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晋 王 地
法治新媒体发展的行与思
——以传统纸媒的新媒体转型为视角
■张伯晋 王 地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下称 《意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在媒体融合大趋势下,法治类媒体特别是法治类纸媒如何破局转型,需要全体法治媒体人共同思考。
多年来,媒体的新闻报道一直是民众 “打开双眼看世界”的首选方式,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新媒体时代 “社交分享”与 “全民记者”格局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存土壤。今天人们更乐于在社交软件上进行新闻分享,甚至很多时候传统媒体要求助于新媒体平台以获取新闻线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化新媒体冲击下,传统纸媒特别是法治类纸媒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三大流失。
1.用户流失:新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冲击
传统纸媒的读者阅读报纸获取信息,缺乏对报纸内容的实时反馈。而新媒体用户则不同,他们乐于评论、分享新闻内容,重视新闻阅读体验,对于不满意的内容平台毫不留恋地抛弃。从 “读者”到 “用户”,并非仅仅是受众名称改变,更体现了互联网思维对新闻行业的全面侵入。
新媒体时代,与其说用户忠诚于某一新闻产品提供者,不如说用户更忠诚于自身的阅读兴趣和体验。例如, “今日头条”APP的成功就是通过技术实现尊重并满足用户阅读兴趣的典型范例。正因为新媒体传播模式天然内蕴对用户的尊重,传统纸媒面临用户流失几乎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如果继续固守旧有传播模式,纸媒连争夺用户的资格都将不再具备。
2.内容流失:自媒体对传统纸媒的挑战
“澎湃新闻” “界面”等传统纸媒所进行的新媒体实验,代表了传统纸媒的转型决心与积极行动。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的兴起,一批自早期博客精英博主、知名媒体人、公共知识分子转型而来的法治类自媒体大号再度构成了对传统纸媒的挑战。
法治类自媒体的魅力并不在于资讯抢先发布,而在于自媒体运营者自身的思想内涵与认知态度。法治类自媒体与传统法治纸媒相比,不具备资源优势,拿不到所谓的 “一手消息”。然而,通过原创、转发、汇编、评论等手段,政法类自媒体将取材自传统纸媒公开报道的素材进行二次加工,往往取得了更显著的传播力、影响力。例如, “政商内参”“法律读库” “天同诉讼圈”等微信公众号,阅读数、分享率远高于政法媒体公众号。这显示出,内容流失窘境中,传统纸媒好比新闻原料的生产者,自媒体好比新闻产品的加工、销售者,后者取得的 “效益”远高于前者,而付出的劳动成本显著低于前者。
3.权威流失:政务新媒体对传统纸媒的颠覆
2014年4月中旬,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开通官方微信,并入驻搜狐新闻客户端。相类似地,2013年底以来,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法院、检察院的官方微信纷纷开通,继政务微博之后的移动互联网第二波政务类新媒体大潮在微信平台涌动。新闻信息的发布成为众多政务新媒体每日的常规动作,而独家信息发布更成为政务新媒体的“涨粉”利器。
就目前趋势而言,政务新媒体无疑构成了对传统纸媒权威性的颠覆。第二天见报的消息,早在前一日已经在政务新媒体上公开发布,并被各家网络媒体竞相转载。各级政务新媒体初创期间,均在 “涨粉”心理下把往日发给各家媒体的 “通稿”留作自己的 “独家”。纸媒刊发的消息彻底从新闻变成了旧闻,这一现象比网络门户时代更甚。例如,薄熙来案件一审时由济南市中院微博全程报道,各大媒体都在微博上直接扒资料、做文章。再如,中纪委将所属网站作为反腐立案信息的唯一发布渠道。众多政务新媒体不断加强案件信息权威发布,而与之对口的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发布信息的权威性日渐被政务新媒体所取代。
对于纸媒从业者而言, “报纸是否会消亡”已经不是问题,仅在于时间早晚而已。乐观者认为, “纸消亡,报长存”,纸媒将以电子化形式继续存在。但是,报纸的旧有信息传播模式能否在九零后、零零后中吸引用户,仍然值得怀疑。笔者认为,法治类纸媒如果想要借壳重生,必须围绕三大中心展开新媒体转型与融合布局。
一是以内容为中心。 “内容为王”是新闻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光靠标题党、卖萌耍贱,能逞一时风光,但无法保持用户的长期粘性。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对于 “内容为王”也需要进行重新理解:对于内容的分解、包装、解读、评论,乃至推论、联想,都将构成内容为王的当然部分。
传统法治类纸媒,特别是公检法三家的机关报,肩负着新闻与宣传双重任务,这决定了它们不能轻易改变传统内容模式。笔者认为,探索以子媒体创新内容表达,不失为一条借壳重生之路。例如,人民日报推出的 “侠客岛” “学习小组”,北京青年报的 “团结湖参考”等微信公众号。法治纸媒从业者具有极高专业素质,一旦打开条框限制,经营自媒体风格的子媒体,创新内容表达自然水到渠成。
二是以用户为中心。新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需树立高度的产品意识,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有针对性地推出并改善产品服务。
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收集用户群的大数据,了解用户更喜欢读什么、在什么时间读;另一方面,围绕用户需求重建采编模式,突出媒体内部的扁平化管理架构,改变传统的外部单向信息传播模式,加强与用户的信息互动,共同改善新闻传播的用户体验。可以预见的是,各家纸媒跑马圈地,基于各自的传统 “领地”正在瓜分移动互联网世界的用户资源,而动手晚、行动慢的纸媒将会丧失潜在用户,处于劣势。
三是以平台为中心。在今天,社交新媒体几乎等于新媒体的代名词。数据显示,2014年底,微信等强社交性的即时通讯新媒体工具已经拥有超5亿用户,这一数字远超PC终端上网用户。在新闻传播领域,可以说 “得社交媒体者得天下”。
对于微博、微信等成熟平台,任何媒体都有必要入驻,但是更重要的是发现新兴新媒体平台,以获得先发优势。基于媒体自身的内容、用户定位,也有助于媒体正确选择主营入驻平台。例如,电视媒体更多需抢占微视频平台,广播媒体更多需抢占微播客平台。而对于法治类纸媒而言,入驻装机率高的第三方新闻客户端,跨界与高人气法律服务平台展开合作等,都应尽早提上日程。
面对新媒体冲击,传统媒体提出媒体转型、媒体融合等破局之道,大方向无可指摘,然而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仍不免陷入思维误区,乃至行买椟还珠之事。笔者结合业界经验,对媒体转型时所易入的误区、所易持的迷信作简要分析,自省兼共勉。
误区一:迷信 “两微一端”全覆盖。没有经过充分论证调研和精准定位,带着 “人家有我也得有”的心态,跟风上马新媒体部门、新媒体项目,是大多数法治类媒体存在的误区和弊病。上马后往往出现的情况是,人力物力财力难以为继, “两微一端”出现昙花一现式的繁荣。特别是在自身新媒体影响力增长未达到一定阈值时,即尝试推出独立的信息整合平台 (APP)。过早发展APP,缺乏用户资源支撑,则空耗成本、难见收益。
误区二:传统法治媒体与政务新媒体抢饭吃。公号 “逻辑思维”的运营者罗振宇说,现在的竞争环境改变了,不是你死我活的较量,不是流言蜚语的互喷,而是面对你的用户,用实用和服务来征服你的读者。由此可见,法治新媒体应当立足自身优势,深挖新闻背后的故事,以深度报道、理性分析吸引读者,而非再用权威发布、时效新闻等初级手段,与政务新媒体抢饭吃。
误区三:迷信传播形式创新能吸引用户。仔细对比几大法治类新媒体 “两微一端”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内容仍然以 “宣传经验+案讯发布”的模式为主,基本仍然是移动版的报纸摘要,传统媒体的报道模式已经没有活力,传统的宣传模式大众不愿买账。如何转文风?不妨大胆向自媒体学习取经。
误区四:迷信影响力直接转化广告收益。传统法治媒体希望在新媒体领域延续纸媒时代的辉煌,更希望通过影响力转化经济效益。但很多法治类媒体仍沿用纸媒时代的广告套路来获取经济收益,这将带来的结果是,盈利的模式与新媒体时代脱节。新媒体盈利有一句俗语, “过去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现在是羊毛出在猪身上。”如何理解、如何操作,见仁见智,但是都离不开经营者大胆的试错与创新。
误区五:迷信无痛式、零淘汰转型。目前传统媒体普遍增设新媒体部门,但人员、资金等方面投入仍然不足。真正玩转新媒体,必须依靠媒体整体参与,单打独斗式的孤胆英雄,在新媒体时代根本无法出招,更别提制胜。迷信无痛式、零淘汰转型几无可能,想要实现新媒体转型,必须有破旧立新的勇气和决心,真正实现从体制、机制、管理模式、采编模式等诸多层面的彻底转型。
(作者分别系检察日报社新媒体工作室副主任、新闻中心记者)
观点速递
制约副刊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纸媒传播方式的制约,容易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影响力有限。要有效避免在全媒体时代 “掉队”,就必须让副刊在纸媒体之外,有网络接口,让副刊与新媒体融合。占据网络一席阵地,及时补位,才能使优秀的文字内容传播给更多的读者,只有被读到,被 “看见”,文字才算 “到达”了。
——白冬梅, 《新闻战线》2015年第2期