文化传统、进行长期办学实践的探索与积淀,并随着时代不断充实发展的切合大学自身实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集成。”①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中各种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反映的制度理念、形成的制度氛围和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而产生的制度意识、制度心理、制度信念等。大学物质文化是物化的文化形态,是大学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物质条件,是大学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物质载体。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大学文化。 “在三者关系中,精神文化处于核心地位,它影响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形成;制度文化是对精神文化的贯彻和保证,反过来也影响了精神文化的发展和变化;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载体,构成了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存在、发展的基础。”②

城市文化同样包括三个层面,即核心层面的城市精神文化、中间层面的制度文化、凸显在外的物质文化,是城市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包括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知识体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市民的思维、城市治理制度体系以及制度体系所体现的人文氛围、城市规划及城市建筑风格、城市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等。③在城市文化的三个层次中,最根本的是城市的精神文化,它是城市文化的灵魂与城市创新的动力,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城市文化,包括历史文化的传承、城市精神的培育、制度文化的完善、城市风貌的体现和市民社会的构建等。

一、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关系的历史演变:从摩擦冲突到融合共生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的产生和存在,其前提是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分工的发展,西欧中世纪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引起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产生了手工业者的聚居地——城市。④城市的兴起尤其是城市经济的繁荣使得大学的诞生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生存发展的空间,而且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批学者的到来,为大学的诞生提供了智力支持,城市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新的社会需求最终使大学的诞生成为现实。⑤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城市中市民自治的文化氛围也已基本形成,这种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也成为大学在诞生之初就有了大学自治的思想基础,也为大学后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空间。与此同时,大学一经出现,其良好的学术自由氛围和优秀的学术文化成果便成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和重要推动力量,大学的高深学问的研究和学者自由的思想要求城市有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这就对当时基督教神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冲击。因此,柯勒说: “大学的出现是十二三世纪心智活动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

大学与城市从诞生之初就有着天然的关联。两者出现和兴起的时间均在中世纪,地域也都在欧洲,而且两者的出现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在它们自身发展的进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高度包容和相互支撑,也并不意味着一方从属于另一方,比如历史上著名的 “城镇与学袍”之争,大学师生与市民之间的冲突不仅是利益的冲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冲突,这种冲突不仅仅在当时的巴黎大学表现突出,在博洛尼亚大学、牛津大学也同样存在。市民和大学之间的敌对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经济利益上的敌对和权力的争夺,更表现为一种精神上的对立。

大学与城市文化冲突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的标志是19世纪威斯康星大学的改革,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就任校长时的演说指出:威斯康星大学应该为实现威斯康星州的改革目标服务,成为全州所有人的大学。并成立知识推广部,指派教授、专家服务于州政府,大学与州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使大学成为灯塔,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公众服务的工具。紧接着 《莫里尔法》和 《哈奇法》的颁布更是促进了大学直接服务于社会,改变了高校与世隔绝的 “高楼深院”的形象,既改善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把全世界的大学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又促进了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使城市与大学的发展交相辉映。比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建了斯坦福工业园,即著名的 “硅谷”。 “硅谷”的成功是大学与城市融为一体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典范。

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由冲突到融合,经历了漫长的9个世纪,过程的艰难更显结果的弥足珍贵,它们的融合,为大学的发展带来崭新的契机,大学也因此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并且开始了其三大职能的新阶段,不再与世隔绝、不再封闭僵化,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城市也把大学当成自己发展的动力源泉,源源不断地从大学吸收人才和技术上的资源。到了21世纪,二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利益发展也日趋一致,从而结成了更加紧密的共生共荣关系:大学成为城市的文化品牌,是城市文化的标志性象征,甚至代言着城市的文化,引领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城市则自觉地为大学文化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分和土壤,包容着大学文化主体的各种价值观、融合着各种社会亚文化。

二、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互作用

1.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第一,培养高级人才,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大学的首要职能是培养人才,不同的大学培养的人才一定会有不同的大学文化烙印。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首先就是通过具有大学文化烙印的大学人对城市的影响,这些文化人才带着自己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技术走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文化品位、文化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城市市民的文化品位和价值取向;其次大学校园本身就是城市的文化高地,校园中的各种文化活动直接辐射和影响着城市,引领着城市生活向着健康、高雅的文化方向前进,这些活动也提升了城市文化生活的品位。

第二,引领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形象。一所优秀的大学,其大学文化必定是优秀和独特的,也必定是所在城市的文化名片,大学文化中蕴含的大学精神必将成为城市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向心力所在。尤其是在当今价值取向多元、社会文化多样化的环境下,大学文化以其象牙塔式的理想追求,大学学者们以其自由的思想追求着真善美,他们在社会浊流中保持自己主流的价值追求以及他们所创造的文化成果都能为所在城市带来一股清风,自然地引领着城市的精神,大学文化自然地也成为了城市人的骄傲。⑥而且,更具体地,大学里某位著名的学术大师也会成为城市的文化标签和城市人津津乐道的对象。⑦

第三,推进科技进步,促进城市科技创新。大学的第二大职能就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可以直接为社会服务,直接为所在城市的科技创新服务,甚至直接成为城市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依靠。⑧大学聚集的大量科技工作者,在与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与文化优势,提升了城市科技文化实力。⑨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开创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开始,大学的科学研究已经越来越注重解决社会所需,大学的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动力和研究目的就是直接为社会尤其是为大学所在区域所在城市解决难题,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所在城市的科技发展、城市的管理。同时,他们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活动也直接蕴含于城市生活中,带动更多的城市人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客观结果就是:大学的科学研究不仅提高了城市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而且还提高了城市人的科技创新能力。

2.城市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影响

第一,是凝练大学文化特色的源头。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曾经说过: “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⑩任何一座城市的文化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形成的,都是其人文历史和区域民族特色的综合,必定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身处其域内的大学,其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定受到城市文化的地域特色的影响,虽然大学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表现出更高雅、更理想的特色,但它们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地会融为一体⑪。同时城市文化的包容和改造,使得大学文化能不断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紧跟时代发展,体现所处时代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特色的同时也体现出时代精神。⑫

第二,促进大学文化主体的社会化。21世纪的社会是充满活力的、开放的社会,必然要求大学也不再是僵化的封闭的象牙塔,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建设也必然会吸收城市文化的精髓,大学文化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主体是生活于其中的大学人,大学人尤其是大学生必定会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大学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习惯等也必然会受到所在城市文化的影响,其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甚至某些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活动都直接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城市为他们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可以让学生们体验社会生活、感知社会需求、增强社会担当、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不断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尽快地成长为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⑬

第三,使大学文化面临利己主义的消极影响。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客观经济基础。市场经济文化的功利观念是以关怀个体为主的,市场经济文化对大学功利观的影响就是它促使大学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个体功利,鼓励大学生要 “不安贫而乐道”。在一个已经市场化的城市环境中,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大学文化一时不知所措,如果固守清高,会陷入办学费用少、生源流失、学术成果产量低下的不利局面,因为现代科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作为条件;如果过于热切地拥抱市场又会丧失大学精神,丧失了大学的本色。这要求大学一方面要传承中国大学文化传统中求道轻利、淡泊名利的思想和西方大学传统中追求纯粹的真理、不计较物质欲望的传统,重回大学仰望星空的传统。另一方面,要传承西方大学自现代以来的传统,即以科学研究的成果服务社会,注重成果的转化,在大学与市场之间建立恰当的平衡。⑭

三、大学文化助推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1.重视大学文化对城市精神文化的助推作用

城市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城市精神文化,城市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城市文化中最稳定的内在的本质特征,而城市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显性和隐性表现出的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显著的群体精神。地域特色表现为一种氛围、感觉和总体印象,群体精神则表现为市民群体的精神追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⑮这些观念层面的、意识层面的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主要是通过市民的价值取向、道德素质、生活方式等体现出来。城市精神的形成依赖于城市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和地域民族文化底蕴,它积淀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璀璨的人文、淳朴的民族风俗等。⑯

大学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和标志,是城市的文化工厂、思想库和智囊团。 “大学所构筑的是人类的科学理性精神、哲学思想与世俗人文情怀,是人类精神文化的象牙塔,更直接些就是传承社会文化,提升社会价值,研究高深学问,弘扬科学精神,引导社会思想,引导文化创新,坚守人类的精神价值。”⑰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是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一部分,但又具有其特点和相对独立性,比如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批判思维、价值中立等。⑱大学不仅是传授、研究科学和文化的殿堂,教育新人成长的园地,还负有引导社会价值观、规范社会行为、培养公民的国际视野与现代意识、引领社会前进方向的使命。⑲地方大学引领文化,基础在于传承,动力在于创造,并且要立足于为地方服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大学大多具有较深文化底蕴,是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集聚地,也是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的传播源。因此,大学更应该重视引领先进文化,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提升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传承创新文化的社会职能。

大学文化处于城市文化最高层,是城市文化中最稳定的内核,它提升城市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并引领着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为大学文化助推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大学文化建设和城市文化建设能很好地良性互动:城市文化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土壤和养分,大学文化向城市文化建设传递大学的文化精神和先进的文化理念,大学文化自然地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繁荣了城市文化、丰富了城市文化,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增强了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城市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聚集各种科技文化人才构筑人才高地,而大学恰恰就是城市的文化人才高地,大学的各类人才就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文化的繁荣需要教育的繁荣,城市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大学文化的繁荣,大学文化中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传统、娱乐形式等对城市产生着辐射和影响。大学不仅仅是通过其文化产品,更是以其所培养的高级人才向所在城市辐射先进文化,以多功能多形式的辐射作用于城市文化的发展,间接地提升城市的文化建设,而且这种作用和影响是长期的和深远的。

2.重视大学文化对城市制度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

城市文化建设要取得实效,要想城市文化充满活力,必须进行文化体制创新,它是保持城市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的源泉,因此,制定并施行科学的城市文化政策,推进城市文化体制创新就是城市提升文化实力的重要任务。⑳而文化体制是否充满活力,是否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是否营造了宽松的文化发展氛围,是否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是否对外来文化具有开放的胸怀,对多元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文化是否具有包容能力等㉑,包括政府促进文化发展的相关经济、法律、社会制度;文化发展体制;文化建设的规划;文化专才的引进机制;提高市民文化素质、营造文化氛围的措施等。通过推进城市文化体制创新,创造舒适的城市文化环境,让市民们普遍感受到强烈的人文关怀,能提高市民尤其是大学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发起市民对城市的热爱,自觉地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的发展繁荣。

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统一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的统一。制度文化的统一就是大学与城市要建立文化整合机制,既要突出各自的建设重点,又要有整体观念,实现大学和城市的整体和谐发展,体现文化建设的系统性特点。首先要以制度来保证两者在发展方向上的统一,发展方向无疑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一两者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大学文化既要保持自己的理想追求也要着眼于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环境;城市文化既要照顾城市市民的文化需求也要保持主流价值追求,从而实现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发展实现目标和过程的最大一致。其次要尽可能地整合大学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内容和载体,比如大学的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甚至某些课堂教学活动都可以和城市的资源结合,和城市的功能结合,实现载体上的融合。还可以在内容上实现良性互动,提供大学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发展的现实路径。最后,要建设科学规范、廉洁高效的大学制度文化,科学地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智慧地化解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实现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与动态平衡性。㉒

3.重视大学文化对城市物质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

首先是大学要加大开放力度,对外开放不仅仅是与其他兄弟院校或某些名牌大学甚至国外一些知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这只是对外开放的一个方面,大学还应该对其所处的社区、城市以及所处的经济区域进行开放交流与合作,这也是很重要的对外开放的内容之一,而且这是目前很多大学做得很不够或者不屑于做的工作,其实大学无论从它的社会职能还是其历史渊源来看,都应该主动向社区、向城市开放,共享其教育资源、发挥其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从历史渊源来看,大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寄身于城市中,与城市有着天然的共生关系,因此,大学的发展就天然地应该与城市发展互助共荣,大学本身就是城市的一部分,大学就是城市的一个特殊的社区,其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理应为城市其他社区所共享,为社区教育做好服务,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理应在创建学习型城市、智慧型城市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城市和社区的物质文化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和智慧。

其次是大学应主动与城市的生产需要相结合,使大学的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这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的需要。这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当前社会发展所需,在当前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潮下,大学与城市的产学研相结合是重点, “创新”向 “创业”的转变就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尤其强调要将“万众”的创新用于 “大众”的创业,这就要求众多大学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走出 “象牙塔”,要将自己的 “创新”与大众的 “创业”相结合,使自己的 “创新”成为大众 “创业”的源头和推进器,大学的学者们可以通过将自己的创新直接用于创业、合作参与创业、转让促进创业等多种方式实现产学研的融合。这种创新与创业结合做得很好的大学很多。㉓比如香港科技大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就成长为亚洲一流的大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注重产学研的结合,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注重创新和创业的结合,学校有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来促使具有市场价值的科研成果及时地推向市场,不仅为香港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也为大学自身的发展赢得了全方位的支持。因此,产学研的结合使大学和城市可以 “实现双赢”㉔。对城市来说,可以将大学的人力资本和科研成果 “投放到城市经济发展和生产服务中”㉕,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从而 “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㉖。对大学来说,既可以推动学校科研,使大学科研内容更丰富,还能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注释:

① 胡显章: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9期。

② 戴军: 《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传承与超越》,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③ 顾洁岚: 《地方大学与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互动》,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④ 沈芝: 《再述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起源》, 《历史教学》2005年第8期。

⑤ Thomas Bender,The University and the City:From Medieval Origins to the Pres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14.

⑥⑧ 张笃勤: 《大学文化对武汉城市文化影响分析》,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⑦ 地方新兴大学区与城市互动关系研究课题组:《大学与城市关系探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⑨ 李超: 《发挥大学文化优势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 《科技信息》2013年第6期。

⑩ 阿什比: 《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⑪ 任建波: 《谈地方合并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品格的提升》, 《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3期。

⑫ 杨向荣、王菁华: 《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共存共荣》, 《青岛日报》2005年7月23日。

⑬ 孟三爱: 《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关系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⑭ 王瑞芳等: 《关于大学文化提升城市文化的调查与思考——以青岛市为例》,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⑮ 高小康: 《城市文化评论》第2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5页。

⑯ 余晓曼: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当代传媒》2011年第2期。

⑰ 席酉民: 《现代大学功能与创新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⑱ 王少安、侯菊英: 《推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8期。

⑲ 杨丽萍: 《城市文化手稿》,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⑳ 曲江滨: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探讨——以河北保定市为例》, 《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9期。

㉑ 宋黔晖: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探讨》,《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㉒ 李华玲、李峻: 《论大学对城市文化的引领功能及其实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

㉓ 吴浪高: 《城市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

㉔ 朱浩、陈娟: 《从美国大学治理的历史演进看我国大学的 “去行政化”改革》,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㉕ 靳玉军: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实践把握》, 《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㉖ 汪国胜: 《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相关问题的反思》,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文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